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煜诗词,乱世浮沉,品南唐后主的“生不逢时”

在古代众多皇帝当中,李煜算的是文化造诣最高的一人,同时他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帝王。原因在于李煜这一生都将激情放在诗词创作上,并没有承担起一个君主所应有的责任,最后导致国家灭亡,他本人也被囚禁起来。李煜最受人关注的当属他的诗词,虽然李煜留给后人的佳作为数不多,但他的作品却可以个个称之为精品,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后人对于李煜的评价是“生不逢时”,因为李煜志在文学,但是历史潮流之中却将他推到了帝王之位。虽然他坐上很多人心心念念的皇位,但李煜本人却过得并不开心,帝王之位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一颗火种。那么李煜这一生中都有哪些诗词经典诗词呢?他又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解读李煜诗词,乱世浮沉,品南唐后主的“生不逢时”

一、李煜政治生活与治生活与诗

李煜从小生活在皇宫之中,伴随他的是琴棋诗画。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也造就李煜非常高的才气以及单纯善良的性格。李煜大多数诗句都委婉充满浪漫气息,在当时的文艺界中,闪烁独特的光辉。其中,李煜早期做的一首《长相思》是这样描绘恋人之间的感情:“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将女子对于恋人的期盼描写的淋漓尽致,他的诗中也大多呈现出温婉动人的一面。

也许正是因为李煜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当中,所以他所书写的诗词都充满着天真烂漫。“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这首《玉春楼》用自然洒脱的手法,将宫廷的情景描绘出来。语言十分简洁,活泼。这样美好的性格以及温婉的诗词,让李煜的人生显得非常浪漫美好。当时李煜的诗词受到赞赏,就连朝中的百官们都十分羡慕。

但终究生在皇家,李煜又引来众人的羡慕,自然会招来很多猜忌。但李煜本人却无心从政,他的诗中大多描绘一种美好的爱情,他更是称自己为“钟峰隐者”,表现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表现而招来杀身之祸。

不过该有的猜忌终归会来,李煜的异于常人的长相也是众人警惕的对象,史书中这样描述李煜的相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这种长相被人称为帝王之象。

解读李煜诗词,乱世浮沉,品南唐后主的“生不逢时”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李煜在《渔夫》中书法成自己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自己是一心扑在诗词上,而且他本人十分温和,一点都没有政治野心。但是当时的太子病逝了,他也因此成为未来国家的接班人,并且逐渐开始参与到国家大事的讨论中。虽然李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但生在皇家他,必须要承担身上的使命。此后,李煜的人生也彻底改变了。原本想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但他却成为了一国之主,更成为众矢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煜所在的南唐由于战乱等原因,国力已大不如从前。处于乱世时代的李煜,却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这首《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李煜怀念以往生活的场景,诗句中多带有悲伤之意,将这种国家灭亡的感情挥洒的淋漓尽致。很多人认为李煜并不适合做君主,他耽误了南唐。不过在历史的潮流中可以发现,李煜上台之后,南唐势力就逐渐衰退,凭李煜一人之力,并无法挽回。李煜也曾试图做挣扎,他注重招贤纳士,并且削弱地主利益,为国家增加不少收益。但这些却无济于事,南唐的衰退依旧无法阻挡。

在这个时候,北宋也慢慢崛起。李煜虽然是一个诗人,但他也能够感受到危机以及自己现在处于危险的境地当中。因此他积极的向北宋联络感情,并且愿意低头,不断为北宋进贡等,希望自己所在的国家和子民能够安定。对于李煜的做法,宋太祖甚是满意,甚至为李煜发来了诸多祝福。“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首《清平乐·别来春半》是李煜为其弟弟李从善所做。当时李煜派弟弟去进贡,没想到却被扣在宋朝,这首诗寄托李煜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解读李煜诗词,乱世浮沉,品南唐后主的“生不逢时”

登基之后,李煜还将周氏立为皇后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周后” 。大周后身体不太好,疾病缠身,李煜却对她不离不弃。不过此时大周后的妹妹也常来宫中,妹妹长得非常漂亮,李煜常常与她约会。大周后去世之后,李煜立即娶妹妹,后人称之为“小周后”两人在那之后心心相印开启一段恋爱时光。 “花明月暗笼轻雾,尽孝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李煜这首菩萨蛮》正是为小周后所做。由于小周后与大周后的特殊关系,李煜前期只能和小周后偷偷幽会,这首诗。

但好景不长,当宋军攻入金陵关城时候,李煜送到开封,开启囚禁生涯。可想而知,李煜整日的生活自然困苦不堪,这时他也做出了很多传世佳作,让后人难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首诗是李煜在怀念自己的家乡以及曾经的生活,无奈世事变迁,李煜也只能将这种思念放在诗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随着时间流逝只能将自己的思念忧愁放在诗中,最终结束自己这一生。

解读李煜诗词,乱世浮沉,品南唐后主的“生不逢时”

二、李煜诗词的特点

(一)朴素淡雅中暗藏玄机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雅客的诗词大多充满华丽的辞藻。虽然能凸显出其高超的文艺造诣,但读者看起来总是晦涩难懂。李煜的诗却非常简单朴素,即使我们没有太多文学功底,但读他的诗也毫无障碍,能够了解李煜诗词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大家千万别看李煜的诗词简单,就以为李煜没有太多文采。其实这些简单的文字,全都经过精心的琢磨,在文字的排列组合之下,李煜将诗词展现出优美之意,又让普通人能读懂,这正是李煜的高超之处。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例如在这首诗中,所有的名词都很简单,无论是酒、桃李还是浪花,都是我们日常能见到的景物。但经过这番巧妙的组合之后,就能看到一幅淡雅的场景。李煜能用几个简单常见的字眼,就像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卷,如果没有经过琢磨,又怎能有如此的表现呢?李煜前期的生活自由自在,因此他的大多诗句也都展现出放飞自我的一幅美丽画卷。

李煜将这种坦率延续到了后期的创作当中。当李煜被俘之后,他也毫无避讳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在这首词中描述了很多以往繁华的街景,表达出他对过去的恋恋不舍以及对如今生活的不满。也许正是因为李煜在的这种坦率性格,才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解读李煜诗词,乱世浮沉,品南唐后主的“生不逢时”

(二)善于将情景赋予诗句中

在李煜的诗中,我们总能看到各种情境,例如在前面两个诗句当中,我们看到了垂钓的场景以及南唐时候街中繁荣的景象,李煜玉善用诗句来表达各种情景。

在“春花和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当中,也能看到李煜所想表达出来的意境。之所以李煜的这些诗词能够流传至今,因为他善于用巧妙的语言表达出意境和情景。越是细细品读这段诗句,越能体会到李煜当时的感情,一种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当然,李煜的诗词也随着他所处的环境而不断变化。前期李煜的诗句中大多表达出浪漫情景。到后期,都是一些凄凉和思念之情景。在《相见欢》当中,李煜用“月亮、小院”等简单的词语,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带有悲凉气息的情境,让读者体会到李煜当时被囚禁时的孤独心情香 。

解读李煜诗词,乱世浮沉,品南唐后主的“生不逢时”

李煜后期的这些诗句中,用简单词语却能散发着种种悲凉,让读者也跟着李煜一起悲凉。因此李煜善于用巧妙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情景,这些词语与情景交融的场景,为我们造就一幅幅生动的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