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随着厦门地铁2号线的正式上线,地铁沿线的各路宝藏美食也都被吃货们逐一探寻打卡。今日推荐一家距离2号线建业路地铁站步行不到5分钟即可抵达的【泰传奇】餐厅。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地址位于马哥孛罗东方大酒店一楼的泰传奇餐厅,店如其名,无处不在地地道道的“泰国本泰”风情。店内金碧辉煌,汇聚了雕刻和装潢艺术的精粹,各色精致的雕花华丽惹眼,让人仿佛身处泰式皇宫。金色的主色调与孔雀蓝餐具巧妙的撞色搭配,活泼且庄重。每处细节都带有鲜明的暹罗建筑艺术特点。过年带上亲友长辈聚餐或是接待重要来宾都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椰青」

推荐餐前先小饮一份纯净清爽的椰青漱漱口,将口味与心态都沉静下来,准备迎接美妙的泰式盛宴。优雅的用餐是精致女孩的基本法则,每一份椰青在上桌前已由工作人员贴心的挖好规整的小盖,用习惯吸食椰汁或是用小勺挖取果肉都十分方便。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小食拼盘」

第一道小食拼盘上桌,便足以让人“泰”过惊喜。根据自己的口味,蘸取酱汁搭配虾饼、鱼饼与鸡肉,每一道食材都能带来不一样的美妙体验。沙爹酱可是这一道拼盘的灵魂,万万不可错过。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冬阴功汤」

一份浓度适宜,酸度恰到好处的冬阴功汤最让人欲罢不能。汤中加入了虾、草菇、香菜等食材,鱼露的香气也是点睛之笔。酸辣开胃,让人意犹未尽。餐前来一份,快乐似神仙。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鲜虾蔬菜卷」

清爽又经典的蔬菜卷,晶莹剔透的米纸包裹新鲜时蔬与Q弹的鲜虾,再点缀上一朵小花,想必这一定是泰式美食届最清新脱俗的小仙女。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牛排沙拉」

这鲜味,这嫩度,这口感,都彰显着牛排不俗的品质。撒上了香料的牛排带着两分的血水格外多汁,与新鲜时蔬的搭配更锦上添花,对于舌尖而言,无疑是极致的享受。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马莎蔓咖喱一字牛仔骨」

咖喱如果说是泰国美食届第二主角,想必也没有那一道美食敢自居第一了。马莎蔓咖喱可谓咖喱届的皇者,也被称作泰国调料届的老干妈。牛仔骨在马莎蔓咖喱的调味下香气悠长,口感温和细腻,奶香十足,配上两碗饭绝对不在话下。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黄咖喱炒蟹」

相比起马莎蔓咖喱,黄咖喱的原材料以黄姜粉为主,口感酸中带辣,最适合亚洲人的胃口。选用个头极大的面包蟹,搭配蒜片、辣椒、香菜、青椒等食材进行调味,满满的蟹膏鲜嫩欲滴,格外诱人。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泰式炒金边粉」

这道泰式炒金边粉是我个人十分钟意的一道美食。金边粉类似米粉,是一种米制的食物,起源于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后传入泰国及越南,是东南亚一带常见的粉面食品。鲜虾、豆芽一起翻炒之后用蛋液包裹。品尝前需先挤上青柠汁,之后与葱、豆芽、花生碎、辣椒粉一同搅拌均匀,颇有仪式感。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青柠鲈鱼」

泰国菜以色香味闻名,第一大特色是酸与辣,这道青柠蒸鲈鱼是有名的泰国菜。开胃的酸辣滋味、鱼肉的香滑软嫩,再加上柠檬的淡淡清香,为舌尖带来格外清新的享受。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菠萝海鲜炒饭」

菠萝、海鲜与肉松的奇妙碰撞,酸甜可口,多汁美妙。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椰青冻糕」拼「菠萝蜜糯米饭」

说起泰国,菠萝蜜与椰青都是不得不提的水果。椰青冻糕造型别致,冰凉可口,菠萝蜜则芬芳馥郁,甜蜜悠长。软糯的黑糯米温和的口感在其中若隐若现,让人留恋。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在舌尖上,邂逅一段让人意犹未尽的传奇……

这个地方“泰”好吃:不出1年时间,瘦子都会被厦门地铁2号线养肥


定位:厦门筼筜路8号 马哥波罗东方大酒店一楼【泰传奇】

人均:15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