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是東漢末年最大的軍閥,手下有九大猛將,都有誰?

國學無憂


袁紹的實力其實挺強的,在最強盛的時候坐擁冀州、青州、幽州和幷州四州之地,這四州受戰亂影響相對較小,比起曹操那些被董卓禍害人丁稀少的幾個州來說,袁紹稱得上是兵精糧足了,袁紹手下人才也挺多的,文臣有審配、沮授、田豐等人,武將也有不少,其中最厲害的有九個人,號稱袁紹的九大猛將,這九人是顏良、文丑、麴義、高覽、張郃、韓猛、淳于瓊、蔣奇、牽招,下面我們就分別說一下這九個人。

“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

“河北四庭柱”是袁紹集團的王牌組合,這四人都算是名將,實力不俗。

顏良,“河北四庭柱”之首,袁紹奪取韓馥的冀州時,韓馥部將耿武行刺袁紹被顏良斬殺殺;之後參與擊敗公孫瓚,平定河北的諸多戰役,很有戰功。曹、袁官渡大戰,顏良為先鋒大將,統十萬精兵為前部,進攻白馬,連斬曹操大將宋憲、魏續,二十合速敗曹魏名將徐晃,曹軍諸將慄然不敢出戰,後關羽出戰,被關羽一刀刺於馬下而死。

文丑,“河北四庭柱”之一,和顏良齊名,是袁紹陣營的武力雙子星,界橋之戰大敗公孫瓚,與剛出山的趙雲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在官渡之戰前哨戰時,出兵延津襲擊曹軍,並擊退張遼和徐晃的聯手,和趕到的關羽交戰三合後怯陣後退卻被馬快的關羽趕上斬殺。

張郃,“河北四庭柱”之一,原為袁紹手下名將,官渡之戰時和高覽投降曹操,深受曹操重用,南征北戰,平馬超,滅張魯,戰功累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張郃任司馬懿先鋒,街亭大敗蜀將馬謖,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追擊撤退的蜀軍時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被亂箭射殺。


高覽,“河北四庭柱”之一,河北名將,原為袁紹大將,後官渡之戰與張郃一同投降曹操,被封為偏將軍,東萊侯。曾先後與許褚徐晃大戰不分勝負,劉備敗走荊州時,高覽奉命追殺,三合斬殺劉闢,但是被趕到的趙雲一合秒殺。

”河北四庭柱“都運氣不佳,全部死於非命,相對而言張郃活的最久,雖然也是橫死。

河北五大名將—麴義、韓猛、淳于瓊、蔣奇、牽招


麴義,袁紹部下的名將,能征善戰,屢建戰功,早年在涼州,精通羌人戰法,率領著袁紹的精銳部隊。在界橋之戰,以八百兵大破公孫瓚兩萬步兵和一萬騎兵。後來,由於自恃功高而驕縱不軌,被袁紹所殺。麴義這個人比較驕橫,而且有自己的私人軍隊所以袁紹不得不除,演義中麴義是被趙雲三合刺死的。

韓猛,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並稱為“四庭一柱”,韓猛就是那個柱子,所以在袁紹陣營韓猛武藝是排行第五的,但是韓猛除了武藝不錯統兵能力很差勁,官渡之戰袁紹派遣韓猛劫掠曹操軍的西道,被曹軍大將曹仁,袁紹又派韓猛前去運送糧車,因為輕敵被曹軍部將徐晃、史渙擊退,烏巢之戰韓猛和袁紹另外一員大將淳于瓊同時被殺。

淳于瓊,早年就是禁軍統領之一,和袁紹關係很好,是著名的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其他七人是蹇碩、袁紹、鮑鴻、曹操、趙融、馮芳、夏牟,後為袁紹大將,與張郃、高覽等人齊名。在官渡之戰時鎮守烏巢,遭到曹操的偷襲而慘敗,被俘虜的淳于瓊也曹操處斬,這個事情曹操不地道,好歹是老同事留條命也可以啊。

蔣奇,袁紹麾下的大將,官渡之戰時,袁紹遣淳于瓊等將兵萬餘人北迎運車,沮授說紹:“可遣將蔣奇別為支軍於表,以斷曹公之鈔。”袁紹不聽從,可見在沮授心中蔣奇可堪大用,曹操襲擊烏巢時袁紹讓蔣奇領兵往救烏巢,被張遼所殺,袁紹這個操作很迷完全可以多給蔣奇一點兵,卻不知所謂的讓主力去進攻防守嚴密的曹操軍營。

牽招,原為袁紹大將,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又跟隨袁尚,但是袁紹的外甥高幹與牽招不和多次謀害,牽招遂投降曹操,之後與曹魏名將田豫常年鎮守北方邊陲。牽招擔任雁門太守、護鮮卑校尉期間,分化各部鮮卑及烏桓與軻比能之間的關係,使得軻比能難以坐大。又多次率各部胡人擊敗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是曹魏的名將。

麴義、韓猛、淳于瓊、蔣奇、牽招這五個人雖然比不上”河北四庭柱“,但是也算一方大將,主要是跟錯了主人,除了牽招外全部死於非命,命也。

總體而言袁紹這九大猛將都算一時之人物,關鍵看誰用。


我家的貓叫皮蛋


官渡之戰前,袁紹稱得上是北方老大,坐擁冀州、青州、幽州和幷州四州之地,兵強馬壯,猛將如雲。

可惜的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假如運氣好一點的話,那麼統一北方的極有可能是袁紹,而不是曹操。


袁紹手底下有九大猛將,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的是,他們跟錯了領導,袁紹是個優柔寡斷、刻薄寡恩、舉棋不定的人,浪費了許多翻盤良機。袁紹戰敗之後,猛將死的死,降的降,可謂十分悽慘。

顏良文丑

顏良和文丑是袁紹帳下最厲害的兩位,河北四庭柱排名一二位,當年大戰華雄之時,袁紹曾經感慨,倘若顏良文丑在,安能讓華雄這小子如此張狂。

官渡大戰前夕,孔融再三提醒曹操,一定要防範顏良和文丑,因為他倆實力相當了得。


然而,顏良和文丑屬於典型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類型的,顏良剛一出場就被關羽秒殺了,文丑死的更窩囊,亂軍之中,關羽赤兔馬快,從背後追上去,削掉了文丑半個腦袋。

顏良和文丑為何如此不堪呢?這得怪羅貫中老爺子了,他為了襯托關羽的“偉大”,才故意讓顏良文丑死的如此“渺小”,倘若光明正大地打,顏良和文丑絕對不會被關羽輕易擊敗的。

張郃


張郃最早跟隨軍閥韓馥,袁紹佔領冀州之後,張郃率眾投降,在袁紹攻打公孫瓚之時,張郃立下了大功,成為河北四庭柱之一。

《三國演義》中對袁紹攻打公孫瓚一筆帶過,所以張郃的許多英勇事蹟看不到了。給我們的印象是,張郃前期毫無建樹,自從跟了曹操之後,才突然爆發了,這個張郃後期給蜀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是諸葛亮最為頭疼之人。

高覽

高覽也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戰時,曾經和許褚、徐晃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偷襲烏巢之時,張郃和高覽率兵攻打曹營,終因寡不敵眾,不得已投降曹操,後來成為偏將軍,封東萊侯。


韓猛

韓猛是河北四庭柱的那根柱子,擎天之柱,可見韓猛覺得非常了得,但韓猛有一個極為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過於自信,因為過於自信而麻痺大意,結果數次被曹操擊敗,後被斬殺。

淳于瓊

淳于瓊是一名老幹部了,當年與曹操一起做漢靈帝身邊的校尉,後來袁紹起兵,淳于瓊投靠了袁紹,官渡之戰時,淳于瓊負責看管糧草,結果喝酒誤事,烏巢被一把火燒了,淳于瓊成了俘虜,不過他寧死不屈,慘遭殺害,是條漢子!

蔣義渠

蔣義渠是忠心耿耿的猛將,袁紹敗於曹操之後,蔣義渠及時將袁紹接到了黎陽,並聚攏殘兵剩勇,使得袁紹暫得喘息,是個忠義之士。


牽招

牽招有勇有謀,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可惜的是遭人嫉妒,被人多次陷害,後來投降了曹操。曹操北征烏桓之時,牽招充分施展本領,替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成為鎮守北方的大將。

鞠義

鞠義是西涼猛人,手下的軍士個個如狼似虎,當年袁紹打公孫瓚之時,鞠義利用精湛的射術,連連射中守軍,給袁紹攻城創造了有利條件,鞠義一戰成名。但鞠義是個不甘寂寞的人,野心很大,功高震主,後來袁紹用詭計害死了他。


一半秋色


袁紹手下的猛將有顏良、文丑、麴義、高覽、張郃、韓猛、淳于瓊、蔣奇、辛明。

顏良、文丑被關羽殺死,麴義被趙雲殺死,高覽、張郃因袁紹的謀士郭圖挑撥離間,投降曹操,高覽被趙雲殺死,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張郃中箭被亂箭射死。

曹操攻打烏巢的時候,韓猛被曹軍打敗,蔣奇被張遼殺死,淳于瓊醉酒,被曹操抓獲割掉了耳鼻手指,放回袁紹營寨,被袁紹殺了。辛明被袁紹派去救黎陽,被曹操打敗。

袁紹手下真正厲害的大將是顏良、文丑、高覽、張郃。顏良、文丑被關羽殺了以後,袁紹實力大減。袁紹手下的謀士都不團結,勾心鬥角,謀士郭圖為了推卸烏巢失守的責任,誣陷高覽、張郃,高覽、張郃只好投降曹操。高覽、張郃投降曹操,曹操的實力大增,袁紹手下幾乎沒有了可以獨擋一面的大將。所以敗得稀里嘩啦。





牡丹梅花鑫森淼


袁紹出生在一個權傾天下的官宦之家,袁氏四世五人官拜三公。袁紹也因為家世顯赫在後來成為東漢末年最強大的軍閥,到底有多強大?當時天下分為十三州,而袁紹一人獨佔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個州,這等於他一人差不多獨佔了1/3的天下。

《後漢書》:於是以紹為太尉,封鄴侯。時曹操自為大將軍,紹恥為之下,偽表辭不受。操大懼,乃讓位於紹。二年,使將作大匠孔融持節拜紹大將軍,錫弓矢節鉞,虎賁百人,兼督冀、青、幽、並四州,然後受之。

由於袁紹家大勢大所以手下有很多猛將,其中他手下的九大猛最為出名,下面就和觀景一起去了解他手下的九大猛將到底是誰?

第一猛將麴義(又作鞠義)

鞠義插圖

《漢晉春秋·袁紹與公孫瓚書》:前以西山陸梁,出兵平討,會麴義餘殘,畏誅逃命,故遂住大軍,分兵撲蕩,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橋搴旗拔壘,先登制敵者也。

麴義長期生活在西涼,他武功高強,勇猛善戰,冀州牧韓馥的部將。後來反叛韓馥投奔袁紹,之後成為袁紹手下第一大猛將。在界橋之戰中,以少勝多,一戰成名。因為他自恃功高而驕縱不軌,功高蓋主的他,最終被袁紹所殺。

第二猛將文丑

文丑畫像插圖

《三國志》:又以中子熙為幽州,甥高幹為幷州。眾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

文丑作為袁紹手下第二位猛將,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他擅長的是使用矛,武藝高超的他不僅輕鬆擊敗李典、張遼等名將,而且還用箭射傷了徐晃,這說明他在箭術上也是不錯的。在袁紹出兵攻打曹操中,曹操使用誘敵之策,並親率騎兵衝擊袁紹軍,袁軍大敗,文丑也被斬殺。

第三猛將顏良

顏良畫像插圖

《三國志》孔融:顏良、文丑,勇冠三軍。

顏良雖然武藝十分高強,但是有勇無謀。在白馬之戰時,曹操派出徐晃,李典等大將都被他一一擊敗了。當時如果不是關羽出來替曹操解圍,恐怕顏良一人率領大軍就能夠將曹操擊敗。時也命也,可惜顏良遇到了戰神關羽,被他斬殺於馬下,只能怪他命不好,偏偏要遇到剋星關羽。

第四猛將張郃

張郃劇照

《三國志》: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袁紹手下猛將眾多,張郃就是其中較為出色的一個,但他一直並沒受到袁紹的重用,因此在官渡之戰後他選擇了投降曹操。張郃投奔曹操後,他對張郃十分器重,一直委以重用,成為是曹操的心腹將軍。可惜他在晚年的時候因為追擊蜀軍過於輕敵,反而中了諸葛亮的計謀,最後被亂箭射死。

第五猛將高覽

高覽劇照

高覽與顏良、文丑、張郃被人稱為“河北四庭柱”,他武藝高強,曾與許褚,徐晃等大將大戰不分勝負,不過高覽雖然武藝高強,但史書對對他的描述並不多,他在投降曹操後被封為東萊侯,隨後再攻打劉備時被趙雲刺死。

第六猛將牽招

牽招畫插圖

《三國志》:冀州牧袁紹闢為督軍從事,兼領烏丸突騎。紹舍人犯令,招先斬乃白,紹奇其意而不見罪也。

牽招有勇有謀,得到了袁紹的欣賞。由於他太出眾了,袁紹身邊的人就妒忌他,多次對他進行陷害,雖然屢次都有驚無險的逃過一劫,但心中仍有後怕,於是他便轉而投靠了曹操。曹操對他十分欣賞,讓他率兵鎮守東北。在袁紹處得不到重用的他,來到曹操陣營後,牽招就得到曹操的重用。

第七猛將蔣義渠

蔣義渠畫像插圖

《資治通鑑》:袁紹走至黎陽北岸,入其將軍蔣義渠營,把其手曰:“孤以首領相付矣!”義渠避帳而處之,使宣號令。眾聞紹在,稍復歸之。

蔣義渠雖然是袁紹手下的部將,但他在軍中卻擁有極高的聲望。袁紹在官渡慘敗之後,蔣義渠將袁紹接到黎陽城,隨後便想方設法聚集失散的部隊。他憑藉著自己在袁軍中的聲望,很快便召集了一支大軍,使得袁紹的聲勢又恢復到官渡之戰前一樣。由此可見蔣義渠在袁紹軍中地位是非常高的。

第八猛將韓猛

韓猛畫像插圖

韓猛是袁紹手下的一員猛將,許攸曾評價韓猛:“韓猛銳而輕敵。”也就是說歷史上的韓猛雖然勇猛,但他的致命弱點卻是輕敵。官渡之戰時,他就是因為輕敵而放心的喝酒誤事,被俘虜了,最終的結局就是被殺的下場。

第九猛將淳于瓊

淳于瓊劇照

淳于瓊在漢靈帝的時候就被封為右校尉,與曹操、袁紹等人平級。袁紹起兵後,淳于瓊選擇了跟隨袁紹。淳于瓊在袁紹手下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戰績,在官渡之戰時他是負責押運糧草的軍官,還因為喝酒誤事,烏巢被曹操偷襲,淳于瓊也被俘虜了,不過他寧死不降,最終被殺害了。


觀景說史


顏良 文丑 張郃 高覽 牽招 蔣義渠 韓猛 純於瓊 鞠義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中,顏良率領軍隊進攻白馬,被關羽斬殺,文丑率軍在延津攻打曹操,被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之,文丑於此戰中喪生。

寧國中郎將張郃。東漢末年,黃巾之亂髮生,張郃響應招募,以韓馥軍司馬的身份參與鎮壓叛亂,公元191年,袁紹攻下冀州後,張郃率領部下歸順,擔任校尉,公元199年,袁紹攻打幽州公孫瓚,張頜立下大功,升為寧國中郎將,獲得袁紹的重用信任。

河北名將高覽。高覽武藝高強,渾身是膽,在袁紹手下為將時衝鋒陷陣,立過不少功,但在官渡之戰中,曹操率兵偷襲烏巢,高覽與張郃率重兵攻打曹營,遭到埋伏兵敗,最後率兵投向曹操,被拜為偏將軍、東萊侯。

有情有義牽招。牽招年少的時候與劉備相識,兩人志趣相同,成為刎頸之交,年紀稍大後在袁紹門下擔任從事,兼任烏丸突騎,袁紹比較親近的臣子犯法時,牽招先斬後奏,袁紹很欣賞他的果斷,不僅沒有追究,反而更加重視,袁紹去世後,牽招追隨袁紹的兒子袁尚,為有情有義之徒。

忠心護主蔣義渠。蔣義渠是袁紹手底下的武將,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後,是蔣義渠將戰敗的袁紹接到黎陽,並且四處奔走,找回了散落各處的殘兵敗將,使得袁紹的軍隊得以恢復到戰敗前的氣勢。

銳而輕敵韓猛。韓猛又叫韓若、韓荀,是袁紹的軍事將領,雖然勇猛,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輕敵,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發生的時候,袁紹派韓猛去劫掠曹操軍的西道,因為輕敵被曹軍部將擊敗於雞洛山,後來袁紹又派韓猛去運送糧車,韓猛因為又一次輕敵,被曹軍部將徐晃擊退。

平級主僕淳于瓊。淳于瓊曾是東漢時期的官吏,被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當時袁紹是虎賁中郎將,擔任中軍校尉,後來袁紹成為一方霸主,淳于瓊追隨袁紹,成為其麾下大將,官渡之戰時,淳于瓊率兵鎮守烏巢,遭到曹操偷襲,被曹操斬殺。

最後一個,功高震主鞠義。鞠義武功高強,勇猛善戰,堪稱是袁紹手下第一大猛將,袁紹攻打幽州時,鞠義率領部下將公孫瓚打得抱頭鼠竄,為袁紹的霸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可惜的是,鞠義太厲害了,引來了袁紹的猜忌,最終死於袁紹之手。如果他還在的話,也許官渡之戰,袁紹不一定會輸得那般狼狽。



方誌


顏良

顏良是東漢末期袁紹部下的武將。有威名。顏良與文丑一起作為袁紹軍隊的勇將而聞名,孔融以顏良、文丑作為袁紹軍隊的武將代表勸諫曹操小心他們。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曹操於官渡交戰。開戰時,沮授勸諫袁紹:“顏良性急不可單獨任用。”但是袁紹仍以顏良進攻單獨守護白馬的曹將劉延。(《後漢書·袁紹傳》,《三國志·武帝紀》中則記載顏良是與郭圖、淳于瓊一起進攻。) 面對這個形勢,曹操的謀士荀攸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今河南汲縣東)渡河,做出襲擊袁軍後方的姿態,誘使袁紹分兵延津。然後,輕兵急進,奔襲白馬,攻其不備。曹操依行其計,袁紹果然分兵向西,挺進延津。曹操趁機引兵向白馬疾進,及距白馬十餘里時,顏良大為震驚,倉促迎戰。曹操派將軍張遼和關羽為先鋒率先進擊,關羽躍馬陣前,望見顏良麾蓋(大將所乘戎車,設幢麾、張蓋),直衝過去,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曹操揮令大軍衝殺,袁軍大敗潰散,白馬之圍遂解。


文丑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出兵攻打曹操。曹、袁兩軍初戰白馬,曹操使計分散了聚集在黎陽渡河攻白馬的袁紹主力,解了白馬之圍,殺了袁紹負責進攻的將領顏良。曹操認為白馬並不適合防禦,主動放棄在白馬的據點,沿河向西轉移人口和物資。袁紹渡河追擊曹操的運輸車隊。但曹操並不情願把官渡和黃河之間的土地都留給袁軍。他想抵抗袁紹進軍,在回援官渡前讓袁軍付出慘重代價。袁紹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與劉備挑戰,曹操以輜重就道餌敵,文丑兵亂,遂被操擊破而死。


張郃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

高覽

高覽,東漢末年袁紹部將,後與張郃一同投降曹操,官至偏將軍、東萊侯。 在一些民間藝術中,高覽被譽為“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之一,武藝高強,渾身是膽,高義傲骨。   高覽,與張郃併為袁紹大將。官渡之戰,曹操率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請,僅以輕騎救援,而命高覽、張郃率重兵攻曹營,營堅不能下,糧谷被燔,郭圖慚其計失,復譖於紹,高覽等忿懼,遂焚攻具,率眾降於曹操。官渡之戰,高覽曾和許褚大戰而不分勝負。曹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計,命高覽、張郃率兵劫曹營,遭埋伏兵敗,懼罪而降於曹操,被封為偏將軍、東萊侯。後隨曹操出征汝南,率軍伏擊劉備,三合斬劉闢,正欲擒劉備,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

鞠義

鞠義,冀州平原人,驍勇,故袁紹能得冀州,鞠義有很大的功勞,以致後來袁紹稱霸河北。鞠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從韓馥為部將。初平二年,麴義叛韓馥,並擊敗其追兵,聯結袁紹協迫韓馥,遂使袁紹領冀州牧。

南匈奴單于劫張楊以叛,袁紹使麴義追於鄴南,擊破之。界橋之戰,麴義先登與瓚戰,生擒嚴綱,拔其牙門,瓚軍敗走勃海。公孫瓚殺劉虞,袁紹遣麴義及虞子劉和、從事鮮于輔合兵共攻瓚,破之於鮑丘,瓚走保易京。相持歲餘,麴義糧盡,士卒飢困,率餘眾退走,遭公孫瓚追擊而盡失輜重。後來袁紹認為麴義恃功驕恣,將他以議事為名召至中軍誘殺,併兼並其部下。

牽招

牽招十餘歲時為同縣樂隱的學生,少年時便與劉備英雄同契,成為刎頸之交 。中平年間,樂隱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牽招仍跟隨直到學成。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之亂,何苗、樂隱被害,牽招與樂隱門生史路等人,冒著危險收斂樂隱屍體,載其還鄉。道遇山賊,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牽招垂淚懇求,山賊覺得他是個有義之人,放他離去,由此牽招聲名鵲起。

蔣義渠

蔣義渠,東漢末年袁紹軍將軍,其名最早見於《後漢書》,後司馬光引入《資治通鑑》,或與 蔣奇為一人。 東漢末年袁紹麾下之武將,當袁紹在官渡之戰敗給曹操後,將敗逃的袁紹接到了黎陽。從袁紹口中聽到官渡之戰的戰況後,找回四散各處的殘兵敗將,使袁紹的軍隊恢復到官渡之戰以前的氣勢。

韓猛

韓猛是袁紹的軍事將領,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袁紹派遣韓猛劫掠曹操軍的西道,被曹軍部將曹仁擊破於雞洛山


《三國演義》中有的韓猛則是:袁紹手下先有兩員大將顏良,文丑,之後被又將張頜,高覽奉為大將,並稱“河北四庭柱”。武勇排位第五的韓猛與其他四人並稱為“四庭一柱”。之後韓猛被委於重任,與淳于瓊一起鎮守糧倉烏巢。在烏巢被襲當然曾經勸說淳于瓊不要因酒誤事,淳于瓊正在興頭上,搭著韓猛肩膀大笑說:老弟你看帳外,繁星點綴,皓月當空,曹軍怎麼會在這種時候來偷襲呢?放心喝吧! 話音未落,曹操便親自率領大軍出現,先放火矢燒營,烏巢守軍大亂,韓猛與淳于瓊都戰死烏巢。

淳于瓊

淳于瓊(?-200年),字仲簡,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時期官吏,於漢靈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與蹇碩、袁紹、鮑鴻、曹操、趙融、馮芳、夏牟同列。為袁紹大將,與張郃、高覽等人齊名。在官渡之戰時鎮守烏巢,遭到曹操的偷襲而慘敗,自己也被曹操處斬。


大老二爺


東漢末年,雖然東漢政府鎮壓了黃巾起義,但是連年的戰亂早就讓東漢政府名存實亡,此時,從北方崛起了兩位響噹噹的諸侯,一位是在冀州一帶頗有名氣的袁紹,另外一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了。理論上來說,曹操有天子在手中,儘管實力並不強,但是卻有著輿論上的支持,並且曹操麾下也有著很多猛將,那麼袁紹有什麼實力敢跟曹操叫板呢?這就要從袁紹手下的4大名將說起了。

首先最有名的自然是顏良、文丑兩位大將。雖然在《三國演義》之中,兩人都成為了關羽的刀下鬼,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顏良文丑卻為袁紹立下了很多戰功,堪稱“河北雙雄”,甚至在官渡決戰之前,孔融還反覆勸誡曹操要小心顏良、文丑兩位猛將,可見他們的實力絕對算得上是一流武將。後來,曹操在解除白馬之圍的時候殺掉了顏良,於是袁紹讓文丑率領劉備等人追擊曹操,結果在半路上卻中了曹操軍師荀攸的“誘敵之計”,文丑也因此中伏身亡。

其次我們要說的就是張郃了。張郃早年跟隨軍閥韓馥四處作戰,當袁紹佔據冀州的時候,張郃率軍向袁紹投降,在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張郃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被袁紹視為“河北四庭柱”之一。後來在官渡之戰中,由於袁紹的錯誤決定,張郃和高覽陷入了曹軍的重重包圍之戰,只能繳械投降,並且後來成為了曹操手下的一員名將,後來在鎮守邊關的時候,張郃的存在讓諸葛亮很是頭疼,因此不得不設下圈套,將他引出來射死在木門谷。

而最後我們要說的這位猛將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叫做鞠義。他原本是西涼猛將,他手下的士兵可以說是精銳之中的精銳,十分好戰。公元191年,袁紹和公孫瓚交戰的時候,正是他率領800精兵猛攻公孫瓚,這才為袁紹爭取到了喘息的時間。這時,袁紹下令使用強弩射殺公孫瓚的騎兵,這才讓袁軍轉守為攻,最後取得了大戰的勝利。

公孫瓚戰敗之後退守易京,袁紹派遣鞠義乘勝追擊,圍困易京長達一年的時間。但是這時的鞠義心中卻大意輕敵了起來,最終被公孫瓚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回去向袁紹謝罪,因此受到了袁紹的責罰。後來,鞠義的心中心懷不滿,想要背叛袁紹,袁紹得知之後就將其殺掉,並且兼併了他手下的西涼士兵。


完顏翠花


袁紹是東漢末年最大的軍閥,一人獨霸四州,等於一個人佔領了半個天下,如果不是他後來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敗,那麼他很快就能開創一個嶄新的王朝了,袁紹的手下的將領非常的多。

第一猛將鞠義

武功高強勇猛異常,堪稱是袁紹手下第一猛將。在界橋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公孫瓚的王牌軍隊,白馬義從,最終被袁紹設計殺掉,

第二猛將文丑使用長矛武功高強輕鬆擊敗曹操多名名將,在官渡之戰中。不幸被關羽一刀斬殺,

排名第三的武將顏良武藝也十分高強,在白馬之戰中,曹操的手下的猛將徐晃李典都被他擊敗,如果不是關羽解圍,那麼曹操就完了,可惜顏良遇到了關羽,也被他一刀斬殺,關羽的主角光環實在是太重了。

第四猛將張頜也是非常出色的一個人深受袁紹重用,在官渡之戰之後投降了曹操,曹操不計前嫌對於他重用,這也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的,可惜在晚年的時候中了諸葛亮的計謀被射死。

第五是河北四庭柱中高覽,武功高強,能夠和徐晃大戰,不分勝負,可見其武藝是經得起考驗的,但是作者對他的描寫比較少。

第六牽招

也算是一個有腦筋的猛將,但是袁紹身邊不容不下聰明人,所以說他屢屢遭受陷害,雖然逃過了一劫,但是還是非常的害怕。最終投靠了曹操受得重用。

第七猛將蔣義渠

作為袁紹的武將,他聲望非常高,雖然在官渡之戰失敗將袁紹接到黎陽城,而且聚攏了失散的部隊,因為他的聲望很高,所以說召集了一支大軍,能夠讓袁紹的實力恢復如初,可見他的地位相當高。

第八猛將就是韓猛,雖然他非常的兇猛,但是是一個沒腦子的人,他就錯就錯在輕敵,在官渡之戰中喝酒誤事,最終被殺。

而九猛將則是淳于瓊

他在漢靈帝的時候 曾經和曹操是同事,後來袁紹起兵淳于瓊就投奔了袁紹,雖然在袁紹手下沒什麼戰績,在官渡之戰中負責押運糧草。

因為喝酒誤了大事,烏巢被曹操偷襲,最終淳于瓊被俘虜,但他臨死不屈最終被曹操殺害。


奇葩歷史大觀


1 鞠義

2_4河北4庭柱

5 淳于瓊

6 韓猛

7 高幹

8 張燕

9 蔣齊


二當家423


東漢末年的亂世,從公元189年大將軍何進被殺開始,經袁紹、袁術兄弟殺盡宦官,董卓進京控制朝政,到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再到袁紹以渤海太守輕取冀州牧韓馥,成為冀州牧,最後到袁紹於公元199年剿滅公孫瓚為止,袁紹才成為當時天下勢力最強的軍閥。

袁紹從朝廷任命的司隸校尉一職依靠自已的名聲和地位,只用了9年時間,就成為雄據河北四州天下勢力最大的軍閥,沒有人才的支持是不可能做到,袁紹手下人才濟濟,不僅謀士如雲,而且猛將如雨。

說到袁紹手下的猛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顏良、文丑兩人,實際上顏良、文丑在袁紹軍中只是名氣大而已,除了顏良、文丑,袁紹手下還有不少猛將,比如說:麴義、張郃、高覽、高幹、郭援、淳于瓊、焦觸、張南、閻柔、蘇由、呂翔、呂曠、牽招等。

頭號猛將:麴義

其實袁紹手下的頭號猛將不是顏良,也不是文丑,而是麴義,顏良、文丑在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具體的戰績,但是麴義有具體的戰績,而且戰績不一般。

麴義原本是冀州牧韓馥的手下,後來背叛了韓馥成為袁紹手下,麴義背叛時,韓馥率軍與麴義對戰,而且麴義擊敗了韓馥,麴義投靠袁紹後,又擊敗了匈奴單于於夫羅。

麴義的成名戰就是界橋之戰,這是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一次爭奪冀州的大型對戰,此戰中,麴義率領800精兵,其身後是數千強弩兵掩護,一舉擊敗了公孫瓚的三萬步兵與五千騎兵的混合部隊,並且斬殺了公孫瓚手下大將嚴綱,救出被公孫瓚圍攻的袁紹,還一直將公孫瓚打回幽州。

幾年以後,麴義再次擊破公孫瓚大軍,斬殺公孫瓚手下漁陽太守鄒丹,殺傷公孫瓚2萬大軍,可以這麼說,袁紹擊敗公孫瓚,麴義是首功,而正是因為麴義功勞太大,持功自傲,後來才被袁紹所殺。

二號猛將:顏良

顏良算是袁紹手下名氣最大的將領,之所以名氣大,就是因為顏良死於關羽刀下,顏良算是袁紹手下除麴義之外的二號猛將了,孔融評價顏良為勇冠三軍,荀彧評價顏良為匹夫之勇,沮授評價顏良為驍勇不能獨自擔任重任。

顏良是袁紹軍的前鋒將軍,從評價來看,顏良應該是一個有勇無謀的猛將了,在官渡之戰的前戰白馬之戰中,顏良圍攻曹操手下的白馬守將劉延,曹操使了一個調虎離山之計,先佯裝攻擊延津,吸引袁軍注意,然後快馬加鞭殺個回馬槍,直取白馬。

當時曹軍的先鋒將軍是關羽和張遼,關羽一馬當先,在白馬之戰中,單槍匹馬衝擊顏良的中軍,一戰親斬顏良首級,顏良手下的將領和士兵目瞪口呆,不敢阻擋,眼睜睜地看著關羽斬了顏良。

三號猛將:文丑

文丑是與顏良齊名的河北名將,而且文丑歷來是被放在和顏良一起的,比如孔融和荀彧評價文丑時,都有一起評價兩人,文丑同樣也作為袁紹的先鋒將軍參戰,一般來說,作為先鋒將軍的將領,都是軍中的猛將,所以文丑也是一員猛將。

文丑在史書中出現是在官渡之戰的前戰延津之戰,當時曹操以600騎兵護送輜重部隊行進時,遇到文丑數千軍隊,曹操以輜重物資為誘餌,吸引袁軍爭搶物資,然後曹操率領數百人猛烈進攻文丑軍,文丑戰死,死於亂軍之中,誰殺的?不知道,反正不是關羽。

四號猛將:張郃

張郃就非常熟悉了,我們熟悉張郃是因為他在投靠曹操之後,憑著自已的能力與勇猛成為日後的五子良將之一,與張遼、于禁、樂進、徐晃一起並列五子良將,但是最早張郃只是冀州牧韓馥的軍司馬,後來投靠了袁紹,成為袁紹手下的中郎將。

張郃在袁紹手下時,參與了攻打公孫瓚的一系列的戰爭,立有戰功。官渡之戰中,張郃為袁紹軍中僅次於顏良、文丑的猛將,在曹操火燒烏巢時,張郃認為應該先派出重兵救援烏巢,而當時袁紹手下的謀士郭圖卻認為應該派出重兵攻擊曹操軍營。

張郃的意見不被袁紹採納,後來又受到郭圖的誣陷,於是在官渡之戰的後期率領手下軍隊投靠了曹操,成為曹操的猛將。

五號猛將:高覽

高覽是袁紹手下與張郃齊名的猛將,如果說顏良、文丑經常被放在一起評價的話,那麼張郃與高覽也是同樣被人放在一起比較,也可以視作高覽與張郃是處於同一水平的猛將。

官渡之戰時,曹操偷襲烏巢,袁紹卻在郭圖的建議下命令高覽與張郃率軍攻擊曹操營地,但是不能攻克,高覽與張郃一起投靠了曹操,成為曹操手下的大將,與張郃不同的是,高覽投靠曹操之後,就顯得非常默默無聞,基本上沒啥記載了。

六號猛將:淳于瓊

淳于瓊在公元188年時,是與袁紹和曹操同級的西園八校尉之一,當時的袁紹是中軍校尉,曹操是典軍校尉,淳于瓊是右校尉,可以說淳于瓊早期的地位非常高,董卓之亂後,淳于瓊追隨袁紹,成為袁紹手下大將。

官渡之戰時,淳于瓊與沮授、郭圖一起成為袁紹手下三大督軍之一,共掌兵權,可見淳于瓊地位之高,官渡之戰後期,淳于瓊負責鎮守袁紹存放糧食的烏巢,因為許攸的叛逃,曹操率領精兵偷襲烏巢。

主將淳于瓊倉促應戰,被曹操俘虜,並割了淳于瓊的鼻子,原來曹操還不想殺這位昔日的同事,後來在許攸的建議“割了鼻子就會經常記恨,不如殺了淳于瓊”之下,曹操才殺了淳于瓊。

七號猛將:高幹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被任命為幷州刺史,官渡之戰時,高幹沒有直接參戰,而是在幷州支援袁紹,袁紹在官渡之戰失敗後不久病死,高幹與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一起抵禦曹操。

高幹在平陽郡被曹操聯合的馬超、韓遂軍擊敗,袁尚與袁譚兩兄弟內訌爭權失敗後,高幹投降了曹操,仍然被曹操任命為幷州刺史。

幾年之後高幹背叛曹操,據守壺關成功抵禦了曹操手下將領樂進的進攻,在聽聞曹操親征之後逃走,再次敗在曹操關中聯軍之手,後來高幹逃往荊州途中被司隸校尉王琰所殺,首級獻給曹操。

八號猛將:郭援

郭援是袁紹兒子袁尚的部下,是鍾繇的外甥,也是高幹的副手,公元202年,郭援隨高幹對抗曹操的聯軍馬超與韓遂部,在渡河時受到馬超軍的攻擊,被馬超手下的猛將龐德所殺。

九號猛將:牽招

牽招是劉備少年時期的刎頸之交,後來牽招成為大將軍何進異母弟弟車騎將軍何苗的長史,後被袁紹徵僻為從事,率領袁紹手下的烏桓騎兵作戰,牽招因為人正直、秉公執法、很講義氣而聞名。

袁紹官渡之戰失敗病死後,牽招跟隨了袁紹兒子袁尚,牽招勸高幹迎立袁尚為主,但高幹反而想加害牽招,牽招因此而逃離袁軍投降了曹操,成為曹操手下的從事。

牽招因為有勇有謀,被曹操任命為護烏桓校尉,與當時的名臣田豫一起鎮守曹魏的北部邊疆,一起防範烏桓等胡人的侵犯,公元231年病死於北部邊疆。

焦觸與張南都是袁紹的部下,袁紹死後,背叛了袁紹的兒子袁尚與袁熙,並率領數萬軍隊投降了曹操。

閻柔少年時期成為烏桓與鮮卑的俘虜,在胡人處長大,也在胡人心目中有些威望,幽州牧劉虞去世後,閻柔被推舉為烏桓司馬,與劉虞舊部對抗公孫瓚,後投靠袁紹,成為袁紹在北部邊疆的將領,官渡之戰後投降了曹操。

蘇由是袁紹兒子袁尚的部將,袁紹去世後,袁尚對抗曹操,蘇由與審配共同守衛大本營鄴城,因為蘇由想要舉城投降曹操,被審配察覺,兩軍交戰,蘇由戰敗逃出城投降曹操。

呂翔、呂曠都是袁紹手下將領,袁紹病死後,跟隨袁尚,曹操攻打黎陽時,袁尚逃走,呂翔、呂曠投降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