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國產的飛機

1.馮如一號:


民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國產的飛機

馮如一號

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自制的“馮如1號”飛機在美國加州奧克蘭首飛成功,完成了屬於中國人的首次載人動力飛行。2019年9月,首架“馮如1號”1:4復原飛機模型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作完成,並在京向中國科技館進行了捐贈。

2.譚根水上飛機

民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國產的飛機

譚根水上飛機

譚根水上飛機,是在1911年前後,譚根在華僑資助下自行設計並製造出一架船身式水上飛機參加萬國飛機制造比賽大會並獲獎。該機是在寇蒂斯F型基礎上加以改裝設計的,如將副翼移至上翼後緣處,其動力裝置則裝置是仿萊特飛機用鏈條帶動螺旋槳轉動。

譚根水上飛機參考數據:

類型

雙翼單發活塞式水上飛機

乘員

2

尺寸

翼展13.80米,機長8.50米,機高3.65米

重量

最大起飛重量約798千克

動力裝置

霍爾·斯柯特(Hall Scott),功率約80馬力

性能

最大速度90千米/時,升限360米

3.復興式飛機


民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國產的飛機

韶關飛機制造廠產復興式飛機

4.遼FHl式輕型轟炸機

是由東北空軍自己製造的戰鬥機稱為“遼F1式”,這種飛機吸收德國福克戰鬥機和法國戰鬥機的一些優點,為雙翼型,裝備有兩挺劉易斯航空機槍。輕型轟炸機稱“遼FHl式”,可載4枚50千克的航空炸彈;中型轟炸機稱“遼H1式”,每架轟炸機有2名飛行員,2挺機槍,可載4枚100千克的航空炸彈,飛機航程比較遠,是東北自制飛機中技術含量最高、製造難度最大的飛機,價格比較昂貴,製造困難,因此僅有10架。


民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國產的飛機

遼FHl式輕型轟炸機

5.中運1號運輸機


民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國產的飛機

中運1號運輸機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制造廠(第二飛機制造廠、海孔飛機廠)的林同驊教授帶領剛剛從大學畢業的數十名青年,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於1944年8月成功研製出了“中運1號”木質雙發中型運輸機。

基本參數

材料:木質包蒙布,副翼、襟翼為鋁合金

發動機:美製R-1820-F九缸星型發動機,馬力450匹

總重:4540 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342 千米/時

航程:1600 千米

載員數:11人,其中飛行員、領航員3人,乘客8人

6.一款偽滿洲國的戰機——2式高級教習機

民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國產的飛機

2式高級教習機

2式高級教習機”產於中國東北的偽滿洲國“滿洲飛機廠”,是日本97式戰鬥機改型。

參數

型號: Ki-27a

類型:單座戰鬥機

動力:一臺710馬力“壽”式9缸星型活塞發動機

飛行性能:3500米最大飛行速度470公里,爬升至5000米需時5分22秒,實用升限12250米,航程1710公里

重量:空重111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790公斤

尺度:翼展11.31米,機長7.53米,機高3.25米,翼面積18.55平方米

武器:2挺7.7毫米89式機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