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梆子腔体系的鼻祖,那么秦腔的板腔体是如何形成的?

萌萌小笑笑


梆子腔,是早期的板式变化体的戏曲声腔。板式变化体系,是以上下句对称的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以各种板式变化为特征的结构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形式的运用,内容的表达十分灵活自由,不受某种固定格式的束缚,因而,板腔体是戏曲音乐的重大变革。

  • 板式变化体是采用单一曲调不同板眼和旋律变化来表现戏剧内容的声腔体系。它比曲牌联套体要单纯、灵便,易于被人所掌握;加之,内容适时,文辞通俗,因此,新兴的梆子腔得以广泛流传,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音随地改,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的营养而衍变为各种梆子腔。有的成为独立的剧种,如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有的成为多声腔剧种的组成部分,如滇剧的丝弦,川剧的弹戏(乱弹、盖梆子),它们构成了梆子声腔系统,简称梆子腔系。


  • 板式变化体的声腔,是对戏曲的唱腔结构一次重要的革新与发展,它使剧本创作和舞台表演从曲牌联套的格律中解放出来,更加适合戏剧化的需要。它为后来地方戏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成了其他地方戏曲音乐吸收和借鉴的对象。
  • 那么,板腔体是否是由曲牌体演变而来的?如果是,又是怎样由曲牌体演变而来的呢?
  •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何谓曲牌体和板腔体。曲牌指曲调名称,俗称牌子。如【点绛唇】、【山坡羊】、【水仙子】等。每支曲牌都从属于一定的宫调,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人们要创作歌曲,便要“依声填词”,遵守这一曲牌的格律。数支曲牌连缀构成的声腔体系就是“曲牌体”。元杂剧和明代用昆曲等曲调演出的传奇剧本都是按曲牌体创作的。


  • 所谓板腔体是以对称的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曲式,通过节奏、节拍的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板式。早在唐宋大曲及变文等说唱艺术中已有这种曲式,后来应用到戏曲中,就成为板腔体。所谓“板式”,就是一种节拍形式。清代王德辉、徐沅澄《顾误录》说:“板即古之拍也……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故谓之板眼。”曲牌体的每一支曲牌的乐句比较固定;而板腔体音乐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对称的上下句,这一对上下句就相当于一个乐段。一段完整的唱腔可以由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乐段组成,因此变化比较自由,演员在演唱时对于“腔”的运用和发挥就可以有更多的创造空间,这也是板腔体的戏曲剧种可能产生各种艺术流派的原因之一。


  • 有专家考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山陕梆子是曲牌体与板腔体并存的。如天启二年的曲谱折子中收录的梆子腔工尺谱就有许多曲牌。“现存清代抄本《普救寺》、《翠玉章》等戏中出现的词牌体与板腔体相混杂的唱法,无疑保留了词牌体向板腔体转化的基本特征。”因为板腔体比起曲牌体更容易记、容易唱、容易传播,所以山陕梆子在同较早就使用了帮腔体的西秦腔的交流和竞争中,逐渐演化成了板腔体。“其间经过的时间,主要是明万历至清康熙间一百余年。”


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板腔体在明代即与“四大声腔”同时存在于舞台。它的直接来源是被称为“诗赞系”说唱艺术(宝卷、劝善书、说书等)或“吟诵体”杂戏。陕西学者王依群将劝善调与秦腔的【二六板】做了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劝善调的唱调与秦腔的基本板式【二六板】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他说:唐宋以来的大曲,早已具备了“基调变奏”的艺术方法,特别是有了“散、慢、中、快、散”节奏变化的艺术技巧后,到劝善调已能“腔由字生,字正腔圆”了。所以可以推断出由变文到劝善调,再由劝善调到秦腔的基调【二六板】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


秦腔须生


谁告诉你秦腔是梆子戏的鼻祖?胡说八道,这一说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胡扯,毫无根据,自欺欺人。关于梆子腔的起源,学术界公认的是明中清初发源于晋陕,就是今天所说的山陕梆子,多指向中国晋南的古蒲州。《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曾因《平阳府志》的编制而来到平阳,与此同时他还观赏了当地的歌舞戏曲等,他所留下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也成为了后人研究蒲州梆子的史料。

秦腔是从陕山梆子(蒲州梆子和同州梆子)延伸而来,同州梆子也称老秦腔,现在的秦腔由老秦腔发展而来,在西北五省成长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