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看不到”,但後患無窮

“我都給你說過100遍了,你怎麼還記不住!”

“快點!別磨磨蹭蹭的啦!”

“笨死了,這麼簡單的題目,還不會做。”

“我剛擦乾淨的桌子,你又給我弄得一塌糊塗了!”

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經常在孩子做得不如我們意的時候,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尤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用提高對孩子說話的聲音,來起到教育的作用。

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看不到”,但後患無窮

01

我第一次對孩子吼叫,也是至今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小萌寶如廁訓練的階段。可能那段時間我自己工作上也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壓力很大,自然心情也不好。而孩子正好處於特別不聽話的可怕的2歲時期,那天,孩子第一次玩得太興奮得時候尿褲子了,我沒說什麼,默默地給他換洗好,告訴他想要小便或大便的時候,告訴媽媽,去小馬桶上廁所。說完沒多久,我還正在洗褲子的時候,孩子想嗯嗯的時候,又沒說,直接嗯在褲子上了。

我心情差到極點了,忍不住對著孩子大吼了,但是看到孩子一雙小眼睛呆呆地看著我的時候,我頓時清醒了。想到自己大聲吼叫的樣子,一定嚇到孩子了。我趕緊蹲下來抱抱孩子,然後一邊對著孩子說著對不起,媽媽再也不這麼大聲地說話了。一邊再給孩子擦洗好小屁股,換上乾淨的褲子。

這次吼叫,讓我太后悔了,就因為自己原本心情不好,一時沒有控制住脾氣,面對孩子的錯誤,就直接對孩子開始發洩脾氣,吼叫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是“看不到”的,但是對孩子造成的實質性傷害是無窮大的。

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看不到”,但後患無窮

02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父母就是忍不住要吼叫孩子,也知道這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不好,但是有時候,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一下子竄上來的脾氣。更無奈的是,孩子無法無天鬧騰的時候,你不大吼大叫,根本就控制不了孩子啊。

就是這樣的情況,父母覺得對孩子吼叫還是有作用的,於是,家庭教育的方式就漸漸地將吼叫成為了習慣。父母習慣了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對他們大聲呵斥來讓孩子聽話。

但是,對孩子的吼叫教育的效果是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加而遞減的。就是說如果父母對一個3歲的孩子實行吼叫教育,或許能立馬讓孩子聽話,起到“教育”的作用。那麼,當孩子到10歲、15歲,甚至18歲了呢,父母這些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還能有多少作用呢?

研究表明: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自尊心會比同齡人更低,而且到了一定年齡,也會採取一樣的方式對抗父母。

即使年齡再小的孩子,也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就可能耍脾氣、任性,不聽父母的話;而相反,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保護和滿足,孩子就會情緒穩定,更願意聽父母的話。

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看不到”,但後患無窮

03

當孩子不聽話時,除了吼叫教育,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呢?

1、讓孩子參與做決定。

比如一起制定日常的慣例,不用父母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而是找到方法讓孩子參與做決定,讓孩子有權決定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做什麼。

孩子自己參與決定的慣例,孩子往往會遵守得很好。我和小萌寶約定每天晚上8:00,他自己要準備洗漱,上床睡覺之前,要把他白天玩過的玩具都一個個送回玩具的“家”。這個由孩子自己參與制定的慣例,比我之前每天不停地念叨“快點收拾好你的玩具”,來得更加有效果,孩子收拾玩具也變成一個快樂的遊戲了。

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看不到”,但後患無窮

2、父母的幽默感,是最令人愉快的教育方式之一。

花時間充分運用我們的幽默感,遠比一次比一次大聲的吼叫孩子,更管用。可以是一句好笑的話,也可以是一個小遊戲,開始讓孩子大聲笑著聽話。

比如做事磨磨蹭蹭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早上到點了磨蹭著不肯按時起床,做作業喜歡磨蹭到最後時間才著急趕作業,睡覺時間到了磨蹭著不肯洗澡等等。

當孩子磨蹭的時候,我們剛開始會耐著性子好好說,可是說一遍,孩子不聽;說兩遍,孩子還是不聽;繼續說三遍、四遍到數不清幾遍的時候,多少父母還能保持耐心呢?通常,說幾遍孩子繼續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大聲地吼一下,或者開始倒計時,數三下,很多孩子就乖乖就範了。

但是,很快我們會發現,有些調皮的孩子,被吼叫的次數多了,也變得開始不聽話了,吼叫的作用越來越小了。下次,當孩子再磨蹭的時候,試一試調動我們的幽默感,和孩子來一場快樂的遊戲,你會發現孩子會特別配合。

孩子不想起床的時候,輕輕地撓撓孩子的小腳丫,再撓撓孩子的小肚子、小手心,再親一親孩子的小臉蛋,孩子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被爸爸或媽媽愉快地叫醒了,一邊咯咯地笑著,一邊肯定睡意全無,麻利地起床了。

這樣的叫醒起床的方式快樂又簡單,也不會佔用太長的時間,反而比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催促孩子“快點起床”來得更輕鬆讓孩子起床。

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看不到”,但後患無窮

3、用行動代替話語。

很多時候我們為什麼會發脾氣對孩子吼叫,就是因為在吼叫之前,我們已經跟孩子說了無數遍,但是孩子就是充耳不聞,一點效果都沒有。這才會點燃父母吼叫的情緒,就是為了讓孩子把話聽進去,然後照著做。

換個角度想問題,我們可能就是說得太多,才會讓孩子對我們說的話自動屏蔽,“關上”耳朵沒聽到。比如孩子在睡前磨蹭著不肯去洗澡的時候,我們放棄以前那種大喊大叫讓孩子進浴室洗澡的方式,也放棄數一二三,讓孩子立馬行動起來的方式,我們直接用行動代替言語,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孩子還在繼續玩玩具,聽不到我們說的快點脫衣服,去洗澡了的話,我們就可以直接抱起孩子,帶到浴室,當孩子看到浴室裡媽媽已經準備好的洗澡水,看到浴缸裡的洗澡玩具,說不定就迫不及待地脫掉衣服跳進浴缸去洗澡了。

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看不到”,但後患無窮

04

萌媽寄語:

如果我們還是忍不住對孩子吼叫了怎麼辦呢?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對著孩子發了脾氣,大聲吼叫了之後,要嘗試著認真地跟孩子道歉,向孩子承認自己沒有控制住脾氣和情緒,大聲吼他們的行為也是不對的。下次,媽媽會記住不再大吼大叫,要換一種方式跟他交流,相信他一定會聽的。

當你向孩子道歉的話,相信我,孩子會毫不猶豫地原諒你。因為我自己就這麼嘗試過,第一次向自己的孩子說對不起的時候,我的孩子立馬就緊緊得抱住我,說:“媽媽,我愛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愛我們,所以,我們怎麼捨得用吼叫的方式再傷害我們最愛的孩子呢?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萌媽百寶箱,一起聊聊每天的親子生活和育兒心得,2020年讓我們一起成為更懂孩子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