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培土都有哪些技术要求?

黄晓红果果


生姜是姜科姜属中中能形成地下肉质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为无性繁殖的蔬菜,所生产的果实即是产品器官又是将来繁殖用的种子,很少开花,主要的器官就是根,茎,叶等。

大姜的茎包括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下茎是根状茎,常称为根茎,也就是所说的大姜产品,俗称姜块。是由多个地上茎秆的基部膨大而成的,主要包括种姜和次生姜。这些姜都得躲藏在黑暗潮湿的土壤中生长,一但露出地面,它们就不再分子姜,孙姜,孙孙姜等。

那大姜为什么要进行培土呢?下面就来说一下。

一,大姜培土的作用

1,防倒伏

大姜尽管生长在地下,但并不是根而是地下茎。大姜的根只有纤维根和肉质根两种,纤维根非常的细短,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是主要的吸收器官。肉质根短而粗,不分叉,基本上没有根毛,所以吸收能力很差,主要起到支撑固定和储存养分的作用。大姜的根系很浅,绝大部分都在土壤上层30厘米的耕作层中,而一株大姜有多达十几个分枝,且有重达几斤至十多斤的重量的姜块,那这了了无几细,短,弱的根系根本支撑不了这些重量,所以必须要屡次培土,把它们埋在土中,起到固定不至倒伏的作用,以利其生长。

实践证明,大姜经多次培土后,根系扩展范围会更大,根量更多更长,支撑力加强,且更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2,增通透

大姜因在土中生长,所以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肥沃,通气性良好。但大姜对水分的需求太多,所以必须多次浇水,而每一次的浇水都会对土壤沉实一次,最终会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

而大姜的子姜,孙姜,孙孙姜等,会逐渐向地表延伸,为了创造大姜透气疏松的土壤环境,就必须多次进行培土,从而让子姜孙姜们生活的安逸。

3,埋肥料

大姜的根系少而短,在土壤中的分布浅,但大姜的产量又太高,所以对肥料的需求是非常多的,大姜极其耐肥,而在不同的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又不一样,所以得进行多次的追肥。

大姜在追肥的时候,会在沟中开沟追肥,那就需要将垄上的土钩入肥沟内填埋,多次追肥,多次培土,从而使得姜垄变成了沟,姜沟边成了垄。

4,保湿防旱

大姜太爱水,太怕旱,所以要多次浇水,而覆盖在大姜表面的土层太薄,储水能力不够,而经过培土后的大姜,其上土层深厚,储水能力提高,减少了浇水的次数,提高了抗旱的能力。

既然培土对大姜如此重要,那如何做好培土工作呢?

二,大姜的培土

大姜的根茎生长膨大需要黑暗而又疏松湿润的环境,为了防止根茎膨大外露,造成姜指变短,颜色变深,纤维素增多,因此需要进行分次培土。

在我们这里,大姜一般要经过2–3次培土。开沟栽培的大姜,撬窝栽培的大姜和挖窝栽培的大姜,因栽培方式不同,因此培土的方法也不同。

开沟栽培的大姜要把垄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以后结合肥水的管理,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逐步将沟变垄,始终将根茎埋在土下,为根茎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培土的工作多结合除草施肥进行,一般从夏至开始培土,共培2–3次。

南方地区很多都是采用撬窝栽培大姜,这得要根据撬窝的深浅而定,如果撬窝浅,培土的方法同开沟栽培的大姜培土方法差不多,也是逐步填土入窝,最后将垄上的土全部培到植株行间,最后成垄,而垄则变成了沟。

如果撬窝较深,而根茎的长度不会长出洞穴,那就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逐步将穴周围的土壤填在穴内即可,不用将垄变沟,不另行开沟培土。

在我们这里,一般是要进行2次培土,分别称为小培和大培。小培土一般是在麦收后进行,只是将垄上的一部分土培在植株基部,大约培3–6厘米厚。大培土是在立秋前后结合大追肥进行最后一次培土,此次培土就将垄上的土全部培到植株的基部,使原来的垄变成了沟。此次培土厚度大约10–15厘米左右。不管怎样吧,反正最后应该培土厚度达到20厘米左右。


但如果你想收获嫩姜,培土应该高一些,起到软化的作用。如果收干姜,则要培的浅一点,使根茎粗壮。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大姜的培土高度一定要适宜,过高姜指头长,显得松散,过浅,姜指头短,粗壮,但产量低。多年的经验证实,大姜培土在20厘米左右,是最合适的厚度。

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在什么时候,采用什么器械对大姜进行培土,都需注意尽量不要造成大姜根系和茎叶的受损伤。

如果你的大姜生长发育不良,最后一次培土时可稍晚一些,让分枝再多一点,多增加一些叶面积,有利于大姜的增产。大姜培土以后,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这是因为培土时不管怎样小心,也会伤及到大姜的根系,影响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所以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对叶片造成伤害,所以在培土后要及时喷施一次杀菌剂和叶面肥,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总之,大姜的培土是在其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一定要注意培土的高度和培土后的管理工作。在大姜培土前,最好浇一次水,让土壤湿润,利于粉碎土壤,细碎的土壤可有利于提高培土的质量,土壤空隙少,有利于大姜块的生长。


努力就好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离不开生姜,生姜的用途广泛,烧菜、泡姜汤,据说还可以治掉发。生姜可分为:北方大姜,南方小黄姜区分,生姜的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追肥和培土都需要注意,用生物有机肥施用不仅可改良土壤,还能保证大姜生长后期不脱肥。忌培土伤根重,导致土传病害传播、蔓延,死棵加重。据了解,这几年,姜农使用机械培土的越来越多,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却加重了对生姜根系的“伤害”(因为培土机培出的沟底宽约20厘米,垄高40厘米,而人工使用镢培土,沟底约10厘米,垄高35厘米左右。)。

那么,如何加以避免呢?一是尽可能使用人工培土。假若用机械培土,也要注意深度,以垄高30厘米为宜。二是在无法改变培土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大姜地下姜块的生长方向来避免过多伤根,即在播种姜母时,有意识地把姜母垂直于种植行,使得子姜、孙姜也都垂直于种植行,到了培土时整个姜块也就与种植行垂直,而培土造成的肉质根、侧根、毛细根则是顺向种植行延伸,在培土时不会过多的被伤害。此外,大姜培土追肥后,忌立即浇水,建议隔一天再浇水,以利于大姜根系伤口的愈合。

追肥过程中忌追施氮肥过多,会导致养分吸收不平衡,出现“旺棵”立秋过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大姜茎叶的养分将逐步“回流”到地下块茎内,促其膨大。假若该期仍追施高氮肥料,势必会导致“旺棵”,植株养分将被消耗利用在茎叶生长上,而地下块茎所积累的养分减少,导致产量下降。

追施高氮肥料的姜农朋友不少,有亩用量超过200斤的,去年调查中曾发现因施氮肥过高烧了根的。在此,提醒姜农朋友,该期应按照大姜对氮、磷、钾三元素的需求比例3:1:4—5,来进行追肥培土。可追施百事得有机肥80斤+80斤雅冉苗乐复合肥或凯米瑞复合肥。


末农


生姜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温性,辛辣,它具有温胃治呕心的作用。生姜在培土过程中具有哪些技术要求呢?生姜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培土,如果不及时培土,姜的根茎暴露于空气中,会影响生姜的品质和产量。怎样培土更合理呢?一般生姜培土以三次为宜,两次小培土和一次大培土。三次培土每次培土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同。所以,在三次培土过程中需要掌握技术要点:1、第一次培土时间大约在生姜的根茎有4~5个分叉时最佳,培土大约两厘米的厚度。这时生姜还比较弱,用较小的锄头,将垄宽30厘米左右的垄的两侧勾出五厘米左右宽度的沟,沿着垄边划下到种植沟里,覆盖露头的姜块即可。第一次培土的时候注意不要过厚,否则,不利于土壤透气,影响生姜的生长,还会导致生姜种子坏掉,不利于生姜根茎发叉。在这次培土过程中需要进行追施有机肥约100公斤左右,复合肥10公斤左右。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要直接将肥料置于姜植株的基部,以免烧死姜苗。因为,有机肥具有碱性。所以,应在距离姜的15~18厘米处,先施肥培土,最后浇水。2、第二次培土间隔20天左右,施肥培土与前次一样,第二次培土约三厘米左右较好,将生姜种植沟两边的土平入沟内就行了。注意,两次培土为小培土,不易过厚。否则会影响根茎发叉减少,生长缓慢,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第二次培土一般培土厚度为3厘米左右。3、第三次培土为大培土,一般在第二次培土的半个月后姜苗有5~6个分枝时进行,这次培土很重要,是决定生姜的根茎生长发育的关键。若培土浅,则长出来的姜块较短、较粗。如果培土较深的话,那么长出的姜块会又细又长。所以,培土厚度要7~8厘米左右为最合适。这次培土就是把之前生姜种植的垄沟填平,两边垄上的土,都扒下来,这样一来,之前的垄就变成了沟了,而之前沟就变成了垄。第三次培土的时间在半个月后但不固定哪一天,后面如果发现有生姜芽露出土面,要及时进行用土覆盖,以却保生姜的质量和产量。第三次大培土阶段可根据前两次施肥的情况进行适当施肥。这时候姜苗长的较大,需要的养分也多,可以追加有机肥,复合肥适量。在陪土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者机械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生姜根系受损,影响生姜的后期生长。所以,培土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根系保护,让生姜尽快恢复吸收能力。对于养根护根产品的选择,不要使用激素类肥料。因为激素类肥料不但不能很好的修复根系,还可能会加重根茎受损。在陪土期间也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止,在打大培土前,做好癞皮病的预防,每亩约用百分之1.8的阿维菌素2000~2800毫升随水冲施,大培土后也是白星病的高发期,用嘧菌酯等杀菌剂及时预防。以确保生姜的产量和质量。


899399505225


生姜培土是为了保持根茎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一般分三次培土,即两次小培土和一次大培土,具体应该这么操作

1)第一次培土,在生姜长到4-5个分枝进行,培土不宜过厚,将种植沟两次的垄土划下到种植沟内,覆盖露头的姜块即可。期间需要结合追肥,以复合肥加有机肥为好。

2)第二次培土,距离上次约半个月,方式一样。也是小培土,厚度约2-3厘米,不宜过厚,否则新芽生长受阻,根茎分枝减少。

3)第三次培土,在第二次小培土15天后,有5-6个分枝时进行。将原来垄上的土都覆盖到种植沟上,培土厚度要8厘米左右。再结合使用有机肥。

这阶段若培土浅,姜块短粗,若培土厚,则姜块细长。若有姜苗露出,应及时培土,保证根茎正常生长。


桔荔呈祥


您好,题主,乡辣梅子为您解答。

生姜培土都有哪些技术要求

生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的食物之一,有些肉类、雨类没有生姜的话其腥味是很难被压住的,除了可以用于烹饪同时还能用于其他,比如可以作成洗发水等,因此越来越多人种植生姜。生姜种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培土,如生姜不培土的话其产量就会降低,那么生姜培土都有哪些技术要求呢?下面就跟梅子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生姜培土方法

①第一次培土:在我们南方也有很多人种植生姜,其中也少不了培土这个环节,一般第一次培土的时间是在姜地里的苗有10%出现分枝的时候就要进行培土,这时培土的厚度要适宜,通常情况下为6cm左右,厚度不能太高,因为这个时间段在生姜处于分枝期,如土培得太厚会影响其分枝,那么当第二次培土时高度会上去。

②第二次培土:如果生姜畦沟里面没有什么土壤的话,那么生姜日后长出的姜球就有可能露在土壤的表面,所以当生姜分出了三个分枝时就要进行第二次培土,这次培土的要求要比第一次更加严格些,要把土壤培在生姜的根部,其次土质也有要求不能用畦旁边的土壤要用畦沟底的土壤,这样可以防止日后姜球显露在外面。

③第三次培土:第三次培土也是最后一次培土,这时每个畦沟都要均匀,不能高高低低,如高低不平日后水分难管理。如果在培土的过程中温度过高,姜田太干燥的话要先对姜地灌水,姜地彻底湿润后再进行培土。因为在高温下培土它的根很容易出现断裂,根断裂后它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产生病害的概率就会增大很多。

*坡地生姜培土方法

①第一次培土:有些农户在坡地上种植生姜,这个时候培土所用的土壤就用垄上面的土壤来培,第一次培土的为8厘米左右,同时要把土培到垄的外面去,这样可以使垄外面的土壤比厘米的高些。如果不把土培到垄的外面的话,等到第二次培土时生姜会出现较多的分苗,这样日后垄外培土就更难了。

②第二次培土:当生姜的分枝苗增加很多,同时它的姜根也长出了一些根系,那么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培土。第二次培土的高度不能统一高度要和其长势相结合,如果生姜的杆茎很粗壮那么培土高度差不多为10厘米,如果茎秆比较矮同时长得不是很粗壮的话,那么培土高度要控制在7厘米左右。

*平地生姜培土方法

在平地上生姜一般采用的时开沟的方式来种植,这时培土就可以用沟两边的土来培,这样经过三次培土后它的沟就会变成垄,日后管理起来也比较简单。

生姜培土的作用是什么

生姜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长出姜球,进行培土后有利益姜球的生长。其次生姜的根和茎比较适合长在湿润和黑暗的地方,根茎在光照下会影响它的生长,所以生姜培土还有利于其根茎的生长。此外如生姜不培土它的果实会显露在土壤的外面,那么对其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给生姜培土该注意什么

【1】在给生姜培土时有些农户会使用一些肥料,使用肥料后会出现姜的干尖出现黄叶现象,这种主要原因是用了太多的复合肥或是没有腐熟的牲畜粪便等。所以在使用农家肥时要先腐烂,同时使用化肥时要开沟施入。

【2】在培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很容易伤到它的根系,那么后期的生长就会受限,因此在培土后要对根进行保护可以用一些肥料,但是不能用激素类的肥料,因为激素类的肥料不仅对姜没效果,而且还有可能使它的根系受伤。

【3】给姜培土后不能立即对其灌溉,如果立即灌溉的话他的根系容易产生病害,所以要各两三天后再浇水,其次要注意干湿问题,要注意土壤的透气。

【4】在培土前要做好一些病害的预防,比如瘌皮病,如产生这种病害要及时防治,可以用1.8%阿维菌素2000-3000与水结合使用。

种植生姜有哪些技巧

{1}土壤选择:生姜种植首先要选好土壤,因为土壤土质如何对生姜来说非常的重要,比如要避免重茬,重茬生姜很容易出现病害,同时如果土壤太潮湿的话也会产生一些病害。除了重茬之外还要注意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含量高才能种出高产量、高品质的生姜。


【2】生姜的生长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因此基肥要施足,基肥可以选用有机肥也可以用农家肥,农家肥可以用牲畜粪便,但是在使用前要先腐烂。除了基肥还要追肥,追肥要以少量多施,比如生姜长到15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一次薄肥,到长到30厘米后就可以再追一次肥,时间间隔二十天左右就应施一次肥。

【3】生姜在阴凉的环境下长得比较快,所以要做好遮阳工作,如果太阳太大的话不利于它的生长,在选址种植地时就要考虑到这样问题。其次生姜是一种不耐涝的植物,当下雨的时候要及时把雨水排出,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姜容易产生一些病害,当然土壤也不能太干燥,如太干燥也不利于它的生长。

以上就是关于生姜培土和高产的相关阐述,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帮助,如朋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后续梅子将持续带来关于种植方面的小知识,记得关注我哦,最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乡辣梅子


雾都山客来回答您的问题。

生姜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配料,很多菜肴只要有生姜,味道会鲜美很多,因此很多菜是少不了放生姜。在种植生姜的时候,因为生姜的根茎不能暴露在阳光下,见光就会停止生长,所以姜块逐渐膨大分枝过程中时,需要及时对根部进行培土,这样可以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情况下,生姜培土需要分三次进行。

第1次培土时机。

第1次培土又称为小培土,大约是在生姜长大3~5个分枝时进行。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生姜的发育,不能培土过厚,2~3公分就行,只需要将生姜种植沟两侧4~5公分宽的垄头沿路边划下到种植沟内。浇水就可以了。培土前先用菌灭立康加恶霉灵对砖块进行消毒杀菌,再追施钙加镁或者移动钙,增强姜株的抗病能力。切忌,培土不能过厚,否则会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导致生姜新芽生长受阻,分杈减少、生长缓慢,降低产量和品质。

第2次培土时机。

第2次培土也是小培土,方法和第1次相同,时间在第1次培土后15~30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姜块虽然喜欢黑暗的环境生长,但只在地下12~15公分处膨大,超过15公分姜块就会停止膨大,所以第2次培土也不宜过厚,同样以2~4公分为宜。否则容易导致姜块的根茎生长困难,降低产量。如果培土时遇到高温天气,温度超过35℃,土壤干燥时,可以对姜田先浇灌后再培土。

第3次培土时机。

第3次培土又被称为大培土,时间在第2次培土以后15天左右进行。此次培土要将原来垄上的土全部培到种植沟里,使得沟变成垄,垄变为沟。这一次的培土至关重要,是决定姜株生长发育的关键。如果培土浅了,会导致姜块较短、较粗,如培土过厚,则姜块会发育得过长、过细,因此,建议培土厚度在7~8公分为宜。此次培土过后,姜株生长的速度会加快,生长量增大,因此需肥量也会大量增加,因此需要及时追施适量的氮磷钾肥及钙、镁、硼、锌等微肥,以补充姜株生长所需的养分,提高其抗病能力,保证其优质高产。

以上是山客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浅见,欢迎留言指教。【关注】雾都山客了解更多农村的风土民情。

雾都山客


生姜是典型的根茎类农作物,这个和甘蔗、大葱、大蒜就是和这样一样的,那必须要在生长的过程当中需要“培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葱姜蒜在生长的过程当中都是需要进行培土的,但是生姜的抗旱抗寒能力很弱,适合生长在温度高的地区。

1、生姜在其生长过程当中,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起温度来说要宽泛一些,那么对于“培土”来说就是在这个土壤上面“做文章”,那么在整个生长周期里面最少要进行两次到三次的培土;

2、第一次培土时间节点,此时生姜还没有完全露出地面,那么第一次培土的时间和厚度来说是最短最薄的了,当然此时培土也是最简单的,只是把里面的杂草给捎带脚除掉就OK了。

此阶段培土的话,目的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一个“生长过渡”提高。“比较薄”的培土让生姜适应在完全出苗之后的生长;

3、第二次培土的时间是在接近第一次一个月的时候,那么此时培土的动作要比第一次大很多,因为在有的人种植生姜的时候这是最后一次培土,尤其是比较小规模种植的那种。

如果是还需要进行第3次培土的话,那么这次培土的厚度我也是不建议过厚,如果是最后一次的话,那就厚一些没有关系的;

4、说说最后一次的培土,也是第三次,那么在规模化种植的时候,这次培土是动作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了,当然在前面两次培土的时候要进行一个施肥(追肥)与浇水,那么在这次培土同样也是如此。

那么这次培土的时间就是在第二次培土后的第20天左右进行,所要追施的肥料就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就可以了,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这主要得益于前面两次的培土打好了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毕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农活。

总结

生姜在生长过程当中的培土其实和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种植大葱培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属于比较干旱和寒冷的地区,因为生姜它没有很好的抗旱抗寒性质。


宁宁说的话


生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甚严格,不论在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姜最为适宜。如山东莱芜市东汶南村,家家户户种姜,产量高,品质好,是远近闻名的种姜专业村,也是名产生姜的栽培中心。这里的土壤特性是: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pH为6~7),土表0~20厘米内为中性壤土,容重为1.29克/厘米3,总孔隙度与固相之比约为1∶1。这种土壤松紧适宜,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在20~40厘米土层内为重壤土,物理沙粒与物理黏粒大约各占一半,土壤容重为1.32克/厘米3,土壤总孔隙度为50%,其中空气孔隙度为7%,土质稍紧实,但保水保肥力强,可防止水分和养分渗漏。这种土壤的特性是:土壤表层沙黏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松软透气,有利于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而土壤下层保水保肥,营养充足,可为生姜生长后期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非常适于栽培生姜,生姜产量高,品质好。莱芜市孤山村是生姜的集中产区,为丘陵地,土质疏松,酸碱度适宜,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也非常适合种植生姜(表4)。

表4 主要生姜产地土壤物理性质

从土壤肥力状况来看,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原产区有机质含量一般都在1.5%以上,高者达2.96%。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尤以速效钾含量更为丰富,这与生姜的高产优质有密切关系(表5)。从表5中看出,平原产区与丘陵地产区的土壤肥力有一定差异,平原姜区的土壤肥力较好,无论是有机质含量,还是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丘陵姜区。

表5 生姜主要产区土壤肥力状况

注:采样地块1、2、3为平原,4为丘陵。

虽然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但不同土质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却有一定的影响(表6)。沙性土一般透气性良好,春季地温升高较快,姜苗生长亦快,但往往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性能稍差。若生姜生长后期追肥不及时,容易因脱肥而使产量降低。黏性土春季地温上升较慢,因而幼苗生长亦较慢,但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且肥效持久,到生姜生长后期,仍可为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因而产量较高。

表6 不同土质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2)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

生姜幼苗期,尤其在小苗时期,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反应不甚敏感。据章淑兰等试验,种植在pH为4~9土壤上的姜苗,其生长状况均基本正常,表现无明显差异;自7月中下旬开始,即幼苗生长后期,就可看出不同酸碱度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在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以后,其影响越来越显著。

①土壤pH对生姜茎叶生长的影响。据9月11日及10月23日对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状况的调查,其结果显示(表7),pH为7的植株最高,分别为80厘米和83.2厘米;其次是pH为5和6的植株,而pH为4及pH为8和9的植株较矮。至10月23日收获时,pH为8和4的植株,株高分别仅为62厘米和67厘米;尤其以pH为9的处理,植株最矮,至收获时,株高仅有53.8厘米。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pH为5~7的范围内,生姜地上茎的高度基本正常,但在pH为4以下或pH为8以上时,对生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土壤酸碱度,不仅影响生姜地上茎的高度,而且对叶片的发生和生长亦有明显的影响。以10月23日收获时调查为例,以pH为7的处理,平均每株具有169.4片叶;以pH为5和6的处理,叶数均略少于前者;以pH为9的处理,平均每株只有55.4片叶,与前者相比,其叶数仅为前者的1/3左右,且植株矮小,生长势弱。由此可见,酸性或碱性过强,均对生姜叶片生长不利。在pH为5~7的范围,对生姜叶片的发生和生长较为适宜。

表7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表7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续)-1

②土壤pH对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生姜分枝的多少,与根茎产量有密切关系。由试验看出(表8),生姜在中性和微酸性条件下,长势较旺,分枝较多。如pH为5~7时,以10月23日调查为例,平均每株具分枝12~14.8个;在酸性条件下,分枝则较少,如pH为4时,每株具分枝10.2个;若在碱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则分枝数更少,如pH为8和9时,平均每株分别只有5.6个和5.4个。各处理差异十分显著,可见碱性特别是强碱性会严重抑制生姜分枝的发生和生长,从而影响根茎的产量。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续)-1

从表8还可以看出,生姜不耐碱。在pH为8以上时,不仅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茎也发育不良,平均每株只有10个姜球,平均单株根茎重仅为104~117克,姜块又瘦又小。而采用pH为5~7的处理,则根茎较大,发育良好,平均每株具姜球20个以上,单株根茎重约为前者的3倍。其中以pH为6的处理,根茎生长最好,每株具姜球25.6个,单株根茎鲜重为362克。

综上所述,土壤酸碱度的强弱,无论对生姜地上茎叶的生长或地下根茎的生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姜喜中性及微酸性反应,不耐强酸及强碱,但对土壤酸碱度又有较强的适应性。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5~7的范围内,植株均生长较好,其中以pH为6时,根茎生长最好。当pH为8以上时,对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长势不旺,根茎发育不良。生产实践也表明,栽培在盐碱地上的生姜,不仅植株矮小,而且茎秆纤细,分枝少,叶片薄而稀疏,根茎瘦小,产量很低。因此,栽培生姜应注意土壤选择,盐碱涝洼地不宜种姜。如果要在碱性土壤上种植生姜,需先进行土壤改良,把土壤酸碱度调整到适合于生姜生长的范围内,

生姜对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生姜对温度的要求:种姜的适宜发芽温度为22~25℃;幼苗期及发棵期,以保持25~28℃对茎叶生长较为适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白天温度稍高,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稍低,保持在17~18℃。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茎叶便基本上停止生长。 生姜对光照的要求:徐坤等(2003)研究发现,在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时,生姜可适应较强的光照,表现出喜光耐阴的特点。因此,生姜幼苗期多进行遮荫栽培,以保持自然光强的50%左右为宜。 生姜对土壤的要求: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姜最为适宜。生姜喜中性及微酸性土壤,以pH 5~7的范围较好。 生姜对水分的要求:姜为浅根性作物,难以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因而不耐干旱。但土壤水分过多,则易发生涝害,或导致严重病害。 生姜对矿质元素的要求:每生产1000千克产品所吸收的氮、磷、钾的数量分别为10.4、2.64和13.58千克。

姜的种植要求是什么?土壤,气候

(1)对土质的要求 生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甚严格,不论在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姜最为适宜。如山东莱芜市东汶南村,家家户户种姜,产量高,品质好,是远近闻名的种姜专业村,也是名产生姜的栽培中心。这里的土壤特性是: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pH为6~7),土表0~20厘米内为中性壤土,容重为1.29克/厘米3,总孔隙度与固相之比约为1∶1。这种土壤松紧适宜,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在20~40厘米土层内为重壤土,物理沙粒与物理黏粒大约各占一半,土壤容重为1.32克/厘米3,土壤总孔隙度为50%,其中空气孔隙度为7%,土质稍紧实,但保水保肥力强,可防止水分和养分渗漏。这种土壤的特性是:土壤表层沙黏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松软透气,有利于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而土壤下层保水保肥,营养充足,可为生姜生长后期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非常适于栽培生姜,生姜产量高,品质好。莱芜市孤山村是生姜的集中产区,为丘陵地,土质疏松,酸碱度适宜,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也非常适合种植生姜(表4)。 表4 主要生姜产地土壤物理性质 从土壤肥力状况来看,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原产区有机质含量一般都在1.5%以上,高者达2.96%。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尤以速效钾含量更为丰富,这与生姜的高产优质有密切关系(表5)。从表5中看出,平原产区与丘陵地产区的土壤肥力有一定差异,平原姜区的土壤肥力较好,无论是有机质含量,还是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丘陵姜区。 表5 生姜主要产区土壤肥力状况 注:采样地块1、2、3为平原,4为丘陵。 虽然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但不同土质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却有一定的影响(表6)。沙性土一般透气性良好,春季地温升高较快,姜苗生长亦快,但往往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性能稍差。若生姜生长后期追肥不及时,容易因脱肥而使产量降低。黏性土春季地温上升较慢,因而幼苗生长亦较慢,但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且肥效持久,到生姜生长后期,仍可为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因而产量较高。 表6 不同土质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2)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 生姜幼苗期,尤其在小苗时期,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反应不甚敏感。据章淑兰等试验,种植在pH为4~9土壤上的姜苗,其生长状况均基本正常,表现无明显差异;自7月中下旬开始,即幼苗生长后期,就可看出不同酸碱度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在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以后,其影响越来越显著。 ①土壤pH对生姜茎叶生长的影响。据9月11日及10月23日对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状况的调查,其结果显示(表7),pH为7的植株最高,分别为80厘米和83.2厘米;其次是pH为5和6的植株,而pH为4及pH为8和9的植株较矮。至10月23日收获时,pH为8和4的植株,株高分别仅为62厘米和67厘米;尤其以pH为9的处理,植株最矮,至收获时,株高仅有53.8厘米。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pH为5~7的范围内,生姜地上茎的高度基本正常,但在pH为4以下或pH为8以上时,对生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土壤酸碱度,不仅影响生姜地上茎的高度,而且对叶片的发生和生长亦有明显的影响。以10月23日收获时调查为例,以pH为7的处理,平均每株具有169.4片叶;以pH为5和6的处理,叶数均略少于前者;以pH为9的处理,平均每株只有55.4片叶,与前者相比,其叶数仅为前者的1/3左右,且植株矮小,生长势弱。由此可见,酸性或碱性过强,均对生姜叶片生长不利。在pH为5~7的范围,对生姜叶片的发生和生长较为适宜。 表7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表7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续)-1 ②土壤pH对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生姜分枝的多少,与根茎产量有密切关系。由试验看出(表8),生姜在中性和微酸性条件下,长势较旺,分枝较多。如pH为5~7时,以10月23日调查为例,平均每株具分枝12~14.8个;在酸性条件下,分枝则较少,如pH为4时,每株具分枝10.2个;若在碱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则分枝数更少,如pH为8和9时,平均每株分别只有5.6个和5.4个。各处理差异十分显著,可见碱性特别是强碱性会严重抑制生姜分枝的发生和生长,从而影响根茎的产量。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 表8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续)-1 从表8还可以看出,生姜不耐碱。在pH为8以上时,不仅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茎也发育不良,平均每株只有10个姜球,平均单株根茎重仅为104~117克,姜块又瘦又小。而采用pH为5~7的处理,则根茎较大,发育良好,平均每株具姜球20个以上,单株根茎重约为前者的3倍。其中以pH为6的处理,根茎生长最好,每株具姜球25.6个,单株根茎鲜重为362克。 综上所述,土壤酸碱度的强弱,无论对生姜地上茎叶的生长或地下根茎的生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姜喜中性及微酸性反应,不耐强酸及强碱,但对土壤酸碱度又有较强的适应性。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5~7的范围内,植株均生长较好,其中以pH为6时,根茎生长最好。当pH为8以上时,对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长势不旺,根茎发育不良。生产实践也表明,栽培在盐碱地上的生姜,不仅植株矮小,而且茎秆纤细,分枝少,叶片薄而稀疏,根茎瘦小,产量很低。因此,栽培生姜应注意土壤选择,盐碱涝洼地不宜种姜。如果要在碱性土壤上种植生姜,需先进行土壤改良,把土壤酸碱度调整到适合于生姜生长的范围内,才能使姜苗生长良好。

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格,无论砂土、壤土或黏土均能正常生长,但不同土质对其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砂土透气性好,春季地温上升快,有利于早出苗,幼苗生长也较快,在砂性土壤上栽培,姜的根茎光洁美观,含水量较少,干物质较多,但砂土漏水漏肥严重,往往有机质含量较低,旺盛生长期植株长势弱,易早衰。若生长后期追肥不及时,容易因脱肥而使产量降低。 黏土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但透气性差,春季地温上升慢,影响前期发苗和后期根茎膨大,最终产量也不很高。在黏性土壤上栽培,其根茎质地细嫩,但含水量较高。 壤土砂黏适中,既松软透气,又能保水保肥,有利于幼苗生长与根系发育,因而根茎产量较高,尤以重壤土最高。 对不同土质生产的根茎营养成分分析可知,重壤土生产的姜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挥发油含量高于砂壤土和轻壤土,但其干物质含量较低。土质对纤维素和淀粉含量影响不大。 姜对土壤酸碱度反应敏感,土壤酸碱性的强弱,无论对生姜茎叶或地下根茎的生长,都有明显的影响。姜喜中性和微酸性反应,但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pH5~7范围内都生长良好。其中以pH6时根茎生长最好。当土壤pH大于8时,则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根茎发育不良。因此,栽培生姜应注意土壤选择,盐碱涝洼地不宜种姜。 总之,种植生姜应选择中性偏酸、肥沃的壤土种姜,这种土壤栽培生姜产量、商品性状、产品品质都较好。

种植姜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姜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以土层深厚、肥沃、松散,具有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姜的根系不甚发达,主要分布在20厘米的耕作层,深耕20~40厘米对姜形成根状茎极为有利。整地时每667米2施入基肥2000千克、草木灰40~50千克和过磷酸钙。做畦时,要因地而异,如在雨量充沛地区要做高畦,大小为1.5米×3米左右,畦间30厘米左右宽沟,在生长初期沟深为15~20厘米,随着植株生长,可培土加深为30~40厘米,这样会更有利雨季排水。姜不宜连作,连作产量低,根茎瘦小,表面发生癫疮,而且易发生根腐病。四川、浙江产区至少隔2年再种姜,山东产区多采用8年轮作制。一般多选择玉米、蔬菜、小麦、花生、甘薯等为前茬作物。

生姜需要的土壤环境是怎样的

生姜种植,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生姜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会生长不良,不适合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   生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发病腐烂。生姜的播种时间,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


黑娃在农村


种植生姜培土技术和间隔:生姜的第一次培土:

在生姜的根茎有3~5个分杈,但未露出地表时开始,培土约2厘米厚。这时只需用小锄或钩子等农具,将生姜种植沟两侧4~5厘米宽的垄土,一般垄宽25~30厘米,沿垄边划下到种植沟内,浇水即可。这样既可防止杂草生长,又可利于姜的根茎膨大。

第一次培土切不可过厚,否则容易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造成生姜新芽生长受阻,根茎分杈减少、生长缓慢,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生姜的第二次培土:

此次培土应在第一次培土20天后进行,培土厚度2~3厘米。此时,可将生姜种植沟两侧的垄土,用小锄或钩子等农具平入姜种植沟内即可。此次培土也不可过厚,否则容易造成生姜的根茎生长困难,影响产量。

生姜的第三次培土:

此次培土又称“大培”,在第二次培土后15天进行,厚度以7~8厘米为宜。这时需将原来垄上的土全部培到种植沟内,使原来生姜生长的沟变为垄,原来的垄变为沟。这一次培土非常重要,是决定生姜的根茎生长发育的关键。若培土浅,则和姜块短、粗;若培土厚,则生姜块细长。以后,若发现有生姜芽露出,也应及时培土,保证生姜的根茎正常生长。

培土注意事项:在每次培土都要结合施肥、浇水,应先施肥再培土后浇水。第一次及第二次培土前,可每亩施入5公斤复合肥和40公斤生物有机肥,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处条施,不可将复合肥施于植株基部,以免造成烧苗,施后培土、浇水。最后一次培土应加大施肥量,这时正是姜的根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需肥量大,可每亩施入50公斤复合肥及75公斤生物有机肥。





淘淘小美女


有经验的生姜种植户都知道,培土对于生姜种植是多么的重要。培土得当可以让生姜健壮生长,为高品质、高产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生姜培土呢?也就是说到底怎样进行培土更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

一、为什么要培土?

生姜的根茎适宜生长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中,见光即停止生长。因此,生产中必须随生姜的生长进行及时培土,如果培土不及时,姜的根茎暴露于空气中,会严重影响姜的品质和产量。

二、怎样培土更合理?

一般生姜培土3次为宜,即两遍小培土和一次大培土。

1、第一次培土

时间上,大约在生姜长到4-5个分枝左右进行,此次不易培土过厚,只需将姜种植沟两侧4-5厘米宽的垄土沿垄边划下,到种植沟内,覆盖露头的姜块即可。

在此次培土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追肥,建议每亩追施有机肥400斤、复合肥50斤左右。

2、第二次培土

与第一次培土间隔半月左右,培土追肥方式与第一次相同。

注意:这两次培土都属于“小培土”,两次培土切不可过厚,否则容易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造成生姜新芽生长受阻,根茎分枝减少、生长缓慢,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3、第三次培土

此次培土在生产上称为“大培土”,一般在第二次培土的半月后,姜苗有5-6个分枝时进行。这时要将原来垄上的土全部培到种植沟内,使原来姜生长的沟变为垄,原来的垄变为沟。此次培土一般盖土8厘米左右。

这一次培土非常重要,是决定姜的根茎生长发育的关键。若培土浅,则姜块短、粗;若培土厚,则姜块细、长。以后,若发现有姜芽露出,也应及时培土,保证姜的根茎正常生长。

大培土阶段,可以根据前两次培土追肥情况进行适当追肥,原则上此期不建议再追施复合肥,可以适当施用有机肥。

三、培土要注意哪些问题?

1、培土后,生姜容易出现大面积干尖黄叶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培土时使用了大量复合肥或者使用了未腐熟的粪肥豆饼之类的肥料。

解决方法:施肥时一定不要使用未腐熟的粪肥、豆饼之类的肥料,同时减少复合肥料的使用。特别注意的是,使用复合肥时,需要在距植株基部15 厘米左右处开沟施入,不可将复合肥直接施于植株基部,以免造成烧苗。

2、培土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者机械操作不当,特别容易造成生姜根系受损,影响生姜后期的长势。

解决方法:培土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根系养护,让生姜根系尽快恢复吸收能力。对于养根产品的选择,一定不要使用激素类肥料,因为此类肥料不但不能很好的修复根系,反而可能会加重根系受损。

3、培土期间病虫害防治。

解决方法:大培土前,一定要做好癞皮病的预防,建议亩用1.8%阿维菌素2000-3000毫升随水冲施;根茎腐病建议亩用多宁1公斤、甲基硫菌灵600克进行冲施预防,大培土后白星病处于高发期,建议用嘧菌酯等杀菌剂及时预防。

4、培土前后的浇水问题。

解决方法:培土后尽量不要立即灌溉,可隔2-3天后再浇水,否则易引发根部病害。大培土后浇水要浇透,同时也要做到干湿合理交替,使根系透气不缺氧。

以上就是云哥整理的关于生姜培土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土是生姜种植的关键技术,生姜种植户们一定要掌握好该技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