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造重型鱼雷的国家比会造航母的国家都少?

啸鹰评


图片上苏联时代研制的65型鱼雷,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鱼雷,雷径是650毫米,要比通常的533毫米鱼雷大了很多,当然它的航程和破坏威力都要超过533毫米鱼雷。

鱼雷和航母是两种不同的武器,航母的大型武器平台,而重型鱼雷是大型水下兵器,是一种破坏力很大弹药,它们之间本质上是没有可比性的,从军事工业制造的角度来说,目前世界上可以自行建造排水量超过4万吨航母的国家只有四个,也就是中美、英法,可见其技术水平非常高,已经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工业强国都挡在了门外。
著名的MK48型反舰/反潜两用鱼雷,已经升级了很多次,最新型号已经可以攻击水下1000米的潜艇!它目前仍然是美军现役唯一重型鱼雷,也没有研制更新的型号,因为研制一型鱼雷的费用太高了。


鱼雷也是需要顶级的冶金、机械加工工艺、微电子技术才能制造出来的,目前世界上不到十个国家可以制造,但从整体复杂程度来看,航母显然是大型武器平台,要比鱼雷复杂的太多,当然是航母技术水平更高一些。

那么,重型鱼雷为什么也只有极少数国家可以制造?这是因为它的制造技术等级太高了,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冶金和金属加工工艺沉淀甭想将它制造出来,而且现在的鱼雷又加上了微电子技术,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更加提高了制造难度。
鱼雷的推进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燃料电池、银锌电池、铅酸电池...等电池组推进,另一种是热动力机,但“银锌电池”由于造价昂贵,加之动力不足,不适宜重型鱼雷使用,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重型鱼雷都采用热动力机推进,图片上就是鱼雷的斜盘式热动力机(兰金闭环发动机),是非常高级的动力机械装置,533毫米雷径的鱼雷热动力机的最高功率要在500马力以上,才能使鱼雷的航速超过60节以上,那么500马力上什么概念?现在的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发动机功率都在380千瓦左右,换算也就在500马力左右。从体积上来说鱼雷的热动力机体积要大大小于步兵战车的柴油机,公斤/功率比是相当高的。


鱼雷热动力机工作状态就是图片上这样,斜盘式结构可以让驱动轴的行程更长一些,提高热效率。鱼雷的热动力机由于形状复杂,有很多薄壁的精密铸造件,需要使用流动性好的铜合金制造的,零件的外表要镀铬提高耐热和耐腐蚀性,而且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极高,这些都需要有非常高的精密铸造技术和精密金属加工技术才能做到。
图片上是美军MK48型鱼雷所用的兰金闭式循环热发动机,早年间的热动力鱼雷使用煤油和“过氧化氢”也就是双氧水(助燃)为热动力燃料,但是“双氧水”需要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才能快速释放出氧气,但在释放的过程,释放量不稳定忽大忽小,在助燃煤油时非常容易引起“过烧”现象,而“过烧”是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爆炸原因就是这种原因引起的!

所以,现在的先进热动力鱼雷都是使用“奥托2燃料”作为鱼雷的热动力机的推进燃料,“奥托2”的主要成分是:丙二醉二硝酸醋75%、硝基二苯胺1.4%,癸二酸二一22.2%的化合物,是一种液体,热稳定性好,不溶于水,无腐蚀性,可在容器当中存放许多年,而且它在“兰金机”内是封闭自循环,废气不排出雷体的外面,也就形不成我在电影当中看到的那条明显的“鱼雷航迹”...知道“奥托2”燃料大体配方并不难,但是知道精确配方只有俩国家,除美国之外肯定不是俄罗斯,要不然“库尔斯克号”也不会发生重大事故而沉没,而且“奥托2”需要又很高精细化工能力才行,只会做口红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知道它最精确配方。
这是一战期间德国鱼雷所用的GA VⅢ型双自由度陀螺仪,陀螺仪是鱼雷和导弹里的重要零部件,它的作用相当于人的小脑是管理人的平衡神经的,鱼雷的陀螺仪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陀螺仪的控制,鱼雷发射出去不到100米就开始打转,根本不往前航行,也更谈不上击中目标了!


图片上是现代鱼雷的陀螺仪,远比一战陀螺仪加工精度高了许多。

但是,陀螺仪的加工工艺要比热动力机还要高,直观的说加工精度和瑞士高级机械表的零件相当,达到了十几微米级(0.010毫米)的水平,因为陀螺仪转动要非常灵活的,精度稍微差一点点就有可能将陀螺卡死,其后果就是鱼雷发射出去之后原地打转,停滞不前,搞不好还把自己的舰船或者潜艇击穿了很危险,所以陀螺仪的加工工艺太高,又是鱼雷难以制造的一个原因。


图片里是鱼雷的头部,里面安装则主被动声呐,现代鱼雷要比二战时期的鱼雷先进了许多,就有了微电子技术后使鱼雷具备了智能化,可以安装声呐进行探测,搜寻目标发出的噪音或者发射探测波再接收到目标声呐回波,来精确的找到目标的方位,提高打击精度!

鱼雷的主被动声呐也是制造难点,它虽然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制造大型声呐标准几乎是一样,也使用高档“钛酸钡”电子器件制造,如果“钛酸钡”器件要是制造的标准很低,就不可能探测/接收到舰船和潜艇发出的噪音,所以必须要有很高的电器零器件制造能力才行。

重型自导鱼雷要同时安装主被动声呐,比如说:40公里的射程内,前10公里由潜艇的主动声呐+拖线(信号/数据传输)进行引导,但10公里后鱼雷尾部的切刀会将导线切断,因为潜艇的声呐长时间锁定目标方位根本不能机动,这对自己的安全非常不利,导线过长也会增加“死重量”,减缓鱼雷的航速,所以要切断。
美军MK46鱼雷的声呐,包括:水声探测器件、滤波器、功率放大器、数据存储器(硬盘)、计算机...等组成,它的体积大小和我们在超市里面看到的5升装油桶差不多,当然重型鱼雷是533毫米(以上)主被动声呐的体积也要大于MK46的324毫米,但是与5~6米甚至更长的鱼雷体积相比它实在是太小了,还要在30多公里的嘈杂海洋背景噪音当中去识别、跟踪、引导打击目标,确实要求设计与制造都很精密!否则连十几万吨的货轮和百十吨的渔船都分不清...也就没法实施打击了...通常来说,鱼雷攻击目标是先使用被动模式监听敌舰船发出的噪音,最后几公里才开启主动模式去最后确认,因为过早的开启主动声呐模式发出的探测波会被敌舰船接收到,进行反鱼雷作业。

美军AN/SLQ25“水妖”鱼雷诱饵。目前世界上有点规模的海军都装备不同型号的“鱼雷诱饵”,就是要干扰鱼雷的的声呐探测波或者发射模拟舰船发出的噪音让鱼雷被动声呐出现信号接受紊乱。

通过上面对鱼雷的动力装置、陀螺仪和声呐的粗略介绍,就会明白鱼雷制造的复杂性,需要有完善和高超的工业能力才能将它制造出来,也因为鱼雷的制造精密导致了它的价格昂贵,目前一枚反舰/反潜重型鱼雷售价超过了500万美元!要比一枚“战术战斧”巡航导弹贵了数倍之多,所以它也是一般国家装备不起的水下兵器,比如说:越南有6艘“基洛级常规潜艇”,一艘最低配置12枚53型鱼雷,6艘最低也得72枚,再乘以每一枚的价格...军费开资的压力非常大!


当然,即便是鱼雷制造工艺复杂,若是与航母相比仍然是差了一大截,仅一个核反应堆的技术要求在任何方面都要大大超过鱼雷的热动力机,反应堆在任何方面都是最高技术标准的!

所以,鱼雷和航母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器装备,但是它们的制造都依托于强大的工业才能制造出来。


皇家橡树1972


鱼雷和航母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器装备,但是他们都属于对军工科技要求极高的武器,世界上能够制造重型鱼雷的国家确实很少,但是能造航母的国家比能造鱼雷的还要少,航母作为大型系统化的军事工程,目前只有中美俄英法5个大国可以完全的国产航空母舰,能够研发重型鱼雷的国家也不多,满打满算不到10个,主要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8个国家。

图为MK48鱼雷,他是目前美军唯一装备的重型鱼雷。


鱼雷那么小,却那么难以研发制造,主要是因为研发鱼雷需要非常高端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他是非常精致的机器,同时现代鱼雷又加入了自导能力,需要有先进的电子科技才能完成研制,并且鱼雷需要在深水中使用,对于冶金工业也有很高的要求。鱼雷上最难的部分应该就是推进系统了,他是鱼雷是否能够获得高航速的关键。

图为兰金闭环发动机,他对于机械的设计制造能力要求很高。


目前,现役的鱼雷主要有两种推进方式,一种是以银锌电池、铅酸电池等为基础的燃料电池动力,但是电动鱼雷的推力有限。世界上主要大国都是使用另外一种推进方式制造重型鱼雷,那就是热动力。热动力鱼雷的热动力机是非常精密的机械装置,一般的533毫米鱼雷的斜盘式热动力机最高功率能够达到500马力以上,这个推动力都足够推动二战时期的坦克了,但是要知道这个马力可是在一个小小的鱼雷上释放的。

图为工作中的斜盘式鱼雷热动力机。


由于海水具有腐蚀性,而且内部杂质很多,因此精密的鱼雷热动力机还需要很好的耐腐蚀和耐磨损能力,其内部的金属机械要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正常的运转。要加工这样的机械,还需要先进的机床设备,而一般的国家连机床设备都研发不出来,何况去利用精密机床制造精密的鱼雷热动力机了,要做出这样精密的机械,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测试。

图为现代鱼雷使用的陀螺仪,同样是非常精密的机械设备。


鱼雷要在汹涌的海水中,以稳定、可控的路线命中目标,保持前进的姿态,保持平衡的状态,就需要有先进的陀螺仪。陀螺仪可以让鱼雷精确感知自身的姿态,从而做出调整,然而陀螺仪加工的难度非常高,设计的难度也很高,其实光是他的运作原理很多国家就搞不清楚,如何加工制造更是谈不上了,由于陀螺仪和热动力机的存在,让鱼雷成为一件“工业艺术品”,很难制造。

图为电动鱼雷的推进机构,也是比较复杂的电磁结构。

图为世界上主要的533毫米鱼雷一览表(不包括我国和俄罗斯)。

别看鱼雷小,他也像是一艘潜艇,不但要推进装置,而且也需要声呐装置。现代鱼雷都是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都已经是过去时了,无导引鱼雷更是不存在。自导鱼雷就需要声呐装置,装备在鱼雷小小的头部,依靠内部的电池供电,不断的探测和搜索目标,然后确定和跟踪目标,这样即便是射击方向稍有偏差,鱼雷自己也可以修正航向。这样的小型声呐装置能够研发的国家更是少之又少。

图为鱼雷的结构,可见其内部复杂的结构以及弹头的小型声呐基阵。


所以,最后就导致了能够研发制造鱼雷的国家也非常少,别看他诞生了100多年,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研制的,我国现在能够研发空基发射、水下发射、水面发射、陆基发射等多种鱼雷,还能够发展鱼10这样能够在1000米深度作战的热动力鱼雷,而且是尾流自导鱼雷,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我们应该为之骄傲。


海事先锋


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全球现在能造重型鱼雷的国家至少在10个以上,像美、俄、中、英、法、意、德、瑞典、日本、韩国、印度等都研制和生产了自己的重型鱼雷;但是全球能造航母的国家却不超过10个,能造6万吨级以上航母的国家只有3个,能造10万吨级核动力弹射航母的只有美国一家。

重型鱼雷比导弹难造倒是真的,因为前者是在水下运动,要想跑得快、打得远、潜得深、打得准,就要克服水的阻力、背压、水下导航和制导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水的阻力是空气的800多倍,重型鱼雷在水中要跑出35节到70节的速度,还要有数十公里的射程,以及能打水下数百米的潜艇目标,其中的技术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因为重型鱼雷直径通常就是533毫米,长度不超过7米,所以对动力和推进系统的要求极高。重型鱼雷的动力主要是热动力和电动力,但不管是热动力的单组元、三组元燃料以及斜盘、涡轮等发动机,还是电动力的永磁电机和电池组,技术都很高。
鱼雷在水下航行,深度越大需要克服的背压越大。一般10米一个大气压,下潜500米就50个大气压,也就是说在500米水下,鱼雷如果采用热动力,先要一部分功率把这50个背压克服了,剩下的功率才能用于鱼雷前进。电动力的功率倒是不受背压影响,而且安静,但是航速和航程不如热动力。到底选择哪种动力,要看各国国家的战术需求和技术实力了。鱼雷在水下运动,只能依靠声自导。但是这种制导距离不远,而且受海底地形、海洋环境噪声、温度、深度、盐度、鱼雷航行自噪声、人工干扰噪声等影响大,所以要研制高性能声呐导引头难度比导弹的导引头大多了。现在的自导鱼雷普遍还采用导线传输指令,这对导线的缠绕、放线机构、线的抗拉伸能力等等都有很高要求。(S)


联合防务


夸张了,能造重型鱼雷的国家确实不多,但是技术难度应该还不至于达到航母这个高度,毕竟在航母中也是有核动力和常规动力之分的,看排水量同样也是有重型、中型和小型航母这样的划分,一句话概括,目前能造重型核动力航母的只有美国一家,但是能造重型鱼雷国家除了五常之外,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同样也可以制造,这么说吧,世界上能造重型鱼雷的基本上都是工业强国,比如大家较熟悉的那几个西方列强,都具备制造重型鱼雷的能力,下图为北约国家中主要服役在主要几种重型鱼雷:

▲北约主要几种型号重型鱼雷

从图中可以看到,北约的领头羊,美国有MK48型重型鱼雷;接着意大利有“黑鲨”和A.184这两款重型鱼雷,其中“黑鲨”是意大利和法国共同研制的;然后英国的重型鱼雷则是MK24型,德国也有两款重型鱼雷,分别是SUT和SST4,除了这几个国家之外,我们国家则是有鱼-6型重型鱼雷,俄罗斯也有自己的65型、53型重型鱼雷,至于日本,则是有89型(G-RX2)重型鱼雷,不过日本的这款89型鱼雷其实也是在美国的MK48 ADCAP重型鱼雷的基础上山寨出来的,其实不止是鱼雷,日本大部分武器都能从美国那里找到原型。

▲鱼-6重型鱼雷(网图)

言归正传,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除了法国外的其他四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重型鱼雷,而法国则是和意大利一起研制的,其实“黑鲨”重型鱼雷一开始是德意法三国共同研制的(抱团研发某种先进武器是目前欧洲国家的传统,而且重型鱼雷的研发成本高、难度大,抱团合作确实比独自研发更加划算),不过到后面德国自己出来单干了,法国也因为经济问题曾经退出了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重新加入了与意大利的合作,然后就搞出来“黑鲨”这款重型鱼雷。那么,重型鱼雷的研发难度究竟有多大?为什么连法国这样的大国都需要和其他国家抱团合作,主要有这几点:


1、首先是研发成本很高,技术难度很大,从德意法三国抱团合作,共同研发重型鱼雷就能看出来,并且其中法国还因为经济问题退出来一段时间;

<strong>

2、所谓的重型鱼雷,其实体积相对来说还是很小的,长度不过六七米、直径大概在半米左右,然后需要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装进各种设备,比如动力系统、制导系统、战斗部等,同时需要保证鱼雷有四五十节以上的速度和最少几十公里以上的射程;

<strong>

3、重型鱼雷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导致对抗压材料性的能要求很高,因为鱼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剧烈的水压变化,比如在几百米深的水下发射,然后鱼雷需要在短时间内上浮到几米深的海面,打击水面舰艇;或者是从水面发射,然后迅速下潜到深海打击潜艇,也就意味着,鱼雷在短时间内需要承受因为数百米的深度变化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差,单单是这一点对鱼雷外壳材料的性能要求就没几个国家能做到,难度可以参考潜艇耐压壳;

<strong>

4、水下通行问题,水下通信其实是目前世界各国都急需突破的一个难点,在这一点上连潜艇的水下通信问题都还没解决,因为寻常的电磁波通信在水下是行不通的,海水对电磁波能量有着很好的吸收作用,即意味着普通的电磁波在水下衰减非常严重。


▲MK48 ADCAP重型鱼雷

除了上面说到的几点以外,重型鱼雷动力系统的燃料选择也是一个问题,因为考虑到射程,重型鱼雷采用的是热动力方式,即燃料驱动,而对于如何选择燃料又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需要保证鱼雷的安全性,举个例子,俄罗斯沉没的那艘“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就是由于艇上的鱼雷发生了爆炸,而鱼雷爆炸的原因则是跟它的燃料过氧化氢有关。因此,重型鱼雷的研发确实很难,除了技术难度之外,还要考虑成本,所以真正有需求的国家才会花大精力去研发的,而这些国家无一不是世界有数的强国。


哨兵ZH


能够制造重型鱼雷的国家都具备制造万吨核潜艇或大吨位常规潜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重型鱼雷要求一个国家必须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经济基础及极强的研发能力,此外,还需要一个“好老师”来教(要有仿制对象),否则绝不可为。

造鱼类难,造重型鱼雷更难,有多难,难于上青天!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属于会了不难、难了不会,难点主要在于排水量十万吨,电磁弹射,核动力三大“要素”。排水量大体对应造船技术,在这个领域内世界上至少有10个国家具备这种基础和研发能力(除了五常之外,还有日、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

但结合了电磁弹射+核动力之后当下就只有大洋彼岸的两个国家玩得转、玩得起、玩得好,其他国家也只能是看看。原因有三:有技术的国家没钱、有钱的国家没技术,还有的国家没钱也没技术,其门槛相对于重型鱼雷而言要低不少。

重型鱼雷

重型鱼雷的制造门槛比重型航空母舰高的多,主要体现在动力系统、制导等高精尖领域。

1、动力系统

按照惯例,一枚重型鱼雷的动力基本上不会低于500horsepower,弹道弹道所采用的的动力大多以火箭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涡喷/涡扇)和冲压发动机为主,但,这些发动力全部都不适用于重型鱼雷。

重型雷的发动机要求动力澎湃强劲、冷却好(发射后燃烧室的温度高于1400℃)、嗓音低、排气少,这样才能赋予鱼雷的超远航程、超高速和隐蔽性的实战需求,这对燃烧剂的要求极高。目前,重型鱼雷的代表型号为中国的鱼-10和英国的剑鱼(有人会问为啥没有俄罗斯,后边文章会写到,敬请关注)。

2、制导系统

自二战以来,但凡因鱼雷制导出现问题的,鱼雷发射后大多会拐着弯攻击自己的母舰,这里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就是类似战机的敌我识别系统,鱼雷的这种识别系统叫做“敌我声纹”,这是个高精尖的核心技术,也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国家掌握了。

此外,重型鱼雷都是在300-400米以下的深海发射,如果鱼雷的耐压壳体技术不过关(类似潜艇),鱼雷发射后就会产生爆炸的可能。

这也就对应了那句话:“能够制造重型鱼雷的国家一定具备生产制造核潜艇或大吨位潜艇的能力。”


墨墨观察


重型鱼雷一般指的是口径在500毫米以上,重量超过1000千克,最大航程能够超过20公里,水下航速能够超过30节,战斗部装药超过150千克的鱼雷。这类鱼雷通常是装备在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之上,主要用于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鱼雷装药量大,由于水体几乎不可压缩,能够成为传递能量波的良导体,并且还能产生空泡倍增效应,因此鱼雷爆炸的威力通常能够达到同质量反舰导弹的两到三倍以上。



美军目前最主流的533毫米口径MK48鱼雷,曾经在演习中一发就将澳大利亚排水量近3000吨的特拉仑斯护卫舰拦腰炸断,即使万吨级驱逐舰也很难承受两枚重型鱼雷的攻击!正是因为鱼雷威力大,且隐蔽性很强,因此成为了各军事大国争相研究的对象。

由于重型鱼雷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巨大,因此全世界能够研发鱼雷的国家屈指可数。除了五常之外,能够自行研制重型鱼雷的还有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典、伊朗等国,总数量只有十个。而全世界能够自行研制并制造航母(包括轻型航母)的国家只有五常加西班牙、意大利,能够设计和制造重型常规动力航母(排水量6万吨以上)则只有五常,印度那艘“国产航母”排水量只有4万吨,而且是由意大利设计,上面的各项设备则都是万国牌,建造了十年还没完工,压根算不上具备航母制造能力。这么一算,能够制造的鱼雷的国家比制造航母的国家要多了至少三个,但是仍旧是凤毛麟角!

鱼雷设计和制造之所以难,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水下动力

鱼雷分为热动力和电动力两种,由于水下没有氧气,因此热动力鱼雷必须使用小型的闭式循环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原理与AIP潜艇动力类似,但是体积要小的多,并且工作环境更为恶劣,并且还必须保证足够的功率让鱼雷获得足够的速度和射程,掌握这项核心科技的国家寥寥无几。


▲热动力鱼雷发动机

而电动力鱼雷则是使用电池加电动机的组合,说起来原理和电动车如出一辙,但是为了保证鱼雷在克服巨大水下阻力后仍旧具备和热动力鱼雷相当的速度与航程,并且尽可能少的产生噪音,电动力鱼雷必须使用先进的聚合物或者氧化银电池和永磁直流电动机的组合,而这二者都是当今世界最为尖端的科技,没有两把刷子根本不可能研制成功。

第二、水下导航

现代重型鱼雷最常用的制导方式是线制导加末端声自导的组合,线主要使用光纤,长达百公里的光纤直径不能超过0.5毫米,并且还要保证在抽离过程中不能断,能够承受水压和腐蚀,这种工艺目前也没有多少国家掌握。而末端声自导其实就是一部微型高灵敏度声呐,通过声呐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控制鱼雷尾舵转向,世界上能够研制高性能声呐的国家尚且不多,微型鱼雷声自导装置就更少了。



第三、水下稳定

我们都知道子弹在水下射击时会因为巨大的阻力而导致弹道紊乱,最终失去平衡,因此子弹虽然速度快,但是在水下的射程往往不足两米。而鱼雷作为一种全程在水下行进的武器,如何保证它在水下具备稳定的弹道,如何在克服水下阻力的同时获得最高的速度,所以鱼雷必须具备一个完美的外形。要设计出这样的外形,必须经过大量的流体动力学试验和计算,没有强大的基础科学基础以及相关的高科技流体实验室,即使想设计出一款合格的导弹外形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军武吐槽君


▲现代先进鱼雷的代表之作-美国MK48鱼雷(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军事武器的圈子里,向来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即能造导弹的国家比能造鱼雷的国家还要多,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导弹看上去更加的高大上,而鱼雷这种诞生在1866年的武器,似乎已经是非常年代久远了,那为何能生产导弹的国家比能生产鱼雷的国家还要多呢?

▲MK48鱼雷的总体布置图,其设计难度主要在制导和导航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啊,所谓能早鱼雷的国家比能造导弹的国家少的说法,针对的只是现代化的先进鱼雷而言,对于此前那些无制导的直航鱼雷来讲,其建造难度是比较小的,而对于现代化的先进鱼雷来讲,其制造的难度主要在于其制导系统和导航系统,我们都知道,鱼雷是在水中航行的,而在水中要让其准确的命中目标,就必须让它尽可能的“聪明”起来,不仅要让其能够准确锁定跟踪命中目标,还要能够规避水中的一些障碍物,故而这对于制导系统和导航设备来说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那对于现代化的鱼雷来说,其一般主要采用的是主/被动结合的制导方式(包括尾流制导,声制导外加线导等),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保证其“聪明”度,而对于导弹来说,由于其在空中飞行时几乎没有啥障碍物,故而对于其制导和导航系统来说,所需的难度系数就比较小了。

▲现代鱼雷除了得拥有先进得制导系统让自己打得准外,还得有先进的导航系统,从而让自己不至于在大海里迷失方向或者撞到障碍物(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综上述而言,现代有的国家不能够生产先进的鱼雷也就不难理解了。


军武次位面


你的观点不成立,会造航母的国家,有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如果硬要把带全通甲板的舰只算作航母,会造2.5万吨出云级的日本勉强算一个。但是低于两万吨我认为压根不能算航母了。因为没办法发挥航空母舰区域防空和远离本土对地对海攻击的作用。那这么算全世界一共也就6个国家会造航母,但是会造鱼雷的国家,除了上述五常,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甚至印度,均已具备现代化鱼雷制造能力。

当然,鱼雷也分轻型鱼雷和重型鱼雷,二者的研发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会制造轻型鱼雷的国家往往离掌握重型鱼雷的研制能力还差十万八千里。比如印度至今也只掌握了轻型鱼雷的研制能力,我国的鱼-10也是21世纪才成熟的。原因看看轻型重型鱼雷的差距就知道了。美国的MK46轻型鱼雷和MK48重型鱼雷,MK46口径仅324mm,射程11公里航速40节,而MK48口径达533mm,射程>38公里,潜深可达1200,仍可以保持40节的速度,这个就很厉害了。因为水下阻力与横截面积成正比,半径的增大带来的是阻力以指数规律的增大。因此重型鱼雷的动力研制难度是非常大的。MK48鱼雷的功率是500马力,这相当于把59式坦克的功率了,问题是59坦克的发动机多大,533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动机才多大?这个超级变态的功率密度足以把很多工业国都阻挡在外。


纸上的宣仔


这个说法也许不是很正确,因为能够制造鱼雷的国家不算很少,中,美,英,法,德,俄,瑞典,日本等,相比之下,能造航母的国家却不算多,所以能造鱼雷的国家可能要比能建造航母的国家还要多一点,但是确实不是很多,这个技术难度确实很高,鱼雷设计并不是很难,关键于在能够制造了。

现代鱼雷技术本身的变化不大,往往许多旧型号的鱼雷可以用上几十年,真正的难度不是如何设计,原理与结构什么的都是很简单的,关键技术还是在制造上,因为现代鱼雷不是技术复杂,而是标准太高,技术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可以这么说,它是在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能力的标杆物。

它应用的技术都是许多相当成熟的东西,但是这类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很多东西都是非常复杂的要求,高标准,这造成鱼雷的制造是非常复杂的,往往需要使用一些特种设备,更会使用一些特殊的工艺,仅仅就设备就对许多国家就是头痛事,这类专用设备几乎是不会出口的,许多工艺又是特殊工艺,更是许多国家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说,鱼雷制造需要用到的许多东西都不是一般国家可能拥有的,自然让许多国家造不了。


浴火


因为现代化的鱼雷尤其是重型自导反潜魚雷,可以说是现代海军皇冠上的明珠。之所以说难以研制是因为它涉及到的现代工业门类实再是太多了。

现代化的大型鱼雷尤其是自导反潜鱼雷要符合水中流体力学的一系列参数,这就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的实验与大型实验计算设备,这些实验设备就包括水流体力学试验水池、各种深度水体力学试验设施、大型与超大型计算机系统等等。

现代化的大型反潜鱼雷根据作战要求起码能下潜到800~1000的深海,没有高强度的材料生产加工基础根本就生产不出这种鱼雷的雷身,这也需要高度发达的科研生产水准。

现代化大型反潜魚雷的动力系统要求功率密度超大、耐储备、安全可靠,比如魚雷燃料就要求绝对安全(俄罗斯有过惨痛的教训),美国奥托二元鱼雷燃料配方至今都属于国防机密对盟友都保密。美国MK48反潜魚雷的斜盘引擎至今也是独门技术保密不肯对外转让生产技术。

现代反潜鱼雷的引导技术更是难中之难,引导头中最难设计的水声转换焦面矩阵以及尾流压力传感矩阵有研发能力的国家都没有超过五家(而且这五家也是下了血本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积累出来的技术)。

所以说现代化的犬型反潜魚雷还真不是一般国家玩的起的,有些国家虽然说不差钱但若是想去买这些鱼雷人家还不见得肯卖!既便卖了也是见人下菜碟,有时候就只肯卖阉割了的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