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2020剛開年,中國產業迎來了集體水逆。

這次,頭頂“中國之光”的北大方正成了2月最大的焦點。

半個月前,方正集團發佈公告,由於未能償還3030億到期債務,並且明顯不具備清償能力,不得不被銀行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7天后,法院裁定受理申請,指定方正集團清算組擔任管理人。這無疑是一顆巨型炸雷,引爆了國內企業的恐慌。

往大了說,方正依託高校,旗下有北大醫藥、方正證券等6家上市公司,坐擁3600億資產,是國內僅有的兩家千億級校企之一;

往小了說,20年前的方正電腦,如今的微軟雅黑……都牢牢佔據著用戶習慣。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在市場和用戶兩端叱吒風雲34年的硬核企業,竟也捱不過2個月的疫情?然而方正走上絕路和疫情沒什麼關係。純屬是卒於頑疾,斃於作死。

含著科技基因出生,砸著血淚成長

20年前的方正,頭頂無數令左鄰右舍望其項背的標籤:功名卓著;中國最牛校企;漢字擁抱計算機之功臣……

央視更是把方正的價值和愛迪生放在一起類比:

只要你讀過書,看過報,你就要感謝他,就像你每天用到電燈要感謝愛迪生一樣。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這一切的光環加持,都源於方正的科技基因。而賦予方正科技基因的人,是當時還濟濟無名的王選。

1956年,國家提出了“向科學進軍”計劃,在北大成立了計算數學系。當時全中國的計算機都沒幾臺,在北大讀大三的王選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個冷門專業,為的就是“國家需要”。

把國家命運視為己任的王選,一腔熱血燒了18年,為科研拋頭顱灑熱血。這期間,王選每天通宵達旦地設計計算機軟件,為了能精細研讀國外文獻,還挪出來一大部分時間學英語。

時間一久,他終於體力不支累倒了,一病就是好幾年。

好在他始終沒放下對計算機的研究,18年後迎來了報效國家的機會。

1973年,新華社技術代表在考察期間發現日本的報社已經用上了照排機,這個稀罕物件足以讓國內的代表驚掉下巴。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在國內,報紙排版沿用的還是落後的鉛字印刷,工作人員得先按照文稿把鉛塊一個個找出來排列好,再打樣、壓型、澆鉛板。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這樣下來,國家每年在鑄字和排版上都要花費20萬噸鉛合金和200萬副銅模,一本像樣的圖書出版需要耗費1年左右的時間,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不僅汙染環境,對工人的身體也存在極大損傷。效率低、花費大、損害勞動力、汙染環境,鉛字印刷的弊端隨便拎出一條就讓王選難以接受。

於是,他開始研究“漢字精密照排系統”。1974年,世界上的照排機已經革新到了第三代,但還無法解決漢字的儲存問題。

西方的26個字母要想數字化很方便,但漢字不僅數量多,字體變化也豐富多樣,編排一個字號的文字通常需要儲存上千個字節。

但問題總歸要解決,總不能棄用漢字吧。王選開始從偏旁部首做切入點,根據規則筆畫和不規則筆畫的差異描述字體,然後存入系統。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很快,王選的思路受到了群嘲:

一個助教,想創造美國都沒轍的漢字照排機,簡直白日做夢。


不過你們嘲諷就嘲諷吧,王選不僅一點都沒當回事,還把這項工作延續了6年。

1981年,王選研製出了中國第一臺計算機激光漢字照排機,但當時大家更信賴美國的技術,王選的機器一度受冷,無人敢用。

好在,經濟日報“身先士卒”,第一個把王選的機器投入使用。

在用了機器的日子裡,經濟日報不是延遲發刊,就是因為排版出錯在自家報紙上道歉。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報社領導坐不住了,跟王選下了最後通牒:如果10天以後還存在紕漏,就永久棄用。

眼見機器的漏洞把經濟日報帶進了大坑,王選帶著團隊駐紮報社,全天蹲點,機器一出問題,立馬拿回去調適。

10天以後,王選的照排機終於實現0故障運轉。

這項技術給在中國沿用150年的鉛字印刷畫上了句號,開啟了計算機激光印刷時代,讓中國告別鉛火,邁入電光。

為了實現激光排照技術商用,1992年,方正集團應運而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上世紀90年代末,北大方正佔領了國內報刊出版業90%以上的市場,圈了海外中文排版系統80%的份額;

直至2009年,單單方正一家企業的利潤,就佔據了中國整體校企總和的70%,同行望塵莫及;

此後,方正一躍躍進國企500強,在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位列第5。

當年的方正帝國前途一片光明,誰也沒想到34年後,這個始於科技創新的最牛企業也難逃命運的擺佈。

與狼共舞,一般人欠不了這麼多

1993年,方正的奠基人王選退出了一線,把重心放在了培養新人上。他說:年輕人能給方正帶來更多的生命力,促使方正有更好的發展。

這本該是一場“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美談,誰知道30年間卻成了“前人栽樹,後人掘墓”的殘局。和王選“死磕創新”的低調截然相反,離開靈魂人物的方正被扣上了“IT界內鬥最激烈”的帽子。

10年裡,方正內部經營派和技術派的鬥爭逐漸白熱化、公開化,內部的不合直接表現在了業績上。

1999年,方正遭遇了成立以來首次營業虧損。不得以,北大副校長魏新被指派出任方正副董。

眼看著當年的聯想在電腦界大殺四方5年後,魏新心癢難耐,放話三年之內趕超聯想。

但連續幾年,聯想都死死壓住方正一頭。面對混亂紛爭、一地雞毛的企業,想做到擲地有聲對空降的魏新來說難上加難。

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魏新開始尋求外援,在資本市場上揚名立萬的李友和張海成了他的中意人選。

當時,李友和張海號稱民間氣功大師,靠著一招包治百病的瑜伽發展30萬信徒,短短几年斂財數千萬,在股市呼風喚雨。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魏新看中了兩人的狠勁兒,於是拋出了橄欖枝,讓李友出任方正集團的CEO。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此舉無異於引狼入室,徹底把王選的餘溫潑滅,讓方正一夜之間變了調性。初入方正的李友還沒站穩腳跟,便拉攏了幾十位校友投入自己麾下,架空魏新,操盤方正。

此後,方正在資本市場上一往無前。先是斥資2.3億收購浙江證券,又豪擲2億收購蘇州鋼鐵,最後又入主西南製藥,收購武漢正信……

一連串的操作下來,方正資產膨脹數倍。而後,李友靠著“空殼公司”、“交叉持股”等資本玩法,向外圍公司輸送利益,把方正一點點掏空。李友越玩越嗨,手段也變本加厲。他開始利用職權讓親友位居高位,以250萬資產撬動200億國資。

誰知道張海因挪用資金被警方逮捕,新找來的幫手不甘心做千年老二,趁機舉報了李友涉嫌非法交易。

2016年,李友鋃鐺入獄。雖然李友被捕大快人心,可此時的方正已經無力迴天。

李友一方的“凱地系”怎會因為李友入獄就輕易把方正控制權拱手讓人?於是在北大員工辦理證件時,他們當場搶奪方正公章、營業執照,當街撕逼,扭打現場暴力不堪。

此後,不同派系之間互相拆臺,互相推卸,情況已經嚴重到一個文件審批需要耗費幾個月去走流程。

管理上錯亂,資金的漏洞也逐漸顯露。李友在位的這段時間,方正幾乎每年都在買買買,涉及的產業包括地產、金融、大宗商品貿易,負債率高達82.82%,總負債金額已經超過了3030億。

方正虧損越來越多,沒人記得當年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是20世紀重大技術成就中,以一票之差排在“兩彈一星”後的開天食糧。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原本發光放熱的朝陽公司,在一片唏噓中成了漏洞百出的金融企業。


帝國倒塌背後:方正無血可造

方正的內部鬥爭也好,資本擴張也罷,在全球大大小小的企業中不足為奇,鮮有能對企業造成致命性打擊的。方正也是如此,抽調它最後一張底牌的,是盲目發展多元化而丟失主業的貪婪。

相比於欠債,更讓人絕望的是看不到還債的希望。2019年,方正的淨虧損已經31.9億元,也就是說,每天一睜眼,方正就要虧掉1183萬!

究其根本,無非是方正已經無血可造了。被吸乾血的方正,為什麼連“祖傳”的造血能力都喪失了?

方正的財報給出了答案,2019年前三季度,方正的研發費用佔比僅僅是營業額的0.3%,這個數據遠低於高科技同行研發佔比10%的平均水平。

在研發投入不足的對面,是62億的資本支出,足足超過了研發費用的20倍!相比苦心技術研發,炒資的錢來得快、數額大。可當產學結合成了過去,核心技術丟了壁壘,方正已經絲毫沒有了競爭力。

無獨有偶,栽倒在同一個坑裡的巨頭還有海航。


CEO入獄,負債3030億!最牛校企,真的太可惜了


2008年,海航將自己的業務延伸至旅遊、商業、酒店、資本等8大板塊,並且在3年間快速併購了700家企業。可這些併購企業各自為政,風險逐漸累積,短短一年,海航的負債率已經高達79%。長期的矛盾逐漸拖垮了海航的主業,裹足不前之際,海航最終在上個月難逃噩運。和當初信誓旦旦要創收1萬億營收的豪言壯志不同的是,海航董事陳峰換了說辭:


認為什麼都能幹,什麼都可以乾的時候,禍就埋下了。

兩個本來靠核心業務就能佔據國內龍頭的企業,在過度多元化的道路上葬送掉了他們的理想,這也印證了馬克思那句話:“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了起來。”

方正和海航的遺憾,再次給我們強調了理性的重要。

很多企業家,在戰略上都十分容易衝動,認為自己在一個行業能成為領軍人物,就一定可以在不同領域施展拳腳,把魯莽當夢想,直到摔得鼻青臉腫。

對企業家們來說,比起“大而廣”,“專而強”更具有借鑑意義。

在資本誘惑下仍不忘起家的初心,迴歸商業本質才是正確打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