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帶頭大哥”再迎政策利好!市場風格真要切換到大藍籌?

牛市​“帶頭大哥”再迎政策利好!市場風格真要切換到大藍籌?

上週,漲了大半年的科技股出現鬆動回調,“新基建”崛起,大消費回暖。週五晚間,監管層再發多項利好,新三板轉板上市機制、創投基金減持安排優化、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降低等三項政策齊發,再次釋放監管積極信號。

科技股還能不能漲?市場風格真的要完全切換了嗎?機構對此有所分歧,而多數機構更推薦投資者當前保持均衡配置思路。

券商板塊迎政策加持

3月6日晚間,新三板轉板上市機制、創投基金減持優化、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降低等三項政策齊發。

對此,華泰證券表示,政策利好的加碼可助券商板塊良性循環。券商板塊受益於市場正向效應顯著、流動性寬裕和政策支持三大邏輯:當前逆週期調節政策和資金入市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股市交投活躍度、景氣度、風險偏好或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配套措施有望持續落地,券商基金投顧試點正式啟航,開啟財富管理高階競爭模式。券商多條業務線的業績或有望全面提升。

華泰證券進一步分析認為,目前銀行股估值吸引力突出,年內基本面有望維持穩健,在板塊輪動、長期資金不斷入場的背景下,多維政策有望催化行情。

保險行業方面,監管發文推動意外險改革與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二季度代理人產能有望逐步修復。

因此,華泰證券表示,看好優質金融股的整體機會。

部分熱門股處於高估狀態

日前,睿遠基金董事長陳光明曾表示,“目前相當多的熱門股處於高估狀態,巨大的交易量和高換手率體現的是眾多散戶參與投票的結果。一般而言,這種狀態不會持續太久。”

“A股近期表現強勁,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公司股票表現遠好於以上證50為代表的權重藍籌股。主要是以上證50為代表的權重股基本面受疫情影響更明顯,因此以創業板為代表的科技成長股成為資金博弈的主要對象,體現了風險偏好的定向上升。”

陳光明表示,看好權益類資產,“就目前市場的情況整體而言,傳統產業頭部公司的性價比更高。”

長期而言,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是機構和個人投資的大方向。尤其在中國,優質上市公司沒有明顯的溢價,配置應首選其中有成長潛力並被低估的公司。

機構:均衡配置為上策

對於市場風格是否切換,機構觀點已有分歧,但多數券商更推薦均衡配置的思路。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認為,綜合來看,上週A股市場仍是大創新和核心資產“兩頭走”的市場風格在延續。

招商證券策略團隊表示,A股在3月將會保持震盪,波動趨緩,結構層面將會變得相對均衡。

1至2月,受流動性大幅改善和疫情的影響,加上處在業績空窗期,投資主要以偏主題、偏小盤、高估值為主要方向。招商證券認為,3月開始,政策和業績將會回到投資者的視野,政策對低估值板塊相對更有力,而在年報集中披露期,業績將會被賦予更高的權重。因此,市場在3至4月將會呈現風格的階段性均衡,資金會被分散,投資機會以局部、點狀存在。

具體配置思路方面,招商證券建議把握“穩增長”“數字基建”和“信息消費”三個關鍵詞。

中金公司表示,配置型資金在比價效應作用下,或將朝著更有利於低估值因子表現的方向流動,相對估值處於階段性低位的價值風格有表現機會。

但成長風格的代表性指數,如創業板指的價格趨勢仍在中期上行趨勢中。不過,在具有引領作用的新龍頭主題出現前,其漲勢或難以如此前一樣,明顯領先於其他風格。市場風格短期內或將從此前的成長風格一枝獨秀,逐漸轉變為成長與價值相對均衡。

海通證券荀玉根策略團隊認為,本輪科技股的暴漲或將告一段落,但科技股的中期優勢不變。這次科技成長股上漲的背後邏輯是5G帶來的產業趨勢以及自主可控,但目前,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巨大的獲利盤。由於當前5G產業仍處於佈局階段,因此對於科技股後市的行情不必悲觀,相信經過充分整固後,科技成長依舊是未來的行情主線。

牛市​“带头大哥”再迎政策利好!市场风格真要切换到大蓝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