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本篇5000+字超實用學習乾貨,涵蓋【認知——怎麼才能讓人愛上學習?】【方法——讓你學習效率提升十倍的方法】【環境——什麼樣的環境學習效果最好?】

都是你看完馬上就能懂,懂了馬上就能做的實用學習方法!

如果你也頭疼自己不喜歡學習,或者學習效率一直很低,強烈建議你別錯過這篇。

在我很久以前厭學的時候,別說琢磨“怎麼才能心無旁騖的學習”這個問題了,光是要我坐在書桌面前,我就會產生各種諸如“頭暈、視力下降、觀察螞蟻的注意力突然上升”等不適。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由於中國的特殊教育環境(對,說的就是學習就是為了上大學上大學就是為了找好工作),大多數學生的父母望子成龍,只關心你的成績而不關注你學的東西本身。這種情況下,要從學習本身體會到樂趣,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矛盾的是,若是你不想辦法對學習本身提起興趣,你就根本堅持不下去學習。

再好的學習方法,對於一個不愛學習的人,也是甲之蜜糖彼之砒霜,自嗨而已。

所以,第一個方法是——


怎麼才能讓人愛上學習?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能單純從知識本身激發起自己學習的樂趣和動力,我們管這種人叫「知識貴族」,一般會從教科書上的名人介紹以及名校TOP10的大學生中看到。

但這種存在本身還是比較反人性的,所以我們可以從中借鑑的,是這個被某件事物激發起興趣和動力的初始動機。

正因為很少有人能被書本上密密麻麻的字直接激發起興趣,

所以愛上學習的第一步,是運用「轉換機制」(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這個方法有趣的地方在於,通過轉換,你可以把不感興趣的學習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聯繫起來。

比如,學會計知識(不感興趣)→ 為自己以後在大理開的民宿記賬做賬,免得別人做假賬坑你(感興趣)

背單詞練口語考六級(不感興趣)→ 能和外國金髮帥哥用一口地道英語一起吃雞(感興趣)

考研背書背不下去(不感興趣)→ 考上喜歡的武大,春天就能坐在櫻花大道的長椅上看小姐姐(感興趣)

韭菜大師李笑來之前為了進新東方教書,考TOEFL/GRE,要背兩萬多個單詞,這一聽就是苦差事,結果他給琢磨出個騷操作,把背單詞這件事來了個物質轉換——


如果考過 TOEFL/GRE,拿到高分,在新東方教書據說年薪百萬,那……一個單詞就相當於 50 塊錢,這多爽啊!

於是原本他計劃剛開始先每天背五十個單詞適應一段時間,想到這一層,馬上決定,不行,第一天就要賺上 5000 元,於是背了100個。

到了第二個月,他覺得不過癮,於是開始每天賺 1 萬元,試了試,覺得也不是太難。當然,他後來真到了新東方開始教書,發現年薪百萬是扯淡的,稅前都做不到。

不過重要的是,他一開始把單詞轉換虛擬意義這件事,讓他背下了兩萬個單詞,既然目的已經達到,其實當初的動機,已經不顯得那麼重要了。

但他最後在那裡教了七年的書,算算每個單詞竟然粗略相當於 175 塊錢,所以,還賺了三倍?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所以我想告訴你的是,一定要把學習本身,轉換成一個只屬於你的正循環渠道,無論是「看了這本書可以裝逼」還是「學了這個知識畢業後就可以漲薪」,一次轉換不行,就兩次。

每個人的人生意義不同,成就感來源也不同,你得去自己定義它,轉換成只對你有益的樣子。

當你找到了這個意義後,一切學習都會變得使命感重大,根本不想停下去。


然後我們再來說重頭戲——學習方法

大腦的“黃金時間”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根據腦科學理論,在頭腦技能最高的時間段,工作效率可以提升到平均狀態的兩倍,甚至更多。

而我們的大腦在起床醒來三個小時之後最清醒,所以從早晨到上午的這段時間,是人腦機能最好的時段,一天中最難,或者最優先的工作最好安排在這個時段進行。

畢竟你要明白,很多人拖延,一個原因可能是作業太難了,看著就如山倒,因此,你必須在你一天精力和腦力最旺盛的時候,從最重要的事開始你的一天。

當你在一天的開始就做完了最重要的工作,你會覺得爽,非常爽,這一天的成就感會增加你做接下來工作的信心,畢竟最難的都做完了,其他的還有必要拖著嘛?

所以你一定要做到這兩點:

1、利用醒後的3個小時,在自己專注力最高的時段(比如早上的這段時間),做需要專注力的工作。

2、把這個“專注時間”固定,形成習慣,讓頭腦記住這個“專注時間”。

比如準時上午十點工作,頭腦可能就明白了“這是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時間段”,從而會自動排除雜念,讓你專心工作。


今晚就做明天的學習預設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你就在該腦子裡先想一遍明天的學習計劃:

“明天早上八點起床後,先練十五分鐘的瑜伽,再看十分鐘的書,把今天上課的課後作業完成。”

這叫做「預設動作」,即提前在大腦中埋下一顆「預約學習的種子」,等到這個預設的條件達成時,就會自動觸發你的下一個動機。

於是,當你第二天“八點起床”的這個動作發生之後,你自然就會準備去做“先練十五分鐘的瑜伽”,做好瑜伽後,又會自動觸發“再看十分鐘的書”,如此你根本不需要再重新調用認知資源,重新想下一件事該去幹啥,因為你已經提前決定好了!

“當我經歷完A事,我就進行B事。”

提前預定動作,就是提前設置,把“A事”當成是“B事”的行為開關。

畢竟很多人浪費掉的時間,都是在反覆糾結在接下來該做什麼的事情上揮霍掉的。

而這個預設動作最好在睡前做,一個原因是你可以回顧一天,做個總結:自己今天的學習效率怎麼樣?做事節奏是什麼樣的?

,這樣方便你在第二天的安排中改進和優化。

另一個原因是,這個預設時間埋得越久,暗示性就越強,因為頭一天已經想好的事情,第二天就不需要再經歷意識上的深思熟慮了。


微習慣(Micro habit)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利用微習慣做事,你會收穫巨大的驚喜。在完成你的微目標之後,你很可能會繼續完成“額外環節”。(斯蒂芬·蓋斯——《微習慣》)

學習是一個很宏觀很龐大的事情,很多人光是看著書的厚度,就想被勸退,尤其是平時沒有學習習慣的人,一定!一定不要逼自己一決定學習就必須每天六小時,一個星期就看完一本書,這絕對只會讓你更噁心學習。

所以,如果你想培養一個習慣,那就試著從一個極其微小的行為開始,這就是微習慣。

這個行為有多微小呢?僅僅是每天做 5 個俯臥撐,比昨天提前 5 分鐘起床這麼簡單。非常微小,小到不可能失敗。

也正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時間和生活的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幫你一直堅持做下去。

哈哈,不用著急這種像指甲蓋大小的動作無法給你帶來什麼改變,它其實贏在了對心態的激勵上。

還記得嗎?正反饋很重要,它是哄著大腦持續堅持的那顆最甜的糖,而你做幾乎沒有門檻的微小動作,就會帶來每天的一點正反饋,不會讓你產生對“自律”的牴觸情緒,從而持續的行動,進步,成功。

就像這本書的摘要一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

在痛苦到來之前,我們已經完成;而完成本身,就是獎勵。

別鬧了,費曼先生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費曼是20世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很多人都聽說過著名的「費曼學習法」,這也就是他提出的「4步學習」技巧:

1、Pick a topic you want to understand and start studying it.

選擇一個學習主題,開始閱讀關於它的所有資料,做必要的筆記。


2、Pretend to teach your topic to a classroom. Make sure you're able to explain the topic in simple terms.

假裝你在教室裡向學生解釋這個主題,用盡量簡單的詞彙去描述它,力求學生能聽懂。(聽眾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你的毛絨玩具)。


3、Go back to the books when you get stuck.

當你講解卡殼的時候,再回頭閱讀資料,弄清楚再繼續講解。


4、Simplify and use analogies.

回到第一步,試圖用更加簡潔、直白的語言去講述概念。


其實,這個技巧的本質就是“模擬一個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教給別人的場景,複述一遍學習的知識。

我們大部分人的學習都是處在無意識狀態的,只是單純錄入知識,而非自己去理解,不理解也就不會運用,也就記不住概念,最後只能當個白學家。

而費曼學習法,就是通過以教促懂的方式,逼迫你吸收和回顧來進行有意識的主動學習。

其實他還有一本幽默的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如果沒讀過,也建議你業餘時間讀一讀~


最後說說學習環境,想要做到「心無旁騖」的學習,有一個符合自己學習心境的環境也很重要。

最近新冠疫情待在家,明明時間變多了,但大家可能反而更拖延了……這大部分也是環境的鍋。

兩個方法:

建立專屬學習的「儀式感」環境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儀式感很重要,我們需要給自己設置一個“觸點”,讓大腦建立一種場景感條件反射,只要碰到這個觸點,就等於告訴大腦:“我要進入學習狀態了,你準備好”。

如果是在家學習,就專門劃出一個區域,比如客廳的某一個角落,當然專門的一個房間更好,在那裡佈置好專屬於學習的桌子、椅子、書本,甚至一切其他你所需要的學習用具。

把桌面無關的東西清空,讓這個區域專屬於學習,這個區域裡的所有物品都為學習之用。

很多人說聽網課比在教室上課還痛苦,這是因為聽網課你得用手機和電腦,而這些東西平時可能都是你用來娛樂用的,突然用來學習,會有一種錯亂感。

但一坐在教室裡,因為這個環境天然就是用來學習的,在學校裡,你看到書本、課桌、教學投影儀、這些自然而然讓你想到“學習”——在家裡,你就不具備這些暗示條件。

所以,哪怕是桌上的餐巾紙,也不要隨意去抽,哪怕那把椅子再舒服,也不要在娛樂的時候去坐。

之所以這麼苛刻維護的原因只有一個:當你看到那個區域的一草一木,你唯一想起的就只有“學習”這個念頭。

所以當你真正在這個環境坐下時,強烈的場景暗示會激發你更持久的學習動力,排除其他誘惑外因,讓你做到「心無旁騖」。


讓身邊人認可你的學習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歡偷偷學習……或許是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發現,或許是擔心自己學習效果不好,被打臉了會有些許的尷尬。

這種心態並非不可取,但我想告訴你:可以的話,一定要讓身邊的人都瞭解,並認可你的學習。

我們都知道,在學習的時候如果被旁邊的人吵到,那有多麼煩。

大學時圖書館經常搶不到座,尤其是考研季,所以我經常會在寢室學習,一開始我沒有告訴我室友們我在學習,他們就打王者的打王者,追劇的追劇,煲電話粥的煲電話粥。

而我每次被吵到的時候,可能是正在苦思冥想一個問題,可能是剛好在集中精力看書,每次被打斷我都很容易產生情緒,進而嚴重影響我的學習效率。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後來我好不容易克服了我的心理障礙,畢竟如果不讓她們清楚我在做什麼,我才是因為被不斷打擾而最虧的那個。最後終於開口跟她們說:“我今天早上要學習,你們可以稍微小聲一點嗎?”

實際上,凡事預則立,真誠的溝通後,不僅你會收穫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而且,她們還可能會成為你的“護學使者”。

重要的是以誠懇的語氣去尋求理解,而不是獨自忍耐情緒,甚至爆發情緒。

比如後來我在學習的時候,有人來找我我室友也會主動幫我回復“她正在學習,要不等會我給你傳話”,或者她們也會下床和我一起學習,互相請教,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

當然,如果不是非要當年級第一,競爭也不存在,大家就一起為拿獎學金,或者不掛科而努力吧。


最後,再給你推薦3個輔助學習的APP~

1、「Forest專注森林」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Forest是一個幫助你暫時不滑手機,專心於目前工作的App。

不管是在讀書還是工作,如果你有想專心的時間,遠離手機的干擾,就可以在Forest中種下一顆種子。

然後這顆種子將會在你專注的時間慢慢地成長為一棵大樹。若是你禁不起誘惑在這段時間內離開這個App去搞別的,它就會枯萎而死。而如果你專注多次,你就會擁有一片森林。

這是種很有趣的監督方式,種樹什麼的太讓人有責任感了。


2、Pendo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這是一款羅列計劃的軟件,它在App Store 評分接近 5.0 分,界面設計也很簡約明瞭,還有人說過 Pendo 是他嘗試了幾十個待辦 APP 之後的唯一選擇。

與常見的清單、筆記應用不同的是,Pendo 將“日記、筆記、待辦、日曆”整合到 Timeline (時間流)上,這樣的模式適合更多人的思維模式,方便隨時查看進度。同時需要在什麼時間點做什麼事情可以一目瞭然,提高效率。

logo也很可愛hhh


3、「幕布」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一個思維導圖工具,建議在手機上使用,相比Xmind之類的,我看重的是它的簡約、輕量。

作為一個思維類作者,我很看重邏輯思維,平時看書或做筆記時,我都喜歡使用幕布來整理,

每當做完一個結構完整,亂中有序的思維導圖,我都會充滿巨大的成就感~


8w人受益的高效學習法:3大維度解讀學習本質,7法則告別低效學習

那麼寫到這裡,終於把學習乾貨說得差不多啦!希望對你有幫助(奉獻出這麼多方法了怎麼可能沒有用哈哈)

還是希望你記住這個順序:

先喜歡上學習,給學習賦予一個意義感,再通過好的學習方法讓你事半功倍,最後,環境也很重要,給自己設置一個“學習工作臺”,再讓身邊的人認可你吧~

希望你學習愉快,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


作者簡介:柴桑,gap year 中的90後自媒體作家,知乎獲贊 34w 乾貨答主,自學成癮,間歇修行,始終思考。今日頭條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思維提升與個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