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四大菩薩,都象徵著什麼?

佛教裡有四大菩薩,象徵四種理想的人格,即:願、行、智、悲。 象徵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徵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徵慈悲的是觀世音菩薩。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土的信徒從眾多的菩薩中選出三位,組成“三大菩薩”,又稱“三大士”,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後來又加上了地藏菩薩,變成“四大士”。加上彌勒佛,五位菩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其中文殊代表大智,普賢代表大行,彌勒代表大慈,觀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

中國的信徒們為他們建立了各自的道場,即山西五臺山的文殊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和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地,又稱為中國四大佛山。在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的羅漢堂裡,有一座方柱形的彩塑,四面分另塑成四大佛山和四大菩薩,上部樓閣懸空,彩雲繚繞,佈滿許多小巧玲瓏的護法神和脅侍菩薩、羅漢、弟子等。《法華經》中稱彌勒、文殊、普賢、觀音菩薩四大菩薩。還有人認為四大佛山是佛教四大的結聚,《普陀山志》稱:“佛經稱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道場,曰地、火、水、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五臺,風也;峨嵋,火也;普陀,水也。

四大菩薩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也於十方國土弘揚佛法,令無數眾生同登快樂彼岸。以各自的本願力成就了大願,同時為佛法在人間廣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都象徵著什麼?

觀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儘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都象徵著什麼?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淨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淨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淨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都象徵著什麼?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都象徵著什麼?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有一種說法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