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水墓”被发掘,漂来20多具棺材,一个被忽略王国浮出水面

历史上很多大型古墓的发掘源于一次次的意外。

战国“水墓”被发掘,漂来20多具棺材,一个被忽略王国浮出水面

1978年2月的一天,军队在随州擂鼓墩东团坡一带扩建厂房时,开山炸石。红砂岩块纷纷落下之际,人们发现了一片褐色的土层,土层之中间或可以看到木炭以及大型的条石。

人们第一感觉,这应该是座古代的大型墓葬。考古专家问询赶来,现场分析后,初步判断这一座先秦古墓。随即,他们对周遭进行了钻探发掘。经过勘探,这座古墓奇大无比,足有220平方米之广,其椁室也近200平方米。这种规格在南方十分少见,专家们十分高兴。

战国“水墓”被发掘,漂来20多具棺材,一个被忽略王国浮出水面

欣喜之余,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挖开古墓的封土后,人们并没有看到一贯出现的地宫或者墓室,而是发现了一潭沉寂已久的死水。难道这是传说中的“水墓”,依据当时的地理条件,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墓葬的。专家们随即排除了这种可能。

战国“水墓”被发掘,漂来20多具棺材,一个被忽略王国浮出水面

后来,专家结合之前已经存在的墓坑中部的盗洞分析,这墓应该是被雨水侵袭了。经过缜密的筹划,为了保护陪葬品不被破坏,专家小心翼翼地抽水,结果又顺水漂来23具木棺。打开木棺,里面是一些女性的遗骨,年龄在13岁~25岁之间。显而易见,这是墓主人陪葬的人殉。后来,专家根据随后墓中发掘的随葬品推测,这些应该是女乐工。

战国“水墓”被发掘,漂来20多具棺材,一个被忽略王国浮出水面

水位下降后,专家发现这是一座竖穴木椁墓。椁墓分东、中、西、北四室,重达3.29吨的木质主棺就位于东室内。主棺内装殓宜具男性骸骨,男性,身高在1.61米~1.63米之间。毫无疑问这就是墓主人,但具体是谁呢?

战国“水墓”被发掘,漂来20多具棺材,一个被忽略王国浮出水面

专家一时无法判断,但根据主棺旁的一件刻有“曾侯乙之寝戈”铭文的戈,人们断定墓主人就是曾侯乙,曾侯乙是曾国的诸侯,名“乙”,故名“曾侯乙”。在古代戈只有高贵的人才可以定制,这一点与曾侯乙的身份相符。

如此一来,问题便出现了?曾国在历史文献中几乎找不到有关他的记载。曾国到底在哪里呢?曾侯乙戈上有一段铭文,记载了战国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而在史书尤其是《左传》中,随国才是楚国兴起的过程中的保护国。当年,吴王阖闾伐楚,攻破占领楚都城郢后,楚昭王逃到“随”国。后来,人们又多方求证,“曾”国确实存在,文献中常常用“随”来指代,‘曾’‘随’确实是一个国家。

战国“水墓”被发掘,漂来20多具棺材,一个被忽略王国浮出水面

曾侯乙古墓不仅修整了人们固有的一些观念,还颠覆了人们对音乐史的认知。曾侯乙古墓最大的特点就是出土了大量的礼器和乐器,其中其中曾侯乙编钟一套六十五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编钟内蕴含的青铜冶炼技术以及极为先进的失蜡法更是为学界所仰视,被誉为“国之瑰宝”。他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