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一只土木攻城狮


开国之君听说过,亡国之君也不少,唯独这个在国家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所见不多,好在不多不等于没有,仔细梳理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还真有那么一位,也可能是仅此的一位,那就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刘秀是正儿八经的汉族皇室宗亲,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的一支,到了刘秀这,王侯的地位在推恩令作用下,已经是个小小的县令一级了!

这里先说说推恩令,大家基本上都是历史课本中了解这一政策,汉初分封诸侯王,王国拥有独立的财权和武装,护佑中央,但是这些全是熏天的诸侯王基本上都会在经过短暂发展后势大难制。

在推恩令以前就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很快被平息,但也让当政者看到了诸侯国对于中央王朝的威胁,因此到了汉武帝刘彻这一代就想着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推恩令应运而生,不过话说回来推恩令是一个很高明的“削藩”手段,自古以来“削藩”不动用武力不打仗的,还真就唯有这个推恩令,简单来说就是把诸侯王的土地雨露均沾的分给诸侯王的儿子,汉朝的规矩,侯以下的爵位归郡管辖。

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汉武帝是用的“赏赐”的表述,也就是说把原来只分给嫡长子的土地和人口,见者有份的分给诸侯王所有的儿子,这不但没有引起不必要的战乱,反而给汉武帝刘秀带来了声名。

到了汉光武帝这,他爷爷的爷爷是长沙定王,他爹一辈只是个县令,汉光武帝充其量就是个豪族了这就是推恩令实施下来的效果。不过不像大家普遍认识的那种宗室子弟多纨绔,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个例外。

在西汉经过王莽二十余年的动乱之后汉光武帝刘秀可以说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为了续上刘氏宗兴,刘秀特意把国号定为“汉”,后世称东汉,以与刘邦的西汉区别。


历史三日谈


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在国家灭亡之际,却又力挽狂澜的皇帝,最正确的应该是唐肃宗李亨,其次应该就是康熙(吴三桂的叛乱是极其严重的),但是这里主要说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与杨皇后的第三个儿子,一生都活在忧愁中,正好是盛唐没落的时候,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唐王朝的统治,毕竟已经被父亲唐玄宗经营的快要倒闭了,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倒闭来的晚了一些。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起兵反唐,此后双方长达了八年的战争,因为盛世下的唐朝,军队早已经马放南山,据说叛军到来的时候,很多官吏都开城门相迎,安史大军先后攻陷洛阳和长安。

公元756年,李亨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唐肃宗只是简单的举行了登基仪式,随后派使者先去四川向唐玄宗禀报登基一事,接着唐肃宗派李豫和郭子仪为将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一起率领十五万军队人马从凤翔出发,征讨叛军。

唐肃宗为了尽快收复京师,答应了将土地、金帛、子女皆归回纥,确实,李毅在得到回纥帮助之后,大破叛军,斩杀敌军六万余人,最后回纥要求执行承诺,但是李毅说,现在才刚开始克复京师,如果大肆抢掠,势必会有人为叛军死守,到时候想再攻克就很难了,希望等彻底稳定后在履行承诺。

广平王李毅剧照

唐肃宗得知,还赞赏了广平王李毅,并让李毅留守长安三天,稳定局面后又率大军前去收复洛阳。李毅和郭子仪进入陕城之后,郭子仪并不急于战斗,决定智取,先是从部队里选出3000名擅长射箭的士兵埋伏在营垒内,并吩咐他们说,交战时我军势必退却,敌军便会乘胜追击,到时候你们几一边呼喊一边放箭,结果安庆绪果然中计,所带的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郭子仪立马掉头正面掩杀,安庆绪溃败而逃,放弃洛阳。

之后唐肃宗一直用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大将平定叛乱,最终安史之乱被平定,风雨飘摇的唐朝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唐肃宗也算是为了衰败的朝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如果是这次力挽狂澜,很可能唐朝就此覆灭。


羽评郡主


历史上有很多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的皇帝,比如唐肃宗李亨、或者明代宗朱祁钰。不过两个人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臣盖过了他们的风头。



今天说一个挨骂的人吧——赵构,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昏庸无道、软弱无能,而且还擅杀忠良岳飞,所以他在历史饱受骂名。在越关的眼中他也确实是一个无道而且擅杀忠良的人,但他却并不是一个软弱昏庸的人。

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金国俘虏,北宋因此灭亡。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北方基本陷入了金国人的手中,宋廷内部也出现了大量的分裂势力,南方爆发诸多起义事件,全国各地土匪横生。



赵构在应天府即位称帝后,慑于金国的军威选择了南逃。1129年赵构逃至临安时,苗傅和刘正彦发动了兵变,并且强迫赵构退位。由于各地将领的支持,最终这次兵变被赵构平定了下来。

1130年,赵构终于取得了喘息之机,腾出手来抽调、安排军消灭了南方的割据势力,巩固南宋的政权。之后在防御金兵上也做了很多部署,命令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地区的防务。

但赵构吸取了苗刘兵变的教训,为了防止将领做大反叛,所以在朝廷中任用了大量主和派人员平衡在外的将领。



1132年,南宋政权初步稳定,在整个南方站稳了脚跟。在其后的几年间,赵构也是支持北伐的,所以各路宋军在对金的战争中不断取胜。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些将领之中有一些功大势重,而且当时的南宋财政已经接近枯竭,为了避免这些将领做大,也为了稳定南宋百姓的反感情绪,最终赵构停止了北伐。

1141年,赵构为了保住半壁江山,所以向金国屈膝求和,并且制造了冤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忠心耿耿的岳飞。



总结来说,赵构是一个精通厚黑学的人,他的做法令人不齿,是一个典型的宵小之辈。但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击退了当时强大的金国军队,稳定了南宋内部各派势力,还平定了南宋境内了农民起义。应该算是一个力挽狂澜的皇帝。


我是越关


悟空问答,寅哥解惑。这样的皇帝还真有,那就是距今2000年的汉昭帝!准确的说应该是汉昭帝团队!

有人会说了,汉昭帝的父亲汉武帝不是千古一帝吗?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大杀匈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这不是与问题不符吗?那实际上是表面上的汉朝!在汉武帝晚年,由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汉朝在汉武帝晚年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的汉武帝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已经风烛残年了,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处理问题了,这项工作就只能交给继任者汉昭帝来实行了!

汉昭帝年龄太小,实际掌权的是霍光,金鈱缇,桑弘羊,上官桀等辅政大臣,后来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否定了汉武帝激进的治国理念,恢复了休养生息,汉朝接近崩溃的国民经济才逐渐恢复。后来上官桀和燕王刘旦密谋造反,被汉昭帝和霍光联手摧毁,成就了“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的历史佳话!也正是昭帝君臣的协作,才有了后来的昭宣之治!汉朝能够延续到王莽篡政,这些功绩都是历史所铭记的!

半小时耕耘换您三分钟品读!我是寅哥解惑,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的关注!




寅哥解惑


这个问题比较宽泛,细细找来,力挽狂澜的人物也不算少,不过,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明代宗朱祁钰。

大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明英宗不听劝告,执意御驾亲征瓦剌,留下朱祁钰在北京监国。出征的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一国之君被人绑架,还能有比这更加震撼的事情吗,于是乎,举国震惊,整个大明王朝陷入了空前慌乱之中,有些富人已经开始往南京转移财产逃跑,有些官员也已经把子女瞧瞧送到了南方,可见此时大明王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面对危局,大明朝堂展开了是否迁都的大争论,在于谦等强硬派大臣的坚持之下,主战派占得上风,朱祁钰登上了皇帝宝座,开始部署、指挥北京保卫战,经过数次激烈交锋,瓦剌军最终无奈撤退,大明王朝总算度过了这场大劫。抛开朱祁钰人品和处事风格不算,单单这次力挽狂澜的行动,就符合贵架的问题了。

其他人物嘛,交给网友们了,时间有限,我就不再多说了,不妥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海涵。


猫叔说历史


唐肃宗李亨应该算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反叛。

叛军很快攻下洛阳,击破潼关,兵锋直指长安。得到消息的唐玄宗李隆基假称要亲征平叛,点齐兵马离开长安后并不是向东迎击叛军,而是撒腿往西逃跑。唐朝首都长安随后便被叛军占领。

太子李亨随驾在李隆基身边,也被裹挟在逃跑的队伍当中。队伍行进到马嵬坡时,禁军和杨国忠发生冲突,杀死杨国忠并逼迫皇帝赐死杨贵妃。

杨贵妃死后李隆基继续向大后方四川逃跑,太子李亨选择北上寻找大军平叛,父子两在马嵬坡分道扬镳。

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朔方诸将拥护,自行登基为帝。随后重用郭子仪,李光弼对叛军展开反攻。七年后,唐肃宗李亨在胜利前夕,安史之乱平定前几个月病逝。

李亨一生做了六年皇帝,而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叛乱爆发后不久李亨登基,叛乱平定前夕李亨病逝。

由于李亨是自立为帝,(自己宣布自己当皇帝,然后派人通知父亲,恭喜您,您当太上皇了)类似政变的性质。所以历史评价不高,但当时的李隆基已经吓破了胆,只知道逃跑。如果没有李亨站出来主持大局,可能唐朝当时就已经灭亡了。

每天写一个历史小故事,喜欢的话欢迎关注哦:)


雷老师说历史


在历史上,逆天改命的人也有,诸如唐肃宗李亨、宋高宗赵构、清太宗皇太极等都是改变天命,再造天下的人。

1、唐肃宗李亨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北17郡转瞬瓦解,东都残破,潼关战败,天子西逃,大唐一片亡国景象。

在马嵬驿之变后,太子和唐玄宗分道扬镳,北上灵武称帝,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

集结朔方、河西及西北各镇以及回纥的军队,筹集军饷,挑选统帅,一年多的时间部署,在安禄山死后,叛军内部有瓦解。

肃宗对叛军发动总攻,开启收复两京之战,两个多月的时间唐军就克服两京,天下归心,等于再造大唐。

(安史之乱)

2、宋高宗赵构

许多人以为赵构无能、软弱,南宋的天下全是将军们的功劳。其实南宋相较于南明有两个优势,第一法统争议下,第二皇帝亲政负责。

(高宗)

赵构在渡江后,多次组建编制部队,逐步提高中枢的权力;在财政供给上,优先供给军队。

相对而言,这位经历过苦难的君王非常懂得帝王之道,内忧外患中保持江南半壁。

(宋金战争)

3、皇太极

一般人以为皇太极继承了一个强大的政权,且皇太极谥号是“宗”,水平一般。

其实皇太极继承的政权,基本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部落政权,内部八旗旗主各有想法,满汉矛盾尖锐。外部封锁严谨,明军也在整军备战。

(皇太极)

皇太极在其后的十年里,军事上打开生存空间,对内缓和了满汉关系,加强了汗权,并善待明朝方面的人才,在明清战争中逐步占据优势,天命向皇太极这边转移。

(明清战争的一次重要节点)

历史上有很多雄才大略的人,他们表现方式不一,取得成果不一,但不妨碍他们的优秀。

参考文献: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

寺地遵《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清太宗实录》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有人曾经在这样的局面下翻盘:王朝两百余年,遍体沉疴,两京沦陷,十三省处处烽烟;天子北狩而崩,幼帝新立,内有权臣,外有藩镇,无尺寸之兵,乏充饷之银。十五年后,天下治平,大军远征天山,巨舰耀武扶桑。


芋头170900173


题主的要求是一个新皇帝在登基时面临着一个国家即将灭亡的烂摊子,凭借自己的文治武功逐渐将国家恢复实力。中国历史上还真的存在这种挽大厦于将倾的皇帝,我认为其中最出色的就是明代宗朱祁钰。

下面我们来按照题主的问题逐步进行分析。(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王sir侃历史)

一、登基时的国家状况

明代宗朱祁钰的登基可以说就是在一个烂摊子中开始的,也就是大明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土木堡之变。土木堡战役的失败带给大明王朝的不仅仅是皇帝被俘虏的耻辱,而且还是大明国力的巨大损失。来看一看在土木堡之战中大明王朝损失了什么吧。

1、兵马。

明英宗在御驾亲征时随行带了多少兵马呢?根据时人刘定之的《否泰录》中记载:“其从驾行者,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等。 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出居庸关抵宣府。”这个史料记载是目前可查询的第一手史料记载,是具备一定的可信度的。其中提到的官军私属共50余万人中,官军也就指的是京营。

京营,始称大都督府,朱棣迁都北京后,京营分为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京师京营的正式编制包括三大营: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京营的正式编制人员大约有三十一万人。请注意,这里的京营可是大明的绝对精锐力量,其中的神机营更是大明军队王牌军中的王牌军。京营的力量就是大明北方的全部精锐的军事力量了。

那么经过土木堡之战后结果如何呢?根据史料记载,大明军队在此役中“伤亡殆尽”,也就是说大明北方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经此一战后几乎全军覆没,即便有逃亡的人马也已经是残兵游勇了。而此时大明王朝依然面对着瓦剌军队的直接威胁。虽然说大明的南方仍然有南京京营的精锐,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大明王朝依然面临着亡国的威胁。

所以朱祁钰就是在几乎没有军事力量可以依靠的情况下登基了,还要立马就要面对敌人的直接军事威胁,时刻面临亡国之危。

2、朝堂

明英宗是御驾亲征,蛊惑他亲征的太监王振可能是觉得此行不是打仗而是一趟北方出游。这次亲征居然带上了文武大臣一百余人随行,怎么看也不像是去打仗的。

要知道,这随行的一百余人可不是什么虾兵蟹将,这里面有太师英国公张辅、驸马都督井源、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等等。一眼望去,太师、六部尚书及侍郎、督察员御史,几乎当时大明朝廷上拿得出手的大臣全都出动了,可以说是当时朝堂上的精英分子一扫而空了。

大明王朝从开国初期的名将云集璀璨耀眼,经历了朱元璋的残酷清洗,本就没有什么名将谋士了。又来又经历了“靖难之役”的洗礼,再加上这次土木堡之变的惨烈,可以说明朝的群臣被里三层外三层的清洗了个遍,实在再难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才了。

所以朱祁钰登基时,不仅面对着军事上的没兵,更重要的还面临着空荡荡的朝堂,文武百官剩不足三,真的是一片亡国之像。

登基后的举措

上面是列举了朱祁钰登基时面临的国家惨状,活生生的亡国之相啊。那么他是怎么一步步的硬生生将大明从亡国边缘拽了回来呢?

1、重用于谦坚持抗敌

当初的朝堂之上,一众朝臣应该是被吓破了胆,纷纷表示应该暂时迁都南京避难。但是明代宗坚持住了自己的底线,听从了于谦等主战派的决议。

明代宗在紧急时刻能够不拘于固定的规定临危变通,明朝规定兵部尚书不能直接指挥军队,明代宗便特许于谦“提督各营兵马”的权利,直接指挥所有军队。更是听从了于谦的建议,重用了战败而独自回朝的败将石亨,而后者在北京保卫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而在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后,明代宗对于大明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戍军改为十团营制,避免了军队上的混乱。

2、整顿朝堂肃清吏治

朱祁钰在位期间,整顿朝堂,重用于谦、高谷、彭时、商辂等清廉之臣,严惩了明英宗时期的王振等宦官党羽,同时招贤纳士,补充朝纲,他在位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治国能士,使得朝堂上下恢复了一片清明。


因此,正是由于朱祁钰的努力与坚持,让大明帝国避免了亡国的危险,顺利度过了“土木堡之变”带来的极端恶劣局面,可以说的上是挽大厦于将倾了。


王sir侃历史


肯定有,而且不止一位,在此我就讲讲有代表性的一位皇帝:唐肃宗李亨,他在位期间唐王朝经历了一次足可以倾覆江山导致灭国的大叛乱:安史之乱,肃宗皇帝受命于危难之际,担当起恢复河山、消灭叛乱的重任,最终使唐王朝转危为安。



生逢盛世、盛世之下却隐藏着改变大唐命运的巨大危机,年轻的李亨能否力挽狂澜,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中?

原本储君之位与李亨无关,他的次兄李瑛早在开元三年(715年)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不料却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遭到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而被废杀,太子之位因此空缺。玄宗于当年六月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忠王李亨。虽然被立为皇太子,但李亨依然战战栗栗不敢怠慢,一直站在武惠妃和寿王李瑁后面的李林蒲、杨国忠等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太子的各种陷害。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已经经过了高祖、太宗、高宗等数代皇帝的悉心经营,已经是承平日久,海内皆和。这一场变乱发生于唐玄宗统治的中后期,玄宗查人不徽、滥用胡人、骄傲自满需对安史之乱负最主要责任。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已然成为气候的叛乱首领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建元圣武。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叛军破潼关。六月十三日,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这场兵变的核心人物里少不了一个叫陈玄礼的左龙武大将军。

发动马嵬驿之变,杀死祸国之根杨国忠杨玉环兄妹。于唐王朝危难之际入承大宝,李亨的第一次表现令人欣慰。



得知玄宗仓皇出逃的李亨,此时还在前方督导勤皇之师抗击叛军,但他也没忘了万恶之源杨国忠和杨玉环,于是命心腹宦官李辅国去联络随驾玄宗身边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授意他在前往成都途中以非常手段除掉杨国忠和杨玉环。李亨如此有把握,也是因为当时随驾玄宗出逃的军士(约3000人),有2000人是归太子统领的禁军,他的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来的代宗李豫)和建宁王李倓在出逃的队伍中“典亲兵扈从”,这给李亨发动政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队行至马嵬驿这个地方后,陈玄礼为防夜长梦多怕途中生变,于六月十四日夜砍死杨国忠父子,进而带领禁军前往玄宗所在行辕,面圣请求交出杨贵妃,玄宗思虑良久才颜面摆手,当夜杨贵妃即被谥死。

李亨冒着随时都有可能丢掉太子之位的危险处死了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宠臣杨国忠,父子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李亨算是略占上风。随着叛军先后攻下长安、洛阳,玄宗只有一路向前往蜀地而去,但此时已经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皇太子李亨却不能随父皇一起走,他需要以大唐储君的身份,承担起消灭叛军、还都长安的重任。但皇帝远在成都,而太子号召力又有限,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的李亨再一次和臣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年,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成都,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与玄宗分道扬镳后,肃宗亲历前阵无惧叛军,指挥有度收复两京,虽终他一世不能尽除乱军,但唐朝已得重生。



此时的安史叛军已从星星之火达燎原之势,北方大部已落入叛军之手,大唐已是累卵之危、覆国将至。刚刚继位的肃宗皇帝以正副元帅广平王李豫、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率中央军、朔方镇等军及回纥、西域之兵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从凤翔出发,浩浩荡荡东讨叛军。进军至长安西的香积寺后,于此大破叛军,斩首六万余级,一战而收复长安,在长安休整三天后即联合回纥军收复洛阳,安庆绪仓皇出逃。两京收复对唐朝君民上下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至德二年(757年)叛军发生内讧,安庆绪弑父自立。安史之乱首恶身死,叛军人心不稳,这为唐军反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肃宗没有听从谋士李泌的建议趁乱直捣叛军老巢,错失歼敌良机。乾元二年(759年)三月,肃宗起用不懂兵法的心腹宦官鱼朝恩为监军,至使唐军在相州几近全军覆灭遭到惨败。至同年十月唐军未有太多的突破,肃宗下诏意欲御驾亲征史思明,群臣劝止,此后大将李光弼多次出击,叛军力量大大削弱,至肃宗驾崩时,安史之乱早已成为强弩之末,唐朝得到重生。



唐肃宗在位的短短七年,发动马嵬驿兵变,杀死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杨玉环兄妹。非常时期登基称帝,于国家危难之济承担起复国大任,最终使差点遭受灭国之灾的唐王朝重焕生机,但他在位期间重用宦官李国辅、鱼朝恩,使他们分掌禁军,行监军之权,导致唐王朝中后期陷入永无休止的宦官之乱,这成为他一生政绩中最大的污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