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家庭讓你焦慮的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人在刻意“販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身邊充滿了直擊靈魂的“新聞”:XX城市的月平均薪資超過10000,你拖後腿了嗎?震驚!90後小夥畢業兩年買車買房,居然靠的是這個…面對鋪天蓋地“成功人士”的“成功新聞”我們開始變得緊張、變得焦慮,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此時此刻,朋友圈也添油加醋一般地出現了各種喬遷新房的照片、喜提新車的照片、出國旅遊的照片,這些照片彷彿在不停的告訴我們:新聞中發生的事情,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已經被身邊的朋友、被同齡人狠狠的甩在了後邊!由此一來,我們的焦慮也在日益加重!

現實情況究竟是什麼樣的?難道我們真的一無是處?我們該如何應對家庭和職場的雙向壓力?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這些問題接踵而來,跟別人說多了、抱怨多了,怕別人感覺我們是“玻璃心”,這些問題悶在心裡又十分困惑,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應對家庭和職場的壓力?

職場、家庭讓你焦慮的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人在刻意“販賣”

1、認清事實—拒絕“販賣式”的焦慮

面對生活中的朋友、面對職場的競爭者、甚至是面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我們總想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麼學歷、他們過得怎麼樣?他們真的年入百萬了嗎?他們真的有車有房嗎?他們究竟比我們強在哪?

總有人抱怨說自己的學歷不夠,沒有競爭優勢,感覺職場中似乎遍地都是“211”“985”的高材生,普通大學的畢業證似乎已經如同廢紙一般被遺棄在了陰暗的角落。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美團的創始人兼CEO王興給出了答案:全國有多少人有本科或以上學歷?不足4%!其實我們的學歷並不像想象中那麼低。

面對朋友圈鋪天蓋地的出國旅遊照片,有些人又焦慮了:人家都已經出國旅遊了,我連飛機都還沒坐過。真是越想越悲哀,越想越難受。電視中的機場總是人來人往、甚至有點擁擠。誠然,現實中的機場旅客的確不少,但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人還是沒有坐過飛機的。經濟學家李迅雷曾表示:中國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

所以朋友圈那些曬出國旅遊照片的還是少部分人。

職場、家庭讓你焦慮的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人在刻意“販賣”

不論是本科生的佔比,還是沒坐過飛機的大多數人,這些數據都在向我們說明:這個世界也許沒那麼好,但是也沒那麼糟。我們也許沒有高學歷、也許沒有腰纏萬貫、也許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但至少我們是一個很正常的普通人,並沒有過的太差。

正確、理性的看待身邊成功的親戚、朋友、甚至是新聞中的陌生人,認清現狀,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首先,生活中一定是有很多比我們優秀的人,被人超過不丟人;其次,不要被他人“販賣”的焦慮而過分的否定自己,有時候“販賣焦慮”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賣點;最後,焦慮本身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是靠行動,而非焦慮。

2、職場的深度思考、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緩解職場焦慮

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身處職場的我們苦不堪言、焦慮萬分。“想要賺錢,先讓自己值錢”這句話聽得雙耳生繭,話雖不錯,但是怎麼才能讓自己值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分享2個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① 職場的深度思考

“羅輯思維”的羅胖曾經分享過這樣一個例子:他的一個朋友做編輯工作,聊起工作時,朋友得意洋洋的說告訴你我工作有一個絕招:我編輯任何文章只用三個鍵複製、全選、剪切,多一個我都不用!羅胖問朋友原因,朋友說是因為老闆給的工資太少。羅胖又問,你這樣寫出的文章好看嗎?你自己會有進步嗎?朋友的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

回到現實中來,我們為什麼會加薪、會升職?當然是因為我們的能力已經能夠承擔更多的工作、或者學會管理,達到了更上一層領導的要求,如果一直像羅胖的朋友一樣,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又不肯進行深度的思考,是不可能讓自己變得更“值錢”的。我們每天不僅要完成事務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進行更深度的思考!就像拿破崙曾經說的一樣: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先像領導一樣思考,才有可能成為領導! 如何深度思考呢?

“黃金圈法則”是一個學習簡單、應用廣泛的思考方式。

從內到外分別是:why(為什麼?工作的目的)、how(怎麼做?工作的方法)以及最外層的what(做什麼?工作的執行)。當領導交給我們工作的時候,我們先要分析工作的目的,知道領導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然後再思考工作方法,用什麼手段才能超乎領導的預期。最後才是具體的執行層面,考慮的是執行的細節問題。當然工作的方法有很多,“黃金圈法則”的實用性強且簡單上手,因此特別推薦。

職場、家庭讓你焦慮的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人在刻意“販賣”

② 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在成甲的暢銷書《好好學習》中,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在“得到APP”中,有一位叫做筱穎的工作人員,她既是APP欄目《成甲說書》的主編,又是萬維鋼《精英日課》欄目的主編。正常人當一個欄目的主編已經是心力交瘁、力不從心了,但是筱穎卻出色的完成了兩個欄目的主編工作。

經過詳細的瞭解才知道,筱穎不僅是主編,而且是標準的“身兼數職”,她一個人負責了主題策劃、音頻錄製、音頻剪輯、內容審核、留言審查、新作者挖掘、老作者維護、宣傳文案的創作……一個人出色的完成了一個團隊的工作。

雖然職場中的我們很難像筱穎一樣身兼數職且出類拔萃,但是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要詳細的瞭解跟自己工作相關的所有信息。從公司產品的優劣勢到其他同行業的競品,由業務線的上游部門至業務線的下游部門,這些信息、這些工作我們都瞭然於心升職加薪也就不遠了,即便本公司不給機會,去下一個公司我們也可以有條不紊的處理好工作的一切。

我的一個朋友投身教育行業,當大家每天做完工作都在放鬆的時候,他卻在不停的研究銷售技巧;認真看書學習怎麼寫朋友圈文案;請教務部門的同事吃飯,瞭解相關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看大咖的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排版、邏輯。兩年後他一躍成為了校區的校長,因為市場宣傳業務、諮詢業務、授課安排、學員維護他都一清二楚。用老闆的話來形容朋友就是:除了沒有教師資格證不能授課以外,沒有他不會的!即使他不能授課,但是他也瞭解頗深。

打敗焦慮的從來都不是傾訴和安慰,而是計劃和實際的行動!所以,我們要認真的、有深度的、有計劃的思考工作,並且付諸行動;雖然孤軍奮戰但卻氣勢如虹、能以一敵百!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值錢,才能真正的緩解職場帶給我們的焦慮。

職場、家庭讓你焦慮的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人在刻意“販賣”

3、合理的規避風險—緩解家庭的焦慮

步入職場的我們慢慢的感受到了來自家庭的壓力: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孩子的花費越來越高;我們是子女,但很多人同時也是父母,每個角色都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父母的健康和贍養問題像一座大山,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我們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也見到過或者經歷過生活中的生死離別。一個不受重視的小問題,有可能演變成一場重大疾病,而一場重大疾病很可能會讓一個普通的家庭傾盡所有。曾經我們感覺這些都是電視劇裡的橋段或者離我們很遠,但是現在請仔細想一下身邊的朋友和親人,似乎總有那麼幾個人因為不注重健康讓原本的小問題變成了大毛病,也有人因為一場重大疾病花費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手術費用。

曾經的一個高中同學,他是典型的學霸,在我們那個小城裡他的學習可以說的名列前茅,這些都得益於他的母親—一名出色的教師。在高三那段暗無天日的環境下,他的母親為他破開迷霧,用科學的方法複習。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同濟大學。作為朋友,我們都替他高興。

但是大三暑期的同學聚會他卻沒有出現,有消息靈通的同學告訴我們在他大二的時候母親因為癌症去世了,家裡為了給他母親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他也被迫離開了學校,和父親一起工作賺錢。他的母親也是學校的老師,雖然沒有教過我們但是大家也都認識,我們都唏噓不已。後來我們才知道,其實他母親由於過度的勞累身體一直不太舒服,又沒有時間去做檢查,一直拖著,等到嚴重了才去醫院檢查。但是已經為時過晚,雖然花了錢,做了手術,接受了治療,最終還是沒能留住寶貴的生命。

其實很多時候面對健康風險我們是可以進行合理規避的,督促父母按時的進行體檢、身體不舒服及時去醫院檢查,按照自己實際的收入情況買一份合適的保險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父母的健康風險,也就減少了我們來自家庭的焦慮。

職場、家庭讓你焦慮的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人在刻意“販賣”

當我們認清了真實的客觀情況後,拒絕販賣焦慮;在職場中認真規劃、認真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採用有效的手段,為家庭合理的規避風險。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焦慮情緒緩解了很多。我們又恢復了對於生活、對工作的掌控感,這讓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