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都這麼剪”寶寶說話不清楚,婆婆拿起剪刀要剪寶寶“舌根”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雖然現在絕大多數的家長都講究科學育兒,但仍然有一些家長思想比較落後,尤其是上了歲數的老人,總是喜歡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來對待現在的孩子,導致孩子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過去都這麼剪”寶寶說話不清楚,婆婆拿起剪刀要剪寶寶“舌根”

小琴是在農村出生,大學畢業後,認識了現在的老公,老公家住在城裡,兩個人結婚後,小琴就搬到了老公的家裡,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一年後,小琴生下了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了婆婆的幫忙,讓小琴感到很輕鬆,但婆婆思想比較落後,喜歡給寶寶用偏方。

現在寶寶已經1歲半了,可是小琴發現了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兒子說話不利索,就連最簡單的爸爸、媽媽都說不清楚,婆婆對這件事也感到很著急。

一天,小琴去菜市場買菜,婆婆在家照顧寶寶,小琴回到家後,發現屋子裡靜悄悄的,她來到臥室,眼前的一幕嚇了她一大跳。

只見婆婆一隻手拿著剪刀,另一隻手扒開寶寶的嘴巴,然後就要把剪刀伸到寶寶的嘴裡,小琴趕緊上前制止了婆婆的行為。

婆婆說:“你們年輕人不懂,我孫子說話不利索,需要剪舌根,過去都這麼剪。”

“過去都這麼剪”寶寶說話不清楚,婆婆拿起剪刀要剪寶寶“舌根”

小琴雖然是第一次生孩子,沒有太多的經驗,但她覺得婆婆說的話不靠譜,最終她還是沒讓婆婆剪寶寶的舌根,而是帶著寶寶去到了醫院。

醫生了解了情況之後,對小琴和婆婆說:“孩子說話晚,並不一定要剪舌根,而且就算是需要剪,奶奶也不能自己在家剪啊,膽子也太大了吧。”

聽到醫生說的話,婆婆低下了頭,醫生繼續說:“孩子現在不需要剪舌根,說話不利索和你們家長有著直接的關係,得你們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

原來,雖然是小琴和婆婆兩個人在照顧著寶寶,但小琴很懶惰,覺得有婆婆在,自己就可以放鬆了,每天玩手機和看電視的時間要比陪伴寶寶的時間多很多,很少與孩子說話,而婆婆年齡大了,也不會去教寶寶說話,導致寶寶話很少,所以才會出現說話不利索的情況。

如果想讓寶寶快點學會說話,家長要經常與孩子溝通,即使寶寶聽不懂,也要不斷和寶寶說話,時間久了,寶寶慢慢就可以學會說話了。

“過去都這麼剪”寶寶說話不清楚,婆婆拿起剪刀要剪寶寶“舌根”

分析

人們常說的“剪舌根”,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手術,有些孩子由於舌繫帶過短,導致舌頭不能夠正常前伸,需要把舌繫帶剪斷才能夠恢復正常語言功能。

既然“剪舌根”屬於手術,那麼就說明一定要到專業的醫院讓專業的醫生診斷,確保沒問題之後才可以做手術,家長不要在家裡私自給孩子剪舌根,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其實並不是說話晚的孩子就需要剪舌根,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是不同的,孩子在兩週歲之前,如果不會說話或者是說話不清楚,屬於正常現象,這與孩子的發育情況、家庭環境等因素有關係。

“過去都這麼剪”寶寶說話不清楚,婆婆拿起剪刀要剪寶寶“舌根”

為什麼有些孩子說話比較晚?

1、聽力存在問題

有些寶寶存在健康問題,會導致說話比較晚,比如耳朵聽不到聲音,或者聽力不靈敏,都會影響寶寶說話,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的話,那麼將會影響寶寶以後的語言能力。所以寶寶出生後,家長一定要帶著寶寶去做聽力測試。

2、家庭環境的原因

孩子出生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家裡,家庭壞境也會對孩子的語言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家長們在家裡很少溝通,或者是說話太快、有方言,那麼也會導致孩子說話比較晚。

3、家長遏制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有些家長比較強勢,不讓孩子亂說話,有時候孩子想要通過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是還沒等開始表達,家長已經領會到孩子的意思,提前幫孩子把問題解決,長時間下去,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表達,語言能力就得不到鍛鍊。

“過去都這麼剪”寶寶說話不清楚,婆婆拿起剪刀要剪寶寶“舌根”

家長怎樣做能夠讓孩子快速學會說話?

1、家長語言要單一化

家長平時在家長的時候,語言要單一化,如果是說普通話,那麼就不要說方言,如果說方言,就不要摻雜普通話,這樣做能夠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

,孩子才可以快速學會說話。

2、經常與孩子說話

別看孩子年齡小,還不會說話,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家長所說的話,但家長仍要經常與孩子說話,也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孩子長期受到這種語言的感染,慢慢就會嘗試著自己說話。

3、經常鼓勵孩子

孩子在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發音會很不標準,也可能會“大舌頭”,家長此時應該鼓勵孩子,並且不斷引導孩子,家長要多一些耐心,不要因為孩子說錯了就去嘲笑孩子。

“過去都這麼剪”寶寶說話不清楚,婆婆拿起剪刀要剪寶寶“舌根”

總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需要做的是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孩子身上亂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