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兒子哪個武功厲害?誰聰明?

大有可為888


作為橫行河北平原的一方諸侯,冀州袁紹兵強馬壯,糧草充足,他麾下有“四庭一柱”,個個都是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猛將。

那麼,袁紹的幾個兒子也久在行伍,他們之中誰的武藝要更加強悍呢?咱們來分析一下。

一、袁譚

袁譚是袁紹的長子,受命駐守在青州,但他不受袁紹的喜愛,他的幾個弟兄也瞧不起他,從來不把他當大哥。除了他不受父親寵愛之外,還因為他的能力很一般。

那麼袁譚的武藝如何呢?袁譚總共經過兩場廝殺:

1.黎陽之戰。袁譚欲加害兄弟袁尚,事情洩露,袁尚引軍來攻,兄弟倆在陣前刀兵相向,“二人親自交鋒,袁譚大敗”。

2.南皮之戰。曹操追擊袁譚殘部,將其包圍於南皮,袁譚驅兵出城突圍,曹洪衝陣,混戰中亂刀將袁譚劈下馬來。

二、袁熙

袁熙是袁紹的次子,受命駐守在幽州。他對大哥袁譚的感情很不和睦,反而與三弟袁尚的關係不錯。袁熙的妻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甄宓。

在《三國演義》原著中,沒有袁熙單挑廝殺的記錄。但在倉亭之戰中,袁紹兵敗突圍,袁熙在戰鬥過程中身受箭傷,說明他也是能夠上陣廝殺的,但武藝很差。

三、袁尚

袁尚是袁紹第三子,他很會來事,善於表現,得到袁紹的寵愛,袁紹就將他留在冀州,常伴身邊。

袁尚的武藝在兄弟中是最好的,他有過三次廝殺的記錄:

1.倉亭之戰。袁尚率兵支援袁紹,在倉亭與曹軍對峙。袁尚想在父親面前顯示自己的能耐,掄雙刀在陣前搦戰,曹軍陣中徐晃的部將史渙挺槍來迎,“兩騎相交,不三合”,袁尚詐敗而走,史渙追來,被袁尚背射一箭,正中左目,墜馬而死。

2.黎陽之戰,袁尚率兵迎戰曹軍,正遇曹操麾下猛將張遼率前鋒部隊到來,張遼出馬來戰,袁尚挺槍迎敵,雙方交鋒,“不三合”,袁尚完全不是張遼對手,“架隔遮攔不住,大敗而走”。

3.袁紹死後,袁譚欲設伏殺害袁尚,被袁尚識破,引軍來攻,在黎陽城外,兄弟倆在陣前廝殺,“二人親自交鋒,袁譚大敗”。

四、袁買

袁買是袁紹的幼子,年紀很小,沒過上過戰場。

通過以上的記錄,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在袁紹所有的兒子中,三子袁尚的武藝是最高的,他還有過斬獲記錄。

但不客氣地說,袁紹這四個兒子加起來也打不過曹操的一個兒子――曹彰。曹彰勇悍無匹,是三國眾諸侯的後輩中最勇武的年輕人,他能“力格猛獸”,驍勇善戰,三合打跑劉封,數合刺死吳蘭,武力值似乎還在徐晃之上,勇氣則不亞於龐德。以曹彰的武藝,一個就能單挑幹翻袁紹所有的兒子們。

所以說,就通過曹操和袁紹的兒子們的對比,就能看出兩人的高低上下。曹操的兒子曹昂天下至孝,曹丕帝王雄才,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悍勇超群,曹衝聰慧無雙。就憑這,也能判斷袁紹必輸,他與曹操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人物。

袁紹的這幾個兒子要論智計的話,個個都不堪一提,沒必要分析高低,就他們的那點腦水與曹操的兒子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差距太大。


饞嘴肥貓鏟史官


袁紹有兒子的數量有四個和五個之說,但是無論哪個說法最終沒有夭折長大成人的兒子只有三個,也就是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幼子袁尚,袁紹這三個兒子怎麼說呢沒有演義貶低的那麼不堪,其實都還算優秀,,我麼先了解一下這三個兒子。

一、長子袁譚

袁譚是袁紹的長子,也算是一個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

袁譚早年追隨父親袁紹平定河北的過程中屢建戰功,袁紹將袁譚過繼給亡兄袁基為繼子,並讓袁譚擔任青州都督,後曹操封其為青州刺史。袁譚到青州之時,所控制地盤只有平原。於是,袁譚向北驅逐田楷。袁譚在公元196東攻孔融,征戰數月後袁譚大獲全勝。

袁譚經過幾年征戰完全佔有整個青州,青州也成為袁譚的核心地盤,袁家素來寬厚,百姓為袁譚的勝利感到欣喜。

其實可以看出袁譚攻佔整個青州,主政期間也比較注意修生養息,是個不錯的父母官。

袁譚參與了官渡之戰,後和袁紹敗退回北方,袁紹第二年憂憤病死,審配等人假託袁紹的遣命,擁戴袁尚作為繼承人,作為長子的袁譚不能繼位,於是自號車騎將軍,並且殺了袁尚派去的監軍逢紀,兄弟二人已經水火不容。

曹操抓住時機進攻袁氏集團,袁譚、袁尚不和互相制肘,被曹操個個擊破。後曹操聽從郭嘉之計謀,靜觀其變,結果袁譚、袁尚內訌火併,袁譚被袁尚擊敗,袁譚不顧大局向曹操投降。

後袁譚降而復叛,固守南皮,公元205年,南皮城破,袁譚被追趕的虎豹騎斬殺。

二、次子袁熙

袁熙是袁紹的次子,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袁熙擔任幽州刺史。

袁熙是袁紹三個兒子裡面人品最好,最剛烈的一個人,是一個長期被低估的人。

幽州經過長期戰亂人口損失很大,是袁紹四個州中最貧瘠的,袁熙擔任刺史期間賦稅很低,與民修養,聲望很好。

袁尚被曹操擊敗後投靠袁熙,袁熙完全接納了袁尚並且分兵馬給袁尚,毫無私心,曹軍繼續北進,袁熙的部下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並指揮軍隊攻擊袁熙和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到烏桓,後曹操討伐烏桓,烏桓單于蹋頓被殺,袁熙和袁尚有逃到遼東公孫康的地盤,公孫康畏懼曹操加上忌憚袁氏兄弟,將兩人殺害並將首級獻給曹操。

公孫康斬首袁尚袁熙前,袁尚嫌地上寒冷,向公孫康索要坐席,而袁熙卻說道:“我們的人頭都要被送到千里之外的曹操處了,還需要什麼坐席!”

袁熙總的來說是個袁家的好孩子。

三、幼子袁尚

袁尚,袁紹的幼子,也是袁紹最喜歡的兒子。

袁紹生前欲立袁尚為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傾向於長子袁譚,袁紹官渡之戰病死後未立繼承人,結果親近袁紹的逢紀、審配就假託袁紹的遣命,擁戴袁尚作為繼承人。

袁尚這個繼承人並不合格,沒有處理好和兄長袁譚的關係,兩人兵戎相見,結果讓曹操撿了一個大便宜。

袁氏集團敗亡,袁尚責任很大,袁尚繼承了袁紹大部分的兵馬卻只顧和長兄爭權,袁譚其實一開始是堅決抵抗曹操的主戰派,但是袁尚猜忌袁譚,袁譚的好多正確建議都不採納,最終袁譚、袁尚被曹操各個擊破。

袁尚被曹軍連續打敗,在鄴城決戰也失利,袁尚北上投靠幽州的二哥袁熙,但不久袁熙部下反叛,袁尚和袁熙輾轉四方,最後投奔了遼東的公孫康。

結果公孫康抓捕了兩人,將頭顱送給曹操。

四、袁氏三兄弟誰武力更高,更優秀?

袁氏三兄弟其實武藝都一般,裡面袁尚相對愛舞槍弄棒一些,但也只是一般水平,三人都是割據勢力,陣前展示武藝也輪不到這三個,所以三人武藝其實差不過。

袁譚、袁熙、袁尚三人中:

人品最好的是袁熙,沒有爭取奪利之心,為袁家兢兢業業,而且臨死而氣節尚在。

智商最好的是袁譚,袁譚在曹操北攻之時一開始是主張聯合抗曹的,而且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議,可以袁熙實力有限且被袁尚掣肘,最終兵敗身死。

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就是袁尚,袁尚在曹軍北進的時候還忙於內訌,臨死之前表現也很怯懦,是三個兒子中最差的一個。

五、袁氏集團敗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袁紹沒有選好繼承人

在袁譚、袁尚內訌的情況下,曹操平定袁氏集團居然也花了整整四年,遭到袁家部署的激烈抵抗,如果袁紹不在繼承人問題上優柔寡斷,按照既定的立長規則,立袁譚為儲君,那麼統一的袁氏集團曹操啃起來就要困難的多。


我家的貓叫皮蛋


袁紹這個人雖然是非常的厲害,但是他的兒子卻不怎麼厲害,原來袁紹有機會是大敗曹操的,可是袁紹沒有爭取好這個機會,反而是在他小兒子生病的時候,一直照顧著他自己的小兒子,放棄了攻打曹操的最後機會,反而是讓曹操逐漸的壯大了起來,最終是失去了良機,要說年少最喜歡哪個兒子的話,肯定是小兒子,也是最聰明的,但是要是說哪個武功最厲害的話,應該就是袁譚了。



可惜的是曹操最終是把他兒子都打敗了,當時他們的兒子開始內亂,造成了這個結果是非常令人傷痛心的,但是有幾乎必有其子,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源上管教不力,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結局,這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到時袁紹都把自己做好了,兒子向他學習的話也不會有這樣的結局。


其實袁紹的兒子有些人是比較聰明的,比袁紹還要厲害,但是袁紹這個人已經頭腦發麻了,最終是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操兵少,出陳門外,操急擊之,瓊退保營,操遂攻之。紹聞操擊瓊,謂其子譚曰:“就操破瓊,吾拔其營,彼固無所歸矣!”乃使其將高覽、張郃等攻操營。郃曰:“曹公精兵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事去矣,請先往救之。

當初袁紹要殺自己,手底下很多人的時候,他有一個兒子叫做袁譚,非常的聰明,要袁紹不要這樣做,但是袁紹的話當時是比較心疼自己的小兒子,對自己的大兒子是不管不顧,而且是偏偏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把他兒子給拖了出去,而且認為自己要殺的人肯定是要求情的,本來是想要殺掉那個人,但是所有人都求親了,他就給所有人的面子。


袁紹這個人啊,真的是完全是喪失了理智,和曹操打的是不分上下,並且是有機會贏了曹操,尤其是到了關鍵時刻,雲上是沉不住氣了,曹操可是越來越沉著,曹操憑藉著自己強大的頭腦,尤其是袁紹驕傲的性格,露出了一個非常容易看到的破綻,最終是打敗了袁紹。

而要是那個時候不是袁紹就會這場戰爭的話,這個在歷史上叫做官渡之戰,必然是能夠取得勝利的,都怪袁紹這個人不會用人,要是他的兒子的話肯定是好的,只不過我原生的兒子他們都喜歡自相殘殺,完全是袁紹自己培養出來的兒子,都繼承了也少這一個性格。

你們認為袁紹這個人到底怎麼樣?患者向你提問。


汪公說歷史


袁紹一共就四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袁買(是否叫這名還在考證,姑且先認定是)。

其中袁買應該是早死了,雖然裴松之注《三國志》引《吳書》裡有寫道:“尚有弟名買,與尚俱走遼東。”,從而認為在袁紹死後(202年),袁尚逃亡遼東時(205年),袁買還在世。


《三國志》中也有袁紹因為袁買而沒去救援劉備,導致徐州被曹操奪了(200年),田豐因此而指責袁紹因為“嬰兒之病失其會(救援劉備的機會),惜哉!”而當時袁家三兄弟都已成年,所以袁紹肯定是有個小兒子。

不過袁買和袁尚一起逃亡遼東此事,專門記載三國時北方情況的《魏書》、《魏略》、《典略》都沒記載,反倒是和遼東相距千里的南方《吳書》記載了,江東孫家和遼東公孫家有過一段“閃電戀情”,這事應該是公孫家寄給江東的書信裡提及到。

不過史官有可能是記錯,把袁譚和袁買給搞混了。要不公孫康殺了袁熙、袁尚,還把他們的頭寄給曹操,不可能沒提及袁買的下落,所以我推斷袁買早夭,就是在公元200年的那場大病中去世的。


排除了袁買,剩下的袁家三子中誰最聰明、誰武功最高呢?

武功最高的應該是袁譚,雖然在演義中他沒什麼單挑的記錄,後面還被曹洪一刀砍死,可《九州春秋》記載他在袁紹時期是立下了不小的戰功。袁紹拿下冀州後,雖為河北老大,可當時的青、幽、並三州都不安穩,尤其是青州,下轄三國八郡,其中北海郡在孔融手裡,其餘大部分地區屬公孫瓚部下田楷管轄,袁譚剛到青州時手裡只有一個平原郡。

袁譚雖為青州都督,但卻是光棍司令,無人無兵,完全是靠著一己之力拿下了整個青州。《九州春秋》記載:“其土自河而西,蓋不過平原而已。遂北排田楷,東攻孔融,曜兵海隅,是時百姓無主,欣戴之矣。”


反觀袁熙,由於袁家和塞外烏桓交好,袁紹和公孫瓚大戰河北時,烏桓就經常幫助袁紹侵擾公孫瓚後方,曹操平定河北後,還和幫助袁熙、袁尚的烏桓蹋頓單于激戰白狼山,所以袁熙入主幽州並沒有遇到過大的阻礙。袁尚就更不用說了,溫室裡的花朵,在老父親袁紹的保護下成長,沒遇到過什麼挫折,靠著地盤、士兵等都優於哥哥才佔了上風。

演義則給袁尚加了不少戲份,官渡之戰後曹操進軍河北,在倉亭袁尚和徐晃部下史渙單挑,不到三回合就詐敗引誘史渙來追,一個回身箭射中史渙左目,史渙墜馬而死,也算對得起《典略》裡“尚為人有勇力”的稱讚了。所以以正史論,袁譚武藝最高,以演義論,袁尚武藝最高,袁熙是三子中的邊緣人物,正史、演義都沒有其武力的表現,暫且不表。

至於說誰最聰明?這就見仁見智了,袁譚能擊敗孔融、田楷,在軍事方面肯定是比另外兩人要聰明得多,而袁熙不涉入兄弟們的內鬥,龜縮於幽州自保,要不是被部下背叛的話,曹操還未必能快速拿下幽州,袁尚為父親所愛,除了長得帥氣之外,聰明伶俐恐怕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和曹衝一樣。


所以袁家三子中,綜合能力最高的是袁譚,而最得寵的是袁尚,他也比較幸運,比起大哥袁譚無後的情況,袁尚的兩個兒子在自己逃亡遼西時被部下帶去了南方投靠袁尚的叔叔們,在錢塘定居,袁尚為錢塘袁氏的始祖。

三子中最幸運的恐怕就是袁熙了,他老婆就是號稱“三國第一美女”的甄宓(洛神),後代在曹操滅袁後也得以定居於河北,還發展成為當地的大戶,《新唐書》記載袁熙後人世居河北東光縣,袁熙為東光袁氏始祖。甚至史學界關於魏明帝曹叡的身世還有爭議,說他其實是袁熙的遺腹子,要照這樣說的話,袁紹和曹操鬥了一輩子,到頭來卻以這種方式贏得了勝利,不知道能說是諷刺還是天意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首先,袁紹到底有幾個兒子?

《三國演義》第二十四回,袁紹自己說,他有五個兒子,最幼者生得最異,最受喜愛。第三十一回,袁紹官渡戰敗後,準備立後嗣,書中卻交待袁紹只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袁譚、袁熙、袁尚,其中袁尚形貌俊偉,袁紹一直帶在身邊,其他都在外州。

既然書中出現名字的只有袁譚、袁熙、袁尚,那我們就只比較這三個,剩下的不管有沒有,都當成沒有了。

袁紹這三個兒子,其實都不咋地,那咱們矬子裡面拔大個,武功最厲害、最聰明的應該是袁尚。

從武功上講,袁尚和袁譚是有過交鋒的,兩人親自交手,袁譚大敗,並且袁尚還有射死史渙的戰績,所以袁尚的武功在袁譚之上。

論智謀,袁譚更是不行,袁譚信任郭圖,郭圖是個啥?那是全三國最能坑主的謀士,整個官渡之戰,就屬丫的最坑,曹操能打贏官渡之戰,郭圖起碼二等功。坑完了袁紹,再來坑袁譚,那還能有好?

相比之下,雖然袁尚也不咋聰明,但他信任的審配起碼是個靠譜的主,還差點用弓弩幹掉了曹操,所以感覺袁尚比袁譚智商能高一點。

至於袁熙,是基本上沒啥存在感,所以就不做比較了。結論就是袁尚是袁紹兒子中最聰明、武功最高的。


歷史都付笑談中


袁紹的兒子中武藝應當以袁尚最強,至於說聰明,從他們表現看基本屬於蠢蛋之列,很難區分高低。

袁紹共有袁譚、袁熙、袁尚、袁買四個兒子,不過在演義中出場的只有袁譚、袁熙、袁尚三人。在這三人中,袁譚和袁尚曾經打過一次。袁紹死後,袁譚和袁尚兩人為了爭奪繼承權反目成仇。

黎陽之戰曹軍剛剛退走,兄弟倆就直接開打,兩軍陣前大戰一番,最後袁譚被袁尚殺敗,逃回了平原。從這個結果看,袁尚武藝明顯要比袁譚強。

而袁熙和袁尚之間沒有交過手,但是袁尚此前在倉亭之戰曾經對戰徐晃部將史渙,三合以後詐敗而走,翻身背射,射中了史渙的左目,史渙當場身死。此後在黎陽之戰袁尚又出戰張遼,三合以後戰敗逃走。從這兩戰結果看,袁尚箭術不錯,射殺一將,雖然敗給張遼,但是畢竟還能全身而退,在雜魚級的武將裡也算不錯了,比沒有任何戰績的袁熙應該還是要強上一些。

所以袁紹的兒子中武藝最強的應該是袁尚。

不過袁紹的三個兒子都不夠聰明,袁紹死後兄弟相爭,互相攻擊,斗的不亦樂乎,最後白白便宜了曹操,完全可以把他們劃入蠢蛋之列,要分個高低實在有些困難。如果硬要分高低,那麼服從父命,不直接參與爭鬥的袁熙勉強算一個吧。


不沉的經遠


袁紹的兒子哪個武功厲害?誰聰明

袁紹是東漢末年時候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後來佔據翼州,統一河北,成一方之霸!袁紹一共有四個兒子,最聰明的武功最厲害的是三兒子元尚。下面我們來分析下:

  • 一、長子袁譚

袁譚是袁紹的長子,擊敗田楷,孔融,佔據青州,後受命駐守在青州,他不被袁紹喜愛,而且他的幾個弟兄也瞧不起他,從來不把他當大哥。尤其袁紹憂憤去世後,袁尚繼位使得袁譚懷恨在心,兄弟叫矛盾激化到頂峰!

兄弟兩個打了一站,以袁譚失敗告終!可見袁譚的武力值太差,而且袁譚也不聰明,作為袁紹長子沒有聯合兄弟一同對抗曹操而是窩裡鬥,歸順曹操還把女兒嫁給了曹操的兒子,最後也沒逃過被殺的命運。

  • 二、次子袁熙

袁熙是袁紹的次子,佔據幽州,因為他武力值太低,所以根本沒有能力參與袁譚和袁尚的爭鬥,在他哥哥袁譚和弟弟袁尚互相殘殺時,他接納了袁尚。可惜好景不長,由於屬下張南,焦觸的叛變兄弟二人逃到烏桓,最後在遼東被公孫康殺死!二人首級還被獻給了曹操!

  • 三、三子袁尚

袁尚是袁紹最喜歡的兒子,比大兒子袁譚聰明,比二兒子處事圓滑,所以深的袁紹喜愛,最後他還繼承了袁紹的位置!袁紹死後,袁譚和袁尚一直爭鬥不休,最後兄弟們都被曹操給收尾了!

那個時候如果有個聰明人,就不會產生懷疑而中了曹操的陰謀,讓這個袁紹打下的基業全都葬送他們兄弟手中!

  • 四、小兒子袁買

因為年紀尚小,所以武功也最弱,聰明也待考證,因為他還沒有參與戰爭!

總結袁紹的四個兒子,會發現其實他的每個兒子的武力都差不多的弱,而且也沒什麼智慧,不然的話也不會兄弟之間自相的去殘殺對方。雖然袁尚在袁氏兄弟那個時候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但他也沒法和曹的幾個兒子相比!曹操有武功厲害的兒子曹彰,可以說袁紹四個兒子加一起也打不過曹彰, 聰明的有曹植 ,曹植七步就可作詩,當然曹操還有一個可以當繼承人的曹丕,曹丕的政治手段最適合當帝王的!

結語

所以說兄弟多打仗其實是好事,但一定要好好的管教,比如司馬懿的那些孩子們,必須要團結起來,而不是互相的去殘殺自己的人!


熟史明智


袁紹的兒子是一個不如一個,白瞎了袁紹闖下的那麼大的基業。

袁紹病死之後,三個兒子都不成器,大敵當前不思團結,反而內鬥不斷,終究被曹操順利的各個擊破,曾經名震天下的漢末第一諸侯,謀臣如雲猛將如雨,最終煙消雲散……

要說武功,輪個人武功的話恐怕也就是三流吧。畢竟做為君主不以武力為尊。年紀小的更弱。

但我們可以看看三個兒子的個人能力。

先來看大兒子袁譚,袁譚在袁紹平定河北的過程中屢建戰功;袁紹將袁譚過繼給亡兄袁基為繼子,並讓袁譚出守青州為都督,後曹操封其為刺史,袁譚到青州之時,所控制地盤只有平原,於是在北排田楷,東攻孔融,曜兵海隅,終於佔有整個青州,之後便據守此地。百姓欣喜,但後因用人不當、到處擄掠、賞罰不公而大失民心。

袁紹去世後,審配等偽立遺令,擁立袁尚為繼承人,袁譚不能繼位,心懷憤恨。後袁譚、袁尚二人的矛盾徹底爆發,袁譚聯合曹操共同攻打袁尚。203年,曹操攻黎陽,大敗袁尚袁譚,二人退守鄴城。曹操攻鄴,收割其麥田。此時曹操依從郭嘉之計,先行撤軍靜待二人自相殘殺。

205年,曹操興兵進攻南皮,袁譚奮力抵抗,終於在曹操急攻之下戰敗,後在逃跑的時候被虎豹騎追上所殺。

再來看看袁紹最喜愛的二兒子袁熙,袁熙應該是袁紹三個兒子中最沒存在感的一個。袁紹打敗公孫瓚後,任命袁熙為幽州刺史。在鄴城被攻破後,袁尚投奔哥哥袁熙;但是沒想到後來袁熙的部下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並指揮軍隊攻擊袁熙和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到烏桓。

207年,田疇成為曹操的嚮導幫助曹軍偷襲柳城,袁熙、袁尚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等率領數萬騎兵在白狼山與曹操大戰。曹操大將張遼在亂軍之中斬殺了蹋頓,於是袁熙、袁尚再度敗走,兩人又逃到遼東;袁尚想要攻擊公孫康並佔領公孫康的領地。曹操用隔岸觀火之計令公孫康斬殺袁熙、袁尚,並將兩人的首級獻給曹操。

最後來看看袁紹最寵愛的小兒子袁尚,袁紹生前以袁尚美貌及後妻劉氏所喜愛而欲立為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眾人慾立其長子袁譚為繼承人,但逢紀、審配一向因為驕傲奢侈使袁譚反感,辛評、郭圖都同袁譚親近而與審配、逢紀有矛盾,審配等人害怕袁譚即位以後辛評等人為害自己,就假託袁紹的遣命,擁戴袁尚作為繼承人。

三子相爭,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袁紹,晚年的袁紹開始昏庸,想立小兒子為繼承人,又不能迅速決斷,導致病死以後,基業迅速四分五裂。

所以袁紹兒子的武功不值一提。都是敗家子。






第一狠人彪哥


武力最高的是袁尚,分析如下。

袁紹三個兒子,一個外甥。

三個兒子分別是袁譚,袁熙,袁尚。外甥高幹。四個人沒人鎮守一塊地方。將袁紹的地盤分為四塊,袁紹死後四人相互爭鬥,自取滅亡。

先說長子袁譚,官至:車騎將軍 青州刺史。劉備曾舉薦袁譚茂才。我們知道劉備識人的本領在三國裡還是數一數二的。可見袁譚應該有可取之處。

袁熙是次子,官至:幽州牧。戲份較少,也沒有什麼特別成就。

袁尚是三兒子,官至:大將軍 鄴侯。也是袁紹的繼承人,長相俊美,袁紹十分喜歡。

 

樓主問的誰的武力最高,光從上面難以看出。那麼我們找到了一些資料,出自《典論》

《典論》:“譚長而惠。”

《典論》:“尚為人有勇力。”

典論是曹丕所做,就是三國時代的人,所以描述應該真實。

典論裡說袁譚是長子,比較賢能聰惠。袁尚為人有勇力,勇力說明袁尚勇猛,有武力。並且袁尚在戰鬥中也親自上陣過。

 

所以,武力最高的就是袁尚了。

頭條哥哥,不是說有4個優質回答就能加V嗎?我這辛苦原創,咋一個都沒有呀?[流淚]




三國184


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官宦世家 ,與曹操,許攸等為好有。在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名場面中,擔任盟主之位,隨後,在兼併的活動中,逐漸成為北方較大的諸侯。可惜的是,在官渡之戰後,袁紹被自己的好友曹操所擊敗,而其幾個兒子也因禍起蕭牆而糟蹋了偌大的基業。

在熟知的記載中,對於袁紹究竟有幾個兒子有不同的版本和介紹(這裡只講演義相關,不涉及正史)。

袁紹有三子的大概版本

在演義第三十一回“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中有這麼一句話,“紹所生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顯甫……”

演義中這句話的介紹,與陳壽《三國志》裡的記錄有所相似。眾所周知,陳壽治學嚴謹,寧缺毋濫。更為主要的是,陳壽是西晉的文學家,西晉與三國時間接近,三國的一些史料記載或者是事實講訴還處在可以探查的階段。所以,對於陳壽所講的“紹生三子”這麼一句話,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袁紹有五子,一子抱病早夭,一子難以確鑿的大概版本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中有這樣一段話——“紹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極快吾意;今患疥瘡,命已垂絕。吾有何心更論他事乎?’”

在上面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到兩個訊息:其一為袁紹自己承認有五個兒子;其二是五個兒子中的最么者,如今正在身患重病,生命已經到了垂危之際。因此,在後來的進程中,第五子可能已不在人世。

至於袁紹的第四子,有可能是一個叫“袁買”的人。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裴注引《吳書》曰:“尚有弟名買,與尚俱走遼東。”同書曾載袁紹因孺子之病不伐曹操,但袁譚、袁熙、袁尚三子皆已成年,可知袁紹有幼子。

其外,在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中,王粲稱“賢兄貴弟顯雍”一句可推斷,袁熙為袁尚之兄,故不得稱“貴弟”,這裡的貴弟顯雍只可能是指袁買,因為袁買當時的字就叫“顯雍”。但是,還有另外一版本,說的就是袁買其實是袁紹的兒子袁尚之侄。


袁譚有謀略,袁熙有血性,袁尚有小勇

袁譚少有謀略,在軍事謀略上有著一定的才能。袁譚在袁紹平定河北的過程中屢建戰功;袁紹將袁譚過繼給亡兄袁基為繼子,並讓袁譚出守青州為都督,後曹操封其為刺史,袁譚到青州之時,所控制地盤只有平原,於是在北排田楷,東攻孔融,曜兵海隅,終於佔有整個青州,之後便據守此地。百姓欣喜,但後因用人不當、到處擄掠、賞罰不公而大失民心。

可以說,袁譚作為長子,其實他並沒有辜負袁紹的期望。憑藉著袁譚前期在軍中的威望,以及那些較為耀眼的戰績,是可以繼承袁紹之位的。只可惜的是,袁譚桀驁不馴,隨著一路的順風順水,他已經開始膨脹了後來,直接識人不明,斷送了自己前期的經營。

<strong>

袁熙,是袁紹的次子,生性較為軟弱而內斂。在袁紹去世,袁家勢力倒臺後,與袁尚一起逃到遼東。在遼東公孫康處時,被公孫康設下“鴻門宴”,將袁尚和袁熙一舉擒拿。

袁尚和袁熙被捆起來扔在冰冷的地上,袁尚覺得凍地上太冷,向公孫康求一席子以便跪於其上,而袁熙曰:“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我們的人頭都要被送到千里之外的曹操處了,還需要什麼坐席!

<strong>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袁熙雖然生性較為軟弱,但是真正面臨困境時,還是有英雄本色的,他的那一句話,不難看出他是一個有血性的人。而之所以表現的這麼不堪,或許是他不想與自家兄弟爭搶風頭的緣故吧。

袁尚,是袁紹的第三子,常被袁紹稱“其子類我”,深得袁紹的喜愛,曾被袁紹暗中定為繼承人。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袁尚生平與正史大體相當,但其中增加了袁尚在倉亭之戰射殺曹營大將史渙以及黎陽之戰和張遼單挑,不三合大敗的情節。

總而言之,袁紹是個人傑,於亂世中打下了偌大的基業。但可惜的是,袁紹的幾個兒子都不盡人意。他們為了爭奪家業,一度窩裡鬥,不斷的斷送了袁紹的家業。最後,更是鬧得屍首分離的悲慘結局。

<strong>

<strong><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