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袁紹“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誰可以詳細解答一下?

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四世三公”並不是具體的官職,“四世三公”表示的是袁家有四代人連續地擔任了“三公”的官職。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四世三公”,就像我們做任務或者玩遊戲達成了一種成就或者稱號,而袁家達成的成就或者稱號就是連續有四代人擔任“三公”!


(袁紹影視形象)

那麼這個“三公”究竟是多大的官呢?這個還真的不好說,因為中國歷史上從商朝就有“三公”,一直到清朝都有設置“三公”,但是不同時期“三公”對應的官職又有所不同!雖然各朝各代略有不同,但是有一點肯定是相同的,那就是地位極其崇高!因為袁家的“四世三公”是東漢時期的,因此先介紹東漢時期的“三公”。

東漢“三公”

東漢雖然是一個朝代,但是前後對於“三公”的設置也有所改變。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延續了西漢末年的制度,即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

《漢官儀》:“王莽時,議以漢無司徒官,故定三公之號曰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世祖即位,因而不改。”(世祖即為光武帝劉秀)

但是到了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馬為太尉,大司馬和大司徒則去“大”字,就組成了新的“三公”,即“太尉、司徒和司空”!


(三公繪畫形象)

東漢的官制沿用西漢官制,西漢又沿用秦朝,因此這三朝的中央官制大體相同,即以三公領九卿為基本架構。

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勳三卿,負責全國軍官的考核,每年年末評定等次,上奏皇帝,以此作為軍官升遷、降調的依據。

《後漢書·百官一》太尉條原注:“掌四方兵事功課,歲盡即奏其殿最而行賞罰。”


(三公九卿制)

司徒領太僕、鴻艫、廷尉三卿,負責人民教化,掌禮儀諸事。

《後漢書·百官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孝民孝悌、遜順、謙儉、養生送死之事,則議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

司空領宗正、少府、司農三卿,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物。

《後漢書·百官一》:“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xù)、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




東漢官制)

雖然劉秀沿用了西漢的“三公”,以“三公”領九卿,但是他鑑於西漢晚期的權臣專政,有意削弱相勸,他們的主要參政途徑就是三者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策,在定易後會銜上奏。因此“三公”位雖高但權不重,實際的權力則是被轉移到了尚書檯以抑制相權!

四世三公

瞭解了東漢的“三公”,接下來就來看看袁家的“四世三公”到底怎麼來的!

袁紹的高祖袁安在漢章帝時期擔任過司徒,曾祖袁敞在漢安帝時期擔任過司空,祖父袁湯在漢桓帝時擔任過太尉,父親袁逢則在漢獻帝時任司空、叔父袁隗則為太傅!


(袁家四世三公圖)

從袁紹的高祖到他的父親袁逢一共是連續的四代人,而他們又都曾擔任過“三公”的職位,成功解鎖“四世三公”的稱號!

其實除了袁家以外,東漢末年的弘農楊氏同樣解鎖了這個稱號!

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也就是聰明過人的楊修家族。楊修的高祖楊敞、曾祖楊秉、祖父楊增以及父親楊彪皆官至太尉!

歷朝歷代“三公”

“三公”最早來源於商朝。據《史記·殷本紀第三》中有“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的記載!

商朝則立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其中的“師”為天子所師法,“傅”為傅相天子,“保”為保安天子於德義。

秦朝則以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為三公。但是也存在爭議,因為丞相和太尉皆為金印紫綬,御史大夫則是銀印青綬、位上卿,因此認為御史大夫不是公,所以秦朝並沒有三公之稱。


(秦朝中央官制圖)

西漢沿襲了秦朝的制度,習慣上將最高官吏稱為三公。西漢末年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又沿襲西漢的制度,最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後又改為太尉、司徒和司空。

三國以後到隋唐時期大多都以太尉、司徒和司空為三公。

五代後周依《周官》,以太師、太傅和太保為三公。

宋朝又改為太尉、司徒和司空為三公。宋徽宗又改為太師、太傅和太保為三公。

自元朝以後,則基本確定了以太師、太傅和太保為三公的制度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清朝官職品級表)



三公的稱呼雖然在中國古代了使用了幾千年,其中也多有變遷。但是在絕大多數時候三公都只是虛銜或者加官,並沒有什麼實權。雖然如此,但是如東漢時期袁家“四世三公”能夠長期位居高位而不倒則絕對是家族智慧的體現!


小祁說歷史


簡單解答一下。



一、“四世三公”是什麼意思?

“四世”跟官沒關係,指的是輩分。

袁紹的高祖父袁安由於很有才華,受到了漢明帝和漢章帝的器重,而其後他的兒子、孫子和曾孫也都受皇帝的器重,先後出任宰相級別的高官。所以袁紹口中的“四世”,指的是他的父親、爺爺、曾祖、高祖四代人。

“三公”是官職稱謂。在秦朝和西漢,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個職務都相當於宰相。到了東漢,三公的稱呼和權力有所變化,變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權力也遠不如秦朝和西漢大。不過當時三公的政治地位仍然很高,還是名義上的宰相。

“四世三公”連起來解釋的意思就是:某家族連著四輩都有人當到了三公級別的高官。

所以“四世三公”並不是單指多大的官,而是說某個家族很厲害,連續幾代人都擔任過宰相。這個家族在朝廷中積累了非常大的政治影響力和人脈關係網。


二、“四世三公”家族有多大的影響力?

所有的四世三公家族,影響力都很大。

因為只要某人擔任三公,他的門生故吏就會傍在他身邊,形成巨大的勢力和網絡。比如東漢時期的外戚竇憲,他在朝內也就混了十多年時間而已,結果就是“掾屬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

你想想四世三公,連續近百年都有人在朝內擔任宰相,這個家族關係網絡得有多大呢?

當時一群官員見面嘮嗑,見面攀關係,你老家是哪的啊?你啥時候當官的啊,你家恩師是誰啊?結果聊了一溜夠,可能全都是師兄弟。因為他們的恩師可能都是一個家族,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所以只要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在朝廷內的政治影響力都不可能低。



三、“四世三公”家族的影響力很大,但是實際權力未必很大。

通常觀點認為,東漢朝廷由士族官僚、外戚和宦官三大支柱組成。而由於外朝不如內朝受信任,所以士族官僚相對不重要,其權力遠不如外戚和太監大。

也就是說在東漢中後期,國家各項工作的決策權和軍權,掌握在太監和外戚手中,他們相互爭權。士族雖然也很重要,擔負著整個帝國正常運行的政務權。但相比之下,士族的權力沒有太監和外戚大。

所以東漢時期的四世三公家族,固然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但要論實權,卻遠不如太監和外戚大。比如弘農楊氏就是典型。

弘農楊氏也是四世三公家族,楊震,楊彪等四代人都擔任過三公級別的高官。但是漢靈帝死後,楊家混的就很一般,遠不如袁氏家族混的好。楊彪的兒子楊修僅僅只是曹操的主簿,而袁紹和袁術,都是手握十萬甲兵的大軍閥。

四、汝南袁氏並非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

同樣都是四世三公,為什麼楊家人混的就很一般,袁家人就混的風生水起呢?

因為袁紹家族很會經營,他們不僅僅是士族代表,其與外戚的關係也很不錯。當時的外戚只要一得勢,普遍的做法是將要重要職務換上自己人。比如內朝的尚書令、中常侍等等,軍隊系統的虎賁中郎將等等。由於袁紹家族懂得政治經營,所以這些重要職務,當時都掌握在他們手上。

比如漢靈帝駕崩時,掌管禁軍的虎賁中郎將是袁術,而袁術之前的虎賁中郎將是他的哥哥袁紹。此時的袁紹擔任西園八校尉的二把手,中軍校尉,比虎賁中郎將還重要。

還比如當時袁家的大族長袁隗,他除了擔任司徒外,還以太傅參錄尚書事,擔任官員系統的二把手,掌握決策權。

軍權和決策權都掌握在袁家手上,袁氏家族怎麼可能混的差?

最重要的是,當時的外戚領袖何進認為袁氏是自己的心腹。可能袁紹、袁術、袁隗不這麼認為,但何進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何進當大將軍時,袁家人在何進這屆政府中,扎的非常深。

綜上所述來看,汝南袁氏不是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而是掌握了一部分外戚權力,握有軍權和巨大人脈關係網絡的加強版士族。


有不少人認為,東漢後期的動盪,就是袁隗和袁紹策劃的,他們先是激化外戚和太監之間的矛盾,讓他們火拼。然後再招呼董卓進京,董卓是袁隗的門生故吏,袁隗召他,他自然就屁顛屁顛的去了。

後來何進被太監殺掉,袁氏見二虎相爭之計達成便接管外戚部隊,剷除了太監。在消滅太監的過程中,曾經一度血洗了皇宮,差點連皇帝也殺了。(袁術下令誅殺宮內所有沒鬍子的男人,而皇帝劉辯是個孩子,沒有長鬍子。袁術此舉頗有心機)

只不過董卓不按套路出牌,讓袁氏精心策劃的陰謀泡湯。如不然,袁氏就是東漢末年十常侍之亂的最大受益者。


Mer86


所謂四世三公,是指一個家族四代人相繼做過三公,東漢末年這樣的家族只有2個,一個是汝南袁氏,一個是弘農楊氏(楊修出自這個家族,但最終從沒落慘遭滅族)。袁氏家族位極人臣,可以說名門望族,是一般家族所不可企及的。

說到三公,就要聊聊“三公九卿”,這是在秦王朝確立皇帝尊號的同時,建立的一套適應封建統一國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機構。三公下設九卿。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西漢初承秦制,漢武帝時期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

袁術和袁紹的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叔曾祖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湯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官至司空,叔叔袁隗官至司徒、太傅,家族中四世居三公之位者多達5人,所謂“四世三公”絕對名副其實,袁氏門生故吏更是遍佈天下。他們的關係可以看圖更清晰明瞭。

這裡介紹一下袁家做過的太尉,司徒,司空,太傅的職能,便於大家理解袁家祖上都有什麼才幹。

太尉:秦至西漢時為全國軍政首腦,與丞相、御史大夫並稱三公。東漢時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歷代亦多曾沿置。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稱。

司徒:西周開始設置的中央官吏名,掌管全國土地和人民。西漢後期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改為司徒。後世用作戶部尚書的別稱。

司空:西周開始設置的中央官吏名,掌管全國水利土木等工程。西漢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世用作工部尚書的別稱。

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王老師(輔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為管理國家),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三公之一。

袁家這麼好的班底,結果被袁紹袁術給糟踐了,雖袁紹比袁術性情要好點,不過倆人都好虛名、目光短淺、無至深謀略、不能慧眼識人。最後,袁氏榮耀也就滾滾長江東逝水了。。。

以上,為個人見解,如有不妥之處懇請斧正。



讀書奇語


袁紹,字本初,東漢末一位軍閥,因《三國演義》而被世人熟知。在小說和電視劇中,袁紹的經歷和史書上基本一致,他最為得意的就是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地位。這個詞,他自己最愛說,也最愛聽別人說。

所謂“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紹出身的“汝南袁氏”,是當時一個權傾天下的官宦世家。在袁紹之前,袁氏四代人中有五個官拜三公這樣的高位。三公指的是三個職位,在周朝的時候是太師、太傅、太保,在漢朝的時候是司馬、司徒、司空。東漢末年,這三個職位不見得是權力最大,但仍然是最尊貴的。

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夠有這麼顯赫的地位,這就要從袁紹的高祖父袁安說起。袁安出身於一個小官員之家,祖父不過是一個縣令。他繼承了祖父的學問,為人又特別正直、穩重,在當地頗有好評。

他最開始的工作,只是一個功曹,輔佐縣令做一些日常性的事務。但他從來不阿諛奉承,總是秉公辦事。有一次縣令讓他去州從事那裡去辦理公務,回來之前從事讓他將一些信件轉交給縣令。

按說這種事情也不復雜,還能在上下級之間留下很好的印象。不過,袁安卻拒絕了,他對州從事說:如果是公事,自有驛站幫您送達;如果是私事,也不該找我這個功曹。州從事無話可說,也不敢拜託他做事。

改變袁安命運的是洛陽的一場大雪,此時他正在洛陽無所事事。大雪將整個城覆蓋,第二天洛陽令親自帶人到處巡查,發現只有袁安的所居住的地方,積雪堆得很高。洛陽令以為他凍死了,令人剷雪化冰,然後到他家找人。

可是,袁安僅僅是凍得瑟瑟發抖,並沒有生命危險。洛陽令問他為什麼不請人幫忙剷雪,自己可以脫困。袁安卻回答道:現在全城大雪,大家都是又冷又餓,不方便麻煩別人。

這個就是“袁安困雪”的故事,洛陽令認為他很賢明仁義,大力宣傳他,並將他舉為孝廉,袁安也莫名其妙就紅了。先後擔任過多地的縣令,頗有政績。

公元70年,楚王謀反案爆發,三司推薦袁安審理這個案件,漢明帝便讓他擔任楚郡太守。因為皇帝對謀反不能容忍,心中非常憤怒,就催促袁安趕緊結案。但袁安一如既往的正直,他將牽連的幾千人一一審理,對於明顯沒有問題的,不管是否屈打成招,都先行放走。

事後,袁安將卷宗交給漢明帝過目,條理十分清楚,漢明帝為他所感動,對於他處理的案件,一律同意。

就是因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又在朝堂之上不結黨營私,讓同僚信服。袁安在元和三年和元和四年,相繼接任了司空和司徒的職位,這也就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崛起的起源。

漢和帝繼位之後,竇太后垂簾聽政,大將軍竇憲飛揚跋扈,權傾天下。他要求北擊匈奴,建功立業。但當時漢朝國內形勢危機四伏,漢匈關係已經和睦了相當長的時間。袁安就聯合朝中的大臣們一致上書,要求放棄這場虛耗國力的軍事行動。

然而,竇憲在當時的地位,是無人可及的。他聽說後,大發雷霆,揚言不僅一定要出兵,還要清理阻攔他的人。很多大臣為此取消了聯名,都躲到幕後去了。

然而這並不包括袁安,他仍舊堅持自己的意見,與司空任隗一起,寸步不讓。即使是在和竇憲爭辯的時候,袁安也沒有半點畏懼,甚至在太后面前激動得扔下帽子十多次。別人都為他的失利表現而擔憂,他卻鎮定自若,不以為意。

從此以後,竇憲對袁安咬牙切齒,一定要除之而後快。然而,袁安不但沒有半點妥協,反而對於竇家人的所作所為極力抵制。儘管他幾次都遊離於生死的邊緣,但終究因為名望太高而得以倖免。

在竇氏家族倒臺的前夕,袁安病逝。群臣為他而惋惜,天子也非常難過,任命他的兒子作為郎將。從此,汝南袁氏開始在東漢末年的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





大愛中國書畫


“四世三公”指的是世代為官,還得是有名望的高官。

袁紹家的這個“四世三公”的確是值得拿出來炫的。四世,指袁紹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三公指地位極為尊貴的官職名稱,一般認為是司空、司徒、司馬,時而是實權、時而是虛職,但無論是實權還是虛職都得是內有乾坤,外有風華之人,不是誰想當就能當得。所以說地位尊貴而不是權勢滔天。

現在來看一下“汝南袁氏”—袁紹家的“四世三公”都有誰?

高祖父袁安為漢明帝時司徒、曾祖父袁敞為漢和帝時司空、祖父袁湯為漢桓帝時太尉、父袁逢為漢獻帝時司空、叔父袁隗為漢獻帝時司徒,所以四個世代中(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及迄其父共四世)均出現過三公。

袁紹的高祖父袁安出身小官之家,但很有學問,為人穩重、正直。他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袁安困雪”這個故事。洛陽大雪,袁安怕麻煩別人不肯請人幫忙清雪,任由大雪封了自家的房子,洛陽令帶人巡查得知緣由後贊他仁義,還舉他為孝廉。那時沒有科舉,有人舉薦和宣傳推廣就尤為重要,袁安自此一路升遷,雖然這個故事有些牽強,但貌似事實。不過,袁安能夠做到三公之一還是他自己有真本事,袁安審案絕不會倉促,而是非常認真、嚴謹,同時還不畏強權。漢和帝時,大將軍竇憲要出兵匈奴,但那時漢匈關係和睦,所以袁安堅持反對這場虛耗國力的軍事行動,寸步不讓。從此竇憲對袁安咬牙切齒,但因袁安名望太高也沒得法子。從此,汝南袁氏逐漸成為有份量的氏族大家。

袁紹的曾祖父袁敞,少年時期便跟隨父親袁安學習,也是博學之人。也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做了太子舍人。漢和帝的時候做過大夫、侍中、太守等官職,後來做了司空。因他兒子言語上惹了禍端,又因為他剛正不阿的秉性不與外戚苟同,被免職後自殺。他自殺後,以三公之禮厚葬。究其原因,還是袁家的聲望。要知道自漢開始,氏族大家一向是當權者相繼需要結交的力量。為啥?因為他們有話語權,三言兩語說你是尊位便是尊位,說你是竊取便是竊取。

等到祖父袁湯時就有了一個出身,叫名臣袁安之孫。袁湯少時也是好學,後被舉做官,說是多歷顯位,就是官位都很要緊,一直做到司徒、太尉。不過袁湯最值得炫耀的應該是活到了80多歲,有12個兒子。要知道能形成氏族大家還有一個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才能開枝散葉,才能不斷地壯大家族。而袁湯有兩個嫡出的兒子非常出色,就是袁紹的父親袁逢和叔父袁隗。

袁逢是袁紹和袁術的父親,歷任太僕卿、司空執金吾,死後追封為宣父侯。袁隗比兄長袁逢早登三公之位,曾任後漢太尉、太傅。靈帝時期,汝南袁氏以袁逢和袁隗兄弟二人官運亨通。靈帝駕崩後,遺詔以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掌尚書檯,輔佐漢少帝劉辯。袁隗帶著汝南袁氏達到了權力的頂峰。但董卓專權後,袁氏兄弟起兵,董卓將袁隗全家殺害。

到了袁紹這裡,青少年時做了郎官,20歲做了縣令,有清名。這個呢除了袁紹本身的能力外,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家族聲望也給他帶來了好處,一人一句讚揚之話就很容易嶄露頭角。但袁紹呢也沒有很著急出仕,而是在老家汝陽呆了六年,這六年幹啥呢就是結交名士,和遊俠。東漢末年,宦官勢力猖獗,大將軍何進想要誅滅宦官,此時已為官的袁紹建議誅滅宦官但何進猶豫不決,最終被宦官殺害。在危急關頭,袁紹領兵攻進皇宮,斬殺宦官,長期危害東漢朝廷的宦官勢力被剿滅,東漢文官集團轉危為安。之後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袁紹舉兵。

通常我們知道的袁紹,就是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的那個看上去有勇無謀的人,那個殺了一代名士田豐的人,不用智勇雙全的張郃,卻喜歡酒鬼淳于瓊,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的人,但真實的袁紹不至於一無事處。否則也不會在討伐董卓的時候被推選為盟主,要知道能把各方勢力聚攏在一處那是不容易的,沒有家世背景、沒有實力、沒有個人魅力,那是萬萬不可能成的。而且在治理河北時期,袁紹的政寬仁和也是頗德民心的。以至於很多人說曹操之所以統一了北方是因為袁紹病死了,還有人經常會拿袁紹的出身和曹操的出身相比。

綜上,袁紹“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暫且不論,但汝南袁氏在中國歷史上的氏族大家中的確可以佔到一席之位,累世積澱的家門大族的確能夠養出袁紹這樣的子弟,卻也會讓他自負、自大,也會禁錮他。

 

 

 



楊朵的花世界


袁紹四世三公是指:

高祖袁安官至司徒;

叔曾祖袁敝官至司空;

祖父袁湯官至太尉;

生父袁逢官至司空;

叔叔袁隗官至太傅。

袁紹、袁術、袁基都是袁逢所生的同父異母弟,袁紹被過繼給袁逢的兄長袁成。

四世指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四世。袁紹家四代人有五個人擔任三公職位。這就是四世三公的意義所知——每代人都有人擔任三公。

東漢時期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傅是為上公,比三公更高一級。

西周時只有三公,東漢時除了三公,還增加了上公;北魏時增加三師上公:太師、太保和太傅都是上公。

三公和上公在隋唐以前是屬於最高職務,在隋唐之後只是榮譽性職務,並無實權,多作為功臣死後追贈。

西漢時的三公是真正大權在握的,因為西漢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控職務、軍事、監察三大職權。

為什麼四世三公只和袁紹關聯不和袁術關聯

按說,袁術都是同父異母兄弟,袁紹的四世三公,也是袁術的四世三公。為什麼很少人說袁術有四世三公?何況袁術還是司空袁逢的嫡子。

原因有二:

1、袁紹 和袁術個性不同。袁紹長得帥氣,愛好追求名望:

“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所以很多士人喜歡和袁紹打交道。

而袁術講究義氣,不會像袁紹動不動就抬出家世:

“以俠氣聞。”

2、袁紹繼父袁成愛好交際,有很少的名聲,為袁紹打造很好的基礎:

“成字文開,壯健有部分,貴戚權豪自大將軍梁冀以下皆與結好,言無不從。故京師為作諺曰:"事不諧,問文開。"”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簡單地理解,可以認為是最大的官,百官裡面他們官最大。但是東漢末年,三公只是虛職,原來實權在握的“三公”,已經被架空。

三公九卿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後,便設立三公九卿,這種政治制度,深刻地影響了其後的兩千多年。秦漢時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所謂:“三公論道,六卿分職,”指的就是由三公共同處理事務。

丞相是“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是百官之首,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職。而太尉是掌管全國軍事,百官裡面最高的軍事統帥,其地位和丞相相等。御史大夫是諸御史之首,其地位僅次於丞相和太尉,是丞相的副手,掌監察,輔助丞相處理政務。

秦朝和西漢,歷來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成“三公”,為中央最大的三個官職。因為三公手中掌握著實權,有時甚至能和皇帝的君權相抗衡,這種局面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時候,出現了一些改變。

東漢時期三公的演變

雖然從漢武帝開始,就已經在削弱相權,但西漢末年還是出現了王莽篡漢。等到劉秀建立東漢之後,為了避免這種強臣篡位的可能,開始大力削弱“三公”的權力,擴大尚書檯的作用。“雖置三公,事歸臺閣”,劉秀逐步架空了三公的權力。

王莽篡漢之後,對於地名、官職名進行了很大的改動,丞相改為大司徒,太尉改為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劉秀建立東漢,其他制度都是遵從西漢,唯有三公的名稱沒有改過來。

王莽時,議以漢無司徒官,故定三公之號……世祖(劉秀)即位,因而不改。

當初漢武帝讓霍光擔任大司馬大將軍,來輔佐漢昭帝,這一職位也最具權勢。光武帝劉秀自然不允許這個大權獨攬的職位存在,因此把大司馬又改回太尉。大司空改為司空,大司徒改為司徒。所以,東漢的時候,太尉、司空、司徒是三公。在三公之上,又設置太傅一職,稱為“上公”,只不過太傅並不常設。

東漢後期,外戚專權,比如官拜大將軍的梁冀,位在三公之上,只不過這不是常態。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廢三公,置丞相,且曹操自己擔任了丞相。

縱觀東漢時的三公,相比秦朝和西漢的實權在握,已經是徒有虛名了。

光武即位,政事不任三公,而盡歸臺閣,三公皆擁虛器,凡天下事,盡入尚書。

袁家為何能四世三公

雖然東漢時期,三公的含金量已經嚴重縮水,但名義上仍然是最高官職,且名譽卓著。那麼為什麼袁家可以四世三公?而且袁紹在討伐董卓時,還被眾人推為盟主?這其實就涉及到了兩漢的人才選拔制度——察舉制。在西漢早期的時候,“非功不侯,非侯不相”,做官的權力被功臣勳親集團壟斷。

這種情況到了漢武帝時期,出現了轉變。漢武帝為了獲得大量人才,也為了避免功臣勳親的掣肘,下詔命令郡守每年要推薦一到兩名孝子廉吏,稱為“舉孝廉”,否則就是郡守失職,要受到相應的懲處。

到了後來,這個選舉人才的制度,就形成了一年一舉的郡國孝廉。但察舉人才的權利,卻不是所有官員都具備的,需要是三公九卿、政府大僚或者地方郡守這樣的高官才行。

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袁紹家族為什麼能四世三公了。舉孝廉的時候,並沒有一定之標準,察舉之人的主觀意願佔了很大成分。當袁家第一代三公——袁安(歷任司空、司徒)出現後,他便可以大量舉薦孝廉。

而東漢時期,人們對名節看得很重。這也是當初劉秀有意引導的結果,避免再次出現王莽那樣的大臣來篡奪皇位。人們對舉薦自己的高官,視為“恩主”,對恩主報答的觀念深入人心。當袁安舉薦了其他人為官之後,為了報答袁安,最好的辦法便是舉薦恩主的子弟為“孝廉”,從而踏上為官之路。

假如恩主子弟正好在自己郡內,則是極為簡單的事情。即使恩主的子弟不在自己郡內,也可以輾轉請託,以達到報恩的目的。當時的社會風氣,熱忱於效忠個人,而不是朝廷。因此,有地位的家族,其地位越來越高,聲勢也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

這樣,仕途由原來被功臣勳親把持,轉化成了被一個個大家族所把持,從而形成了世家門第。門第是東漢後期政治權勢重心所在,當時大大小小的門第,相互之間互通聲氣,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力量,也是東漢末期割據勢力形成的重要原因。這種影響是深遠的,形成了魏晉南北朝時的門閥政治現象。

而具體到袁紹一家,便形成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現象。因為只要不是太傻,袁氏家族做官的機會遠比其他人多得多。另外一個家族便是弘農楊氏,也是和汝南袁氏類似的情況,被曹操殺掉的楊修就是出身弘農楊氏。曹操借殺楊修,從而敲打世家大族,自有其深意在裡面。

所以當諸侯聯軍討伐董卓時,才推袁紹為盟主。因為“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這些門生、故吏為了報答“恩主”,相當部分會響應袁紹的號召。這也是曹操對世家大族,既聯合又打擊的根源所在。


歷史鉤沉


東漢時期家業最大,都做到了“四世三公”的兩大家族——汝南袁氏和弘農楊氏,其結局是迥然不同的。袁氏以德行著稱,在漢末由門閥轉變為軍閥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了貴族浮華奢侈,沽名釣譽的缺點,敗給了雄才大略的曹操,走向了沒落。而楊氏以經學起家,族人以直言著稱,楊震和楊賜更是國士無雙,極盡人臣之榮,但在士族權力達到頂峰的東晉,楊氏卻默默無聞,最後靠著僅存的血脈在北周再度發揚光大,還混雜進了鮮卑血統,並終結了以士族階級繁盛至衰落和異民族興起並融入漢族為基調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且由楊廣留下了影響後世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和大運河,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有趣的是,從結果來看,楊氏的發展又恰好符合時代的潮流。而這,和秦,又是如此的相似。綜上,我認為,弘農楊氏是最具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特徵的世家大族。




嶽麓書蟲


中國封建社會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在朝中為官也被劃分為三六九等。

其中公,侯,伯,子,男對應不同的官職,享受著天差地別的待遇。

公是公爵的簡稱,而東漢時期的官職中,有著三公,分別是丞相、大司馬、御史大夫。

後來隨著丞相地位的削弱,三公有了差異,變成了太尉、司徒、司空。

總之,能夠在朝中位列三公的人,毫無疑問都是當時的金字塔尖上的佼佼者。

而袁紹所在的汝南袁氏,就是一個代表性的例子。

高祖袁安,官拜司空,司徒。

父親袁逢,官拜司空。

叔父袁隗,官拜司徒。

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

袁紹,官拜大將軍。

袁氏一門四代出了五個位列三公的人物,而且沒有隔代,是代代相傳。

在這近百年的時間裡,袁氏家族幾乎左右了東漢王朝的命運。

到了袁紹和袁術這一代,徹底顛覆了皇帝的權威。

袁紹在朝中做虎賁中郎將時,受到大將軍何進的賞識。

何進與十常侍有矛盾,袁紹建議何進殺十常侍,以絕後患。

可何進沒有聽袁紹的意見,選擇和十常侍和解,最後被殺。

袁紹還建議何進讓西涼的董卓引兵入京,可董卓沒有進城,何進已經死了。

董卓不費吹灰之力,撿了一個大便宜,隨後開始掌握京城大權,成為東漢戰亂的開端。

袁紹之所以讓董卓入京,是因為董卓當時的實力較弱容易約束。

嚴格來說,董卓也算是袁氏的門生,因為袁紹的叔父袁隗舉薦董卓出任幷州刺史、河東郡太守。

這裡不難看出,袁氏家族經過四代人的經營,已經滲透到各領域中,包括當時荒涼的西涼。

所以,天下大亂始於董卓的說法不準確,應該是袁氏一手導致了天下大亂。

—End—



冷月鉤沉


袁紹、袁術都出身於東漢時期赫赫有名的“汝南袁氏”家族,號稱“四世三公”。所謂的四世三公,其實是指袁紹的祖上接連有四代人躋身進入朝廷“三公”的位置,名聲十分顯赫。

一、什麼是“三公”

首先來說說三公,“三公”一詞泛指朝廷的高官,在不同的時期也可指不同的職位。而東漢的三公是司徒、司空、太尉,都是高級官員。

僅從職能來看,司徒相當於今天的民政部部長、財政部部長、國土資源局局長以及央行行長的集合體;司空相當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水利部部長、交通部部長的集合體;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的集合體。

二、袁氏祖上的名人

從袁紹的高祖父袁安這輩開始,袁家就不斷有人進入朝廷高位。其中,袁紹、袁術兄弟的高祖父袁安在東漢和帝時期擔任過司空、司徒。

袁安的兩個兒子袁敞袁京兩人,也先後擔任過東漢朝廷的司空一職。在袁京過後,袁京的兒子袁湯曾擔任過東漢的司空、太尉兩個職務。

袁湯過後,袁湯的兒子袁逢也擔任過東漢末年的司空職務。而袁逢這個人就是袁紹、袁術兩兄弟的親生父親。為什麼要特別提到“親生”呢,是因為袁紹後來被父親袁逢抱養給了袁逢的哥哥袁成為繼子。這樣的話,從宗法上講,袁紹、袁術這對親兄弟就變成了一對堂兄弟了。

言歸正傳,也就是說袁氏家族祖上的四世中的袁安、袁敞、袁京、袁湯、袁逢五個人都躋身進入過東漢三公的位置,這在當時是十分罕見的。通過經年累代,到了東漢末年時袁氏家族的門生和故吏已經遍及天下。

三、東漢末年的袁紹、袁術兄弟

東漢末年,汝南袁氏家族又接連出了兩位大軍閥,一位是河北的袁紹,另一位是淮南的袁術。

在袁紹的勢力最強大時,割據著當時中國北方的幷州、幽州、冀州、青州四個州(東漢末年全國一共才分為13個州,袁紹自己一個人就佔了4個州),幾乎統一了黃河以北、代郡以南的廣袤地區。

史稱“(袁本初)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烏丸鮮卑之眾,南向以爭天下”。

另外一位割據的大軍閥袁術,是袁紹的親弟弟,縱兵割據淮、泗之間,兵力也十分強大,依靠袁氏家族的名號稱霸於諸侯。

由於袁氏家族顯赫的名號,漢末由許多能人志士自覺地躋身到袁氏兄弟麾下。所以袁紹、袁術兄弟能夠稱雄一時,跟袁氏家族祖上四世三公的名號脫不了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