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从1551年继任家督至1582年离世,短短三十年间,织田信长便奠定了日本统一的基础。作为战国最有创造性的大名,织田信长往往能以别出心裁的计谋击败强敌。因为一生扩张迅速、少有败绩,信长更是被正亲町天皇赞誉为“古今无双的名将”。

但是被赞誉为无双名将的信长,一生中也有被逼上绝境的艰难时期,而两度将信长逼上绝境的正是其姻亲浅井长政。那么作为信长的姻亲,浅井长政又是如何走上了反抗信长的悲剧道路?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浅井长政


年少有为的家督

“世间少有的幼君”《浅井三代记》如此夸赞浅井长政。

浅井氏,本是北近江的豪族。至战国乱世,长政之祖父亮政成功驱逐了昏庸无道的京极氏,成为了北近江的领袖。之后又在朝仓氏的帮助下击败屡次入侵的南近江六角氏,浅井氏与朝仓氏的羁绊也由此开始。

1546年,英主亮政病故,浅井长政其父久政乃性格懦弱之人。其在位期间,浅井氏因战败而屈服于六角氏。家臣对久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态度十分不满,纷纷将希望寄托于少有名声的浅井长政。1560年,年仅16岁的浅井长政在家臣的支持下坐上家督之位。旨在扫除浅井氏所受的屈辱,浅井长政发动了反抗六角氏的叛乱。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浅井长政


为打败六角氏获得独立,浅井长政领军1万2千大肆入侵南近江,而六角义贤之子义治则聚众两万五千抵抗(人数存疑)。虽兵力不足敌人一半,饱受屈辱的浅井军却化身鬼神一般突入敌阵,浅井长政亦亲身作战,君臣一心彻底击溃六角义治,成功获得了独立。

战役即胜,长政开始整治国中政治。近江领民独立性强,各村之间修建防御措施用于抵抗领内大名的统治。为使领民归顺,浅井长政采取了怀柔措施,不仅保证各村落的自治权力,更是翻修领内寺庙、重启庙会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浅井长政爱民的名声开始在领国内传扬。

通过军事、政治上的活跃,几度沉浮的浅井家也在浅井长政的治理下达到了鼎盛。

与信长结盟

虽被浅井长政击败,六角义贤亦不愿放弃对北近江的控制。为打败长政,义贤开始联络美浓的斋藤义龙,企图包围浅井长政;而浅井长政则与斋藤义龙之敌-尾张的织田信长接触。

1562年,织田信长认为结盟浅井长政不仅可以牵制斋藤氏,亦可为之后的上洛之路打下基础,遂将其妹阿市嫁于浅井长政,正式与浅井氏结为婚盟。

1568年,浅井长政决定帮助织田信长拥护足利义昭上洛,并借助对南近江地形的熟悉,协助信长迅速击溃了反抗的六角氏。因为浅井长政的鼎力相助,织田信长的上洛计划得以在半个月内完成。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松永久秀、三好义继等势力被迫退出京都。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织田信长


另一边六角义贤等势力被驱逐,浅井长政的北近江也得以安稳。织田信长与浅井长政的同盟,给双方都产生了极大的利益。然而双方的同盟却即将走向尽头。

信长的绝境-浅井长政反叛

1570年4月,织田信长突然下令讨伐越前的朝仓氏。此事引起了浅井长政的愤怒,在结为同盟之前,浅井长政便要求织田信长保证朝仓氏安稳,而如今信长违背了誓言。四月二十七日,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的三万联军已经向朝仓氏的本城一乘谷城进发。如果不给予支援,朝仓氏的灭亡已经可以预见。

位于小谷城内的浅井长政收到了朝仓义景的求助。朝仓氏与浅井氏世代为盟,在浅井氏危难之际,朝仓氏更是多次出兵救援。对浅井氏来说,有恩于自己的朝仓氏是比织田信长更有渊源的盟友。为报朝仓氏相助之恩,浅井长政开始行动了。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明智光秀


四月末,浅井长政联合宿敌六角氏出兵越前,试图从身后封锁信长的退路,最后瓮中捉鳖消灭信长。然而浅井长政的计划却破灭了,当浅井长政赶到越前时,织田信长已经率先得到情报于金崎撤退。朝仓义景与浅井长政的联军却在金崎一带被殿后的木下秀吉与明智光秀阻拦。织田信长侥幸以数十骑逃回京都。

关于浅井长政为何反叛织田信长,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浅井三代记》中的记载:浅井长政与其父久政因为不满织田信长攻击有恩于自家的朝仓氏而起兵反抗信长。但根据后代的说法,浅井长政的反叛还与织田信长的态度有关。

在信长上洛颁布的书状中记载:信长对德川家康等大名都用三河守殿的敬称,唯独对浅井长政直呼其名。信长似乎已经将浅井长政当做了自己的家臣。对1560年才通过战争获得独立的浅井氏来说,信长将浅井长政当做家臣的行为是对长政极大的侮辱。

长政对信长的反叛或许也有保证自家权力与独立性的原因。

姊川合战-姻亲间的血战

遭受了金崎败退的耻辱,织田信长对浅井长政的反叛震怒不已,随即开始谋划讨伐浅井长政。五月,信长命令丹羽长秀前往若狭平定反抗势力。六月,织田信长邀请德川家康一同率军出征近江。并迅速击败六角氏,包围了小谷城。21日,木下秀吉、柴田胜家等人开始于小谷城下放火骚扰浅井长政。但不足以攻破位于小山之上的坚城小谷城。

在织田信长包围小谷城期间,朝仓义景派遣大将朝仓景建率军一万前往近江支援浅井长政(决定家族存亡的战役,朝仓义景都未亲自出阵,其统治上的无能可见一斑)。六月二十八,浅井与朝仓联军兵数达到两万,有了与织田信长的一战之力,两军便于姊川布阵。

战斗于清晨开始。浅井长政以8000人于野村对阵信长13阵两万兵力。虽人数劣势,但近江之地向来民风剽悍,战役初期,浅井军竟然一度占据优势,更有浅井方勇将远藤直经连破织田信长十一阵的逸话。然而战斗进行至后半段,一万朝仓军竟然被德川家康六千人击溃。浅井长政为防止被夹击,只能退回小谷城中。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虽获得姊川合战的胜利,信长一时也无法攻克小谷城,只好在命令丹羽长秀等人监视浅井方佐和山城等支城后率军撤退。姊川一战中,浅井、朝仓联军虽然元气大伤,但两军的奋战却为之后信长包围网的构建拖延了宝贵的时间。

第一次包围网-信长最艰难的时期

1570年7月,织田信长刚刚于北近江退兵之时,反信长势力开始活动了。25日,阿波的三好康长联合三好长逸、细川昭元、筒井顺庆等势力发兵一万三千威胁摄津、河内等地。

因为之前的北近江血战,织田信长一时无法调集军队再次出阵。至八月下旬,织田领内已有一些小城丢失。直至20日,织田信长才由岐阜城发兵三万前往京都方向救援。九月,织田信长与三好联军于野田城、福岛城一带对峙。期间,别所、畠山等势力加入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织田信长


“攻守双方以洋枪不分昼夜地相互射击”-《信长公记》

在持续的血战与织田方源源不断的援军包围之下,三好联军渐渐处于劣势,甚至有与信长求和之意。结果此提议被信长一口回绝。九月十三日,本愿寺显如忽然率领一向一揆势力加入三好一方。次日,本愿寺、三好联军近六万人与织田信长六万人于野田福岛一带发生大规模激战。双方均损失惨重。

趁织田信长与一向一揆势力对峙期间,浅井长政联合朝仓义景再次于小谷城出阵。十六日,浅井长政率军进攻宇佐和城,信长之弟织田信治与爱将森可成战死。之后浅井长政又率军于京都外围放火,并最终于京都不远的比叡山布阵,直接威胁到织田信长的腹部。

面对浅井长政的背袭,织田信长被迫从摄津撤阵。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大津与浅井长政对阵。战争进行到十月,因为织田信长在至贺之阵被浅井长政牵制。本愿寺、三好等势力于外围逐渐逼近京都。1570的第一次包围网,在浅井长政、三好氏、本愿寺等势力的配合下,织田信长已经被逼上绝境。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浅井长政

10月末,山穷水尽的织田信长只好请求正亲町天皇出面调停与本愿寺的战斗;而朝仓氏害怕北陆降下大雪封锁道路也开始撤兵。11月,离胜利只剩一步之遥的浅井长政也接受停战协议开始撤退。第一次信长包围网便如此功亏一篑。

在这之后,浅井长政完全失去了逆袭织田信长的机会,也决定了其最后的悲剧性的结局。

小谷城陷落-英雄的末路

1571年,织田信长打破停战协议,开始破除信长包围网。九月,织田信长火烧比叡山延历寺,期间浅井、朝仓亦发动大大小小的反信长战争,但全部被织田信长击退。1573年,浅井长政最后的希望武田信玄上洛途中病死。武田军撤退后,三好氏、足利义昭、朝仓氏先后被织田信长打败。八月,织田信长将怒火蔓延至小谷城。

为防备信长,浅井长政开始加强小谷城中守备,同时浅井长政请求各地寺庙组织民众反抗织田信长。之前说过,浅井长政素来敬民、爱民,也深受领民爱戴。为帮助领主浅井长政抵抗织田信长,各村落之间各自为战。在小谷城陷落之前,仅仅是为浅井长政战死的领民就达数千人。

然而这并没用停滞织田信长进攻小谷城的步伐。

日本战国:与信长为姻亲的浅井长政,如何走向了反抗信长的悲剧?

阿市


“将阿市送回信长阵中”《浅井三代记》

在织田军攻破小谷城时,浅井长政将自己疼爱的妻子阿市送回了织田信长处。随后浅井长政遣散了自己的家臣,自己于小谷城中自尽。随着织田军攻破本丸,悲剧英雄浅井长政的一生也走到了终点。

结语

以成败论的观点来看,浅井长政因为注重传统义理而背叛强大自己数倍的织田信长是十分愚蠢的行为。

然而人往往是感性的,抛开成败不论,浅井长政不顾自身家族的消亡而始终与同盟朝仓氏并肩作战的义行难道不是英雄所为吗?可惜战国乱世之中,仅凭义理并不足以生存,而这也导致了浅井长政的悲剧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