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引言

王莽作為新一個大漢領導人,江山則是他親手奪下的大漢江山並改國號為“新”,而作為新的領導人他帶來的可不僅僅是國號,而是一個新的階層:豪族。所謂豪族就是有權有勢的大家族,中央為大家族地方為豪紳,這些人在掌握著國家大量的財力、物力和土地,這與貴族不同,貴族僅僅在中央而豪族分佈在各地。而貴族跟皇權掛著勾十分脆弱而豪族則是十分堅強,所謂貴族大多是外戚、權臣之類的,但廢侯也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豪族大規模登場的源於在於漢武帝的《告緡令》民間互相檢舉財富多的商人收稅,當然如果商人沒有和官府掛扣很容易被抄家,而這些社會經精英們自然有辦法:財富變更。將錢換成土地,這就無法收財產稅,屬於不動產但這也不是隨便換的,於是就開始了地方豪族利用錢權進行強買強賣,就這樣大量的土地兼併開始了。第二種方法則是官民勾結,將壟斷開始大發特發,官商勾結這時候就出現了兩極分化,官商越來越富,民間越來越窮。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將官方鹽鐵售賣權給予豪紳

將鹽鐵的渠道給與豪紳,此時豪紳則已經大發特發更是擁有無數的土地。這時候在大漢主要的財富則是豪紳供給也就是商稅,而這些豪紳將官僚糾集在一起的時候,土地兼併則會越來越嚴重。這時候關東則就爆發了流民,流民主要原因則是沒有土地,大量的土地被兼併自己流離失所開始逃亡。而豪紳地主則不可能收取大量的流民,而是將流民做家奴或者收取年輕女人或者強壯男人。

這些流民的結局只有三種:政府殺死,災難餓死,地主吸收。所以說地主則不斷吸收慢慢壯大,不斷有錢有權還有人,此時就開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類似於自衛的堡壘。這時候私人武裝的帶來則是成為隱藏的軍事勢力,比如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在河東的薛家在混亂的年代卻依然不倒足可以看出自身實力的強大。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塢堡

這就是豪族生命力強於貴族的原因,貴族擁有私人武裝那就是謀反的罪名,但豪紳的私人武裝則是漢武帝默認的。畢竟流民的吸收豪紳是佔一半,流民的產生則是自己所做的。而此時隨著豪紳的實力越來越大就產生了擴大勢力的意圖。文化培養上漢的察舉制被豪紳壟斷,這種人才上升的通道被地方壟斷這是十分危險的,地方的豪族類似於自己的小朝廷。隨著不斷地壟斷那麼社會貧富差距則會越來越大。

豪族作為地頭蛇,具有家族觀念,這時候就出現了傳承和祭祀,這是一種文化洗禮凝結家族力量。在這種家族種地位最高的族長所說的話比法律更有效率在另一方面豪紳家族的崛起也是司法系統的崩塌,由此貴族時代過渡到豪族時代。而這兩個階層引發了西漢的浩劫。

《桃花源記旁證》記載:西晉末年戎狄盜賊並起,當時中原避難之人民……其不能遠離本土遷至他鄉者,則大抵糾合宗族鄉黨,屯聚堡塢,據險自守,以避戎狄寇盜之難

一、土改廢奴後豪族社會結構破壞給天下大亂埋下禍根

王莽新政第一刀給了土地和家奴,恢復井田制,土地國有制不準買賣以及家奴買賣。這從名義上把土地私有制改為了國有制,而家奴的買賣將天下成為自由的國度。而這一刀將狠狠砍在豪族身上,這有私心的,畢竟王莽靠豪紳篡漢,那麼也會有下一個王莽出來,豪紳必須打壓。而這個井田制出自周代這就是有託古改制的意思,將田進行分化按階級進行分配與耕種,這太過於理想化。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井田制

根據《通典》卷三記載:昔黃帝始經土設井,以塞爭端;立步制畝,以防不足。使八家為井,井開四道,而分八宅,鑿井於中。……夫始分之於井則地著,計之於州則數詳。迄乎夏殷,不易其制。

這在分配上有很大的問題,勞動力少的根本種不了,勞動力 多的不夠種,這都是面臨時代的問題,而王莽卻沒有絲毫考慮。只按照遠古聖賢的做法來治國,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為,上面說了豪紳如何起家,靠的就是土地兼併和人口買賣。這兩個直擊豪紳痛處,從根源上打壓豪紳勢力,但他這一刀如果深就把豪紳致死,如果不深那麼豪紳反咬一口也不好受。

土地兼併是豪紳能夠與中央抗衡的唯一手段,這也是歷代王朝所面臨的巨大問題,如果給豪紳土地以求安穩那麼讓他吐出來可不是很容易的。王莽上臺很大原因就是靠著託古的儒家派,但這都是小角色只會空頭吶喊古代文明的美譽卻不思考問題。而王莽能夠上臺是豪紳給予的利益交換,但上臺之後反咬一口這就產生了矛盾。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王莽傳播儒學

王莽是具有迷惑性的,在剛開始基於豪紳封侯則是安穩的行為,更像一種溫水煮青蛙。隨著王莽的上臺時間越久他自己的私心就會越大,而在廢奴方面打著聖人旗號:天地之性人為貴。家奴在當時未必不是個好去處,而且不是每個豪紳都對家奴打壓,而是同化後為家族效命。他忘了一點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家奴,還是土地兼併和政府的苛政,他們在地主豪紳家反而生活更加的好。

當新政出來,看似利民則時則相反,天下饑民盜賊橫行,不符合時代的政策頒佈造成了社會機構的劇烈變化。豪族頻頻打壓而地方底子硬的豪族開始與中央對抗,火藥味越來越濃,舊社會的秩序被打破,天下大亂即將開始。

二、根本的經濟觸動將完全引爆這場災難

經濟是一國家的根本,在經濟方面的改革要比其他方面更加的慎重,而王莽這次改革則是按照古代經書《周禮》《樂語》而來,名為:“五均六筦”之法。簡單來說就是剝削企業,政府經營市場等,也屬於託古改制。在儒家“士農工商”中農是天下第一,所有鼓勵所有人去種農,而對其他企業則是大力的剝削使之為農服務。

五均則是五均賒貸,類似於對無物價的管理和官方貸款,主要在六大城市施行,在北方的長安、臨淄、洛陽、邯鄲、宛和程度。這個五均呢則是規定了商品隨著月份和質量得價格變化,在理想上可以將市場進行調節,但在政策下放的時候變了味。地方政府和豪紳把這個政策作為斂財工具,物價既然可控了那麼就可以大肆的斂財,因為關於市場價格根本沒有人去評估,所以這種物價則是自己定的。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強買強賣

最終變成了強買強賣,肥了地方,苦了百姓,而中央則是寥寥數錢。在貸款方面王莽也是有一把手,將非生產性消費不收利息而對生產的則收年息百分之十。這個利息在當時並不高,畢竟是農耕時代,所以表明王莽在制定的時候想法是好的。但這種利息的變化本來就是市場決定,而政府參與之後那就不一樣了。

地方官員將不需要貸款的也貸了款,越來越多的人在貪官的治理下,越來越貧窮。而這些中產階級和地產階級的矛頭指向了誰?還是王莽。而還沒有結束,王莽開始了最致命的改革貨幣改革。一共四次,發行了中國歷史上大面額貨幣,之前流通的是五銖錢,而王莽改幣最後的貨幣是錯刀,一個就可以值五千五銖錢,這就是霍亂的開始。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錯刀

這種大面額的貨幣的產生就可以給市場帶來巨大的震動,造假的興起,這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造假,這時候全國金融系統開始了癱瘓。而王莽面對此情況則是不斷地更改貨幣,越來越多的複雜貨幣就出現了,甚至出現了六類貨幣,整個市場徹底崩潰了。而在最後不得已換了五銖錢, 這也就結束了改幣的歷程,而此時霍亂爆發了。

根據《後漢書·劉盆子傳》記載:時三輔大飢,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

三、天災與新政的配合將新的王朝徹底崩塌

新朝10年,與匈奴作戰,11年蝗災四起,青州盜賊,12年高麗反叛,13年西域都護被殺西域失去控制,16天災地震大雪,王莽與匈奴仍在戰鬥,22年,關東流民百萬,災荒不斷。這些天災加劇了王莽國家的崩塌,黃河改道將天災蝗蟲來的更加猛烈。

黃河再次氾濫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而面對這種天災王莽又如何處置。黃河之水導致萬里良田被沖毀,萬人流離失所,開始暴亂搶糧食,瘟疫橫行。這時候災民揭竿而起佔領山頭搶官家糧食,越來越多的山頭起立,農民起義開始了。公元11年,在黃河改道的同年,匈奴的騷擾和流民的增多,盜賊頻發,公元15年五原人民起兵造反,千人的反叛武裝在王莽的消滅下用了一年之多。從那之後各地開始起義,發展到數萬人,湖北、安徽、徐州各地秸稈而起,但這都是很小的影響。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百姓流離失所

真正影響的則是山東的赤眉軍和南陽的綠林軍。山東北部皆是災區重點區域,盜賊更是多,而此時泰山起義軍得到了萬人規模並且得到各個起義軍的擁護,聲勢越來越大。王莽開始剿匪但遲遲無功而返,這就給赤眉軍很大的影響成為起義軍最大的力量,但隊伍擴大卻沒有了編制和管束僅僅是為維持平常的正義,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但綠林軍則成為後世好漢的代名詞,因為把握了歷史的走向。而王莽的新朝也再次落幕,大漢將給了劉家人,公元17年南郡起義,為什麼綠林軍影響力大呢,因為裡面有了豪紳的參與,這個豪紳姓劉,排行老三。

《資治通鑑》記載:於是海內豪桀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間,遍於天下。

何為王莽新政?從“託古改制”一詞,漫談王莽政權下的舉措

王莽被斬殺

評價

王莽的改革方面來看,王莽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反而更像是一個儒家思想的傀儡,復古改制一直在改革中出現,刻意的附和西周的制度。也就是說沒有符合當前的執政階級和生產階級,並且在這種混亂的局面,社會穩定才是第一位如果不穩定的社會條件下任何的改革則是徒勞的。

王莽上臺的所作所為不像是治國的方略倒像是自己的私心更大,從另一方面則會看出他的能力不在於治國而在於謀權。在謀權的前期卑躬屈膝,虛造聲勢十分虛偽這對於謀權是有極大好處的,但相比來治國反而卻沒有一點用。

他確實是儒學的忠實粉絲,敢於將儒學的理想化賦予實踐:大同理想。但他沒有明白理想之所以成為理想的必然而非偶然,沒有技術手段和基層的歷練,對於政治是十分混亂的,所以他是個脫離實際的理想主義者,這也是為什麼王莽篡漢地新朝存在之短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桃花源記旁證》

《通典》卷三

《資治通鑑》

《後漢書·劉盆子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