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如果不當帝王,能成為一代詞帝嗎?

w的新視界


李煜本身就很有才華,就算不做皇帝,也不失成為陶淵明、謝靈運之流。他一生恬淡,給自己取的外號不是居士,就是隱士。可見他有歸隱之心。但是他也成不了後來的李煜了。

因為這種性格,他也成功躲過了哥哥和叔叔爭奪皇位的政治漩渦。可惜最後皇位偏偏還是砸在了他頭上。

一個寫盡奢華美景的才子,突然成為了一國之君。身份的轉換,使得李煜的詞風其實也有了一定變化,格局開闊了,心情卻鬱悶了。

亡國之後的李煜,詞風更是突變。從一國之君,變成了階下囚。無盡的國仇家恨,全都被李煜傾注在了詞中,最關鍵的是,他還不能說的那麼明顯。

01李煜前期的詞風,似花間一壺酒,極盡奢華與糜爛。

我們讀李煜的詞,一般都是讀亡國以後的詞。其實在亡國之前,李煜就曾寫了很多詞曲。也正是因為他在這方面的才華與乃父相似,所以才被李璟所看中。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浣溪沙》

李煜從小出生在帝王之家,是李璟的六皇子,本名李從嘉,登基以後才改成了李煜。從小過慣了宮廷生活,他自然是十分享受其中的樂趣。

五年,煜下令貶損制度。下書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為司會府,御史臺為司憲府,翰林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諸王皆為國公,以尊朝廷。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新五代史》

這一段時間他的詞風,那是暢快淋漓,奢華無比的。每天在宮中飲酒作樂,美女相伴。華麗的服裝,精緻的樓臺,這都是李煜當時的題材。

可以說,沒有過過這種生活的人,是絕對不會體會到李煜的感受的,也絕對寫不出那種華麗的辭藻來。

  1. 能寫出這種詞的,比如有曹操的兒子曹植,那也是皇子。再比如就是李煜的父親李璟,正兒八經的皇帝。其他詞人就算才華再高,也只能有想象的份。
  2. 可問題是,這一段時間的詞,大家喜歡嗎?並不喜歡。就算其中有非常經典的詞句,可並不能被後世所銘記,為什麼呢?太浮躁了。
  3. 這一段時間,李煜享盡了榮華富貴,所謂飽暖思淫慾,他的腦子裡整日裡所想的都是男歡女愛。比如說描寫男歡女愛的《一槲珠》,再比如說他的《浣溪沙》,描寫了燈紅酒綠的腐爛生活。

我們不能責怪李煜,因為他所處的生活圈子實在是太小了。他只能夠認識王公貴族、妃嬪宮女、舞女歌伎等等。這種狀態下,他還能寫出什麼深刻的情緒呢?

02李煜後期的詞風,似婉約秋風中的一把剪刀,絲絲入扣。

真正的李煜,是在亡國之後,才逐漸活出了自己。他生性懦弱,不敢跟宋朝為敵。宋軍壓境之際,他把自己最重要的大將林仁肇給殺了,自斷長城。

  1. 此外他還自降封號,只稱南唐國主。這一切的操作,其目的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他希望自己依舊可以在江南過奢華的生活。
  2. 但是可能嗎?這是不可能的,僵持了15年之久,李煜最終還是被宋朝給帶走了。到了宋朝以後,李煜沒有了雕樑畫棟的房子,沒有了妻妾成群的後宮,也沒有了前呼後擁的奴僕。
  3. 他所能擁有的,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宅子,還有那一輪明月。每天被囚禁在這樣的屋子裡,就算宋朝發給他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處呢?

當時沒有電腦、電視和手機,打發時間純粹靠自己瞎折騰。李煜發揮了自己的老本行,開始寫詞了卻殘生。

這一段時間的詞,才寫出了真正的李煜。國仇家恨,離愁別緒全都湧上心頭。每每被宋朝侮辱的時候,李煜就想到了寫詞來排解煩惱。

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詔煜赴闕,煜稱疾不行,王師南征,煜遣徐鉉、周惟簡等奉表朝廷求緩師,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師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師,太祖赦之,封煜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其後事具國史。---《新五代史》

所以李煜在這個時期的詞,又是前面那一段時間所無法比擬的。任何一個詞人,都無法寫出李煜這樣的詞,因為他們不懂什麼叫做亡國之君的痛楚。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令》

李煜是一代君王,可是偏偏自己把國家給丟了。這種感覺,一般人能夠體會到嗎?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們也寫不出李煜的這種獨特滋味。

這些詞就好像剪刀一樣,一點一點把人的心情給剪碎了。如果李煜沒有做過帝王,是真的很難體會這種感受的。

03李煜真的不是一位好皇帝嗎?可能你對好皇帝有什麼誤解。

很多人說李煜不適合做皇帝,只適合做詞人。可是李煜在宋朝的高壓之下,還真的堅持了15年之久,換我們去能堅持下來嗎?

  • 在經濟上:

李璟在位期間,多次發動戰爭,以至於南唐的經濟實力非常差,國庫裡壓根就沒什麼錢。就算是在這種情況下,李煜都下令減免部分賦稅,希望老百姓過好日子。

當初李璟設立的諸路屯田使,被李煜撤銷。轉而將屯田分撥給了各州縣自己管理。屯田獲得的租稅,十分之一作為官員俸祿。這一高薪養廉的措施,數百年後證明依舊有效。

由此可見,李煜在經濟上的確是做出過一定貢獻,其實在軍事上,李煜也曾經努力過,只是現實太殘酷了。

  • 在軍事上:

最初李煜對付宋朝所採用的是堅壁清野、堅守不出的策略,他認為宋朝大軍勞師遠征,在前線一定耗不起。

在臣服宋朝以後,李煜依舊在暗中招兵買馬,等到宋朝與南唐開戰以後,李煜甚至親自巡城鼓舞士氣。

在外交上,李煜也不甘示弱,寫信給吳越王錢俶,希望他能與宋朝決裂。戰況緊急的情況下,李煜甚至派人送信到契丹求援。

甚至在宋朝打到金陵城下以後,李煜依舊堅守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可見李煜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庸主,只是時也命也。

總結:不做皇帝,李煜也不可能成為一代詞帝。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有他們本來的面目。李煜之所以能夠寫出如此悽美的詞句,跟他皇帝的身份,是完全分不開的。

沒有體會過華麗的宮廷生活,李煜就寫不出奢靡的辭藻。沒有體會過亡國之痛,李煜也寫不出傷心欲絕的句子。

放在任何一個太平時期,李煜都能夠成為一位比較優秀的帝王。可惜他就處在了亂世,而且還處在了實力弱小的那一方。

這是天意,李煜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堅守國門15年之久,我覺得已經很不容易了。誰讓他是一代詞帝呢?如果又能寫詞、又能打仗、還能治國,那不是要羨慕死別人?


江湖小曉生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裡的時和事一方面可以理解為社會背景和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作者處境的一種變化。而這種處境的變化必然會對作者的寫作風格造成一定的影響。文學史上這樣的人又何其多也!庾信北上之後,文風大變,一改昔日宮體風氣,杜甫贊之為“庾信文章老更成”;辛棄疾早期立志報效祖國,高呼“年少萬兜鍪”,但到最後對南宋統治者失去信心,也只有徒發“以手推松曰:去!”的醉語了。

儘管如此,他們這種處境的變化都無法與李煜相比。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從國主到囚徒的滄桑鉅變 ,使他前後兩期 的詞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從時段上看,李煜前期的詞多描寫風花雪月,未脫“花間 ”習氣;而國破家亡後的俘虜生活及由此產生的孤寂、悲涼的心境 ,使他的詞轉為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而這恰恰也成就了其被稱為千古絕唱一批詞作 ,

使這位亡國之君成為了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南面王 ”。

顯然,李煜傑出成就與他所處的時代、身份地位以及身世遭遇,有著深刻且密切的關係,因此本文小編將通過對李煜其詞藝術特點、風格差異的研究,來分析答主所問帝王身份對李煜藝術成就的影響。

一、李煜詩詞的藝術價值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史上,南唐後主李煜對後世詞的發展,特別是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他上承溫庭筠的花間詞派,卻以高超的藝術造詣另出機杼;他下啟秦觀、李清照等婉約派詞人,甚至連蘇軾、辛棄疾這樣的豪放大家也不能不受其感染。

他的作品中所凝聚的鄉關之思、身世之悲與興衰之嘆,穿越時空,在今天乃至未來都將以其永恆的藝術魅力永遠輝映於中國詞壇,給後世的讀者以感染和震撼的力量。因此在剖析李煜其詞作成就原因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李煜其詞的藝術魅力。

(一)在詩詞的創作上,擴大表現領域

晚唐五代詞人的作品大多以男女豔情或離愁別恨為中心,風格豔麗精美,意象堆砌,內容淺薄,語言濃豔。而李煜憑著他超人的才氣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在內容、形式和藝術手法上都作了較大的開拓,擴大了人們的眼界。

他以一顆赤子之心集中抒寫自己亡國前後的不同生活歷程、思想態度、精神體驗等,在這些作品中,他絕少無病呻吟,而是“緣情而發”,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坦率地表露出來,改變了晚唐五代詞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弱點,為詞的健康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者通過託物起興和今昔對比,清晰地展示了詞人複雜的內心世界,折射出他內心的隱痛。“春花秋月”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雕欄玉砌”引發了他“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深沉悲慨。

作者在詞中抒發了他的身世之慨和悠長深沉的憂患意識,意境深邃寬廣。

(二)在語言的使用上,褪盡芳華顯本色

1、語言鮮明,形象生動

李煜既能用形象的語言刻畫自己風流放浪的豪華享樂生活,也能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傾洩自己的深哀巨痛;通過多種方式,在對人物個性特徵和客觀環境等進行刻畫的描繪中去完成形象的塑造。

尤其是在李煜降宋之後,由一國之君一變而為階下囚,從此過著“此中朝夕,只以眼淚洗面”的屈辱生活。

這時期的作品大多寫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悔恨,對江南故國的深切思念,風格真摯沉痛、悽惻動人,是李煜詞中成就最高的部份:

  •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說明他對帝王生活的魂牽夢縈,且由此發出了“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的今昔之嘆;
  • 而作為一個囚徒,他也盡情地傾瀉出被汙辱者的悲哀:“燭殘漏滴頻倚枕,起坐不能平”;“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反映了的他寂寞難奈、蘊含著對往昔的追憶和悔恨;
  • “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則以斷腸表示決絕之情。詞人性格中交織著留戀、悔恨、怨痛和決絕之情的個性特徵,在這些作品中被勾勒得十分鮮明、生動。

2、樸素自然的白描手法

李煜詞在語言的運用技巧上,繼承併發揚了古典抒情詩歌白描的傳統,注意學習民間詞的優點,再加上他本人驅使筆端的特殊才能,使他能夠更為靈活自由地運用白描手法來使作品的語言體現出樸素自然的藝術特色。

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此詞通篇用樸素自然的白描手法,開頭一句從敘事直起,

“無言”和“獨”刻畫出了一個愁容滿目、愁腸滿腔的詞人形象。“月如鉤”三字明白如話,反襯出作者心境之悽清和身世之殘破如一鉤殘月,勾起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實寫所見所聞,但一個“鎖”字卻在自然之中暗寓工巧———梧桐小院被清秋之氣鎖住,詞人也被深鎖在這不自由的“小樓”之中。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這三句是一種化抽象為具體的比擬,雖淺顯易懂,卻又形象含蓄,把捉摸不定的精神狀態轉化成了具體清晰的物質形態,增強了可感性。而到此意猶未盡,他又進一步拓開詞情:“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滋味”是人人都能感知的東西,用這兩個“俗字”來形容心頭那種百感交集的感情境界,境界更加開闊,情致更加深厚纏綿。

3、語言自然精煉,富有表現力

“花間”詞派的那種濃豔柔軟、鏤金錯玉的語言特色在李煜詞中已很少存在了,從“晚妝初了明肌雪”、“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等詞句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流暢、清新、自然的語言氣息。他的詞很少使用修飾詞句,無論是寫豪華的宮廷享樂畫面,還是刻畫宮女嬪妃的神情心態,都很難見到綺語麗句,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受,用樸素精確的語言表現出來,去感染人。他的詞語言多用問句和嘆句,感情奔突而至,卻又力求形象豐富,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喻大勢已去;用“世事漫隨流水”象徵人生如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其奔湧的氣勢成為言愁的千古絕唱。

4、語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李煜的詞結構精巧玲瓏,在簡潔凝練、明白如話的詞句中,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生活,反映人生。這主要表現在:

一方面,以短小精悍的詞概括幾千年帝王階層的生活方式。如《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藝術地再現了南唐君臣縱情歡樂的情形。首句點出時間,末句說明這是帝王家最平常的生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個偏安於江南的小皇帝尚且如此,“威振四海”的帝王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方面,用一兩句生動、貼切、自然而又具有生命力的詞句,概括出抽象的情緒和情感,把內心世界外在化、形象化。如表現離愁別恨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恨年年常相似”、“新愁往恨無窮”、“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等,在這類句子中,作者將真景物與真感情作了高度的融合與概括,其藝術感染力超過了歷來寫景喻愁的名句。

5、節奏明快,充滿音韻美

李煜不僅是位大詞家,而且還精通音樂。他在用詞造句上精工錘鍊,字字精粹,使每首詞不僅具有本色美,而且還充滿了音律美和意蘊美。所以他的詞節奏明快,平仄協調,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僅僅14字,就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美感,它寫盡了故國宮殿的巍峨壯麗、莊嚴肅穆和森鬱幽深;“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則生動的寫出了離情之深之極,以及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體驗,就像陶淵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三)在思想的表達上,更加深刻的內涵

李煜能夠以個人的獨特感慨直探宇宙人生之核心,抒發人類共有的感慨,使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讀後產生相同的感觸和共鳴。在他的筆下,社會的變遷、個人的遭遇、內心的憂患構成了一幅現實畫卷,充滿了感染力和生命力,給人以美的享受。當他作了亡國之君被囚於汴京之後,他始終沒有拋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未能從人生的苦痛中解脫出來。他既然不能冷眼漠然地看待眼前的一切,也就要負擔起幻想破滅的絕望和悲哀

歷盡千辛,心卻未死,他把這一切感情宣洩在文字中,令人讀之只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王國維稱“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正是以血淚書寫了宇宙人世間所有的悲哀,所以李煜的作品才成為經久不衰的佳作,並由此將詞推上當時文學的巔峰,成了能與詩分庭抗禮的文學體裁,為兩宋詞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坎坷人生的詩詞創作之路

通過對李煜詩詞藝術價值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這位千古詞帝的創作生涯中,有著很明顯的分界線。不同時期的生活遭遇在不同時期的作品中都反映為不同的生活內容,同時,在風格特點上也有所不同。因此這一部分,小編將常嘗試從李煜作品的內容和風格兩方面受其生活經歷的影響進行一番梳理:

第一階段:帝王身份,宮廷生活,富麗香豔

李煜的前期詞從他創作開始到三十九歲國亡降宋,即到開寶八年(975年)這段時期的作品,又因的生活經歷的不同,可以建隆二年(961年)為界,分為兩個階段。

1、未即位時期(建隆二年以前)

“五代十國”時代的南唐是一個政治相對穩定,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李煜出生於封建帝王之家,生活條件是相當優越的。加之他天資聰穎,“天性喜學問”,“幼而好友,為文有漢魏風”,固“才識清贍,書畫兼精”,不可能不受當時的社會環境及其父的影響,因而也加入了詩詞創作的行列。

李煜有許多描寫封建貴族歌舞昇平、歡樂宴飲的豔情詞,大概就是這段時期的作品。以早期的《玉樓春》為例: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閒,重按霓裳歌遍徹。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這首詞可以說是李煜在亡國前享樂生活的真實寫照。他既醉心於宴樂,又寄興於夜月,前為帝王享樂生活的反映,後為文人雅興逸緻的表露。讀罷全詞,濃厚的富貴氣、脂粉香撲面而來。

生活條件優裕的貴族生活未必就沒有令人憂慮的地方,相反,宮庭爭鬥及嫉賢妒能在李煜的思想上所留下的陰影卻是塗抹不掉的。

據《十國春秋·後主本紀》記載:李煜因“廣額豐頰駢齒.一同重瞳子,文獻太子惡其有奇表,從嘉避禍,惟覃思經藉”。

在那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終日的宮廷生活中,李煜在二十三歲太子弘冀死以前,為了怕引起太子的妒忌和猜疑,是從不參預政治的。他的一些詞反映了嚮往循世,渴望自由生活的願望。如《漁父》詞二首: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一樣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灑甌,萬傾波片得自由。

2、即位時期(建隆二年到開寶八年)

李煜即位時正值精力充沛、風華正茂的二十五歲,但與其父李璟一樣,李煜“天性懦懦,素昧威武”,“好生戒殺,本其天性。”時逢宋帝國的日益蠶食,南唐的形勢日趨危急。李煜遵照其父的策略,為了保住附屬國的地位,對宋的得寸進尺恬退隱忍,做了最大限度的讓步。

“先是,李煜外示恭儉,內懷觀望。太祖慮其難制,遣李穆諭旨召赴闕。果稱病不朝,而全茸城壘,教習戰棹,為自圓之計”。

儘管他曾經作了一些準備,妄圖在關鍵時刻以求自保,但本質上李煜依然個昏庸懦弱的無能君主,對外不能歷精圖治作抵禦之計,只能苟且偷安;對內不能修明政治,聽信良言。即便是在內憂外患的情勢下,李煜沉迷於聲色的享受之中,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糜爛生活。

“後主以後好音律,因亦耽嗜,廢政事。監察御使張憲切諫。賜帛之十匹,以旌敢言,然不為輟也。”——《南唐書·后妃傳》

不僅如此,即便在國家行將滅亡之時,他崇佛竟到了試圖以佛教來解除國家危難的地步。嗜佛若此,豈有不亡國之理?

“王師攻金陵重破。後主倉皇中作一疏禱於釋氏,願兵退後許造佛像若干身,菩薩若干身,齋僧若干萬員,建殿字若干所”。——《墨莊漫錄

隨著大周后日漸疾篤,李煜與小周進入了“劃襪步香階”的幽期密會期。而這一時段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的生活,也成為這時期其詞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問郎邊去。劃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該詞無半點掩飾的坦率地寫出了大周后昭惠生病期間,後主與小周後即昭惠之妹間幽會的一個生活片段。其中“劃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的細節描寫,把人物寫得形神畢現。此外,如《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是通宵逸樂、極度狂歡的自我寫照;《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反映了他縱情歌舞、沉溺於聲色的生活情態。

從這段時期李煜的作品來看,他在語言的運用、形象性、藝術概括、表現技巧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清麗不假雕飾的藝術風格逐漸形成。

李煜前期兩個階段的詞作,雖然在描寫內容和藝術風格上還有某些細微的差別,但更多的是顯示出它們的共同點,如內容上大多反映宴樂狂舞,抒發離懷別緒和閒愁;風格上從開初受花問詞的影響較大到逐步擺脫其影響,以至初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第二階段:亡國之君,感懷身世,沉鬱悲慨

李煜後期的詞從開寶八年(975)到宋太祖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即從他被俘到四十二歲被毒死。這段時間也因為亡國初期和以後,即封違命侯時和改封隴西公時生活、精神上的不同,故而分為兩個階段:

1、被俘初期(約封違命侯前後)

李煜的進貢、割地換來的苟且偷安的生活美夢,最終在宋太祖“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統一大勢中被徹底粉碎了。

身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懦弱國君,當宋軍以“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氣勢圍攻金陵之時,他不復說“親督士卒,背城一戰”,就是連“聚寶自焚”的勇氣也沒有,最終還是作了“他國之鬼”。

從一個封建帝王,一下子淪為一個受人蹂躪、任人宰割的階下囚,這天堂地獄的鮮明對比,這血淋淋的現實在李煜心理上產生的不啻是一種大地震的效應。這段時期李煜的作品,在內容上可謂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變化。

無情的現實迫使他再也不可能象原來那樣去描寫“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的奢侈生活,也不可能再把“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的富娥綵女當作寫作對象,他唯一能抒寫的只能是“垂淚對宮娥”的亡國之君的慘象。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這首詞將他從一國之君變為階下囚內心最真誠的自白表達出來,描寫了軟弱兒皇帝的可憐相。不同於以前他寫與情人幽會,寫男女離愁,寫曠逸情致時的矯揉做作,惺惺作態。這般亡國之後的愁苦、悔恨和絕望,是他自己親身的體驗,因此情感的流露便更真摯深切。

李煜的生活現實決定了他所要表達的內容,他極度悲傷、痛悔的心情定下了作品傷感的基調。在風格上,李煜仍然繼承了前期的傳統,繼續保持了清麗不假雕飾的特色。這些在他中後期的作品中都得到了最突出、最完美的體現,並且在思想和藝術上達到了他詩詞創作的最高峰,成為李煜詞作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2、被俘中、後期(約改封隴西公至被毒死)

李煜做了幾個月的違命侯,不久,宋太祖駕崩,宋太宗即位,改封他為隴西公。此時,因多種原因,李煜的心情可能稍稍平靜了一些,情感也開始轉入深沉,不象起初那麼外露,在深沉中蘊積著他滿腔的悲憤和對故國的哀思,例如這時期寫的《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同樣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對亡國之痛的抒發,但它與前面的《破陣子》比起來卻顯得含蓄得多,深沉得多,不再象原來那樣去抒寫“倉皇辭廟”時“垂淚對官娥”的悲痛欲絕的心情,而是把滿腔的悲憤壓抑起來,付之滾滾東流的江水,讓時間去忘記。殘酷的生活現實使李煜似乎有所醒悟,可事到如今,後悔又有什麼用?他只能把滿腔的悲憤和深厚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傾注在一篇篇作品中,以此表達自己的哀思。

李煜後期的詞是其詞作中成就最高的部分,同時也是他清麗風格最好的體現。儘管初期和中後期李煜在情緒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詞沉鬱悲慨的基調早已奠定。可以說,李煜整個後期的詞正是以他真摯的感情和高超的藝術技巧吸引了後世廣大讀者,贏得了他們的喜愛。

簡而言之,李煜詞以降宋為界分為前後期兩部分,風格有較大的差異

。前期詞多寫宮廷生活,多為實境意象,在色彩上多以金色、紅色為主調,在形狀上多以富麗香豔為特徵,在情感傾向方面以使人愉悅陶醉為主。

但冷酷的人生驟變使李煜不能不從醉生夢死的生活中清醒過來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亡國的悔恨,對江南故國的思念,對往昔君主生活的追憶,對今日囚徒生活的感慨,伴著孤寂、悲涼的心境,使他的詞提高到一種深邃開闊的境界,其詞風也因此從往日的柔媚婉約變為沉厚豪放,詞的題材也從過去的風花雪月轉而為更寬廣的關於人生的思考,關於國破家亡的感嘆。

三、從萬人之上到亡國之君,是命運的玩弄,也是藝術的青睞

通過上述對李煜藝術價值和生活經歷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李煜所要表現的思想內容隨著生活遭遇的不同而不同,詩詞所蘊含的價值和內涵也日益深刻,尤其在國破被俘,在經歷了亡國的悲痛和屈辱之後,詞的內容轉變為追懷昔日之奢華,感嘆今日之淪落,處處流露出亡國的沉痛和哀傷,淒涼怨慕,更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可見,李煜的人生經歷尤其是身世地位對李煜傑出的詞作成就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一)家學薰陶奠定了他的文學基礎

據史料記載,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李璟在文學藝術上有相當高的成就。雖然流傳下來的著作不多,但他在文章、詩詞的興趣以及由此而經常與文人雅士講論文學所營造的氛圍對於李煜可以說是耳濡目染。而李璟詞的獨創風格,如少修飾、多感慨等都作了李煜詞的先導,對李煜詞風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煜字重光,景第六子也,本名從嘉。少聰悟,喜讀書屬文,工書畫,知音律。初封安定郡公,累遷諸衛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宋史·四百七十八卷》

後來李煜又和通書史,善音律,兼擅歌舞的周後結婚,且有馮延巳、徐鉉等文人時在左右。可以說,李煜早年生活的環境是充滿了文學藝術氛圍的。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李煜,工書,善畫,洞曉音律,文章、詩、詞樣樣精通也就不足為奇,而這樣的環境必然與他文學藝術成就有或多或少的關係。

(二)皇室生活環境成為李煜早期詞作的生活原形

皇室舒適而浪漫的生活使李煜有著較明快的心情,因此他此時期的詞作多寫豪華生活和豔情生活,富麗香豔,具有情節性。他18歲時和周宗的女兒娥皇結了婚,後來又娶了小周後。自身的興趣愛好、帝王家優裕的生活條件,都為李煜的創作製造了美麗的氣氛:如以金綃紅羅罩壁,以綠鈿刷隔眼,糊以紅羅,種梅花其外;於宮中懸大寶珠等等,都是隻有帝王家才能有的豪奢生活。

有了這樣的生活原形,也就無怪乎有《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等描寫通宵達旦醉酒狂舞,縱情遊樂的詞作。

(三)政治壓力為李煜傷感詞的創作埋下了情種

961年,李煜即位,當了南唐後主。儘管他可以獲得物質上的享樂,但是,國事卻日衰。雖然李煜對於北方的強宋年年納貢,委曲求全,但作為“人主”的他還是深深感受到了現實生活的威脅。他的一些寫別離懷抱和其它的傷感情調的詞多出自這種心情之下。

如“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別來春半》)即為李煜憶念其弟從善入宋不歸而作;“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閒。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阮郎歸·東風吹水日銜山》)

為其送鄭王十二弟而作。

(四)環境地域變遷促使李煜創作成就到達巔峰

李煜降宋後,由於環境的改變、政治命運的改變,他雖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隴西公、加檢校太尉銜,其實是過著“有旨不得見人”的囚徒生活。生活空間的狹窄引發了他創作中的聯想,而不再如前期創作多限當時當地。或者說,

此時期的李煜只能通過聯想來加大詞作中的感情容量和藝術空間。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首,就由囿於眼前的“春花秋月”、“小樓東風”聯想到“故國”的“雕欄玉砌”,使眼前實景與憶中虛境、現實生活與如煙往事形成強烈反差。對於一般臣民而言,南唐亡了,北宋還可成為他們的國家,可以說是亡國國還在。但作為亡國之君的李煜,他的切膚之痛卻是無以復加的,自然是要比常人深刻得多。

這種更為深刻的痛楚表現在他的詞作中自然就幻化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春花秋月》)的慨嘆,也就難怪會有“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的佳句了。在這種情形之下,終日以淚洗面的李煜吟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春花秋月》)那還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如果李煜不是生於帝王之家,那他未必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爛熟於心;如果李煜不是生於帝王之家,那他未必會沉迷享樂,無法自拔;如果李煜不是一國之君,那他未被要卑躬屈膝,年年納貢;如果李煜不是一國之君,那他未必要揹負亡國之恥,會成為囚徒。可惜這世界沒有如果當初,幸好命運給了李煜重重一擊,使李煜從天之驕子成為階下之囚,使李煜可以從這巨大的人生落差中,更深刻的理解生命的內涵,並將之收錄在他的創作中。

結語:

“做個才人真絕代 ,可惜薄命作君王 ”雖然,作為一個帝王,李煜無法於秦皇漢武相提並論,但作為詞人,他也創造了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雖然命運在他的作品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滿懷赤子之心的李煜經歷了人世間最大的不幸,但他仍以閱世甚淺的純真性情體會人生最深的悲慨,以他純真強銳的感受寫出了具有普遍宇宙人生哲理的名言,其景也真,其情也切。

其詞作所蘊含的真正的美和恆久的藝術魅力,亦隨著時間的沉澱越發閃耀。


歷史哆唻咪


李煜如果不當帝王,我認為他也能夠成為一代詞帝。這要從李煜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說起。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國君,即便他不當國君,也依然會是一位皇族。那麼,雖然身份與地位變了,但大時代的命運卻是不能改變的。因而,假若李煜作為一名皇族,和帝王面對的命運也會相差無幾。

975年,宋軍攻破金陵後,李煜降宋,封違命侯。這裡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如果換做另一個皇帝,則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和宋軍硬碰硬血拼。而這樣的結果只會是皇室與百姓都深陷戰火中、造成滿目瘡痍的局面。接下來,皇室成員或死或降。

第二種,和歷史上一樣,整個皇族及高官向宋軍投降,保百姓平安。

假若李煜在戰火中失去性命,那麼,則不會有後來流傳千古的《虞美人》和《相見歡》。

拋開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春花秋月》和《相見歡》不說,李煜在儒雅風流的前期詞作中,每一闕都讓人回味無窮,可謂字字珠璣。他曾經縱情在愜意的山水間,後來也要面對日漸衰微的南唐河山。因而,他同樣會構思出以下這些千古傑作。與同時代的詞人相比,亦是上乘之作: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反之,如果李煜也隨著皇室向宋軍投降,美貌的小周後還是會落入趙光義的魔爪。在那樣的情況下,具有文人清高的李煜同樣會作出這兩闕千古絕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937年-978年)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自小就極具藝術天分。他不通政治,但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在詞作上的成就最高。僅有短短38年曆史的南唐,正因為有李煜的佳作為它增色不少,才能在歷朝歷代的人們心中佔有一個特殊的位子。因而,無論李煜身為帝王還是皇族,他都會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名人史海觀心閣


首先我們知道李煜以帝王之身從事詞的創作,後世尊崇其為其是五代詞壇的領軍人物,對後節影響極大。他的詩跳出了流連風月的狹窄詞境,更多的是抒發了人生感慨,被後世尊為“宋人一代開山祖”、“詞中之帝”。

一、創作要與時代關聯。

前有花間詞派的溫庭筠、韋莊之流,韋莊工詩,他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他們的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遊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深受其代人的推崇。尤其遣興娛賓,活脫脫伶工之詞的代表。因此李煜之詞在其後宋一代被稱為“亡國之音”,尤其趙匡胤的批評下,這也奠定了宋代對李煜的基調,貫穿了宋元時期。他的詞直到明清時跳出了歷史的框架,才得以讓人認識其價值。尤以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述”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評價最高。

二、 詞的創作與其環境有關

我們從其內因與主觀的角度剖析李煜情真的感情。從內因看,李煜天性中保有純真,屬於我的寫我心,有赤子之心,這與他長居宮中閱世較淺有關,心無雜念,鍛鍊了其詞的純真。從主觀因素來說, 從亡國之後,心情到了最低谷,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寄託於作品中,具有真情實感,李煜入宋後,全為亡國哀思之詞,真乃用血淚寫成。所以詞不假雕飾, 所以王國維先生稱其詞有境界之作。

所以,我認為李煜作詞,歷史評價不一,如果不為亡國之君,作不出那麼強的詞,他的詞是用血淚寫成,有其歷史客觀原因。



麒麟道上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是李煜亡國之後做的一首詞。體現了李煜作為一個亡國之君表現深切又屈辱的亡國之痛。

李煜作為一代偉大的畫家、文學家,可以說生不逢時,歷史賦予了他錯位的角色,註定是一個悲劇。設想一下,如果他生在一個太平盛世裡,不是一個要考慮國家安危的君王,而沉浸在他的藝術世界裡,他是一個怎樣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都如自己所願,人生所處的角色,有多少無奈,卻無法改變。李煜曾經是幸運的,他有自己熱愛的詩詞,有美滿的愛情。而這些隨著家國破碎,變成了過眼煙雲。在敵國屈辱的苟活著,連自己心愛的皇后都保護不了,小周後被趙匡胤凌辱,他卻只能流淚,痛徹心扉,試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折磨。

這就是命運,一壺毒酒,終究結束這樣卑微的恥辱的苟活。與其如螻蟻般死去,還不如當初血戰到底,隨國家一起滅亡,也來得一個轟轟烈烈,名垂千古。這就是李煜的悲哀吧,有如此豐富細膩的情感,兒女情長,草木花濺淚,怎麼能治理好一個國家,怎麼能喚起國人的血性而抵禦外辱!自古文人也有壯烈之士,豪邁之勇。屈原、文天祥等無不是文人的榜樣!

歷史為鑑,在合適的崗位上做適合自己的事,如此,李煜定會創造一代文學巔峰,永遠為世人敬仰。





観滄海


題主你好,我是狐狸小姨,最近正在創作歷史類的文章。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問題問的太過於草率了。李煜不當帝王,那當什麼呢?他不是皇帝的話,做不同的職業,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第一,如果他不當皇帝,卻還是一個王公貴族,那麼他照樣會成為一個不錯的詞人,畢竟他還是有吟詩作對的條件。但最後的成就可能沒那麼高。因為我們要知道,李煜詞中絕大部分的悲情都是由於從皇帝到階下囚的巨大反差造成的。像我們所熟知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前一句正是“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正是在追憶故國哦,他不是皇帝,就不會那麼想皇宮,也就不會有這樣的悲情,詩詞的藝術成就可能也沒那麼高了。就像詩聖杜甫要是生活在盛世,可能會多一些歌功頌德之句,少幾分悲天憫人的《三吏三別》了。

如果李煜不當帝王,直接變成了平民。那他更可能就是一個普通的詞人,辭藻不錯,卻並不那麼動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由於當時是亂世,平民很多連書都讀不了,李煜直接就放棄作詞了。


隔壁狐狸小姨


李煜如果不當帝王,能成為一代詞帝嗎?

有學者說:“”歷史不能假設”,這好像是一句很經典的話。其實,歷史假設是有意義的,他可促使人們對歷史一些事件的反思,處理類似事件作為參考。比如有些人詩寫的很好,朗讀時很有感染力,使許多人動容,或在戰爭年月,他的詩慷慨激昂,很有號召力,假若他是一亇徹頭徹尾的詩人,並不懂政治,而你讓他帶一支隊部去打仗,他可能首先當了俘虜。正如魯迅說:我的武器是筆不是槍!

歷史上有兩位帝王,不同成就是值得研究的,一位是宋徽宗趙佶,一位就是問題中提到的李煜!

宋徽宗(1082一1135)他在位25年,熱衷於書畫,他無心政治,無心管理國家,整天與一些文人學仕書畫家歡聚,他創的“瘦金體”書法,至今還為一些書畫家讚賞,他畫的工筆畫《芙蓉錦鳮》,《池塘晚秋》等畫留傳至今,藏在故宮,成為國之瑰寶,在藝術上給人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但由於他熱心書畫,不理朝政,由蔡京、童貫等奸臣把持朝政,把國家引向衰敗,最後被金人所浮死於異國,他若不當這亇皇上也是國之幸甚!也是趙佶的辛甚,他在書法繪畫方面會有更高的造詣。

李煜,兵臨城下他還在那裡作詞,自然也管理不好國家,只好當了亡國奴被俘,後被趙匡胤毒殺。不過他的一些好詞,都是發自內心的感慨,不客意雕琢,而樸實感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問君你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翻滋味在心頭!”都成千古絕唱!李煜假若當一亇富貴的公子或王候天天與一幫文人飲酒作詩,不一定能寫出這麼有深刻入骨的好詞!杜甫假若當亇皇上,不一定會寫出好詩來,乾隆愛寫詩,一生寫了四萬首,幾乎沒有幾首好詩。假若讓他去和杜甫換亇位置,則可能也會寫一些接地氣的詩!所以詩人和書法繪畫不一樣,趙佶不當皇上專從事書畫可能成就更大,李煜不當亡國奴,專寫詩詞不一竟能成詞帝,不一定比他後來的成就更高!但他二人都不宜當皇上這一點是肯定的!











李伯禺


有一句話叫做亂世出英雄,環境造人生。因為李煜是帝王,而帝王的感受與經歷又是普通人體會不到的。所以說,倘若他不是帝王,有些詞是不可能寫出來的。也正是這段帝王的非凡經歷,讓他的人生大起大落,李煜才能寫出那麼淒涼的詞,才能被稱為“千古詞帝”。

在歷史上,有很多著名詩人都是因為遭受了時代鉅變,從而影響了詩詞的創造風格,比如詩魔杜甫、婉約詞代表人李清照、韋莊......。李煜也是其中的一個。

一、未亡國前李煜的作詞風格。

據說,李煜出生時是雙瞳,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一目重瞳”是帝王的象徵,如中國古代賢君虞舜、西楚霸王項羽都是重瞳。李煜也不負眾望,詩、詞、書、畫、音律無一不通。

李煜從繼位後,就一直在提防著大宋王朝。後來派自己的弟弟前往宋朝進貢,結果被扣留在汴京了,於是他寫了一首《清平樂》來思念弟弟,全詩如下: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很多人不瞭解其背景,恐怕看不出來這與一般的相思詞有什麼區別。又如這首《謝新恩》,不像一個皇帝的作品,倒像一個讀書人所作的閨怨詞。

李煜前期還創造了很多憐工詞,比如這首為美人所做的《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還有一首《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真的是對於柔情美人、香閨韻事、男歡女愛描寫是赤裸裸毫無掩飾的,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多麼爛漫,多麼嬌柔。單單只是從這兩首風格柔靡的詞中,就足以見得李煜前期的宮廷享樂生活是何等的醉生夢死、荒淫無度。

二、亡國後李煜作詞風格的轉變。

王國維評價被囚之後的李煜的詞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憐工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可以說開了詞界的先河,偉大的詞人李煜把皇帝做成了副業,作詞做到了極致。故有後人云:後主雖拙於治國,然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

與前期有所轉變了,亡了國後的李煜經常寫詩懷念故國: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李煜的《虞美人》名垂詞史,也是他的絕筆之作了 ,至此一代詞宗落幕了。

總結: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這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的評價,天真的皇帝有不少,有人何不食肉糜,有人做木匠,有人做詞人。李煜如果沒有深宮優渥純柔的成長環境,不見得有後來的文學成就,當然也不見得有亡國之難。李煜的好詞也基本都是亡國後寫的,和他起落落落落的人生經歷有關聯。




北風未歸


1.李煜如果不當皇帝,就寫不出後期作為亡國之君的優秀作品,也就不能成為一代詞帝。

李煜才華橫溢,在詩詞創作上有兩把刷子;但對政治不感興趣,有陶淵明、謝靈運之風,他短暫的一生生活恬淡、與世無爭,常稱自己是居士或者隱士,歸隱之心很明顯;這樣的人掌握政權是適應不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政治生活的。

李煜不是一位好皇帝,也不是有宋 一代最優秀的詞人,如果他不當皇帝,就體驗不了身為帝王的亡國之痛,就寫不出讀之有物、情景交融、催人淚下的後期名作,也就不能成為一代詞帝了;單純地憑文學創作,他生活環境狹窄,無法超越自我,創作技巧與內容的廣闊性與三蘇、王安石、范仲淹不能同日而語。

2.李煜在亡國之前,缺乏國計民生情懷,視天下蒼生於無物,詞作並沒有可取之處。

本質 上,李煜就是一位養尊處優的官二代,他前期的作品,極盡奢華與浮糜,讀之無物,感無病呻吟之感,也得不到後人的重視。如: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浣溪沙》

這種描述貴公子奢華糜亂生活的陳詞濫調,極為平庸,毫無可取之處;身為李璟的第六皇子,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 人之手,缺乏國計民生情懷。

這時期,包括他登基之後到亡國之前的作品透露出他十分享受繁花簇擁、錦衣玉食的生活,他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每天在宮中與環肥燕瘦的美人飲酒作樂;華麗高貴的服裝、嫵媚動人的女子、精緻的樓臺亭榭成為他創作的主要題材,辭藻華麗是他這時期作品的風格之一,沒有什麼史學與藝術價值,這是不做皇帝時李煜詞作的主要特點。

3.亡國是李煜人生的大不幸,卻成就了他的詞風。

李煜還真不是當皇帝的料,北宋趙匡義的大軍壓境之際,他把自己能征慣戰的大將林仁肇給殺了,這是自毀長城之舉;李煜被帶到宋朝後,生活質量一落千丈,從此遠離了雕樑畫棟的官邸,沒有了頤指氣使的生活作風,妻妾成群也化為烏有,反差太大了。

八年十二月,王師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師,太祖赦之,封煜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其後事具國史。---《新五代史》

李煜這個時期的詞,充滿了作為亡國之君的痛苦,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令》

能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甚至,為他灑出同情的淚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絕命詞,他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矛盾的對比,抒發了自己生命落空的悲哀和憂傷: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含義是什麼?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全詞語言凝練優美 ,無刀砍斧削、辭藻堆砌的痕跡,以問開頭以答收尾,從問天開始過渡到問人最後捫心自問,通過悽楚音調的曲折迴旋展現了自己遊刃有餘的詩詞藝術技巧,形成了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

但儘管藝術上是成熟的,不過依然沒有憂國憂民的情懷,仍然是自己對人生不幸的感嘆,題材太狹窄了,還真不能與陸游、黃庭堅的詞作之格調相提並論;同情他的人生際遇,是後來的人們喜歡這首詞的重要原因。

因而不做皇帝,李煜也不可能成為宋 詞的翹楚,更達不到一代詞帝的境界。


希望星晨58298869


南唐後主李煜,不是一個優秀的皇帝,但他在歷史上對詩詞的貢獻,空前絕後,冠絕古今,如果沒有亡國後的慘痛經歷,也做不了詞中的皇帝。


李煜提高了當時詞的地位。 李煜是一個不韻世事,天真單純的人,在他之前,詞在文人眼裡是沒地位的,近代學者王國維曾這樣講過:(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這裡的伶工之詞,指的是古代的樂師或歌手。我們今天所說的唐宋詞,它的全名叫曲子詞。還有當時的《花間集》,本來就是寫給伶工,給她們演唱的,主要是在青樓,歌館這些娛樂場所的演唱。主要表現美女閨房之中的一些日常生活,離愁別怨,脂粉氣十足。這種狀況到了國破家亡的李煜這裡就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不在侷限在閨房之中,而是。3000裡地河山,40年來家國,是別時容易,見時難的無限江山。在他的心中,所感動的不再是男女之間的傾慕愛戀。而是家破國亡之後的血淚真情。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悲憤。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無奈。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愁,是那種不堪回首,卻又偏偏忍不住要回首的故國懷念。 在古代,士大夫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要有關心國家大事的胸懷和理想。所以當李煜把他對國家的感情。寫進詞中,他的詞也就成了士大夫之詞。從伶工之詞到士大夫之詞的這種轉變,一個重大的意義就是指詞本身地位提高了。


亡國之後的李煜,痛苦成了他藝術魅力的源泉。也讓他在詞的世界裡,獲得了新的生命。西方有個哲學家叫尼采的說過。文學作品中我最喜愛的【是那些用鮮血寫成的】。痛苦的生命,用自己淋漓的鮮血來寫詞的時候,他的詞也就有了永恆的生命力。

沒有亡國的經歷和感受。那麼他雖然也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詞人,但是他絕不可能帶上詞帝這種皇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