“退休”一詞,最早見於唐朝

“退休”一詞,最早見於唐朝

“退休”一詞,最早見於唐朝


“退休”一詞,最早見於唐朝,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復志賦序》中有“退休於居,作《復志賦》”一句,因而判於唐人先言“退休”。而後,《宋史·韓贄傳》上也說:“退休十五年,謝絕人事,讀書賦詩以自娛。”因此,官員退休在唐宋已成常態。官員退休後,國家為了使其老有所安,還會發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額的多少與其官職、功績和皇上的恩寵程度有關。

我國是規定退休年齡較早的國家。《禮記·曲禮(上)》 中有這樣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仕”,這說明早在周代便規定了“大夫”的退休年齡。七十歲退休,其實是約定俗成,到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內涵。時御史中丞沈淵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退休年齡發生變化出現於明朝。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對舊的人事制度作了較大調整,其中規定了新的退休年齡。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員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退休年齡提前至六十歲。

五年後,即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月,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將相當於今部隊、警察系統的中下級官員退休年齡提前至五十歲。即《明太祖實錄》中記載,“命內外指揮、千、百戶、鎮撫,凡年五十以上者許以子孫代職。”

但是,朱元璋規定的退休年齡在明代二百多年間並沒有一直貫徹下去,朱棣登基後,恢復“七十歲退休”古制。此後不斷反覆,但明代退休年齡基本上是六十歲以上。

在朱祐樘(明孝宗)當皇帝時,還出現了類似今天“內退”的規定,凡主動提出退休的官員,沒有年齡限制,即使四十歲提出退休也會被批准。

古代雖有關於退休的制度,但制度歸制度,許多時候,各朝皇帝們都頗有彈性,並不怎麼按制度辦事,官員到了退休年限,皇帝照樣強制延遲。如元朝的郭守敬,年逾古稀屢次申請退休,但就是得不到批准,最終八十六歲時死於任上。

這樣的例子在歷朝歷代比比皆是。於是,延遲退休的爭論隨即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莫衷一是。在不斷的爭論中,正反兩派各持己見。

覺得延遲退休合理的官員認為,最好實行終身制。這些古代官員的理論依據是,“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也就是說,我給皇帝幹活,皇帝給我發工資,公平交易,一輩子不反悔,直到老死都可以。後來又出現“文死諫、武死戰”的說法,總歸都沒有脫離一個“死”字。“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勞動合同最好沒有期限。延遲退休,或不退休,才能既顯榮又得祿。

而持反對意見的官員們則要求,一切都應該按照制度來。這些官員的理由主要有三條。一是工作到了一定年限,身體會生病,就應該退休頤養天年;二是如果不按照退休制度執行,那麼早前制定的制度就會失去公信力;三是在退休後,老官員們有大把的時間讀書寫作,可以“卒老於文字之間”。

東漢著名經學家張禹,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他當過“太子師”,並做過太傅、丞相等官職。到了退休年限,他曾多次上書“數上疾乞身”,請求告病還鄉。但誰都知道,他的“告病”只是藉口,“正其法”才是本質。儘管“帝遣人問疾送藥,強留”,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反對皇帝強制官員繼續工作的做法,終於在永初五年(公元112年)順利退休。

現在許多人之所以對延遲退休有議論,是因為擔心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達不到預期,不能保障退休後的生活。在古代,“職工”則是因為養老金缺乏保障而拒絕退休,其中不乏一些退休後出現的生存上的尷尬事。

漢朝的宋均,從小就“好經書,通 《詩》《禮》”,十五歲入仕,曾官至河內太守,退休後靠跑到潁川去做客座教授,靠為學生講學維持生計。還有世代都是郡吏的孟嘗,在合浦太守任上因病退休,因為沒有收徒講學的本事,只能下田耕作。有個在京師做尚書的同鄉向皇帝推薦他重新做官食俸,皇帝不理會,於是孟嘗做了大半輩子的自耕農。

唐代的例子更多。如孟郊、賈島都以詩風清峭瘦硬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又都是在副縣職任上退休,最後都因生活無著、貧病交困而死。韋應物因病從櫟陽(今陝西臨潼)縣令任上退休後,因沒有住房,便只能借住長安西郊的善福寺苟延殘喘。還有名列“初唐四傑”的盧照鄰,在新都縣尉一職上退休後,寓居太白山的一個草屋,窮困潦倒。盧副縣長沒有家底,又沒有養老金,全靠朝中顯宦不時送來藥品衣物,才屢次度過難關。

小官也就罷了,在宋仁宗時期做過宰相的杜衍,退休後同樣因為沒有養老金而非常困頓。杜衍為官清正,一生“不殖私產”,退休後沒有住宅,便長期借居南京(商丘)車院(教習馭車技藝的單位,近似後世的駕校),直到去世。

這種情況直到明朝才得到改善。明初規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退休);四品以下並現職任滿三年而無大過者,可升一等致仕;若有過而不稱職者,以原級致仕。

致仕官在禮儀上受尊重,在宴會、祭祀等活動中,仍享有該品的禮遇。明初執行“仕官食原俸”的規定,但不久就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不領取俸祿、但享受本品豁免賦役的權利。如果家中實在貧寒到不能生存,則“有司月給米二石,修(終)其身”,退休官員的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之後的清朝也基本延續此種制度。

然而,大部分歷朝官員一到退休年齡都自覺請辭,有的甚至年齡還不到,也主動讓賢。在古代,提前告老還鄉的情形並不罕見,只要官員提出申請,皇上一般都會恩准。當然,也有一些官員提前隱退是為了規避政治風險。 還有一些官員提前退休是因為自己本就無意於功名利祿,比如我們熟悉的陶淵明,一生嚮往田園生活,提前退休過起了逍遙的隱居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