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職場出局的是你嗎?

前兩天,和一個很久沒聯繫的候選人溝通,發現他又升職了。

當別人都在感嘆工作難找,生活不易時,卻仍有很多職場人,像這個候選人朋友一樣,穩紮穩打,一路高升。

隨著疫情趨於平穩,很多人開始考慮今年究竟要如何規劃。

的確,此次疫情,讓職場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對職業經理人來講,無論是求職跳槽,還是安於現狀,都應該相應地做出調整。

用理性開放的心態,面對“高難度求職季”

最近,電視劇《安家》播出後,很多網友說,這劇也太不真實了,怎麼可能985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去做房產中介呢。

擇業時,和這類網友有同樣想法,對行業和職位抱有執念和偏見的人,不在少數。

去年,我曾面試過一個應屆畢業生。

畢業於二本院校的他,來面試時已經是11月份,而在此之前,從未工作過。也就是說,畢業已經半年,但他一直在求職的路上。

但當我問他找工作的期望時,他先說了一堆自己不能接受的條件,比如:不考慮銷售類的崗位,因為覺得銷售就是低三下四去求人,自己幹不來;不考慮初創公司,因為覺得不穩定;離家太遠的不能考慮,需要喝酒應酬的不能考慮……

他列的條件將近十條,但沒有一條,是以“自己想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自己通過工作要實現什麼”的角度來考慮的。

經濟形勢再不好,也永遠有許多人對各種職業充滿偏見。而這種偏見,卻大多是基於十分淺顯和片面的認知,而為自己的職業之路,築起了許多障礙。

以房產中介為例,雖然這個行業,入行的門檻並不高,但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大學生選擇加入。

之前有一則新聞,上海一家地產中介的經紀人安婧婧,一天之內連開三單,淨賺10多萬。而安婧婧本人,卻是擁有名校研究生學歷、手持各種證書的學霸。

同樣,北航畢業的張永剛,就業時也選擇從基層房產中介做起,沒過多久,就成為了明星經紀人。

這些擁有高學歷的學霸,跳出了和許多同樣優秀的人才擠獨木橋的固有思維,選擇差異化的職業發展路徑,而正因為行業內整體水平不高,他們反而更容易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極強的學習能力,儘快做出成績,實現彎道超車。

成功,不止有一種模樣。面對艱難的外部環境,更應該開放心態,調整預期。

當你還在對行業挑三揀四時,別人卻已經在那些你看不上的行業裡,賺的盆滿缽滿。

比起進入超級公司,更應該成為超級員工

統計顯示,經過這次疫情,很多職場人的心態,變得更加求穩。

3月2日,獵聘發佈了《2020年2月互聯網從業者求職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2月,有投遞行為的互聯網行業從業者,開出現向傳統行業、大型企業傾斜的趨勢,並對跳槽後的薪酬期望明顯降低。

經過這次疫情,很多職場人的心態,變得更加求穩。面對小企業“撐不過2個月”的現狀,許多人在選擇機會時,更傾向於大企業、大平臺。

但,扎心的現實就是,在影響全球的疫情下,大企業,也不再是萬無一失的保險箱。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就在前兩天,戴姆勒宣佈裁員。公司裁員,在最近幾年早已不是新聞,如果現在仍貪戀大企業光環,希望通過找工作來找到“靠山”,只能飲鴆止渴。

無論在什麼類型的企業中,員工個人的品牌作用,都在快速加強。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暢銷書作家卡爾·紐波特在《深度工作》中指出,在智能機器時代,很多人被淘汰,但有三類人,將獲得極大利益,他們就是:精通智能機器的高級技術工人、各行業內的超級明星、擁有資本的企業所有者。

對大多數職業經理人來講,馬上成為第三種,可能性比較小,而成為懂得智能機器的高級技術工人,也受限於專業知識,但,努力成為行業內的明星員工,並非不可實現。

所謂的行業明星,並不是指要成為公司高管,而是無論自己從事的是什麼領域的工作,都做到極致,成為最好。

在《深度工作》中,作者舉了一個“王牌程序員”的例子。這個程序員,因為創造了先進的網絡開發框架,成為業內明星,收入不菲。

當然,這樣的人才,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會是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只不過,在傳統的僱傭關係下,他們只能被一家公司聘用。

但,疫情的發生,無形中加快了遠程協作辦公的普及,在不遠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才,通過遠程協作實現共贏。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不必受公司、地域的限制,甚至可以同時為很多家企業提供服務。

最終的結果,會導致行業內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頂尖人才得到的機會越來越多,普通員工則更加被動。

不出眾,就只能出局,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無論你在做什麼,都盡全力將它做到最好,做到比周圍人好,比同行好,那麼,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變化,你,至少不會是最危險的那一個。

收入的增長並非線性,利用沉寂期,增加元技能

提到職業發展,很多人都將它想象為一條連續上升的直線:隨著經驗和工作時間逐漸增長,收入、職級會自動上漲。

因此,很多人都將自己的職業規劃設想得很美好:進入好的平臺,按部就班工作,等待身價自然上漲。

這樣的職業生涯,放在幾十年前,可能還能夠實現,但在當今的職場,幾乎不可能。

如今,我們經常聽到中規中矩的“老實”員工一夜間被裁員的新聞,但也有一些人,職業的發展卻能在短短几年內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正如開頭提到的那個候選人朋友,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幾年的職業經歷,像是一直在上臺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升一級,職責擴大很多,收入也幾乎翻倍。

“上臺階”的比喻,不但很形象,也指出了職業發展的理想規律。

吳軍博士在《見識》一書中,就曾引用物理學上的“朗道等級”概念,來比喻職業發展:

“朗道等級”的核心思想是,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數量級的差別,而不是一點點的差距。

吳軍以工程師為例,他將工程師分為五級,每一級之間的差別,除了專業技能之外,更在溝通表達、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多個方面,有所不同。

簡單講就是,最基礎的工程師,獨立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就夠了,但更高級別的人,則需要帶領別人完成一項工作、獨立設計產品、能設計和創造出領域內其他人都難以做出的產品,甚至,開創一個產業。

所以,如果你覺得現在的職業發展處於停滯期,又或者因為形勢的影響,難以在短期內找到突破,不如利用這段時間,拓展自己其他方面的“元技能”,為未來邁上新的臺階,做好準備。

此次疫情的發生,來得突然,影響重大,也在無形中推動了很多變化的產生。

但,正如有句話曾經,影響我們的人生走向的,不是我們遇到了什麼事,而是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這些事。

與其抱怨悲觀,不如調整心態,做好當下我們能做、該做的事。

每臨大事有靜氣,才能在機會到來的那一天,牢牢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