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特磨蹭,父母拼命催,後患無窮!尊重孩子的節奏很重要!

“快點!”“怎麼這麼慢!”“只有3分鐘了,加快速度!”“再磨蹭就遲到了!”...... 父母為什麼總是愛不停地催促孩子呢?也許你覺得孩子太磨蹭,打亂了自己的日常節奏。殊不知,你的做法更容易打亂孩子內在的成長節奏,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文|房欲飛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 編輯|方簾

故事回放:

4歲的佳佳,做事總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吃個飯,別人都吃完了,他才吃了一半;早晨穿衣服,媽媽都急死了,他還在那裡不慌不忙地係扣子,好像永遠不會遲到似的......每每都看得媽媽很著急,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催他,這讓小傢伙很不感冒,有時候還故意放慢速度,這樣下去可怎麼好?

孩子做事特磨蹭,父母拼命催,後患無窮!尊重孩子的節奏很重要!


放鬆點兒,孩子磨蹭有理

案例中佳佳媽媽的焦慮和做法在很多家長那裡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天性”就容易磨蹭的孩子,特定年齡的身心發展規律決定了他們不可能以符合成人期待的節奏運行自己的生活。

先天神經類型使然

如果孩子從出生那天開 始,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比別人“慢半拍”,即使有強烈的誘因吸引都快不起來,就可以考慮孩子可能天生就是相對安靜緩慢的氣質類型。由於氣質類型具有相對穩定性,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需要更多的理解與寬容,不要對孩子改變的期望值過高。

動作技能不熟練所致

幼小的孩子,由於動作技能還沒有發展充分,分配注意的能力自然不會很自如,這決定了他們做事不可能像大人一樣 “三下五除二”地熟練搞定,“慢”是很正常的現象。

對需要做的事情不感興趣

孩子做事的動力, 往往受直接興趣的主導。如果孩子對當前的事情不感興趣,或者對做完這件事之後的事情不 感興趣,卻又必須去做的時候,就很容易用磨蹭的辦法來拖延時間。如果孩子不是做所有的事情都磨蹭,僅僅是做一部分事情磨蹭,就可以考慮這個原因。

孩子做事特磨蹭,父母拼命催,後患無窮!尊重孩子的節奏很重要!

沒有時間觀念

不磨蹭的節奏需要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已經具備一定的時間觀念,遺憾的是,時間觀念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並非不容易具備的能力。一來學齡前的孩子甚至連鐘錶都很難認識,讓他們建立時間觀念尚有點期待過高。二來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遊戲是其主要的發展活動,還無須面對強制性的“工作任務”,尚沒有機會從生活經歷中體驗時間的重要性。

父母“拼命催”,後患無窮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磨蹭,就有點兒不耐煩, 再加上磨蹭往往帶來做事低效、遲到等不那麼 受人歡迎的結果,因此,就很容易頻繁催促孩子,有時候甚至從早催到晚。殊不知,經常頻繁地催促孩子,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讓孩子難以做自己

如果孩子天生是動作相對遲緩的氣質類 型,家長卻無視這個現狀,動輒就催促孩子跟上 自己的節奏,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因為這樣的話,孩子就沒有機會成為自己本來 的樣子,而是被迫成為媽媽要求的樣子,長期這 樣違反“天性”的生活,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多美 妙的體驗。

干擾了孩子內在發展節奏

磨蹭在孩子那裡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特定 的年齡決定他們只能以這樣的節奏去做事,如 果家長不尊重孩子這個發展現實,非要求他跟 著大人的節奏來,那麼孩子正常的發展節奏就 受到了干擾,不利於他們從容、按部就班地展開身心發展歷程和應有的生命體驗。對於孩子來 說,也很難體驗到被全然接納的感覺,這對親 子關係的密切與鞏固,有害無益。

弱化孩子對自己的責任

孩子被催促得久了,往往就會慢慢習慣被 媽媽主宰節奏的生活,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自己 的事情是無須自己負責的,反正總有媽媽操心 提醒他,給他設定做事的節奏。一旦獲得了這樣 的意識,孩子就很難再去主動規劃自己的生活, 亦懶得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自行調節生活節 奏,進而妨礙他獨立自主習慣的養成。

剝奪孩子選擇生命體驗方式的機會

幼小的孩子,自有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如 果磨蹭的生活讓他們更快樂,又有什麼不可以 呢?未必成人認同的生活節奏就是對的,當下的 快節奏生活已經催生了許多現代文明病,心理 學研究也表明,總是走在時間前面的A型人格並 不比悠閒自在的B型人格更優越,相反,B型人 格對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質量來說或許更勝一 籌。如果家長看不到這一點,把自己對生活節奏 的偏好強加在孩子身上,無異於剝奪孩子選擇 生命體驗方式的機會。

孩子做事特磨蹭,父母拼命催,後患無窮!尊重孩子的節奏很重要!

接納磨蹭,尊重孩子的節奏

面對磨蹭的孩子,家長如何做出反應,才能既尊重孩子的天性,又不會讓“磨蹭”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呢?

家長自身要清除對磨蹭的恐懼。

家長在看到 孩子磨蹭就來氣的時候,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難以接受的,到底是孩子磨蹭真的帶來了很不好的後果,還是磨蹭這件事本身,如果總是孩子磨蹭這個行為本身,家長就需要排查一下,是否 自己或者配偶身上也有類似的行為,因為難以接納自己或配偶的這個“缺點”,就對孩子的類似行為過分敏感、如臨大敵了?如果是這樣的話,

家長最需要做的,就不是如何終止孩子的磨蹭行為,而是清除自己內心對磨蹭的恐懼,因為孩子的磨蹭未必是應該被幹預的,而是家長內心恐懼的投射擴大了問題。

● 允許孩子磨蹭行為的存在。

家長雖然是孩子的監護人,但沒有權利把自己認同的生活節奏強加在孩子身上,慢節奏的生活也是一種選擇,未必就比快節奏的生活卑微。生命的意義不是用做了多少事情這個結果定義的,生命的過程自有它的價值。只要孩子的磨蹭沒有妨礙到他人,允許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展開生命過程,是對他們 作為獨立個體最基本的尊重。

嘗試用遊戲的方式來改變。

即使孩子的磨蹭行為真的經常誤事,家長在引導孩子調節做事節奏的時候,也不能硬碰硬,因為孩子磨蹭的背後,很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時間觀念還沒有充分發展,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問題了,可以嘗試遊戲的方法,比如,在做有趣的比賽遊戲、手工、簡單的家務時,用比賽的方式激勵他提高做事的速度,如果他勝出,就趁機表揚他的快速麻利,如果他失敗了,就在幫他分析原因時指出是因為他動作太慢了。這樣的遊戲做得多了,孩子就可能漸漸體驗到速度的價值,進而增強改變自己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