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為什麼不敢殺袁紹?

何事男兒不讀書


董卓要殺袁紹,《三國志·袁紹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董卓呼紹,議欲廢帝,立陳留王。是時紹叔父隗為太傅,紹偽許之,曰:“此大事,出當與太傅議。”
卓曰:“劉氏種不足復遺。”
紹不應,橫刀長揖而去。

這是陳壽的原文,裴松之在這段文字下面作注,更能說明前因後果:

裴松之引用《獻帝春秋》說:

卓欲廢帝,謂紹曰:“皇帝衝闇,非萬乘之主。陳留王猶勝,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復何如,為當且爾;卿不見靈帝乎?念此令人憤毒!”
紹曰:“漢家君天下四百許年,恩澤深渥,兆民戴之來久。今帝雖幼衝,未有不善宣聞天下,公欲廢適立庶,恐眾不從公議也。”
卓謂紹曰:“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
紹曰:“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引佩刀橫揖而出。


這裡的情節比《三國志》的更詳細,而且董卓大罵袁紹為豎子,並且威脅袁紹說“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

袁紹這是也表現出極為英雄的一面,針鋒相對道:“天下健者,豈唯董公?”且“引佩刀橫揖而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這樣的情況下,火藥味極濃,一言不合便可失控,董卓何如能放任袁紹安全離開長安。

即便是董卓曾受過袁紹叔父的恩情,“司徒袁隗闢為掾”,這也不足以保證董卓不殺袁紹。

所以在引用這個故事後,裴松之在下面做了自己的評論:

臣松之以為紹於時與卓未構嫌隙,故卓與之諮謀。若但以言議不同,便罵為豎子,而有推刃之心,及紹復答,屈強為甚,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害乎?且如紹此言,進非亮正,退違詭遜,而顯其競爽之旨,以觸哮闞之鋒,有志功業者,理豈然哉!此語,妄之甚矣。

很明顯,裴松之認為,董卓罵袁紹並說要殺袁紹的話是虛假的,不可信。

這應該是為了描寫董卓的惡而已有意如此寫的。

袁紹也不會早董卓如此強硬的,

《三國志》中記載:

先是,進遣騎都尉太山鮑信所在募兵,適至,信謂紹曰:“卓擁強兵,有異志,今不早圖,將為所制;及其初至疲勞,襲之可禽也。”紹畏卓,不敢發。

這是董卓在廢帝之前的事,“紹畏卓,不敢發”,可見袁紹是畏懼董卓,在董卓面前表現的很順從,即便是裝作順從,他也沒有跟董卓對著幹。

等到袁紹離開長安,亡奔冀州之後,他才敢明確反對董卓,召集各路人馬討伐董卓。

此外即便董卓便袁紹有殺心,當袁紹離開長安之後已經遲了。

袁紹離開後,董卓身邊有人給他出主意:

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紹不達大體,恐懼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購之急,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袁氏家族的底蘊很厚,“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於天下”,董卓不得不要顧忌袁家的影響力。


微史春秋


漢末,世族(汝南袁氏、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家族為代表)、宦官(十常侍為代表)、外戚(何家為代表)相互制衡,始終沒有董卓這種良家子出身登上最高政治舞臺的機會。


董卓想掌控中樞,必須、只能與三者之一合作。宦官名聲太臭且遭遇致命打擊,外戚已經垮臺,經歷黨錮之禍,世族掌握輿論的威力天下人都看的清清楚楚。董卓幾乎沒有選擇,必須、只能與世族合作(可惜世族絕不可能允許良家子破壞規矩)。


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兩顆參天大樹,蔡邕、鄭玄這樣的天皇巨星、經學大師(胡孔明、八顧八駿八廚八及這類名士),穎陰陳氏、潁陰荀氏、汝南許氏這樣掌控輿論的超級名門。那一個也不是董卓原意得罪的,那一個都是董卓必須拉攏的。


不論袁紹再如何得罪董卓,只要還有一線緩和希望,董卓也不會輕易撕破臉的,他沒的選擇。皇帝支持又如何?宦官集團強大又如何?外戚囂張一時權傾天下又如何?黨錮之禍極大的打擊了世族集團又如何?天下的根基是世族集團、輿論掌控在世族集團,與世族集團為敵,良家子出身的武夫沒有勝算。曹操殺邊讓、孫策屠江東,都要付出代價,都不可持續,最終仍要妥協。


隋煬帝徵高句麗,侵害了七家五姓門閥的利益,天下大亂被李唐漁翁得利;李世民努力平衡關隴軍事貴族、七家五姓傳統門閥,不惜將其代言人魏徵寬恕,貌似言聽計從,不過是吸取隋煬帝教訓,向七家五姓傳統門閥妥協罷了;董卓遠沒有隋煬帝、唐太宗的優勢,當然也不會有對抗世族的魄力。


空手入白刀


董卓是武將,出自涼州地區,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董卓殘暴血腥的一面,但實際上董卓也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董卓入京的名義是誅殺宦官,宦官在東漢末年十分囂張,世家大族和士人都對此非常厭惡,其中的衝突不少,以致後來發生“黨錮之禍”。

因此,董卓入京併除掉了宦官後,擁立了劉獻為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必須拉攏士人和世家大族以及劉氏宗親。《後漢書·董卓列傳》載:

卓乃與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俱帶鈇鑕詣闕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以從人望。於是悉復蕃等爵位,擢用子孫。卓素聞天下同疾閹官誅殺忠良,及其在事,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泌、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由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

從以上兩段原文可知,董卓進京後,不僅“擢用群士”,連被宦官害死的陳藩、竇武等士人及大族也得到翻案和追封,同時自己的嫡系部下則“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其目的就是“以從人望”,撈取政治資本,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因此,董卓不是不敢殺袁紹,而是想拉攏他,使他為己所用,不想殺他而已。至於袁紹後來逃走,再興起討董大旗,則是董卓沒有想到的了。


孤舟釣江雪


時間

八月二十八日,天子劉辯返回皇宮,剿滅宦官的政變結束。幷州牧董卓乘勢進京。

八月二十九日,董卓官拜司空,得以進入朝廷。

董卓與袁紹交惡是在商議廢立之事之時,時間推測是當年的八月三十日。

次日,即九月一日,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主持廢立。陳留王劉協登基,劉辯貶為弘農王。


人物關係

袁隗:時任太傅,輔佐年幼皇帝,掌尚書檯事。

董卓:時任司空,原為袁隗公府故吏。

袁紹:時任司隸校尉,乃袁隗之侄。與袁隗合力剿滅宦官。

袁術:時任虎賁中郎將,亦袁隗之侄,與袁紹為同父異母兄弟。政變時,率先攻打宮門。


廢立前後

董卓招納百官商議廢立,袁隗是不在場的,所以袁紹才有藉口說,要去找袁隗商量。

袁隗身居太傅,上公之位,又掌尚書檯,顯然是朝廷中說話最有分量的人,董卓欲廢立,袁隗是默許了的。次日,在朝堂之上扶下劉辯,扶上劉協的人正是袁隗。

這個廢立之謀出自董卓,沒有任何可疑之處,袁隗的默許行為,也成了董卓的幫兇!

《袁紀▪卷25》:(董)卓以廢帝議示太傅袁隗,隗報如議。

袁紹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選擇逃亡的:董卓,一個叔父的故吏,一個囂張跋扈的涼州老兵油子,在政變之時身無寸功,居然能順利爬上三公之位!更過分的是,他居然提出廢立這種事來,我的叔父,居然還同意幫他!

所以,在我的解讀中:袁紹的離開,是出於對叔父、董卓的不滿與憤怒。

袁術走得晚,在事後加封為後將軍,過了幾個月,袁術也跑路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切題

董卓不殺袁紹的原因,史書上寫的很明白:卓新至,見紹大家,故不敢害。

這句話的意思是:董卓剛到京師不久,知道袁紹是世族大家(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人,所以不敢加害於他。

——道理就這麼簡單。

袁紹逃亡至冀州勃海郡後,董卓還聽從其他人的建議,為了籠絡袁紹,特意給袁紹加了渤海郡太守的官。

可是袁紹一點都不感激,繼續拿著司隸校尉的官印也不歸還,董卓也不能怎麼樣,導致“司隸校尉”一直掛在袁紹的名下。

一直到第二年,袁紹參與組織關東反董事後,董卓這才問司徒王允,推薦誰接任司隸校尉合適。

範書《蓋勳傳》:(董)卓問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隸校尉,誰可作者?”

董卓這才確定:袁紹這小子是鐵了心要跟自己對著幹了。


潯陽鹹魚


首先,董卓本是袁式故吏。漢時,官員講究出身,禮法上對自己的舉主,薦主就像對待君主一樣。熹平年間,司徒袁隗徵董卓為掾吏。這樣董卓和袁式就有了門生和師長的關係。

其次,董卓武人出身,不通政事。袁式四世三公,天下士人盡出其門,袁紹又為士人領袖,因此,對於袁紹,董卓是以拉攏為主,希望其幫助自己治理天下。

最後,袁式勢力龐大,殺袁紹一人,天下就可能會大變

因此,袁紹殺不得。


天天好心情142322


董卓是西涼的一個軍閥,何進是朝廷的大將軍(後來司馬懿也做過大將軍)何進想獨斷專權,就想讓董卓進京幫助自己滅了宦官“十常侍”。



(董卓)

袁紹是何進的鐵哥們,袁紹勸何進不要詔董卓進京,但何進不聽,後十常侍先下手為強,幹掉了何進,董卓雖然知道何進被殺了,但依然帶兵進了洛陽城。這才引出董卓為禍朝廷的好戲來。

董卓進京,很快控制了朝廷,董卓位高權重,拜太尉,進位相國。他看皇帝劉辮不好控制,就想廢掉何進的外甥劉辮,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目的就是立威和進一步打壓外戚的勢力。

有一天,董卓上朝對文武百官說出了這件事,眾大臣懼怕董卓沒有一個敢提反對意見的。當時袁紹憤怒按劍而出,說道:“皇帝並沒有犯錯,無故廢帝就是謀反。”董卓看到袁紹居然跳了出來,決定槍法出頭鳥,於是威脅道:“難道袁校尉想試試我的寶劍鋒利否?”袁紹昂然說道“難道僅是你的寶劍鋒利?我的也不是吃素的!”一時之間劍拔弩張,空氣彷彿瞬間被凝固。



(袁紹)

袁紹這哥們不傻,還沒等董卓從氣蒙的狀態回過味來,嘴裡嘟囔了幾句,快速大踏步的闖了出去。

這是袁紹明智,董卓雖然是武夫,但董卓智商不低,假如他下令殺掉袁紹,當時呂布就帶兵圍在大殿四周,試想袁紹能闖的出去嗎?

【弄清了事情來龍去脈,回到本題。】董卓不殺袁紹,完全是想籠絡當時朝中有名望的人物,他啟用了許多士族階層的人,袁紹就是出身名門望族,當時朝中的“四世三公”說的就是他家的身世。袁紹雖然當時的官職並不高——中軍校尉,但掌控者京師3萬御林軍,這是董卓不敢小覷袁紹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袁紹家世在朝中耕耘多年,樹大根深門生故吏遍佈全國,堪稱當代第一豪門。當時董卓正在籠絡士族子弟的人心,此時萬萬不能殺袁紹,以免投鼠忌器。

其實董卓也是有智謀之人,有一件事很說明問題,當初董卓沒有興旺發達之時,有幾個朋友去找他去,此時董卓家貧,為了款待朋友,董卓殺了自家耕牛來招待朋友。(這個故事春秋君曾寫過,有興趣可搜一下)這個故事說明董卓並非只是一個魯莽的武夫。如果換作是張飛,你想袁紹能活著出去?




(袁紹)

所有這些因素的疊加,才有了董卓放過了袁紹的一幕。不過後來還是反目成仇了。這件事也成全了袁紹,最後他成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總盟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