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李煜的經典名篇《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影視蜃樓


李煜一生,留下了大約四十首詞,其中最受後人推崇的,是他亡國以後那些沉痛哀婉的詞,其實,李煜早期也有很多經典的詞。李煜的經典名篇《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就是他亡國之前寫的一首詞

,這首詞寫出了李煜追求閒適、嚮往自由、隱逸遁世的思想情趣,詞中意境悠遠閒淡,令人無限嚮往。

漁父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是一首題畫詞,是李煜觀衛賢《春江釣叟圖》而作。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棹,讀(zhào),是搖船的工具,這裡借指小船。繭縷(lǚ):絲線,這裡指漁弦。

畫中,春風輕拂,漁父駕著一葉輕舟,他拿起一綸漁弦,放下魚鉤,自在的釣魚。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渚(zhǔ),指水中間的小塊陸地。甌(ōu):裝酒的器具,即盅,一種平底深碗。

江中的小洲,長滿了鮮花,舟上的酒盅,盛滿了美酒。在這萬頃碧波中,漁夫過得逍遙自在。

李煜的這首詞,是題畫詩詞中的精品,雖未見《春江釣叟圖》,但通過李煜的描寫,那美好的畫面已映在了我們的腦海,如在目前。

詞的的畫境,是一種天地萬物融合一體的境界,首句“一棹春風”,棹是船槳,劃的應該是江水,李煜卻寫“一棹春風”,彷彿小舟是在春風中搖盪。當然,這是詞人省略的手法,因為看到棹我們自己就會想到江水,沒必再寫水,補上春風,就是用極簡的詞語,表達更豐富的內容。這樣的詞語組合,春風與江水彷彿融為一體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更美妙的詩詞意境。

詞的前兩句,用了四個“一”,強調了個體,但卻不孤獨,接著用了兩個“滿”,最後用了一個“萬”,由個體延伸到世界,創造了一個和諧美好的意境,漁父在這樣和諧美好的世界中,獲得了個體心靈的自由。

大凡聖雄之主,無不有與天地相鬥的豪情,有與秦皇漢武相比的雄心,而李煜在這首詞中,表現出的卻是天地萬物的和諧統一,追求的是個人性靈上的自由,完全是一個詩人隱士的心靈,所以他做不了一個好皇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謝小樓


先看詞吧: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李煜還有一首《漁父》: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這兩首詞題的是同一幅畫《春江釣叟圖》。

我在網上搜了很多春江釣叟圖相關圖片,依次插入文中,大家可以看圖感受下春江釣叟是一種什麼感覺。

我們仔細看這首詞。

其實乍一讀就能讀出格律來,我們熟知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和這首的格律是一樣的。《漁父》也就是《漁歌子》。

漁父來自楚辭: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從這裡可看出,漁父是一個高人,是一個隱士,是一個真正的清醒者。

李煜在看到春江釣叟圖的時候,他第一想到的就是漁父,這使得作品的整個傾向就帶著超然的味道,漁父就是隱逸,就是置身世外。

於是眼前一切的一切,都變成那與世隔絕的一條江,江上有舟,舟上有槳,槳邊有風,風中有人,人的手中有釣竿,釣絲如蠶繭一般輕而細,末端小小的魚鉤沉浸在江水裡。

江上有渚,渚上有花。舟中有碗,碗中有酒。

這樣的生活美好不美好?愜意不愜意?只是因為有人有舟有風有水有花有酒有釣竿嗎?不,是因為有自由。

這種自由的感覺讓我想起一個人,古龍筆下的楚留香。

他有一艘船,這艘船就停在大海上,他赤著腳躺在甲板上,喝著他珍藏的美酒,留意著船舷邊的釣竿,聽美麗的女孩子們說話。

這世上還能有什麼比這船上隨波逐流更令人舒服的呢?

這種舒服,皇位也換不來的。

悲劇的是,李煜正是皇帝,他嚮往羨慕這樣的生活,可他卻無法擁有。所以在另一首詞中,他才會感慨:快活如儂能幾人。

他看著那副畫,把自己當成了那畫上的漁父,像我這樣快活的有幾個人呢?

不不不,這世上絕大部分人都不快樂。

-------丸-------


祁門小謝


漁父迎著春風,駕一葉扁舟,飄蕩在江上。他一會兒舉起魚線放一隻輕鉤,一會兒舉起酒壺品一口美酒。遠處的小島上開滿了春花,身邊的酒罈裡裝滿了美酒,在這樣的萬頃波濤中垂釣,瀟灑自在。

這是李煜早年為宮廷畫師衛賢的《春江釣叟圖》提的兩首詞中的第二首。全文如下: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李煜的這首詞,繼承的是唐代張志和的“漁父家風”,借景寓意,寫漁父的自由自在,抒發自己對漁夫隱士般生活的嚮往。整首詞詩情與畫境渾然一體,美得讓人心醉。

首句“一棹春風一葉舟”中的“棹”字用得極妙,將划動的船槳與流動的春風結合起來,令整個畫面驟然生動。

次句“一綸繭縷一輕鉤”,則是描繪了漁父捕魚的情景,僅一根絲線、一隻輕鉤,而“鉤”之所以“輕”,是因為無魚。漁夫釣魚而不求魚。

“花滿渚,酒盈甌”,實寫美景,虛寫心情,有沒有魚,漁夫並不在意,江邊盛開的春花和手中的美酒足以讓他快活。

最後“萬頃波中得自由”,“自由”二字一出,全詞的主旨暢然而出。

縱觀這首詞,短而不麗,工而不奢,四個“一”字連用,不但不顯重複,反而有一氣呵成、悠然不斷之感。“一”與“萬頃”相映照,細巨對應,工整而精妙。

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因為他家中藏書一萬卷,收錄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張琴、一盤棋、一壺酒,再加上一個老去的自己,一共六個一。而李煜這首詞裡的漁夫,也可稱六一漁夫,有一支棹、一葉舟、一綸絲、一隻鉤、一壺酒以及一位漁翁。


關於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南唐二主詞全集》中認為,在李煜還是六皇子的時候,他為了躲避政治鬥爭、免去太子的猜忌不得不沉迷於文學藝術,這首詞就是他遁世之心的表達。


善品堂藏書


五代十國時,南唐有一個畫家叫衛賢。他曾經畫了一幅《春江釣叟圖》,李煜看過這幅畫作之後,感慨頗多,於是,為這幅《春江釣叟圖》題詞兩首。

“良苑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對春。一壺酒,一竿鱗,快活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兩首話畫題詞,語寫的都很有情調——輕鬆悠揚。從兩首詞嘴可以看出,李玉很是羨慕嚮往畫中的漁夫——能在廣闊無邊的大海中享受自己想要的快樂夢想和自由。感嘆自己身不由己的處境的遺憾和內心的淒涼。

千百年來,人們對李煜的印象,大多定格在他是一位文采出眾的千古“詞帝”,一個平庸懦弱的末代君王。這位才華橫溢的庸君,只求在亂世中,武文弄墨,卻終究沒有逃過斷腸的悲劇。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首句點名漁夫正在煙波浩渺的水上的一個小船上。“一棹春風一葉舟”漁夫駕著一葉扁,划著一隻長槳,迎著春風在波濤淺出沒。看得出漁夫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天地之大,任由漁夫遨遊。

李煜在這幅畫中最先看到的是漁夫。他看著漁夫想著自己,漁夫簡直就是一個世外高人,漁夫的生活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此刻,李煜甚至把自己當成了漁夫。

這讓李鈺有了一種超然世外的感覺,一個普通的漁夫都能過得如此快樂灑脫,可是作為一個君王的自己,心中的快樂,卻都不如一個漁夫多,怎能不心生羨慕呢?

漁夫還能在波濤中“一綸繭縷一輕鉤。”漁夫在波濤中也能找到讓心沉靜的方法——在波濤中垂釣,舉起一根絲線,然後放下一隻輕鉤。不併不因為釣魚而求魚,漁夫只是為了享受垂釣的自由自在的快樂,他的志不在於釣到多少魚。

這句詞中的“輕”字足以說明,漁夫釣到魚後,又將魚丟到煙波中,釣魚而不求魚,這心境真的是太愜意了。

桂賢化中的漁夫是一個精神飽滿而又快樂的,語讀懂了漁夫的內心——舒適快樂而又恬淡,與世無爭。這是任何物質,金錢,地位都無法換來的,哪怕是跪為君王的李煜自己。

“花滿渚,酒滿甌。”漁夫不光有垂釣之樂,而且還有痛飲之快,當漁夫舉起酒杯,一杯酒喝下之後,雨隨著漁夫的視線放眼望去——沙灘上到處都盛開著春天的花朵。

精神為之振奮。

在這個廣闊的天地之間,能架著一葉扁洲喝酒看花釣魚,然後再放生,這是何等的自在瀟灑。李煜此刻真的是感同身受。世間真正的快樂和自在瀟灑,竟是如此的簡單,是堂堂的一國之君,李煜一輩子都不會擁有的,能不羨慕嗎?

在李煜看來,漁夫就是一個世外高人,一個真正的隱士,是一個看破紅塵的真正清醒之人。李煜卻無力從紛亂的塵世掙脫。

“李煜是一個風流的一生,痛苦了一生,荒唐了一生,優美了一生的詞人。他才華橫溢,風華絕代留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詞,甚至還有堪比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比喻是非常人可比擬的。”

正是因為李煜讀懂的漁夫的快樂自由,他希望漁夫就是自己,多想自己也能成為漁夫,可是她深知自己永遠無法成為漁夫那樣的自由人。一生錯,為君王,註定逃不過宿命的千千結,只能在紅塵亂世中飄搖。

這首《春江釣叟圖》的題詞,掉線了李煜的b貨逃離和遁世的思想。這首詞語言精巧。這首詞景中有情,抒情直接。寫出了畫意,實寫美景,虛寫心情,運用襯托和渲染的手法。整首詞短小,工整,有別於李煜其他詞的華麗,奢靡,但是設計精妙。

李煜這首題畫詞,不發了,個人感情表達了遁世逃避的思想。這首詞是李煜亡國之前的作品。雖然比王國之後的作品差了一些火候、情趣是遁世逃離的。雖然思想感情不是很高。但是意境清麗不俗,也可以稱為題畫詞中的精品。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本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具體分析《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第二部分在總結對《漁父》分析的基礎上談對作品的欣賞方法。

一、解題:《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怎樣欣賞李煜的經典名篇《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這個問題其實包含著2個預設:1、《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是李煜寫的;2、《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是李煜的經典名篇

(注意重點短語"經典名篇")。

那麼這2個預設是否靠譜呢?

第1個預設:

李煜和他的父親李璟兩人都是有名的帝王詞人,兩人詞作匯刻成《南唐二主詞》,後人對李煜的詞作多次進行增補。需要說明的是,李煜的詞作有不少是存疑的。[footnoteRef:1]比如他的名篇--進入我們義務教育階段教材的--《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又名《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就有人懷疑作者不是李煜,而是後蜀末代皇帝孟昶。《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就是《南唐二主詞》補錄的詞作。[footnoteRef:2] [1: 《中國文學史(第二版)》第二卷,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78頁註釋"[23]明刻本《南唐二主詞》,收李煜詞33首,王國維等人又輯補十多首。但無論原本或補本,都雜有他人之作。被學術界確認為李煜詞的不過37首左右。"] [2: 根據《南唐二主詞》(南唐李璟、李煜著,田松青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導讀"部分第10頁,"本書所收的詞正文的文字和次序皆以上海圖書館館藏萬曆四十八年呂遠墨華齋刻本為底本,底本未收入的詞作為'補遺'附於最後。"再翻看本書目錄部分,本詞《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恰是最後一首'補遺'詞作。]

這首詞能被補錄是偶然,北宋一個叫劉道醇的人去別人家裡玩,恰好看到一幅畫,畫上就題著這首詞—他的《五代名畫補遺》記載:"衛賢,京兆人,仕南唐……予嘗於富商髙氏家觀賢畫《盤車水磨圖》,及故大丞相文懿張公第有《春江釣叟圖》,上有南唐李煜金索書《漁父詞二首》,其一曰:'閬苑有情千里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其二曰:'一棹春風一葉舟,一輪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footnoteRef:3]劉道醇的記載,便是這首詞被補錄為李煜詞的依據。(《五代名畫補遺》裡的這段話有不少人引用,比如北宋末年的等) [3: 北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不分卷,宋刻本,"予嘗於富商髙氏家觀賢□□□水磨圖"以及"一壺酒,一竿身,□□如儂有幾人"處有缺,分別從《佩文齋書畫譜100卷·卷四十九畫家傳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以及《畫史會要5卷·卷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全。]

文本閱讀,再結合劉道醇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此詞是一首題畫詞,狀漁父之畫而表隱逸之感,"自由"二字便是李煜所追求的了。這似乎和我們認識的耽於享樂而亡國的帝王形象有一點衝突。其實,李煜25歲登上皇位之前,被兄長懷疑。他這位兄長為了皇位甚至殺了叔父。

李煜在兄長的猜疑中,如履薄冰,借衛賢的畫作,寫隱逸詞,表明自己對皇位並無覬覦之心

第2個預設:

"經典名篇"這個詞不是每首詞都當得起的。事實上,李煜的詞作幾乎每篇都稱得上佳作。《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的特色在於極寫享樂無盡之狀,描寫感覺的不斷轉換;《搗練子·深院靜》洗淨鉛華卻構思縝密,是白描詞中的一大佳作;《清平樂·別來春半》鋪寫實事卻用筆空靈,尤工於體物言情……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稱得上是經典名篇嗎?憑什麼呢?

我們先從藝術手法上入手

李煜詞作多用口語和白描,宛如毛嬙、西施,即使粗服亂頭也難掩國色,麗質天成,這樣的評價用來品味該詞正合適。該詞可以說展現了李煜擅長白描的特點。"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盈甌",四句詩通俗易懂,毫無贅詞,卻詞中有畫,畫面感強。李煜是工於填詞,音樂造詣頗深,"一棹春風一葉舟"與"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與"酒盈甌",結構對稱,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們即使不能還原該詞的配樂,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音樂感。

其次,從思想感情入手

"萬頃波中得自由"可見李煜是在讚美、嚮往漁父那樣的自由的隱逸生活。隱逸之懷自古有之,然而在詞作中並不多,不過,詞牌名"漁父"(又名"漁歌子")所寫的詞一般都是以漁父之樂表達隱逸情懷的。在李煜之前大概兩百年的張志和,就已經寫出了清新優美的《漁父·西塞山前白鷺飛》(又作《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斜風細雨不須歸"一句又足見其隱逸情懷之高—隱逸何須"歸",正是大隱隱於市!相比之下,

李煜的這首詞格調不夠高,其隱逸情懷顯然不如張志和

再從情感表現而言。李煜的感情表露以極致著稱。《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裡感官享樂暢汗淋漓,宴罷歸去,還不忘於在馬上賞夜色,讀之令人心動。《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搗練子·深院靜》等亡國之後的詞作裡,淒涼悲愴、愁腸百回的情感表現更令人動容。而此詞中詞人這種細膩的情感表現被沖淡了,不能說是他詞作中感情得到極致表現的佳作。

從藝術手法和思想感情上分析該詞是否經典是不夠的。李煜的《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是一首題畫詞,而且是現如今所知道的最早的題畫詞(彭國忠《唐五代北宋繪畫與詞》),因此對它的欣賞還要考慮到它作為題畫詞的首創性

題畫詞是在題畫詩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寫作受到畫作裡所展現的山水人物的限制。可惜,《春江釣叟圖》已經不存於世(在此呈現的僅是配圖),否則我們能對照原畫作來欣賞李煜詞作。

《漁父》首句,"一棹春風一葉舟"有春風拂動,棹動舟行之感,賦予靜止的畫作以動感。"一綸繭縷一輕鉤",描寫的是畫作的細節,而在細節中可見漁父垂釣的悠然心境,這也是李煜在畫作中主要感受到的"畫意"。"花滿渚"三字裡,人們似乎看到了滿池的盈盈荷花,是全景;"酒盈甌"三字裡暗含對漁父暢懷飲酒、恣意逍遙的羨慕,是特寫。"萬頃波中得自由"又將畫面宕開去,視野為之一大,把自己所向往的"自由"之意賦予了畫作。李煜的《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既有畫面,又有畫境,真可以說是詞中有畫、緣畫生境、境外心音。作為題畫詞,從首創性和藝術性而言,都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經典。

二、總結:欣賞一篇作品

上文中,筆者已經對《漁父》進行了賞析。但學無止境,僅僅知道怎麼欣賞這一首詞是不夠的。

對於作品的欣賞,尤其是中國古代詩詞,我們一般是秉承"知人論世"的方法,接著再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這種方法是非常普遍的,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就學會了。但這樣不夠,還要聯繫文學史知識等。下面進行簡單說明:

1、"知人論世"也就是作者生平經歷,更進一步便是作品背景—《漁父》一詞,是李煜帝王生涯之前的小心避禍舉動。

2、藝術特色,各種修辭手法,在這裡就不贅言了。不過,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特色。具體到李煜,他是擅長白描的,所以分析他的詞作時,可以看看詞中是否運用到了白描手法。

3、作品表現的內容和思想感情。有些作品以內容、思想取勝。文學作品反映生活,譬如描寫人民疾苦的作品,那些表露真情實感的作品,在思想內容上,一般是受到好評的。

4、從體裁上看。對不同文體所進行的欣賞是不同的,對於同一文體之下的不同分支,賞析的方法也不同。譬如,同是詞,慢詞的篇幅一般更大,所以可以使用鋪敘手法,對景色進行充分描寫,也可以對同一種感情反覆吟詠—這其實也是著名詞人柳永的長處,在此就不細說了。而小令限於篇幅,就做不到這點。但是小令也有小令的好處。小令通常寥寥幾筆就勾勒了一幅畫面,白描的技巧可以得到體現,清新、淡然之作也就更多。李煜的《漁父》,不僅是小令,而且是題畫詞,所以欣賞它的時候也要考慮題畫詞的特點(譬如畫作對詞人的侷限,是否具有"詞中有畫、緣畫生境、境外心音"的審美特徵等)。

5、作品某一方面的首創性—對於文學發展史而言。有些作品並不具有多高的藝術特色,但是在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所以欣賞的時候,就不能苛求其藝術特色的高超(比如當代文學史上傷痕文學的發軔之作—劉心武的《班主任》便是如此)。對於李煜的《漁父》而言,作為最早的題畫詞,其意義可見一斑。

6、作品對於作家而言的獨特性。作家會有自己的主要風格,或者作品主要的表現領域,比如杜甫"沉鬱頓挫",但他也有開懷的時刻,也會"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在具體分析作品時候,可以判定是否符合作家的主調。李煜詞作多表現享樂、男女情愛或亡國悲情,《漁父》卻寫隱逸情懷,可以說是他作品裡比較獨特的一首。

作品的欣賞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


一往文學


刷到這個問題很久了,一直收藏著沒有回答,主要是李煜的詞吧,除了少量百分之百肯定為李煜所作,其他很多詞的作者都存疑,多為後人補錄。

所以在欣賞這首詞之前,咱們先說清楚兩個問題,一是對作者存疑這件事的簡單解釋,二是瞭解創作背景。

古代文學作品的流傳

我們知道,古代的出版社不像現在,隨隨便便就可以出版,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其存世作品也不過是十之二三,王之渙那樣偉大的詩人,流傳6首詩,首首都是精品,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王之渙一生的絕大部分詩篇,都失散了。

可以看出,古人的文學作品能保留下來,是後人的幸運,對李煜來說,他雖貴為國主,在文學出版方面,也沒有什麼便利性。於是乎,有一些詞存了下來,但是不知道作者是誰,後人根據詞風考察,就把這首詞錄在了某一個人的名下。比如李白的《憶秦娥》,實際上作者到底是誰,也是具有爭議的。

《漁父》的作者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一開始也並沒有確定的作者,這是一首題畫詞,題於五代時期畫家衛賢的《春江釣叟圖》上,其上還有另一首詞《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這兩首詞被補錄近李煜詞中,是因為一個叫劉道醇的畫家,跑到別人家去玩兒,看到了這幅畫和李煜的這兩首詞。後來他在書中記載了這個故事,寫得繪聲繪色,人們就認同了這個說法。

王國維在《南唐二主詞》校勘中就認為,這兩首詞:

筆意凡近,疑非李後主作也。

創作背景

在開始說創作背景和賞析之前,咱們必須達成的共識是:認為這首詞的作者是李煜,否則將難以進行下去。

前面說了,畫中所題詞有兩首,按照順序的話,這應該是第二首,兩首詞的創作背景和表達的核心思想是一樣的,可以認為,這首詞就是上一首詞的續作。

如果不是命運的捉弄,南唐中主李璟之後的皇帝,應該是李煜的兄長李弘冀。他是最初的太子,皇位第一繼承人。但這個太子呢,有個疑心病,跟曹丕一樣,天天欺負弟弟,李煜為了逃避打擊,就沉迷於藝術中,一天到晚詩詞歌賦,在宮廷中做了個隱士。

後來李煜就作了這兩首詞,表達自己對皇位並沒有什麼野心,只想安安分分地做個才子,以此來讓太子放心。

結果呢,一心想當皇帝的太子,撲街了,一心想做個隱士的才子,被迫當了皇帝,沒有一個人過得稱心如意。

《漁父》賞析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在通常的文學評價中,對李煜這兩首《漁父》都有共同的評價,一是寫得好,二是立意不高。

1、寫得好,是因為這首詞確實寫得美。

一棹春風一葉舟:你看這首句,就寫得非常生動,棹是划船的工具,如果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直接理解成船槳也行,“一棹春風”就是說一葉扁舟行在水面上,船槳划動的不是江水,而是春風。幾個字,就讓人身臨其境,彷彿讀者也置身一片春風中,享受著春風拂面的溫柔舒適。

一綸繭縷一輕鉤:繭縷可以直接理解為魚線,輕鉤說明魚鉤是浮在水面上的,那麼一定是沒有釣到魚。釣魚而不得魚,這本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作者為什麼要特意寫出來呢?在後文中有暗示。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水中的沙洲上開滿了春花,酒瓶中裝滿了美酒,一望無際的江水中,漁翁一邊喝著美酒、一邊欣賞著花紅柳綠,眼前的美景,體現在心中,就是趣意盎然,自由自在,怡然自得。至於能不能釣到魚,這還重要嗎?

他不是為了釣魚,只是為了享受這一美妙而自由的過程!

一幅畫,畫中開滿了鮮花,有個老頭子坐在船頭垂釣,身邊放著一壺美酒,一首詞,詞中有畫,畫中由此,實在是題畫詞的精品,不可謂不美。

2、立意不高

這首詞雖然寫得美,抒發了作者的內心,既清麗又淡然,但是從立意方面來說,他只想著隱逸闢禍,沒有更高的格調,美中透露著的全是消極。

但是李煜面對太子兄長的猜忌,即便是有雄心壯志,那也不敢表現出來啊,隱藏得越深,活下來的希望就越大,何況他本來也就對皇位沒有奢想,又談什麼立意高於不高呢?



也可自話


看這首詞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煜的生平,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稱李後主。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開寶八年(975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後世流傳的世人熟知的千古傑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的詩詞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哀婉淒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被稱為“千古詞帝”。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這首詞是觀衛賢之畫《春江釣叟圖》而作,此詞與另一首《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題的是同一幅畫,詞的內容、意趣亦大體相同,都是表現出作者的避禍之心和遁世之思。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短短几句描繪出一幅悠閒的垂釣圖,語言清麗,節奏明快,有景有趣,情趣相投。

①棹(zhào):搖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長的叫棹。②綸:釣魚用的粗絲線。③繭縷:絲線,這裡指漁弦。繭,繭絲。④渚(zhǔ):水中間的小塊陸地。⑤盈:甌(ōu):裝酒的器具,即盅。⑦頃:土地面積單位。一百畝為一頃。

本詞的首句“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即點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不多一字而敘事清晰,“一棹春風”用筆巧妙而生動,木槳划動的哪裡是水啊,明明划動的是春風,因一字而使開篇欣欣然也,一幅活靈活現的春江圖立刻被寫絕了。而且這種寫法又將春風與綠波融為一體,與結句的“萬頃波中”作前後的照應,語言精巧,筆力深厚而奇絕。

首句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這樣為接下來的抒情而奠定了伏筆,“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這樣的抒情直接而切合人們的心境,讀來舒暢甚至有心馳神往的衝動。合情合理不牽強不生硬,又兼有文學的藝術之美。“酒滿甌”這一句,足以看出釣叟的興致之高,神情之爽。雖“繭縷”雖“輕鉤”但絲毫沒影響到悠然自得的心情,釣而不求魚,志不在魚而在樂,這樣立刻將畫中的人物寫得活靈活現神情飽滿,由此自然地引出結句中的萬頃波中“得自由”之高聲的快樂之情。

“春風泛舟、繭縷輕鉤”,既是寫畫意,但作者又以畫境的空闊遼遠為襯托、渲染,來表現樂而忘魚的精神境界。 “花滿渚”“酒盈甌”乃實實在在的美景,但在這實寫的美景里人們卻能讀出人的心情,“自由”二字,更增添了意趣盎然的感覺。

總之,這首詞短而清麗,工而輕奢,雖連用四個“一”字但讀來不覺有重疊之感,並還能給人一種一氣呵成、悠然不斷的感覺。“一”與“萬”相照,細與巨對應,小大對比鉅細相對,工整而精妙。

此詞題畫抒懷,借景寓情,雖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卻清麗不俗,此詩實屬為題畫詩詞中的精品。


自然風飄


李煜一共有五個哥哥,四個夭折之外,僅剩下身為太子的大哥李弘冀。

李弘冀名字的由來很有意思,當時有讖語:“有一真人在冀州,開口張弓向左邊。”李璟為了應驗讖語,故起名“弘冀”,初封東平公,改封南昌王,留守東都。又徒鎮潤州,後改封燕王。

李弘冀可以說是李璟父子之中最具軍事才能的人,曾領兵擊敗吳越國軍隊,但是他的性格上有個缺點,過於猜忌別人。

當時李璟將政務交由皇太弟齊王李景遂全權處理,李弘冀遂與李景遂爆發皇儲之爭,蕭儼、孫晟等人堅持立李弘冀為太子。李弘冀被立為太子後,毒殺叔父李景遂。李煜看到叔父被堵毒死之後,心有慼慼,為了不讓大哥加害自己,每天放浪形骸,過期了隱居的日子,自號“鍾峰隱者”。而且為了表明自己的意志,寫下了《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大致意思是說:

漁父在海上迎著春風,劃長槳駕一葉扁舟。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隻輕鉤;時而望著岸邊的花草,時而提起一壺美酒,在萬頃水面上是何等的瀟灑快活。

首句點明漁父是在小船上,他輕輕的划動木槳,不僅是划水,彷彿風也被他划動了,明明是靜止的畫面,卻生動了起來。

“繭縷”“輕鉤”寫簡樸,而“鉤”之所以“輕”,是因為無魚上鉤。釣魚而不求魚,是漁父志不在得魚,而在於天地之間的自由。

花滿渚,酒滿甌,見出興致之高,這就將漁父寫得神情飽滿,志逞意得,進一步強化漁父的快樂並非是釣到大魚,“在乎山水之間也”。

萬頃波中得自由,空闊遼遠和優悠自在是漁父追求的快樂。

這首詞短而不麗,工而不奢,四個“一”字連用而不避重複,是詞人有意為之,不但不顯重複,反而有一氣呵成、悠然不斷之感。取“一”與“萬頃”相映照,細巨對應,工整而精妙。

如果他大哥沒有死,那麼李煜說不定真的會像漁父一樣悠然自得,可惜的是,他哥哥在毒死叔父之後就死了。

他哥哥的死因離奇,但是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推斷起來,很有可能是李景遂家人為他報仇。

哥哥死後,李煜被立為太子,後來我們就知道了。

這首詞是李煜前期的代表作品,但是相較於後期還是差了一點火候。

另外,張志和還有一組漁父歌,選擇一首比較一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詩書君


好玩的國學的回答,既好玩,又有技術含量!

李煜心理揭秘!他為什麼喜歡寫漁父詞?

一代詞宗南帝李煜,最大的悲劇是不該做皇帝!他就應該做個風流浪子,做個天才的畫家,做個天才的書法家,做個情意綿綿的文藝青年,哪怕是做個在江南的煙雨中,做個自在的漁父,釣一竿風月,享一世繁華!

但是,他萬般無奈地做了皇帝,在宋朝虎狼環伺下,提心吊膽苟延殘喘了十幾年,最終沒有逃脫階下囚的命運,最終在美麗的七夕,在即將進入不惑之年的生日,被趙光義的牽機毒藥毒死!

權力是男人的春藥,但是權力是李煜的毒藥。李煜其實是不想當皇帝的,他是一個文藝細胞爆棚但全無機心的文藝青年,他的心中裝著愛情,裝著山水,裝著藝術,但是沒有權力的慾望。因為,權力的反面可能就是殺身之禍。

他的哥哥是個權力慾望爆棚的人,據說為了爭奪王位,先是毒死了自己的叔叔,然後又準備對自己的弟弟李煜下手!

李煜飽讀詩書,當然知道在權力的爭鬥中,自己不是哥哥的對手,也知道三國時期曹丕對弟弟曹植的手段,何況自己的哥哥比曹丕更加心狠手辣呢!

怎麼辦?只有裝!

裝什麼?

裝的看透世事,裝的無意功名,裝的像陶淵明,裝的像純粹的隱士!

而中國文化中,最像隱士的,就是漁父了!

東漢的嚴子陵,和光武帝是同學,但是人家就是看透了世事,不沾染一點的權力。埋名江海,羊裘垂釣,樂隱絕仕。范蠡就更加牛逼了,滅吳之後,帶著美女西施漫遊五湖煙海之間,成了真正的漁父,成了真正的隱士!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放棄權力,超脫曠達、恬淡自適,這樣才是最讓別人放心的形象。

所以,中國文化中,歌頌那種逍遙自在的漁父生活的詩詞特別多,特別是唐朝漁父張志和。在他的五首《漁父詞》中,廣為世人傳頌的佳句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詞中所極力表現的“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高遠、沖淡、悠然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正是一個高潔的隱士所擁有的超於常人的精神風貌。可見,在唐代,“漁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怡情山水、遁跡江湖的隱士的典型。所以,李煜寫了一系列的漁父詞,一方面可能是出於自己真心喜愛這種生活,另一方面其實是為了保命,就是為了告訴自己那整天想著弄死自己的太子哥哥,你就饒了我,我乾脆去做漁父去了,不和你爭奪皇位了!


所以有了這一首題畫詞。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詞很簡單,你只要閉上眼睛,想象那種在煙波浩渺的江湖之上,喝著小酒悠然垂釣的意象就行了,你就能獲得一種逍遙的瀟灑的天地無邊風月為你開放的審美體驗!

李煜寫了這個還不算,覺得還不足以表明自己打算隱居的志向,乾脆再寫一首漁父詞,那一首比這一首更加美麗!

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李煜說,江上千裡浪花翻滾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競相怒放,春意正濃。身邊一壺美酒,手中一支釣竿,世上這樣自由快樂的人有幾個?

但命運是悲劇啊,李煜不想做皇上,但上天偏偏讓他做了,還是個亡國的末代皇帝!

人生何其荒謬?

但是人生要是不荒繆?哪裡來悲歡離合?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


好玩的國學


南唐後主李煜雖然不是一亇合格稱職的皇帝,但絕對是一位中國上下五千年難得的偉大詞人,而且是一位命運悲慘的詩詞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