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強則中國世界強,北方弱則中國世界弱?

來吧強敵們


誠邀,如題。為什麼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強則中國世界強,北方弱則中國世界弱?小編以為這與中國的地理位置有關。

正如樓主所言,中國曆代封建王朝都以統一始皇帝打下的疆土為大一統的標誌。所以秦朝的疆土實際上就是傳統的中原漢地。這個區域是哪呢?

小編給大家看一幅地圖,正如地圖所示,大概北到長城以及河套平原以北,南到大海與交州(越南),東至東海,西到西藏和河西走廊以東。所以這也是為甚“北方強則中國世界強,北方弱則中國世界弱”,因為中國核心地區的東面和南面都是大海,西方又是青藏高原和緬甸等熱帶雨林地區,就像今天的美國一樣,唯一的缺口就是北方,所以數千年來威脅中華的胡人大多都從北方和西北方面來襲。歷朝歷代凡是被外敵攻滅的,這些敵人大多也從北方直搗黃龍,除了西周。

所以北方強大,中國就能抵禦外敵,則中國在世界上就是強國;如果北方弱小,那麼北邊半壁江山就很難抵禦胡人,北方不保,歷朝歷代或者亡國(如明朝),或者偏安一隅(如南宋和東晉),自然也算不得強國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強大統一王朝大多崛起於北方,只有大明是個例外,也是唯一一個北伐成功的朝代。

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是南北自然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南北人群不同的性格特徵,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北方人,克己復禮;南方人,酒色財氣”。

這也是為什麼北方產生了孔子、老子等民族的靈魂開拓型人物,而南方沒有這類人出現,頂多是對儒道學說的詮釋者,比如朱熹、王陽明等,但卻出現了善理財的陶朱公、紅頂商人胡雪巖等等一大批商界精英。

而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開國元勳多為北方人,而惑亂江山、貪汙腐化的亡國之臣多為南方人,值得深思……


寂寞行者


中國甚至世界的歷史就是 北贏南 西克東 這不是單單中國的問題。再說現在頭條盛行的地域黑,不是替北方人喊冤,只是說建國後近四十年時間得北資南調養成了一群白眼狼。以為靠海就無敵了?還是以為過了長江黃河北方就沒海了?退一步說資源,煤,油,鐵,木,糧這些東西主要資源都在北方。中國南方到底怎麼發展起來自己心理沒逼數麼?


椰子71551412


為何北方弱則中國弱,北方壯大而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強大呢?


看看歷史,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歷史上中國的皇帝出自北方的多,北方統治南方是由於政治因素決定的。

二、經濟強的地方一般崇文不尚武。十九世紀世界進入了城鎮化、工業化後,世界經濟發生了改變。由原來以內陸的農耕經濟轉成了沿海貿易經濟。二十一世紀以科技為主導的世界一體化經濟,決定了中國南北之差異。

三、南方人(尤其是東南沿海的人)不講政治,誰當皇帝還不一樣。一有戰事,有錢的跑得比兔快,因此海外留下許多華人華裔。

四、南方人民系大多數是古中原移民且意識形態多樣化,各地只種祖上留給自家的一畝三分田。對外擴張的意願與野心不強。在古代,要擴張或避難的都被趕下海了。

五、北地遼闊且人稀,是軍事上的練兵場與實驗場所。開個玩笑,南方地少人稠的,總不能來這搞個核彈試驗是吧?


因此,中國的經濟仍靠南方,軍事政治在北方。北方強說明中國是全面強大了!


嚁月


題主的說法有一些片面了,應該說北方強而軍事強,南方強而經濟強,南北互補,方為中國強。

為什麼說北方強則軍事強?因為北方歷史上是各大強盛王朝的兵源地,很少有自南向北統一的王朝,就算是從南打到北,王朝要是想要長久還必須用北方軍。北方氣候惡劣,冬夏氣溫差異大,以山東為例,夏天最高氣溫最高38°,冬天最低氣溫能達到20°。所以造就了北方人適應性強的特點,如果讓北方人去南方當兵也能適應,而如果讓南方人去北方則很難適應。至於當初日本侵華時,雖然北方大部已失,但是北方的反抗也從未停止,東北抗日聯軍足足打了14年。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不能把張學良犯的錯加在無辜平民的頭上。北方抗日部隊到抗日結束時兵力達到百萬,這就可見一斑。


而南方氣候適宜,水陸交通便利,有利於商業貿易,早在明朝就誕生了資本主義萌芽,這也造就了南方人善於經商的特點,改革開放以來南方經濟飛速發展雖然有政策優勢,但是也離不開南方人善於經商的本能。


道之若何


不要用現代的眼光看古代。

首先,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在北方,那時候的北方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最早誕生文明,而南方則叢林溼地密佈,終年雲霧繚繞,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北宋,南方才超越北方成為經濟中心。試問 連人類都無法居住的地方怎麼可能統一中國?

其次,地形問題。北方以平原為主,適合種植作物,當然大兵團作戰,南方以山地丘陵為主,水網密佈,加之開發較晚,根本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第三,古代戰爭,騎兵是王者,而南方恰好不產戰馬,被北方統一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除非朱元璋那種超級牛人 否則在冷兵器時代南方始終難逃被北方統治的命運。


邢一善就是我


治理國家,人事上要精打細算,南人這方面無人可及,但天命上還是要統治者雄才大略。而雄才大略之人,往往心胸寬廣,情商遠高智商。歷史上總是以北統南,就是因為北地艱難,所以北人性格豪邁堅毅,熱情義氣。這跟家族是一樣的,家裡男人要是慷慨豪邁,給子弟以幫助,空間時間,自信榮耀,不記得失,子弟對家族,往往都是捨生忘死,那麼這個家族就會人望財旺。而相反若是這個家族,老大是個貪婪自私的土財主,可想而知,這個家庭不僅在外面不受待見,知己的子弟也會臉上無光,好樣的青年,要嗎離家出走,自起爐灶,要嗎得過且過,破盤破摔。自私鬼,周扒皮,誰願與之為伍?再會算計有用嗎?


喜雨5355


看了下回答,看不下去,還是自己來吧。為什麼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強則中國強,北方弱而中國弱。

按題主所問,其中中國歷史肯定是不包括現代中國的。

中國古代歷史所有的威脅幾乎都來自北方,所以說北方弱的時候都容易被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甚至我們被逼迫到長江流域。但是弱又分幾種,北方弱大多都是因為北方是我國政治中心所在,有很多弱都是由內亂而起。例子幾乎貫穿整個中國古代史。唯一一個例外——兩宋。兩宋弱是弱在冷兵器時代最厲害兵種——騎兵。這也是兩宋建國從始至終都沒穩定好的養馬地造成的。再說北方強,北方強意味著對內政治環境和平,對外可以抵擋住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甚至北伐。對中國這個天然大國來講,只要海內和平,就會強大起來。

其實北方之前一直是全方面強於南方的,南方強大始於五胡亂華,北方漢人南下建立了東晉,再者是安史之亂大量人口南遷,真正南方開始超過北方的時候是北宋亡,南宋建。自那時起,北方經濟完全弱於南方。


茫茫然若霧


脫離實際談歷史,除了博人一笑,還有什麼其他意義?中國華民族本就是發源於北方,逐漸南遷的,大部分時間北方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後來南方的經濟才逐步趕超北方。就軍事而言,冷兵器時代,中國的各王朝最大的敵人就是北方遊牧民族,所以集中全國力量到北方防守,加上經常經歷戰爭,也就造成北方軍力的強橫,但北方軍隊,並不全是北方人,例如戚家軍、四川白桿兵都是南兵北調,戰力暴棚的軍隊。有一戰之力的南方軍隊都北調了,一旦北方戰敗,留守南方的軍隊戰力就堪憂了,所以戰敗就成了必然,只是時間堅持的長短問題,但歷史也告訴我們,每次南方戰敗,都很慘烈的,南人也是不容易征服的。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戰鬥力,天生就是步兵的天敵,北方出戰馬,南方出水兵,沒有騎兵的南方人要征服北方,難如登天,這是時代的侷限,不是個人勇武就能填補的。進入熱兵器時代,騎兵的作用削弱,南方人的勇武就顯現出來了,太平軍、湘軍、北伐軍都是從南向北席捲天下,而工農紅軍也是在南方組建,主要兵源就是湖南、兩廣一帶的人,十大元帥基本都是南方人。

脫離時代講歷史,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


阿苯貓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自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我國封建王朝的核心區域逐步形成,到漢武帝攻取河西走廊後基本奠定

這片區域包含了長城以南、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以東的區域,西北方向延伸出河西走廊。這是中原王朝的核心區域,而在核心區域內,以秦嶺和淮河一線分為南北兩個部分。

因為氣候的因素,我國南北分界線長期維持在秦嶺淮河一線,歷史上的三國、南北朝以及宋金對峙基本都圍繞秦嶺淮河一線展開,而南北方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政權風貌。

一般而言,北方政權強悍,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就強。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因素:

1、海洋時代未到,絲綢之路連通世界

南方的崛起,是在南宋之後。在此之前,因為海洋經濟尚未到來,南方尚未得到完全的開發,是真正的邊緣之地。

在南宋之前,我國的政治經濟重心都在北方,這意味著北方始終代表著我國生產力的最高水平,一旦北方經濟出現巨大發展,勢必政權的實力就更加強大。

而有了經濟基礎,北方政權才能夠擴大影響力。

因為政治中心也在北方,北方可以依託地理優勢一路向西,通過河西走廊和西域諸國取得聯繫。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方政權通過絲綢之路產生的影響力就更加廣泛。

從漢朝開始,中原王朝就通過河西走廊開始了對西域的經營。西域和中亞、西亞山水相連,是我國和西方國家溝通的中轉站,佔據這裡,可以極大地擴大中原王朝的影響力。

漢朝之後,但凡強悍的北方政權,都力圖保持對西域的控制,比如曹魏。

北方由於強悍的實力以及便捷的地理優勢,可以極大地擴張影響力。

2、北方強則壓制草原和南方

北方政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長城以南是走向更加分裂還是逐漸統一。

因為北方政權南有南方政權,北有草原遊牧民族,西還有不安分的西域諸國,如果北方政權不強,那麼被撕裂的危險會驟然增加。但如果北方政權異常強大, 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它有吊打南方政權的全力,由於我國地勢天然自北向南傾斜,這使得北方政權有消滅南方政權,完成華夏一統的可能;

其次,對於遊牧民族,北方政權有能力反擊並大量消滅他們,比如曹魏時期就長期壓制北方的匈奴、東北方向還消滅了烏桓;

最後,在不受南方政權和北方遊牧民族干擾的情況下,北方政權可以藉助河西走廊再次控制西域。一來對北方的遊牧民族形成包抄態勢;二來可以擴大自身影響力。


在海洋經濟到來前,北方是絕對碾壓南方的,不僅是因為經濟發達,更是因為周邊的藩屬國,也基本在北方政權周邊,加上政治經濟中心在北,他們對北方政權的認同,要遠遠勝過南方。

漢朝以後,我國和國外的交流,特別是和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往來,基本也是從河西走廊連通的,這使得北方成為宗教中心。佛教後來從北方陸續傳到朝鮮和日本、青藏高原等地,這也極大地擴展了北方政權的影響力。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