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棚春茬黃瓜,掌握這3點關鍵技術,黃瓜病害少產量高

黃瓜是我國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在所有蔬菜中黃瓜的種植面積處於前3位,所以黃瓜的種植情況怎麼樣直接關係到普通市民蔬菜的食用情況。目前生產上黃瓜以大棚種植為主,只有少量露地種植。大棚黃瓜主要種植春秋兩個茬口,早春茬黃瓜能夠彌補四五月份菜少的空白,經濟效益好於秋茬黃瓜。

種植大棚春茬黃瓜,掌握這3點關鍵技術,黃瓜病害少產量高

春茬大棚黃瓜的種植時間。

黃瓜喜溫暖氣候,相對耐熱,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5-38℃,根系生長適宜的溫度為15℃左右,地溫超過10℃,根系開始生長。春茬黃瓜由於定植時外界溫度較低,要根據棚內的溫度條件選擇適宜的定植時間。

種植黃瓜的大棚設施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為保暖性較差的塑料拱棚,另一種為保暖性好的日光溫室。塑料拱棚春茬黃瓜一般與3月下旬棚室內溫度穩定於10℃以上時定植,日光溫室大棚由於保暖性好,可比塑料拱棚早定植20天左右。


種植大棚春茬黃瓜,掌握這3點關鍵技術,黃瓜病害少產量高

健壯的秧苗、良好的土壤環境和精細的操作是秧苗定植成活的主要環節。

(1)清潔田園和土壤消毒

第一茬種植前或前茬收後要及時消除殘茬枯葉及田間、四周雜草,提前深翻曬白,每畝施生石灰100-150kg與耕作層混勻,以消滅病菌、增加土壤鈣質。

施足基肥,基肥品種以農家肥為主,輔以常用化肥、複合肥等,重在底肥,合理追肥,控制氮肥施用,禁止施用硝態氮肥,測土配方,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根據蔬菜品種每畝基肥施用量為有機肥16m3,速效性化肥15~25公斤,深翻、混勻。

(2)移栽

種植前按照按大行80釐米,小行60釐米起小高壟定植,起壟後覆蓋地膜,提高土壤溫度,利於緩苗。定植時按照株距33釐米打好定植穴,直徑和深度分別大於育苗營養缽的直徑和高度。每穴灌水後,待水滲透營養缽後,

定植時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大水漫灌,否則地溫降低過快,影響緩苗,所以種植春茬黃瓜起壟覆膜後先滴灌澆水造足地上,定植時只澆坐棵水,水量可以適當多些。

定植宜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時應首先選擇和使用健壯的大苗,邊起苗邊取掉外面的營養缽,儘量保持土坨完整,減少根系損傷。先澆坐棵水,然後把幼苗放在定植穴中,用細土填實空穴,封嚴地膜口,使其不漏風。

全部定植完成後密閉棚室,保持棚內高溫高溼的環境,春季緩苗比較慢,大概需要3-5天緩苗,緩苗後澆次緩苗水。

種植大棚春茬黃瓜,掌握這3點關鍵技術,黃瓜病害少產量高

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黃瓜澆完緩苗水後進行蹲苗,待根瓜坐住後開始澆水追肥。

結瓜期肥水供應要及時,施肥方法採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則,一般每採收兩次追肥一次。整個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溼潤。進入盛果期後,根據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澆水一次。

(2)溫度的控制

定植後要保持較高棚溫,以利緩苗。緩苗後加強保溫、防凍和通風、防熱燒等措施。一般晴天,白天棚內氣溫達到28~30℃時通風;陰天,適當通風,保持溫度20℃左右,夜間棚溫15℃(不低於10℃),選擇透光性好的棚膜,以增加光照。


種植大棚春茬黃瓜,掌握這3點關鍵技術,黃瓜病害少產量高

(3)病蟲害防治

溫室以煙粉蝨為主,白粉蝨次之。每年七月中旬以後危害加重,寄主範圍廣泛,是病毒病的主要傳毒媒介,且抗藥性日益增強,防治難度越來越大。

目前,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有兩種,即擋蟲網和黃板誘殺。擋蟲網是在放風口和棚前裙圍處設置,一般是低於40孔目的尼龍紗網,扯緊壓實固定好,擋蟲率可達到70%以上。秋延遲菜種植地區,溫室前期管理通風降溫很重要,溫室牆體預留通風口是十分必要的。黃板誘殺粉蝨,簡便易行,每畝懸掛35片即可,沾滿粉蝨後颳去再塗機油,能連續使用若干年。

化學防治粉蝨是主要手段。化學防治即農藥防治,目前有效的藥物是,噻蟲嗪(阿克泰)、啶蟲脒、吡蟲啉、烯啶蟲胺、異丙威、敵敵畏、藜蘆鹼、噠蟎靈等。當蟲害嚴重時,要混合用藥和交替用藥,噴霧和燻煙相結合。當幼苗移栽時,用阿克泰10包兌一噴霧器水蘸苗盤,可以防治粉蝨、薊馬、蚜蟲一個月左右,並且生根壯苗作用明顯。

早期預防病毒病是主要環節。所謂早期預防就是從種子處理開始,乾熱法或磷酸三鈉浸種,然後是培育壯苗和定期打藥,藥物以防治害蟲的和病毒的藥劑混用最佳。以上防治粉蝨和病毒病的三個部分,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只有採取綜合措施才能治好蟲防好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