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詞好在什麼地方?

鵬友程


提起五代詞人,就不得不說南唐後主李煜,他被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所作的詞在題材、境界與風格方面在當時看來是別具一格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對其詞有精準的評價:"詞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國家不幸詩家幸

李煜,字重光,二十五歲繼位南唐國主,三十九歲國破為宋軍所俘,囚居汴京三年,因作感懷故國的《虞美人》惹怒宋太宗,遂被賜藥毒死,一生所作的三十餘首詞流傳至今。李煜在藝術上可謂是造詣頗高,琴棋書畫詩文樣樣精通,所作的詞更是不同凡響。李煜的一生可以用"國家不幸詩家幸"準確概括,作為一朝天子,在政治上是很失敗的,但他作為一位詞人,卻流芳百世。正所謂"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千古詞帝真情性

李煜的詞由於個人身份角色的不同轉換而在題材內容上分為前後期,但在風格上卻有一個不變的特點,那便是真情與純情

1.沉迷宮廷之樂

李煜前期詞延續了花間詞風,通過描寫宮廷生活的繁華,抒發自己對於紙醉金迷生活的沉迷之感,絲毫不加掩飾,純是真情流露。如《玉樓春》一詞,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此詞描寫了浩大的宮廷歌舞酒宴的場面,"明肌雪"的宮娥光彩照人,在宮殿翩翩起舞,音樂悠揚不絕,歌罷宴散,率眾僕人踏月光歸去,盡興盡歡。這首詞在思想內容上深刻不足,但在描寫宮廷生活上刻畫人物細緻入微,筆調自然酣暢,具有一氣呵成之勢,一個喜愛享樂又極有才華的風流君王躍然紙上。給讀者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充分顯示了作者藝術功底之深厚。

2.抒寫亡國之痛

李煜後期詞主要寫亡國之痛,血淚至情,王國維評之:"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正是這一時期的詞奠定了他在詞史上的地位。首先,李煜作詞直抒胸臆,直接在詞中傾瀉自己國破家亡的深哀與劇痛,與花間詞人借婦人表達自己心情的手法完全不同。如《相見歡》中所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詞人以真實自然的筆調直接寫出了亡國之愁,令人千載之下,為之動情。其次,李煜作詞善用白描手法和口語化的語言,沒有華豔的辭藻堆砌,純是自然流露。"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讀來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最後,李煜作詞善用比喻手法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化無形為有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句與賀鑄《青玉案》中"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有異曲同工之妙,令人不堪猝讀,真傷心人語也。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十六》中對李煜的真情這樣寫道:"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李煜作詞以純真之情抒寫家國之愁,同時又能超乎其外,由個人之悲擴展到一種普遍的人生體驗,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所以能引起眾人的共鳴,這也是李煜詞作境界之開闊的原因。(作者:J。)


一往文學


南唐後主李煜多才多藝,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尤以詞的成就為最大。李煜的詞,存世共有三十餘首,在內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不脫花間派習氣,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較花間詞人有較大的藝術概括力量,在部分詞裡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淒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李煜在詞史上的地位,更多地決定於其詞的藝術成就,李煜對詞的發展主要有四方面貢獻:

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豔情為主,即使寄寓抱負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使詞擺脫了長期在花間尊前曼聲吟唱中所形成的傳統風格,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手法上對後來豪放派詞有影響。

詞境優美,感情純真,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制。南唐亡國後,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淚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淒涼和悔恨;並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通向對於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於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詞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兼有剛柔之美。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現在:

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豔情為主,內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

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後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賙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柔之美,確是不同於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

李煜早期的詞雖說沒有太大的創新,一些花間詞人常用的穠麗光鮮的辭語典故也每每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但他還是沿著其前輩的方向前進了一步,更多地表現了一種與晚唐及西蜀花間詞不同的風格。他多以描述對象的心理活動、感情起伏為主線,把視覺意象貫穿在情緒主線之中一一呈露,意象與意蘊結合得十分自然。例如他的《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再如他的《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可見,李煜的詞在語言、意象上顯得清新,在結構、意脈上顯得完整連貫,不僅注重外在視覺感受而且更注重內在心理描述,不僅注重靜態物體而且更注重動態過程,因此抒情內涵更豐富,表現力更強。

代表李煜最高成就的是他的後期詞,主要是寫亡國的愁苦、悔恨和絕望。據說下面這首《破陣子》寫於他亡國之時: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顯然這首詞有軟弱的兒皇帝的可憐相,但這是他從一國之君一下子變為階下囚時最真誠的自白了。他過去寫情人幽會,寫男女離愁,寫曠逸情致,其實不全是他作為國君的真實生活內容,有許多是通過揣摩他人的心理寫出來的,畢竟隔了一層,有時不免有點做作。而亡國之後的愁苦、悔恨、絕望,則是他自己親身的體驗,真情的流露,因此,便更真摯,更深切。無論是《相見歡》中抒寫的時光倏忽、人生長恨,還是《烏夜啼》中所嘆息的往事成空如一夢;無論是《浪淘沙》中“一任珠簾閒不卷”的滿懷愁緒,還是另一首同調中的“夢裡不知身是客”的傷感,都源自他那“一江春水向東流”似的內心感情,因而具有感人的力量。

出自真情的詞並不需要過多的修飾,何況李煜周圍此時也沒有了那金鑲玉砌的鳳閣龍樓、肌雪膚明的春殿嬪娥了,因此,李煜後期詞便完全脫去了穠麗色彩與脂粉氣味,也減少了對於感情直接顯露的阻礙,使胸中的真情一洩而出,如《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上闋雖寫景,但這大自然的歲華變遷無一不是抒寫人生的歲華變遷,朝雨晚風苦苦相逼,摧殘著春意,也銷磨人的青春; 下闋寫人,而人也與自然一樣,在風風雨雨中韶華消盡,所以末句說“人生長恨水長東”。沒有一點穠麗香豔的修飾,沒有一點鑲金嵌玉的詞藻,完全是直率地傾吐情懷。並不是說真情的抒發便不需要語言的錘鍊和修辭的琢磨,但語言上過分的雕琢、過分的羅列、過分的修飾會造成讀者注意力的分散,使讀者注意外在的描摹而減弱了閱讀時凝心觀照中的移情體驗,因此,寫情的詞很忌諱過分豔麗的詞藻與過分密集的意象。李煜的詞在這一點上把握得極好,他多采用白描手法,自然流暢地表達某種情思,如著名的《虞美人》,

語言是清晰的,意境是透明的,它不依靠外在的描摹來烘托氣氛,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象事物,使一切都籠罩在他的故國之思中。這樣,詞中所用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成了和諧完整的意境。再看另一首著名的《浪淘沙》,

這首詞的層次比上兩首豐富一些,變化也多一些。先寫簾外雨,春意漸去,渲染出一種令人悵惘的氛圍;再寫睡,五更時寒意侵人,靜謐而悽清,夢醒憶夢,夢裡喚起的往日的歡娛恰與醒後孤寂相映,夢中貪歡心境恰與醒時悔恨痛苦心境相對,表現出一種悔恨的複雜情緒。下闋拓開,寫憑欄遠眺,與夢境相配合,寫自己亡國之恨,最後以無可奈何的一聲長嘆收束,又與上闋開頭相呼應,寫出一種涵意複雜的“春去也”的悲哀。這首詞也完全是以主體的心理活動的呈露來貫穿意象,即以情御景的,結構迴環往復,首尾呼應,給人以清晰完整而流動的感覺。 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李煜的詞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他的詞沒有絲毫的雕琢痕跡,純粹是天然而成,可謂鬼斧神工。歷代成就高的詩詞都是將感情和藝術手法融為一體的,一般的詩詞,不是太通俗,就是太晦澀,不能使讀者很通暢地理解他的感情,而李煜的詞就將兩方面的因素都神化性地融合到一起,口語一樣的語言包含的卻是一般人難以有的也難以體會到的感情,可以說,李煜的詞達到了最高境界,也取得了最高的藝術成就。為兩宋詞的發展開拓了眼界。

應該說,李煜前後期詞在藝術上是有一致之處的,即它以動態的呈露為詞的意脈,因而使詞顯得流暢連貫;它以抒情為詞的目的,因而詞中不多用辭藻;它的意象選擇得很精心,常能與情感表現融為一體;它的結構設計也很巧妙,能使詞的感情基調鮮明突出。但是,前期詞題材比較陳舊,語言上受唐五代詞人影響較多,而且有些並非出自切身體驗,所以不易深入。後期詞則發自內心,寫的是從未有人寫過的作為亡國君主的故國之思,而詞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華、感慨人事變遷無情、哀嘆命運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鳴的情緒,因此藝術感染力大大加強;更由於他採用了唐五代詞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語言寫情,因而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

李煜的詞總體上有什麼特色呢?清代的評論家評價李煜的詞,曾經這樣說過,說李煜的詞是“粗服亂頭,不掩國色”。就是李煜的詞呢,是一個不修飾、不打扮。“粗服亂頭”,穿著很平常的衣服的,頭髮也不梳不打扮的,但是卻掩蓋不了那種天姿國色的本色美。因此李煜的詞可以說是一個“粗服亂頭,不掩國色”的美女。那麼這個概括、這種評價,實際上講的是李煜的詞是一種不加修飾,有著“本色美”的這樣的詞作。這個評價是準確的、是形象的,確實,李後主的詞有著獨特的藝術美和鮮明的個性風格,獨特的藝術美和鮮明的個性風格。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國維先生對李煜詞的評價是非常精當的,它精闢地指出了這位南唐後主對詞體發展的作者企圖尋求自我麻醉,以沖淡精神上的壓抑的心態也暴露無疑,男女情愛。這類詞當是李煜前期詞作中最多的。





納蘭自強


李煜的詞在他同時代的文人中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他身為帝王淪落到階下囚的命運,使他深刻的感受都在詩詞中真實流露出來。

李煜貴為南唐國君,後淪為階下囚,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賞析:這是李後主的一首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名作,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林花雖然匆匆,無法阻止那朝來的寒雨晚來的風,但它美麗過,這已經足夠。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賞析:《長相思》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裡想念意中人,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心緒。雖然相隔山遠天高,歷經花開花謝,但時間和空間都不能阻擋我對你的思念。本詞讀來朗朗上口,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映入眼簾。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這首《清平樂》手法自然,在比喻上獨到而別緻。路是實的,夢是虛的,無論路有多遠,夢中總能回家,而將離愁別恨比喻為春草,漫山遍野生長,綿綿不絕,形象生動,使這首詞具備了非凡的藝術魅力。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李煜的代表作,也是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王國維評價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本詞概括了人生最深刻的生死之悲,最廣闊的興亡之感。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賞析: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名作。本詞以景起,由景到情,將夢境與現實歡樂與愁恨交織抒發敘述;結尾深入一層,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歸比喻自身命運。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曼Inkpainting


李煜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荺、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中主李璟、馮延巳等人的影響,語言形象生動,用情真摯。李後主前期詞主要反映官廷生活和男女情愛,後期詞主要反映亡國之痛,李煜被囚禁後時時不忘故國,所做詞哀婉淒涼,意境深遠。對於李後主來說,因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王國維語)。使他得以超然世外,還深刻地體驗自我真性情,由君王到階下囚的轉變,使其感情更加純粹,性情愈加真切。

李後主對詞的意境地開拓為宋詞奠定了極為深厚的基礎,李煜詞擺脫了五代詞花間詞派充滿脂粉香氣的狹窄境界,開始抒寫沉重真實的亡國之痛,感慨悲涼的人生苦難,使詞從供伶人樂工於花前月下、青樓勾欄娛樂的工具變為士大夫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論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這條文論論述了李後主在詞的發展史上的地位。

李後主的詞善於用高度概括性的比喻和形象的語言,把種種抽象的,可感而又不可說的感情,真實具體地描繪出來,表達的意境直達人的內心深處,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被王國維評價為“神秀”。[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故園聲


我們講李煜的詞,通常是講他肉袒出降後,身陷囹圄時期的詞,這段時間不過二三年,卻成就了李煜在文學史上“千古詞帝”的地位。



首先,李煜的詞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李煜自幼長於婦人之手,生性優柔,心性單純。這種性格對他的政事無益,卻成就了他的詩文。他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用語清新,韻味悠長,一派天然,不加矯飾,於隨手直寫間,深情自出,最後那一句對人生的悲哀浩嘆,更是直擊人心。

其次,李煜的經歷太過曲折坎坷。從一方之主到階下之囚,其中心酸難以對外人道。江南已遠,朱顏已改,吃穿用度難以為繼,生殺大權聽命於人,甚至連自己深愛的妻子都無法庇護。這種深沉強烈的悲哀無時無刻不在蠶食著他。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這種傷痛更能激發他創作的慾望,在詩歌中釋放、發洩、哭泣、療傷。這些經歷為他的作品奠定了一層悲切的基調,上其他詞人無法模仿、難以超越的。



總之,李煜他經歷的離恨太深,又把離恨寫得太真。以血淚書寫的詞作,苦痛的靈魂掙扎於其間,不必多麼富麗精巧,足以讓無數後人讀後心有慼慼。


詩書藏心


膾炙人口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國破山河的南唐後生李煜《虞美人》名句。他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其十吻選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是詞理想家,亦是寫實家也。他之詞神采飛揚,秀美異常,比如亡國後,身為囚臣,他還寫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尤在,只是朱顏改”懷念詞句,越能感知到一顆任性卻純真的心,率性而絲毫無造作,廠戍慨沒木,氣象遠,寫盡世間之愛歡情怨。李煜的詞要細細品味的,《相見歡》那景子情水乳交融,真乃“一切景語情語”,從詞首句具有氣象,也就是開闊境容,絲毫不再侷限於花間詞小打小鬧。全詞氣貫如一,聲情合一。更多地上升到人生哲學的境界。他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依舊是亡國之君辛酸血淚,赤子之心的字字真言。表現了天真和崇高的單純上。李煜的《虔美人》不僅僅是血書言,詞中關注不再只是個人所經歷的疾苦,而是天下蒼生所承受的所有苦楚,感嘆世事變幻,人間無常,眾生皆苦。一種捕十足,乃是全心靈的感受,一種感受,集生命之經歷與情懷。李煜善於用白描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擺脫了長期在花間派那種景前慢聲吟唱,塵俗濃妝豔抹風格,鏤金刻翠的華藻詞風。他的詞洗盡鉛華,樸實無華中體現詞工匠心。詞寫得惝怳飄忽,而真自然靈妙尤不可及。他詞所擷取的喻象多日常所見之物,但卻產生神奇藝術效果,這是他獨到之處。李煜在我國詞史上地位更多地決定於他的這些超人藝術成就。

以上嘮叨淺識李後主之詞作,其意不過如一草根野叟獻曝而已,請高人指教。


黃宇芬


李煜,南唐後主,是才子,也是亡國之君,但這並不妨礙他一代蓋世詞主的萬古流芳。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字字血淚,句句錐心,真所謂血書者也!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裡對三個人讚賞有加,從不詬病。其中辛棄疾、李煜、納蘭容若三人而已。靜安先生雲: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又云: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李煜詞文不務藻飾,只作白描,情文悱惻、悽婉,哀韻欲流。他以清淡之筆、質樸的語言寫下諸多千古傳唱的不朽之作。難怪靜安先生又曰: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被俘至汴京後,一首《虞美人》,唱詞聲聞於外,宋太宗大怒,賜牽機藥,遂被毒死(太平興國三年即978年)。我們來回味一下這首千古絕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jinjianmin孤鴻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借用一下王國維先生的說法: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定稿六十四則)

許多回答提到了這句話,這也是我們對於李煜詞一個最權威也最準確的定論,那麼,在這個先決條件之上,我們還需要再糾正一個最基本的觀念,這個最基本的觀念,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誤用,導致以訛傳訛,使得李煜詞被刻意的“神格”化了,很明顯,這是不對的。

這個觀念就是:我們需要搞清楚歷史順序,然後搞明白詞的創作基礎。

詞興起於唐末,於宋時盛極,後主所處的五代時期,恰恰處於詞從興起到極盛的過渡階段。

那麼,詞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

我們都知道宋詞除了詞作的名字之外,還會有一個“詞牌”,同一個詞牌其章句長短、平仄押韻大都是相同的,準確來說,詞的創作過程並不是說詞人隨手一寫就是了,在這之前,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確定詞牌,只有確定了詞牌,才有填詞的可能。而詞牌,其起源是脫胎於古代樂府的格律,這樣一說,大概有人會明白了吧。

簡單來說,詞牌本來並不是文人用來抒情的方式,而是伶工、樂師唱出來供人消遣的,既然是用來消遣的方式,那麼最初的詞在內容上,自然不可能和波瀾壯闊的唐詩相提並論,伶工、樂師自然也不可能和飽讀詩書的文豪想必。那一段時期的詞,多是“花間詞”,言辭華美而空洞,雖然有“境”,但卻分毫無“意”,登不得大雅之堂。

溫庭筠和韋莊在這些花間詞中,算是尤為出色的。尤其是溫庭筠,堪稱鼻祖,五代時期花間詞糜爛橫行混亂不堪,和他脫不了關係。王國維先生之後一句“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便是李煜詞的價值所在,可以這樣說,李煜的詞,直接影響了北宋時期的婉約詞,使得婉約詞鹹魚翻身,一舉登上雲顛,可以和唐詩、豪邁詞等各位大佬平起平坐。

從這層價值上來說,李煜詞的價值,尤為突出。那麼讓我們聚焦於另一層價值,那就是李煜詞作本身的魅力。

首先看一下最負盛名的作品《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自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具體的閱讀理解,這裡就不說了,大家應該都能明白,這裡主要針對王國維先生說的“眼界始大”。

其實從詞作本身運用的意象上來看,這首《虞美人》依舊深受花間詞的影響,從“春花秋月”“小樓東風”到“雕欄玉砌”“一江春水”,如果只拿出這幾個詞來,你能想到這是一個亡國君主對自己身世的哀憐?這明明是一個青樓女子望月神傷好不好!這便是這首詞的神奇之處,明明是伶工唱著玩兒的自憐之作,放到整首詞中,產生了一種奇妙的融合,配合李煜自身的飄零經歷,竟然會令人腦中浮現一個禁閉良久、黯然神傷的落魄君王景象!更不消說最後一句將整首詞的檔次更加拔高了一個高度,由自身的興衰,延展到時間的永恆性,對人生的無常完成了一個哲學式的問答。

至於其言辭的華麗,這本就是花間詞的優點。

我們再來看一下溫庭筠的代表作,這裡選的是《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是不是讀完會有“喲呵,這明明也寫的挺好啊”這樣的感覺?

這就是花間詞的長處,如果只看表面功夫,花間詞辭藻的華麗,和漢賦有一拼。

但是這兩首詞之中的胸懷、境界差了多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

一個是寫人生的反覆無常與時間的永恆性,一個是斷腸的女子閨怨詞,即便“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句也是意味深長,但相對以更加婉約的方式表現出更加意味深長內容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終是差了許多火候。

再選一首李煜的《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看出來了吧,李後主國破家亡之後,其中詞作,大多是這種穿越時空之作,既有對自己身世的顧影自憐,對過去美好的嚮往憧憬,也有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作為一君一臣之作,這首詞比之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也不遑多讓。

不可否認的是,在國破之前,李煜的詞絕對不會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這一點和李清照一樣。不是因為富貴遮掩了他們的才情,而是因為,他們那時候寫的詩詞,多數是無聊時的玩樂之作,只有經歷過後來的苦難,這種玩樂之作轉變為對自身、對廣袤宇宙的反思扣問,才會真正具有不朽的魅力和價值。

李煜後期的詞,恰恰完成了這種轉變,使得詞作已經從某種意義上拋開了樂府的桎梏和影響,完成了自身的超脫和蛻變,從青樓坊間傳唱的靡靡之音,轉變為文人士大夫抒懷暢意的方式。

這便是李煜詞的“好處”,絕對不只是因為言辭而已,恰如王國維先生所說“眼界始大”。

而且,這並不意味著李煜的詞就是最好的,他開了個好頭,在他身後的路上啊,還有蘇軾柳永李清照姜夔歐陽修辛棄疾……

這些人的詞,如同火樹銀花,皆於夜空中璀璨綻放。


慕桐先生


怎麼說呢,李煜這個人吧,就和南朝後主陳叔寶、宋徽宗趙佶一樣,明明應該是個文藝工作者,可以在文藝界開啟一片新天地的人,偏偏錯生帝王家。這不,後來都成了亡國之君(北宋雖然不亡於趙佶手裡,那完全是因為這人不厚道)。

李煜作為國君,是不合格的,但是在文藝方面,他可是歷史上排的上號的大人物,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他無一不精,特別是詞一方面,他可以說是詞這種文學形式的革新者。

李煜的詞好在什麼地方,我不敢妄言,只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巨人的觀點說出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巨人,就是清代著名詞論家王國維,本篇內容觀點,均來自於王國維所著《人間詞話》。

且,李煜詞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亡國之前,他作為國君,主攻兒女情長,這一時期李煜詞雖然美,但境界不高;第二階段是亡國之後,李煜詞風大變,也真正達到了巔峰。

詞中三秀

《人間詞話》中,王國維把詞分為三種層次,即詞中三秀:句秀、骨秀、神秀。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簡而言之,句秀就是句子寫得好,但跟整體意義聯繫不大;骨秀是指結構完整、脈絡清晰,骨秀是包含句秀的;神秀則是指全詞的意義得到了昇華,能夠揭露字面意義之外的一些東西,比如人性。

李煜前期的詞,就是句秀,後期的詞,就達到了神秀的境界。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

王國維對李煜的詞推崇備至,他認為李煜為詞開啟了新天地: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這段話評李煜詞,說得很中肯,意思是詞發展到李煜這裡,才有了更高的格局,題材不再限於男女之歡,有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可以把李煜看作是詞這種文學形式的革新者。

他還說,像“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樣的詞,溫庭筠、韋莊就寫不出來。

這其實是詞人的生活經歷造成的,李煜後期,是一個階下囚,嚐盡了世間苦楚,滿懷對故國故人的懷念,這一點,溫庭筠和韋莊當然不可能體會到。

李煜的赤子之心

王國維眼光毒辣,用“赤子之心”,簡單明瞭地指出李煜作為國君的不足和作為詞人的長處。所謂赤子之心,簡單來說就是純潔善良,心無雜念,這樣的人,當然能全身心投入文學創作,但是作為帝王,不懂權術,沒有權力慾望,則是亡國的根本原因。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李煜的赤子之心,來自於生長環境,以及周圍人的影響。你想啊,他從小就生於深宮,一開始也不是王儲,自然沒有經歷過外界的干擾,而且深宮中多為宮女,這一切都對李煜的眼界和思想、性格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李煜的真性情

除了赤子之心,當然就有真性情。

《人間詞話》說文學創作者分為兩種,一種是客觀創作、一種是主觀創作。客觀的意思是作者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然後把這些事融入作品中,這就要求創作者本人要有很深的生活閱歷,比如《水滸傳》這一類小說。

主觀就是李煜這樣的,沒有太深的生活閱歷,從早期的奢靡,直接過渡到亡國奴,他一切經歷都是被動的,主觀方面,他一心只有填詞,所以他的詞,都是站在“本我”的角度,作品中流露的也是人類最原始、最本質的情感。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有了這樣的創作背景,所以李煜的詞才會具有真感情,他不用刻意去打動讀者,先把自己打動了,讀者自然就有代入感。學習寫作的時候,老師都說要帶入感情,親身經歷,不能胡編亂造,其本質就是要突出真性情。

李煜詞以血書者

以血書,不是用血來寫字,而是說用心血來創作。他一生,經歷的不多,社會閱歷少,但他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刻骨銘心的,都是融入血液裡面的。

“尼采曰:‘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這是一種打心裡流露出血性的文字,也正因李煜有“以血書”的勇氣,所以他的詞才能至情至性。

在弄清李煜詞以上5個特點之後,我們再去讀翻李煜詞集,按照年代順序去讀,你會發現,李煜早期的深宮幽怨,是美則美矣的豔詞,如“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亡國之後他就有了故國故人情懷,如“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再往後,他的詞就發展到了感悟人生的境界,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他悟了,人生渺小,而自然永恆,這就超越了詞的本身,達到了“骨秀”境界。


也可自話


李煜的詩和李清照的詩,有很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倆人前期的詩都充滿了對生活、愛情等的歌頌,詩歌整體積極向上,節奏歡快。而到了後期,他們倆人因為種種原因,自身經歷太多,詩歌寫作自然也就發生了改變。

南唐詩人李煜作為南唐最後一個君王,的確有些為難,一是面對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他作為南唐的君王該如何去選擇,是屈服於當時整體實力都優越的宋王朝,還是苟延殘喘,繼續做自己的皇帝夢。二是,李煜的人生本就像個大大的玩笑,他不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選,卻不得不坐在這個位子上,這樣有些無奈又無可奈何的去做一件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想做好很難。

從李煜前期的詩歌中,我們能夠看出,他更向往一種自由的生活,喜歡歌舞,山水,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適合李煜的。但命運卻偏偏選擇他做一國之君,他既然志不在此,就只能走上覆滅的道路了。

李煜在投降宋朝之後,看到宋王朝繁華的都市,自然會想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曾經自己就擁有這一切,只是造化弄人,他什麼都沒有了。

無情最是帝王家,李煜如果只是個普通人自然可以長命百歲,甚至以他的才氣,在中國文化也能佔半壁江山。只是這一切現在都成了泡影!

詩歌是生活和內心感受的藝術體現,李煜前期詩歌整體比較歡快明朗,等到了後期,就能明顯的感覺到他被思鄉思國這樣的情懷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