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煜詩詞,亂世浮沉,品南唐後主的“生不逢時”

在古代眾多皇帝當中,李煜算的是文化造詣最高的一人,同時他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帝王。原因在於李煜這一生都將激情放在詩詞創作上,並沒有承擔起一個君主所應有的責任,最後導致國家滅亡,他本人也被囚禁起來。李煜最受人關注的當屬他的詩詞,雖然李煜留給後人的佳作為數不多,但他的作品卻可以個個稱之為精品,受到廣大文學愛好者的喜愛。

後人對於李煜的評價是“生不逢時”,因為李煜志在文學,但是歷史潮流之中卻將他推到了帝王之位。雖然他坐上很多人心心念唸的皇位,但李煜本人卻過得並不開心,帝王之位也為他後來的命運埋下了一顆火種。那麼李煜這一生中都有哪些詩詞經典詩詞呢?他又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

解讀李煜詩詞,亂世浮沉,品南唐後主的“生不逢時”

一、李煜政治生活與治生活與詩

李煜從小生活在皇宮之中,伴隨他的是琴棋詩畫。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也造就李煜非常高的才氣以及單純善良的性格。李煜大多數詩句都委婉充滿浪漫氣息,在當時的文藝界中,閃爍獨特的光輝。其中,李煜早期做的一首《長相思》是這樣描繪戀人之間的感情:“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將女子對於戀人的期盼描寫的淋漓盡致,他的詩中也大多呈現出溫婉動人的一面。

也許正是因為李煜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環境當中,所以他所書寫的詩詞都充滿著天真爛漫。“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開,重按霓裳歌遍徹。”這首《玉春樓》用自然灑脫的手法,將宮廷的情景描繪出來。語言十分簡潔,活潑。這樣美好的性格以及溫婉的詩詞,讓李煜的人生顯得非常浪漫美好。當時李煜的詩詞受到讚賞,就連朝中的百官們都十分羨慕。

但終究生在皇家,李煜又引來眾人的羨慕,自然會招來很多猜忌。但李煜本人卻無心從政,他的詩中大多描繪一種美好的愛情,他更是稱自己為“鍾峰隱者”,表現出自己沒有政治野心,更不希望因為自己的表現而招來殺身之禍。

不過該有的猜忌終歸會來,李煜的異於常人的長相也是眾人警惕的對象,史書中這樣描述李煜的相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這種長相被人稱為帝王之象。

解讀李煜詩詞,亂世浮沉,品南唐後主的“生不逢時”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李煜在《漁夫》中書法成自己閒雲野鶴般的生活,自己是一心撲在詩詞上,而且他本人十分溫和,一點都沒有政治野心。但是當時的太子病逝了,他也因此成為未來國家的接班人,並且逐漸開始參與到國家大事的討論中。雖然李煜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但生在皇家他,必須要承擔身上的使命。此後,李煜的人生也徹底改變了。原本想平平安安的過完這一生,但他卻成為了一國之主,更成為眾矢之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煜所在的南唐由於戰亂等原因,國力已大不如從前。處於亂世時代的李煜,卻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這首《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李煜懷念以往生活的場景,詩句中多帶有悲傷之意,將這種國家滅亡的感情揮灑的淋漓盡致。很多人認為李煜並不適合做君主,他耽誤了南唐。不過在歷史的潮流中可以發現,李煜上臺之後,南唐勢力就逐漸衰退,憑李煜一人之力,並無法挽回。李煜也曾試圖做掙扎,他注重招賢納士,並且削弱地主利益,為國家增加不少收益。但這些卻無濟於事,南唐的衰退依舊無法阻擋。

在這個時候,北宋也慢慢崛起。李煜雖然是一個詩人,但他也能夠感受到危機以及自己現在處於危險的境地當中。因此他積極的向北宋聯絡感情,並且願意低頭,不斷為北宋進貢等,希望自己所在的國家和子民能夠安定。對於李煜的做法,宋太祖甚是滿意,甚至為李煜發來了諸多祝福。“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這首《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為其弟弟李從善所做。當時李煜派弟弟去進貢,沒想到卻被扣在宋朝,這首詩寄託李煜對弟弟的思念之情。

解讀李煜詩詞,亂世浮沉,品南唐後主的“生不逢時”

登基之後,李煜還將周氏立為皇后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周后” 。大周后身體不太好,疾病纏身,李煜卻對她不離不棄。不過此時大周后的妹妹也常來宮中,妹妹長得非常漂亮,李煜常常與她約會。大周后去世之後,李煜立即娶妹妹,後人稱之為“小周後”兩人在那之後心心相印開啟一段戀愛時光。 “花明月暗籠輕霧,盡孝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李煜這首菩薩蠻》正是為小周後所做。由於小周後與大周后的特殊關係,李煜前期只能和小周後偷偷幽會,這首詩。

但好景不長,當宋軍攻入金陵關城時候,李煜送到開封,開啟囚禁生涯。可想而知,李煜整日的生活自然困苦不堪,這時他也做出了很多傳世佳作,讓後人難忘。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首詩是李煜在懷念自己的家鄉以及曾經的生活,無奈世事變遷,李煜也只能將這種思念放在詩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隨著時間流逝只能將自己的思念憂愁放在詩中,最終結束自己這一生。

解讀李煜詩詞,亂世浮沉,品南唐後主的“生不逢時”

二、李煜詩詞的特點

(一)樸素淡雅中暗藏玄機

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雅客的詩詞大多充滿華麗的辭藻。雖然能凸顯出其高超的文藝造詣,但讀者看起來總是晦澀難懂。李煜的詩卻非常簡單樸素,即使我們沒有太多文學功底,但讀他的詩也毫無障礙,能夠了解李煜詩詞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大家千萬別看李煜的詩詞簡單,就以為李煜沒有太多文采。其實這些簡單的文字,全都經過精心的琢磨,在文字的排列組合之下,李煜將詩詞展現出優美之意,又讓普通人能讀懂,這正是李煜的高超之處。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例如在這首詩中,所有的名詞都很簡單,無論是酒、桃李還是浪花,都是我們日常能見到的景物。但經過這番巧妙的組合之後,就能看到一幅淡雅的場景。李煜能用幾個簡單常見的字眼,就像我們描繪出一幅生動的畫卷,如果沒有經過琢磨,又怎能有如此的表現呢?李煜前期的生活自由自在,因此他的大多詩句也都展現出放飛自我的一幅美麗畫卷。

李煜將這種坦率延續到了後期的創作當中。當李煜被俘之後,他也毫無避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在這首詞中描述了很多以往繁華的街景,表達出他對過去的戀戀不捨以及對如今生活的不滿。也許正是因為李煜在的這種坦率性格,才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解讀李煜詩詞,亂世浮沉,品南唐後主的“生不逢時”

(二)善於將情景賦予詩句中

在李煜的詩中,我們總能看到各種情境,例如在前面兩個詩句當中,我們看到了垂釣的場景以及南唐時候街中繁榮的景象,李煜玉善用詩句來表達各種情景。

在“春花和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當中,也能看到李煜所想表達出來的意境。之所以李煜的這些詩詞能夠流傳至今,因為他善於用巧妙的語言表達出意境和情景。越是細細品讀這段詩句,越能體會到李煜當時的感情,一種悲涼之感油然而生。

當然,李煜的詩詞也隨著他所處的環境而不斷變化。前期李煜的詩句中大多表達出浪漫情景。到後期,都是一些淒涼和思念之情景。在《相見歡》當中,李煜用“月亮、小院”等簡單的詞語,為我們勾勒出一副帶有悲涼氣息的情境,讓讀者體會到李煜當時被囚禁時的孤獨心情香 。

解讀李煜詩詞,亂世浮沉,品南唐後主的“生不逢時”

李煜後期的這些詩句中,用簡單詞語卻能散發著種種悲涼,讓讀者也跟著李煜一起悲涼。因此李煜善於用巧妙的語言表達出複雜的情景,這些詞語與情景交融的場景,為我們造就一幅幅生動的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