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1個省劃分為5個省,當時的清朝皇帝,為何要陝西省分家?

leona518


有人說把陝西一分為五,也有人說是把甘肅一分為五。其實我更傾向於後面一種說法,原因聽我慢慢道來。



陝西、甘肅合併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陝西和甘肅都是一個整體。但是要注意,這裡說的很長一段時間是指元明之前。而且當時的陝西和甘肅,和現在的地理範圍還不一樣。

甘肅和陝西合稱為雍州,最早出自在夏朝時期。後來漢武帝時期進行改革,把全國分成了13個州,其中就包括了雍州。此時的雍州包括了寧夏、陝西、甘肅、青海和西藏的部分地區。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全國各地群雄四起。經過多年的傾軋,最後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而當時的雍州歸屬於魏國管轄,但是馬超拜將封侯割據雍州。由於此地位置重要,而且面積也非常大,曹操不放心,就把他一分為二,出現了涼州(甘肅)和雍州(陝西)兩個州。

在之後的歷代王朝當中,兩個地區一直是分分合合。當然是有統治者的考慮,這裡就不再詳細敘述。而一直到元朝末年,兩個地區仍然處於分開的情況。

隨後明太祖朱元璋揭竿起義,統一全國之後由於此地是抗擊蒙古的前線,為了方便治理,又把兩個地區合為一個。



由於是作戰的前線,所以駐紮在此地的基本上都是軍隊,古稱為軍屯。也正是由於經濟不夠發達,造成此地民眾民不聊生。等到明朝末年多年積壓後,終於爆發了起義。

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為首的起義軍,攪得天下大亂,甚至直接葬送了明王朝。然而他們並沒有坐穩皇位,隨後八旗子弟趁虛而入,中原地區迎來新的王朝。

甘肅、陝西一分為二

雖然滿清八旗在中原確立了霸主的地位,但是南明政權仍然在西南地區苟延殘喘。終於經過10年的打壓,才徹底的將其變為過去式。

清朝剛進入中原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延續了明朝的諸多內容。而等到康熙時期,基本上天下大局已經定下來,就開始準備重新謀劃各地區發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劃分各地區的管轄範圍,江南地區拆分為安徽和甘肅,湖廣地區拆分為湖南和湖北,陝西地區拆分為陝西和甘肅。至此原先合併的情況,又重新分為兩個地區。

此時的陝西和現在的陝西差別不大,只是甘肅包括了寧夏和現在的青海和西藏部分地區。隨後把西安定為了陝西的省會,蘭州定為了甘肅的都城。



甘肅一分為四

清末民初天下再次大亂,各地軍閥四起。而在西北地區,以三馬為首的軍閥成為了此地的土皇帝。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儘管打著中央軍的旗號,但是實際上是一群土匪。

民國四年,有人提出了對於甘肅地區的治理工作。並且任命馬麟擔任青海鎮守使,馬麟和之前的西北三馬是親戚,也為他們後來佔據青海,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從民國10年開始,位於甘肅地區的今寧夏、青海、西藏被分分合合,其中最積極的應該屬於馮玉祥。雖然他是一個軍人,但是卻有著商人的本質,可謂是無利不起早。

原來蔣介石在1928年召開會議,限制每個省最多隻能有三個師的兵力。而馮玉祥是想佔據西北這塊大肥肉,但是省份就這麼多,最後留的兵力肯定變少。

所以他就鼓吹把甘肅拆分,後來甘肅多了寧夏、青海和西藏,這一下子就可以多出來6個師的兵力。

截止到民國18年1月1日,重新劃定了寧夏、青海、甘肅三省的邊界線問題,而且多出了寧夏和青海兩個獨立省份。
至此陝甘一分為五結束。


史之策


西北地區的甘肅、陝西、寧夏在古時都是雍州,古九州雍州大禹時期便已經出現。西漢漢武帝時期,全國劃分為12州一部,雍州就是其中之一。雍州即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的一部分。東漢沿用了13州制度,曹魏政權將雍州一分為二,涼州開始出現,涼州一般指甘肅,雍州則代表陝西。

隨後的歲月裡,甘肅和陝西反覆合併分分合合,在戰亂割據時期,甘肅和陝西甚至曾經屬於不同的政權,例如北宋王朝和西夏政權。元朝統一天下之後,建立了行省制度元代甘肅行省和陝川行省是分離的。甘肅行省轄區就是今天的西北地區,陝川行省則是管理陝西和四川地區。公元1368年,朱元璋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在西北設立九邊對抗蒙古南下,甘肅地區就是抗擊蒙古騎兵的最前線,為方便統一之後,甘肅與陝西再次合併。明朝陝西省區域十分遼闊,相當於現在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4省區大部與新疆一部。

1644年李自成佔領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殉國,隨後吳三桂引導著滿洲八旗入關。李自成兵敗後準備撤回陝西,依靠西北地區東山再起。清廷高層對這一情況十分擔心,當時清朝的統治很不穩定,準備將那些行政區過大的省份進行重新劃分,不過由於南方的戰事還沒有結束,南明擁立政權仍在西南地區苦苦支撐,清廷也無力立刻就執行這一措施。到了康熙二年,這個時候南方的局勢已經基本穩定。清廷方面正是把陝西和甘肅分家,陝西省出現了兩個布政使,也就是陝西左布政使和右布政使。右布政使負責管理陝西,左布政使負責管理甘肅。這就是兩省的雛形,陝西左布政使治所在西安,而右布政使的治所起初在鞏昌,後來變化了好幾次,最後才定在了蘭州。

彼時的甘肅和現在還不一樣,清朝甘肅省比現在甘肅大得多。當時甘肅轄區遼闊,包括現在的甘肅、寧夏,青海東部和新疆的東部。今天青海省省會西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屬於甘肅管轄的。一直到近代時期陝甘總督是西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而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不斷。西北軍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以後,被安置到了西北地區,而西北地區除了他以外,還有別的許多軍閥比如回教三馬,為了利於統治管理,甘肅地區被再次分家。1928年也就是北伐結束甘肅地區分家,寧夏省和青海省正式出現。


佈雷桑秀策醬


誠邀,如題,滿清統治者把陝西一分為四定有其原由,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分家之前的陝西行省有多大。

紅圈部分就是明朝陝西行省轄地

大家都知道清軍入關的時候制度並不是很完善,為了穩定的統治全國,清朝統治者保留了很多的明朝舊制,包括行省制度,所以清初的陝西行省轄地與明朝時期陝西的轄地是相同的。

大家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看,陝西行省的地盤包括了今天的陝西,青海,甘肅,寧夏四省大部,地盤可謂是大得離譜,幾乎是整個中原漢地的四分之一。這麼大的地盤極不方便管理,於是乾隆帝最終把陝西分成了陝西和甘肅兩個行省,後來又逐漸演化出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四省,這也就是陝西一分為四說法的來源。

為何要重點提到“陝西佔了漢地的四分之一”呢?

這又涉及到了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清朝統治者的極度“居安思危”

滿清入關

清朝八旗十幾萬人就打下了這麼大的天下,回憶起來,想想都像做夢!正因為如此,清朝皇帝一直覺得“總有刁民想害朕”,事實也是如此,滿清入關以來,中原漢人的反抗或多或少從未間斷,前有天地會,後有義和團,滿族就幾百萬人,哪裡受得了數億漢人的反撲,於是滿清皇帝把地盤較大較富裕的省份通通一分為二,以削弱漢人(或者造反的滿人)割據一方對抗朝廷的可能性,以前的江南省分家也是這個原因。

天地會

清末義和團

綜上,我們自然而然的得出一個結論:清朝皇帝要陝西省分家的原因很簡單,是為了維護滿清在全國的統治。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省”最早出現外元朝,當時叫“行省”,陝西和四川當時在一起叫“秦蜀行省”,後來四川分出去,成四川行省,留下來的就是陝西行省。

明朝時期,從陝西省分出甘肅省,後來又合併。到了清朝時期,甘肅省在此從陝西省裡面分了出來。清末時期從隸屬甘肅省的伊犁將軍府分出來設立新疆省,巡撫由甘肅巡撫兼任。

民國時期,馮玉祥從甘肅省又分出寧夏,青海二省。至此從最早的秦蜀行省一下子分出,四川,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6個省來。因後五省都是聰陝西省分出來,所以才有“西北五省,陝西為首”的說法!


睜眼看西安


額,不要放屁,陝甘為一省說的是隴東和隴東南地區,而青海和寧夏,58年全國大分省,寧夏沒有首府分的是甘肅的銀川,青海沒有首府分的是甘肅的西寧。再像清朝的左宗棠抬棺收復新疆,剛開始的名字也叫“甘肅新疆省”,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陝西甘肅省。陝西簡稱是陝,得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是河南省吆); 甘肅簡稱隴,得名於唐隴右道。

甘肅陝西只有明朝布政使司短暫合併,其餘各朝均二省分治。再說你們陝西一直喜歡說唐朝,多看看什麼叫關內道、隴右道、山南道、原州道。

不意淫有利於身體健康。。。



回首已無故人


我是陝西人,對於自己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研究,而陝西與甘肅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兩省分分合合多次,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使得清廷最終選擇將兩地分開呢?

陝西甘肅本一家

陝西地區原本叫做雍州,雍州這個名稱是當年大禹劃分九州時所用,而當時的雍州包括了陝西和甘肅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寧夏、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區。



(三國時期的雍州地圖)

漢武帝時期,天下被劃分為13州,而雍州就是其中之一,東漢建立以後,沿用了13州的制度,可是到了三國曹魏時期,陝西和甘肅被分開了。

西北地區原本作為馬超的根據地,而現在又成為曹魏抵抗蜀漢政權的前線,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減小邊境壓力,涼州隨之出現。而這裡的涼州基本上就是甘肅,雍州也基本就是陝西,這次的分家也就是陝西和甘肅的第一次分離。



(三國時期的涼州地圖)

分分合合

陝西甘肅經過了第一次分離以後,在以後的歲月裡又分分合合幾次,唐朝時期甘肅的管轄區域遠遠大於陝西,所以甘肅成為了隴右道,整個新疆也其管理之中,而陝西屬於直轄區,也就成為了關內道。可是到了宋朝,蘭州成為了宋夏征戰的前線,甘肅中西部屬於西夏,於是陝西與甘肅就成為了對立關係,當然這其中的戰亂之苦,也只有當地百姓可以體會。


(唐朝時期隴右道東部地圖)

(唐朝時期隴右道西部(安西都護府))

元朝一統後,建立行省制度,初期甘肅與陝西再次合併,可是到了後期,朝廷為了穩定西北地區,又將兩地分開,而甘肅行省的管轄區也就現在的西北地區,陝川行省也就現在的陝西四川等地。
(元朝行政區劃圖)

合而再分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以後,便和元朝皇帝展開了一系列的較量,而甘肅與遼東作為雙方主要戰場,尤其是甘肅地區更是重中之重。為了方便與蒙古騎兵長期作戰,朱元璋將甘肅與陝西再次合併,並統一歸屬陝西管理。


(明朝行政區劃圖)


清朝康熙二年,清廷將陝西與甘肅再次分離,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統治並不穩定。西北地區曾經爆發兩次農民起義,其中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西北人,正是由於這種顧慮,所以清政府決定將其一分為二,用來鞏固自身的統治。

當然分離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起初清政府劃分了陝西左右布政使,左布政使治所在西安,右布政使治所在鞏昌,後來經過幾次變化,最終在乾隆年間被定為蘭州。可是當時的甘肅省包括了現在的甘肅,寧夏,青海東部和新疆東部。



(清朝時期的陝西劃分圖)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近代,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以後,被安置到了西北地區,但西北地區還有其他軍閥。同樣的為了自身利益,馮玉祥把甘肅地區再次分家,到了1928年,也就是北伐基本結束以後,甘肅開始了第二次分家,寧夏省和青海省也正式出現。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大部分地區雖已解放,但國民經濟建設尚未走上正軌,故省級行政基本沿襲舊中國的劃分,1950年時全國設有52個省級行政區。新中國開始發展以後,國家對省級行政區開始了調整,其中1954年、1959年、1969年、1988年、1996年五個年頭變化較大,時至今日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這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4個直轄市。可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陝西與甘肅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合併,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



古今注


因為擔心地方作大,影響滿清的統治。清朝高層對自己的統治一直很不自信,擔心自己會被趕出中原地區,這樣的話,自己只能返回東北老家。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將一些比較大的省份進行拆分。比如江南省,被分成了江蘇省和安徽省。湖廣省則被分為了湖南和湖北。

至於題主所說的陝西分家,其實不是分割陝西省,在滿清沒有統一全國時,治理陝西的是川陝總督,川陝總督的地盤有多大(四川、陝西、甘肅),不過那是在與南明的永曆政權打仗時,為了集中力量消滅南明政權而成立的官位,在消滅南明政府後,中央政府感覺沒有川陝總督存在的必要了,首先把四川分割出來,成立四川總督,川陝總督就變成了陝甘總督,所以陝西並沒有分家,還有題主的圖片是現在中國的陝西省地圖。


長龍凱璇633


帝王心術,制衡之需。

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