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孩子好的行為要從小培養,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家長的無底線的寵愛把孩子慣出了一身的壞毛病。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不正確的行為時要及時用合理的手段制止。

這個小男孩被爸爸打完,又被奶奶打了一頓,直接扔到門外,是什麼事情讓家長如此對待一個孩子呢?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事情是這樣的,5歲的小男孩洋洋,特別調皮,因為爺爺奶奶比較溺愛他,幾乎他所有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遇到家長說不行的事情,第一反應就是哭鬧,再不行的話,不管手裡拿著什麼東西就直接摔,試過好多方法,都沒有奏效。

這天,洋洋吃了好幾塊糖,還是要吃,怕他壞牙爸爸堅持不能給他再吃,洋洋鬧了一會,還是沒有達到目的,就拿起一個小凳子狠狠地摔在地板上,板凳差點彈到電視上,洋洋爸被氣壞了,直接拉過洋洋來就把他打了一頓。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安靜了沒一會兒,洋洋再次要求吃糖,情景再現,這次,把桌上的水果盤直接掀翻,看不下去的奶奶動手了,上去直接哐哐一頓亂捶,把孩子扔到門外,關上了門,洋洋在門外使勁哭,用腳踹著門,也無濟於事。好一會兒,洋洋見沒有動靜,只好服軟認錯,才被放進屋裡來。

孩子一發脾氣就亂扔東西,打人,讓很多家長頗為頭疼,不知如何是好,想糾正孩子,說好多次都不管用,像上面洋洋這樣直接打一頓的,只是當時見效,下次再犯的時候,情況會更加嚴重。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孩子亂髮脾氣,摔東西,家長如何管教?

教孩子控制情緒

說道情緒,不得不說控制情緒的“情緒腦”。不只是孩子,20歲前,情緒腦沒有發育完全的青年,同樣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說年輕人血氣方剛,其實就是情緒腦不完全在作祟。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孩子更容易被情緒所控制,這也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情緒,不能逆著孩子的情緒行事,那樣根本起不到效果,反而會加重孩子情緒風暴。

當孩子亂髮脾氣時,家長要教會孩子深呼吸,數10個數讓自己平靜下來。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不開心的事,要合理的表達自己的不開心,發洩自己的情緒時,不可以亂扔東西,損壞東西,傷害到別人。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合理發洩壞情緒

不好的情緒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當孩子不開心時,父母要教會孩子合理的把壞情緒發洩出去。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情緒發洩角,當然前提是保證孩子不受傷害。

父母可以在一個角落裡,地上鋪上毯子,在牆角放一個垃圾桶,讓孩子把代替壞情緒的娃娃投進垃圾桶,邊扔邊大聲喊叫,代表把壞情緒扔掉。可以重複發洩自己的不滿,又不會給別人造成傷害。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也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畫畫板,孩子不開心的時候就去畫畫板面前亂畫一通,把不開心的畫出來,也可以把壞情緒發洩出來。

理解孩子的壞情緒

每當孩子無理取鬧,大哭、大鬧,家長說什麼也不管用時,家長都容易被氣得失去理智,如果孩子再六安人東西,無異於火上澆油,父母往往會被被孩子的行為激怒,跟著孩子一起爆發,暴打孩子一頓,直接把情緒宣洩到孩子身上。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孩子本來還是生氣,看到家長髮脾氣,可能會鬧得更厲害,也有可能是被家長嚇住,恐懼戰勝生氣,嚇得不敢發脾氣,但是膽怯會油然而生。

看到孩子發脾氣,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冷靜,哪怕不去理順孩子的情緒,看著孩子發脾氣,也不要動怒,去打罵孩子,跟孩子一般見識。

最理智的就是安靜下來去聽孩子的傾訴,去了解孩子為什麼生氣,幫助孩子理解生氣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但是摔東西的行為是不對的。

小男孩的一行為,爸爸打完,連溺愛孩子的奶奶都忍不住又打了他

父母以身作則

家庭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習效仿對象,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作為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每一位父母應該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環境,家庭教育是一對一的個別教育(特別是中國這個獨生子女大國)。因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最為親密,所以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最直接也最深遠,因此,家長要注重言傳身教的影響,以身作則,不亂髮脾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