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趣聞趣事

蘇東坡趣聞趣事

蘇東坡畫扇斷案

蘇東坡在杭州任職時,有人告狀說有個人欠購綾絹的兩萬錢不肯償還。

蘇公於是把那人召來詢問,(欠錢者)說:“我家是以制扇為職業的,今年正趕上我父親去世,從春天以來老天連著下雨,天氣寒冷,做好的扇子賣不出去,並不是故意欠他的錢。”

蘇公仔細地看了他很久,說:“且拿你做的扇子來,我來幫你開張。”

一會兒扇子送到,蘇公拿了空白的白團扇面二十把,順手拿起判案用的毛筆,在空白扇面上書寫行書、草書,畫上枯木竹石,不消片刻就完成了。

(蘇公)就把寫畫好的扇子交給那人說:“去外面快賣了還錢。”

那人抱著扇邊流淚答謝邊往外走。剛出了府門,就有喜歡詩畫的人爭著來用一千錢買一把扇子,不一會功夫拿的扇子就賣完了,有的人來得晚了沒買到,感到非常懊悔,惺惺地離開了。賣扇子的人於是全部還清了欠款。整個杭州郡的人都稱讚感嘆(這件事),甚至有感動得流淚的人

蘇東坡是北宋當時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大書法家。他尤其喜歡畫枯木竹石,書法則自成一家。東坡畫扇這則故事,不僅有助於我們瞭解蘇東坡的書畫在當時的影響,也使我們從中看到他為政寬和,為人仁厚。東坡畫扇則比喻關心百姓疾苦,愛民如子。

蘇東坡趣聞趣事

面對面吃麵】

晚年的蘇東坡,官場失意,被朝廷貶到了地方上,慶幸的是,在地方任上,他認識了一個和尚,是金山寺的佛印和尚。兩人常常聚一起,互相調侃,互相學習。

蘇東坡有個妹妹,叫蘇小妹,也是個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和古代封建女子不一樣的蘇小妹,性格活潑,不拘禮節,常常與哥哥蘇東坡對對子互相調侃嬉鬧。

蘇東坡認識了佛印和尚後,就常常在蘇小妹的面前誇讚佛印和尚的才華。

蘇小妹一聽,心中很是不服氣,自恃才華橫溢的她,一直想著找個機會跟佛印和尚比個高低。一日,這佛印和尚又來蘇東坡家中拜訪,兩人談論事情一直談到了中午時分,於是兩人就煮起了麵條吃,此情此景正巧被蘇小妹看到,當即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上聯,當著哥哥和佛印和尚的面吟了出來:

上聯:面對面吃麵

這上聯看似簡單,卻難度非同一般,聯中三個面字,同音不同意,第一個面,指的是臉面,第三個面,指的是麵條,而第二個面,則是一語雙關,既指麵條,又指臉面。

聯中之意非常的明確,這是蘇小妹在取笑兩人面對面坐著吃麵條,以實景為題,出的非常的巧妙。

佛印一聽蘇小妹的上聯,知道這是她在取笑自己,剛想要對下聯時,沒想到被蘇東坡搶先了一步,吟出了一個下聯來:

下聯:人與人論人

蘇東坡的這下聯,對的非常的巧妙,也工整,運用同樣的手法,均是一語雙關。這時,佛印和尚也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下聯來,轉身對著蘇小妹說道:

下聯:心連心貼心

這下聯一出,可謂是跟蘇小妹的上聯堪稱絕對,蘇小妹一聽,頓時有些氣惱,且當場羞紅了臉,一臉的羞澀,非常的不好意思,佛印和蘇東坡看到此情此景,兩人當即哈哈大笑。

蘇東坡趣聞趣事

聚宴爭菜】

蘇東坡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參加科舉考試。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商議好備下酒菜,請蘇東坡赴宴,打算戲弄他。蘇東坡接到邀請後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動筷子,一個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連聲叫好。

“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

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地端走了馬肉。

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過去。

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地搶走了骨頭。

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地端起了最後的一盤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地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東坡時,蘇東坡卻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併吞六國!

說完把那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享用,那六個舉人只能乾瞪眼。

點評:這個民間故事被附會到多個名人身上,其他還有徐渭、鄭板橋等,為了強調他們年輕時聰明伶俐。

蘇東坡趣聞趣事

巧罵貪官】

蘇東坡在浙江杭州做官時,有一次微服出訪,到了處州府,在一個親戚家赴壽宴,在場的客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蘇東坡。

酒席間,有人提議:“我們來行酒令助興,各位看怎麼樣?”當時知府楊貴和縣令王筆也在場,二人都是貪官。

王筆說:“我先來。一個朋字兩個月,一樣顏色霜和雪;不知哪個月下霜,不知哪個月下雪。”

另一個官員接著吟道:“一個出字兩重山,一樣顏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

楊貴也搖頭晃腦地吟道:“一個呂字兩個口,一樣顏色茶和酒;不知哪張口喝茶,不知哪張口喝酒。”

這時,蘇東坡吟道:“一個二字兩個一,一樣顏色龜和鱉;不知哪一個是龜,不知哪一個是鱉。”

蘇東坡剛一念完,王筆就醒悟:好哇,“龜”和“貴”,“鱉”和“筆”都是同音字,這不是辱罵大人楊貴和我王筆嗎?

他立刻指著蘇東坡喝道:“狂徒,你膽敢罵人!”

蘇東坡說:“要說罵人,我看你們剛才吟的才是罵人。霜雪是見不得陽光的,煤炭是要燒成灰的,茶酒進肚是要變成尿的,都是很快消亡的東西,這還不是罵嗎?而龜鱉是長壽的標誌,我的行令才是祝壽的。”

王筆無言以對。楊貴這時才看出這位客人有來頭,詢問蘇東坡的身份後,他們心中暗暗叫苦。

點評:這類故事可以看出漢字的特點和有趣的地方。

蘇東坡趣聞趣事

反唇相譏】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向東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牆東坡斜矣!”

蘇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王安石:“是置安石過也!”嵌名為巧,雙關尤妙。

蘇東坡趣聞趣事

考官出題】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時,在當地開課講學,培養出許多知名學子。朝廷派來一名考官,名為巡視講學,實為查看動靜。

考官來到後,想把東坡的名聲壓下去。一天清早,他對東坡說:“蘇學士名揚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滿腹文章,我要見識見識,請找幾名前來面試。”

蘇東坡即刻挑了十名學生來見考官。考官指著外面的寶塔出了上聯: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

結果學子們都對不出來,一個個滿面羞慚,低頭搖手。考官帶著嘲笑的口吻說:“蘇學士,這……”

蘇東坡不慌不忙地說:“他們已經對出來了,對的下聯是:玉手搖搖,五指三長兩短。”

考官無言以對,只好自我解嘲說:“蘇學士真是名不虛傳,佩服佩服!”

點評:這副對聯很有名氣,經常出現在名人故事和民間故事裡。

蘇東坡趣聞趣事

寺態炎涼】

蘇東坡遊莫干山時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見來了個陌生人,就淡談地說:“

。”又對小和尚喊:“。”

兩人落坐交談後,主持和尚發現對方脫口珠璣,料想此人不凡,就請客人進廂房敘談。

入室後,主持和尚客氣地說:“請坐!”又叫小和尚:“敬茶!”

再一打聽,方知來者是赫赫有名的蘇東坡,主持和尚連忙作揖打恭地引他進客廳,連聲地說:“請上坐!”並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蘇東坡臨走時,主持和尚請他題副對聯。蘇東坡胸有成竹,含笑揮毫,頃刻書就: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蘇東坡趣聞趣事

痛罵和尚】

一天,蘇東坡到一寺廟遊覽,聽說寺裡的主持和尚行為不端,心中不免厭惡。

可是那主持對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卻畢恭畢敬,還死皮賴臉向蘇東坡求字。

蘇東坡提筆在手,疾書一聯:

日落香殘,去掉凡心一點;

火盡爐寒,來把意馬拴牢

那住持喜不自勝,將對聯懸掛於高處,許多人見了,都捧腹大笑。原來,這副對聯道出了兩個字謎,謎底是:禿驢

點評:“日落香殘”,“香”字去掉下面的“日”,就是“禾”;“去掉凡心一點”,“凡”去掉一點,是個“幾”。“禾”“幾”上下組合為“禿”。

“火盡爐寒”,“爐”字去掉左邊的“火”,就是“戶”;“來把意馬拴牢”,再加上個“馬”。“馬”“戶”左右組合為“驢”。

蘇東坡趣聞趣事

《贗換真書》

北宋何薳著《春渚紀聞》專有一卷“東坡事實”,《贗換真書》的故事是其中一則,蘇東坡倒是賣了一把弟弟的人情。

鄉貢進士吳味道被扭送到蘇東坡處,因他有兩大宗貨物被查逃稅,貨物是以蘇東坡的名銜送往京城蘇轍處的。

吳味道說明原因:自己過了鄉試,想去赴京趕考。鄉人為他眾籌路費,買了200匹建陽小紗盤算著進京倒賣。因為考慮沿途一一抽稅,到地方也所剩無幾。想著普天之下有名聲的,當屬蘇東坡和他的弟弟,於是就假託蘇東坡的名義以躲避關稅。

蘇東坡聽了,叫來掌管文書的官吏,讓除去舊封,另題自己官銜,並給弟弟寫了一份真書信。然後對吳味道說:“先輩這回將上天去也無妨。”

蘇東坡趣聞趣事

今天不殺羊】

趙令畤《侯鯖錄》記載,蘇門弟子黃庭堅跟蘇東坡開玩笑說,古有王羲之以字換鵝,現在有個叫韓宗儒的人在拿你的字換羊肉吃。

此位韓宗儒“性饕餮”,是個吃貨,最喜歡吃羊肉。有人專門收藏蘇東坡書帖,於是韓宗儒想了個法子,想吃羊肉就給蘇東坡寫信,拿到回信就去用來換羊肉,一封信能換十幾斤羊肉。蘇東坡聽了大笑。

有一天蘇東坡在翰苑忙於寫公文,韓宗儒卻急著吃羊肉,不停給蘇東坡寫信,還派僕人“立庭下督索甚急”。

蘇東坡回覆來人:“傳語本官今日斷屠!(告訴他,我今天不殺羊了)”

蘇東坡趣聞趣事

河東獅吼】

蘇東坡損人,損出了個著名的成語典故——“河東獅吼”

這個故事來自宋代洪邁的《容齋三筆·卷三》。

陳慥,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蘇東坡經常給他寫信寫詩的。

陳季常好色,但妻子柳氏悍妒,於是蘇東坡寫詩贈他: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蘇東坡趣聞趣事

【六眼龜】

《五雜俎》裡記載:蘇東坡有一次去拜見呂微仲,正趕上呂微仲大白天裡睡大覺,等了很久才露面。

賓主落座,蘇東坡指著呂微仲養的一隻綠毛龜說:“這個不稀罕,如果是六隻眼的才算難得。”

呂微仲好奇了:“六眼龜在哪裡能找到?”

蘇東坡說:“當年唐莊宗時林邑國曾經進獻過六眼龜。莊宗寵愛的戲人敬新磨正好在殿下,立刻編了句唱詞說:

“不要鬧,聽取這龜兒口號。六隻眼兒睡一覺,抵別人三覺。”

蘇東坡趣聞趣事

【邀朋捉蝨】

傳說蘇東坡有一個妹妹,絕頂聰明,通常被人稱為“蘇小妹”。

有一次,蘇東坡邀請好久沒見面的黃庭堅來做客,並親自出門迎接。

蘇小妹看到哥哥高興的樣子,就出了個上聯和哥哥開玩笑,

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朋”字。

蘇東坡也喜歡和妹妹開玩笑,當即對上一句,

小妹窗前捉半風”,“風”的繁體正字是“風”,“半風”即“蝨”,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蝨子。

蘇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點評:有的地方刻有“䖝二”兩個字,也是這種文字遊戲,其實是“風(風)月無邊”的意思。

蘇東坡趣聞趣事

【旁敲側擊】

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佛印。佛印正忙著做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東坡居士來訪。

佛印怕把吃魚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因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著,必有蹊蹺。

佛印說:“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

蘇東坡有意開老和尚玩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

佛印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

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

向陽門第春常在。

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

佛印不知是計,脫口而出:

“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麼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

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慶)有魚(餘),就請讓我就來大飽口福吧!”

蘇東坡趣聞趣事

【蘇東坡喊窮】

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所寫故事,蘇東坡喊窮也喊得高妙。

蘇家故人想託蘇轍給找個差事,被拒後請蘇東坡代為說情。

蘇東坡沒急著一口回絕,只是給他講了篇“鬼話”。

蘇東坡說,以前有個人窮極了,只好去盜墓。挖開一墳,看一人光著身子坐在裡面,對盜墓者說:“我是道士楊王孫,裸葬的,哪裡有錢接濟你?”

又挖開一座墳,這回是個皇帝,對盜墓者說:“我是漢文帝,遺詔說要薄葬,怎麼有錢接濟你?”

盜墓的不死心,去了首陽山,看到兩墳相連,先挖開左邊的,裡面的人骨瘦如柴,開口說:“我是伯夷,餓死在山中,還能有什麼家當?”

盜墓的嘆道:“費了這麼大勁,卻一點收穫都沒有。不如我挖開右邊的墳,再碰碰運氣。”

伯夷聽了勸他:“你還是到別的地方去試試吧。你看我都這般嘴臉了,我的弟弟叔齊,又能給你什麼呢?”

求情的人聽了蘇東坡的杜撰,只好罷休。

蘇東坡趣聞趣事

【皛飯毳飯】

有一次蘇東坡對黃庭堅說:“我在家鄉讀書的時候,每天吃的都是三白飯,其實香甜可口,世間美味也不過如此!”。

黃庭堅問什麼是三白飯,蘇東坡說:“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

這事說過蘇東坡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黃庭堅請帖,邀請蘇東坡去他家吃皛(xiǎo)飯。

蘇軾非常高興地答應,但是等他到了黃家,發現桌上只有鹽、蘿蔔、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黃庭堅戲弄了。

又過了幾天,黃庭堅也接到蘇東坡請帖,邀請他去吃毳(cuì)飯。黃庭堅知道蘇東坡要報復,但又好奇,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麼,最終還是去了。

蘇東坡陪著黃庭堅從早上聊到晚上,把黃庭堅餓得前胸貼後背,最後他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

蘇東坡慢吞吞地回答:“鹽也毛(mǎo,通‘冇’,‘沒有’的意思),蘿蔔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著啊。”

點評:三白飯,精、氣、神全補。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益精強志的功效,你看“精”字旁邊不就是一個“米”字嘛;而白蘿蔔呢,則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消化,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新陳代謝,最重要的是補氣;食鹽則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鹹入腎臟,激發腎氣,而腎中元氣是維持生命的原動力,所以人吃了鹽才會有勁。

蘇東坡趣聞趣事

【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蘇小妹時,被一難再難,及至新房門口,蘇小妹再出一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思索良久不得下聯,蘇東坡有心相幫,在遠處拾一石子遠遠丟進湖中,秦少游受到啟發,衝口而出:

投石衝開水底天

蘇東坡趣聞趣事

【東坡吃草】

有一次,蘇東坡閒來無事,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和尚,當時佛印不在,一個小沙彌出來迎接。

蘇東坡開玩笑喝道:“禿驢何在?”

小沙彌不慌不忙,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點評:歷史上蘇東坡與佛印交往較多,所以民間故事中有很多二人逗笑的段子。

蘇東坡趣聞趣事

【學無止境】

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閱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於作文,因而受到人們的讚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

一日,蘇軾於門前手書一聯: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盡”與“遍”對,活畫出蘇軾當時的自傲之心。

沒料到,幾天之後,一鶴髮童顏老者專程來蘇宅向蘇軾“求教”,他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

蘇軾滿不在乎,接過一看,心中頓時發怔,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心高氣傲的蘇軾亦不免為之汗顏,只好連連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飄然而去。

蘇軾羞愧難當,跑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各添上兩字,境界為之一新,鄉鄰皆刮目:

發憤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東坡趣聞趣事

【遊湖賞月】

佛印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遊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

佛印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遊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到了湖中心,蘇東坡端著酒杯,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好!”

蘇東坡先說:

浮雲撥開,明月出來,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游魚出來,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蘇東坡對佛印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三人賞月遊湖,談笑風生。

點評:為了吃一頓,可以憋在船艙裡好長時間,月夜遊湖,行令吟詩,只有古人才會尋求這些樂趣。

蘇東坡趣聞趣事

【一盞明燈】

一天,蘇東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遊玩,見小路上有個用三塊石頭壘起的“磊橋”。蘇東坡用腳踢了一下石橋,同聲吟出一句上聯:

踢破磊橋三塊石

他回頭看看秦少游,要他對出下聯。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沒對出下聯,回到家裡悶悶不樂。蘇小妹看丈夫一臉不悅之色,只道是出了什麼事,一問才知是為了一句對聯。她二話沒說,就在一張紙上寫了個“出”字,同時用剪刀剪成兩段。秦少游頓時大悟,道出下聯:

剪斷出字兩重山

注:標題“一盞明燈”,是指秦少游不點不明,不過點了以後還是很明白的。

蘇東坡趣聞趣事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有段時間蘇東坡與佛印隔江而居。他經常坐船渡過長江去拜訪佛印,他們在一起談禪論道。

一日,蘇東坡覺得自己有所覺悟,於是作詩一首: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詩完成後,他自我陶醉了半天,又派遣書童乘船過江,將詩送給佛印欣賞。

佛印拿到詩稿,看了看,遂即拿起筆來,寫了“放屁”兩個字,讓書童帶回。

蘇東坡接到回函,本以為會得到一番稱讚的,卻是這樣的評價,不禁大怒。

蘇東坡怒氣衝衝地坐船過江,找到佛印,當面質問他為何如此出言不遜。

佛印呵呵一笑,反問他:“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我寫個‘屁’字,就讓你過江來了?”

蘇東坡聽後慚愧不已。

點評:八風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人若是為“稱譽”陶醉心,人的品格修養就在稱譽裡損傷;

人若是為“譏毀”動心,人的成就就會敗在譏毀的手中;

人若是為“利樂”所迷,人的尊嚴就會利樂葬送,

人若是為“衰苦”所折,人就會為衰苦打倒。

若能做到“八風不動”,那肯定是一個頂天立地而又自由自在的人。

蘇東坡趣聞趣事

【敷衍豪門】

據說,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當時消息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其中有一豪門公子叫方若虛,他對小妹傾慕已久,聞訊後連忙應選。他呈上得意詩文若干篇,誰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筆在上面批了一聯:

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可急壞了。方府豪門是得罪不起的,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後面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

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讀後真是欣喜若狂,他急於要見蘇小妹以表衷腸。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開大了不好收場,急忙託故阻止,說:“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揚,臉長,額突,不信我給你念首詩便知: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未出房門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方若虛怎知是蘇東坡在騙自己,還真以為蘇小妹很醜,於是怏怏地走了。

蘇東坡趣聞趣事

【蘇門書香】

一日,蘇洵來到後花園內,只見山石間流過一泓淙淙碧水,微風中送來陣陣花香。紅日西下,綠樹掩映,一彎新月掛在半天之上。這位老先生頓時詩興大發,忙喚來蘇軾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蘇洵說道:“如此佳境,不可無詩。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們各自吟出兩句詩來,且要將此二字依次作為上下句的末字,吾兒以為如何?”

兄妹一起應道:“父親說得好。”

蘇洵見兒女一起應允,十分高興,首先吟出兩句詩來:

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間過來香

蘇軾一向以詩詞著稱,聽了父親的詩句,以為過平過俗,不以為佳。誰知正當他沉吟之際,調皮的小妹卻開口道:“兄長平日作詩,思路何等敏捷,想當初嘲弄小妹額角長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的詩句,得來何等迅速,今日緣何思路閉塞?”

蘇東坡一聽,知道小妹又在調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兩句詩來:

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這蘇小妹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不精妙,聽了父兄的詩句,兩相比較,覺得還是哥哥的略高一籌。心中尋思道:“長兄的詩句好則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遠處傳來杜鵑的啼鳴,她聞聲生情,也信口因此兩句詩來:

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

小妹詩句剛吟出,父兄不禁齊聲贊好。

蘇東坡趣聞趣事

【絕妙好罵】

蘇東坡被貶嶺南為官,一日無事遊山,只見一個小和尚跪在廟門口眼淚汪汪,十分奇怪,忙問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訴道,因為他在點燈時不小心將燈盞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還罰跪廟門口三日。蘇東坡一聽很氣憤,便走入廟內去見方丈。

廟中的方丈一聽說是當朝才子蘇學士來訪,喜出望外。蘇東坡一進廟門,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賴地央求蘇東坡留個手跡。

蘇東坡對這個方丈十分憎惡,但為了使廟門口那個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應了老和尚的請求,說:“寫字可以,但必須請廟門口那個跪著的小和尚前來為我磨墨展紙。”

老和尚一聽,立刻滿臉堆笑,連聲答應說:“阿彌陀佛,老納遵從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開紙,蘇東坡奮筆疾書,一幅對聯一揮而就:

一夕化身人歸去,八千凡夫一點無

時隔不久,佛印雲遊來到此山,見了對聯捧腹大笑,問老和尚:“這幅對聯原是兩個字謎,你沒猜出來嗎?”老和尚連忙追問是什麼意思,佛印要過紙筆,揮毫寫了兩個字,拂袖而去。

上聯“一夕化身人歸去”謎底為“死”字。

下聯“八千凡夫一點無” 謎底為“禿”字。

蘇東坡趣聞趣事

【難兄難妹】

一天,蘇東坡對蘇小妹說:“都說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對好我出的對子,我就佩服你。”

蘇小妹笑答:“何須一個晚上。”

蘇東坡看她滿有把握,就說出他的上聯: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聽罷,暗稱難度大,竟一時對不起。過了一會,她見月光下一個丫環端來茶水,觸景生情對到: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東坡聽了妹妹對的下聯,連聲贊妙。

這副對聯恰到好處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紅繡鞋”、“聲聲慢”、“步步嬌

”六個曲牌名,而且用擬人手法賦予具體形象,出對巧,應對更妙。

蘇東坡趣聞趣事

【狗啃河上(和尚)骨

水流東坡詩(屍)】

一日蘇軾和朋友們一起去附近的金山湖遊玩,當然也邀請了佛印和尚。一眾人來到湖邊,細心地蘇東坡發現有隻野狗在湖邊啃咬一塊骨頭,蘇軾靈光一閃露出“邪惡”的笑容。蘇東坡走到佛印身邊,指著那隻狗說道:

“狗啃河上(和尚)骨”。

本來佛印出來玩挺高興的,一聽這話笑容都凝固了,氣的嘴抽搐了半天。心想:蘇軾你個大壞蛋,在這裡跟我皮。隨手就將手裡有蘇軾題詩的扇子扔進了湖裡,拍手笑道:

“水流東坡詩(屍)”。

這回輪到蘇東坡懵逼了,兩人對視一分鐘,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後來蘇東坡回家把此事告訴妹妹蘇小妹,妹妹也很好奇,想見見這個有趣的和尚。

蘇東坡趣聞趣事

【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

碧紗帳裡坐佳人,煙籠芍藥】

蘇小妹還沒跟佛印和尚見上面就病倒了。

這天蘇軾正在給妹妹熬藥,正巧佛印來蘇軾府上拜訪。蘇軾見佛印來了,連忙招待他,二人在客廳裡嘮上了,大談國事學術,竟忘了正事(藥熬好了還沒端呢)。蘇小妹躺床上左等右等也不見哥哥來,而後聽到客廳傳來的聲音,瞬間一股“醋”意湧上心頭。

傲嬌道:“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

佛印心裡很不爽啊,本來尋思著來看看蘇軾,稀裡糊塗卻捱了別人一頓挖苦。蘇軾當然明白咋回事,這才想起自己冷落了妹妹,趕緊把藥送到妹妹的閨房。

見到這一幕佛印師父也明白咋回事了,微微一笑回了一句:

碧紗帳裡坐佳人,煙籠芍藥。

聽到這,躺在閨房的蘇小妹也沒法淡定了,一臉嬌羞。

蘇東坡趣聞趣事

【心中的佛】

過了一段時間,蘇軾又去找佛印玩了。心血來潮的蘇東坡非要拉著佛印教他坐禪,佛印看好朋友對佛道有興趣,挺高興的於是二人開始坐禪。

兩個人對坐了一會兒,蘇東坡就覺得無聊了,就想欺負欺負咱們的“老實”和尚。於是問佛印師父道:“你看我像什麼?”佛印抬頭看了他一眼平靜地答道:“我看你像一尊佛”。

聽了這話蘇東坡覺得很舒服,正在這裡飄飄然的時候,只聽佛印反問他一句:“你覺得我像什麼呢?”蘇東坡多“壞”啊,看見佛印大師法衣攤地的樣子,想都不想就答:“我看你像一堆牛糞。”佛印聽了抖了一下,繼續坐禪,默然以對。

之後,回到家的蘇東坡洋洋得意,甚至哼起小曲兒來。在院子裡碰上蘇小妹,小妹很是詫異,就問蘇軾:“哥哥!你今天為什麼這麼高興?”蘇軾就拉著妹妹說:“妹妹我跟你講,每次和佛印一起,我老是說不過他,今天我終於贏了一回。”之後就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講給蘇小妹聽。聽到這,蘇小妹無語道:“哥哥!你可真是個棒槌!”本來以為會得到蘇小妹的誇獎,可沒想到蘇小妹聽後,不光沒有誇他聰明反而嘲諷起自己來?

蘇東坡當然不服想跟蘇小妹理論。只聽蘇小妹說道:“人家佛印師父說看你像尊佛,說明人家心中有佛。而你說人家像堆牛糞,那你心裡都是些什麼東西呢?佛印師父不說話是因為人家已經贏了,多說無益!”這時蘇軾才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他仔細回憶整個過程,想起在自己說佛印像牛糞時,佛印師父抖了一下,好像在偷偷斜眼看他臉上都是忍俊不禁的笑容,蘇東坡無言以對,感覺很沒面子,默默地回房間了。

蘇東坡趣聞趣事

【死了好】

到了晚年,蘇軾臨死時,向環伺在床邊的幾個兒子問道:“你們說,死了好不好?!”小兒子神秘的搶答道:“一定很好。”蘇軾奇道:“你怎麼那麼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兒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還不都回來吧。千百年下來沒一個人回來,可見死了一定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