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通话,不讲本地方言,你觉得这种现象好不好?为什么呢?

用户264353423442


这是典型的非理性选择,其他的先不说,光是语言能力的脑开发,就成问题!


清流汇海随波逐流


说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和老公结婚后都在外地,现在的外地也是外地人居多,五湖四海的哪里都有。这是背景。然后有了女儿以后,从她一周岁多刚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们跟她说的是普通话。我承认我们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只需要一个开始就好了,就是刚张嘴说话的时候接触的是普通话,那她自然而然就说普通话。虽然我们说得不是一点口音没有,但是她小的时候也不需要讲很多话,可能就是简单的词语,或是简短的句子,这些起码我们还是能说标准的。然后她从小养成习惯了,之后我们平时对话也没有刻意就是普通话,但是她的普通话就是改不过来了,很多词语有时候我用普通话都把握不好的,她就很自然的说得很标准。然后现在女儿八岁了,刚上一年级。前几天学校里举办朗诵比赛,她们班里就选了她还有另外一个女生。之前说了我们这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女儿一个班里36个孩子,只有两个本地人。老师说选中我女儿就因为我女儿的普通话标准,别的孩子大多数都带地方口音。其实别的孩子也都说普通话,但是他们的大多明显就能听出方言,这种就是上学之后才说的普通话。

当然如果在老家,周围人都说方言,只有自己说普通话会觉得很另类。但是我觉得有些人也不要太玻璃心,觉得不说方言就是忘本啊就是装啊,还说什么方言需要传承。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和过去真不一样了,过去大多数人都离不开家乡,自然说方言就行了。但是现在的孩子长大了哪个不去外地上学,甚至在外地工作。如果只为了所谓的家乡荣誉感不让孩子学普通话,那么以后孩子在学校里在公司里都会被动。可能很多人说了,不就个普通话嘛,长大了需要的时候说不就行了?但是我们认真看看周围,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单位里,还是大街上,的确,人人都在说普通话,但是有几个说的很标准,不带一点方言的?至少我周围的人,让我能快速分辨出河南人安徽人湖南人福建人内蒙人等等区域,尽管他们说的都是普通话。


我的畅小姐


请把我三个观点看完再评论,骂我喷我的,对着手机骂就行,不要评论

我观点支持普通话,方言后天环境培养就行,前两天有人跟我说话,用的是方言,不知是哪的,看着笔画的动作像是问路,我说不是本地人,就走了,不是不给指路,因为我实在听不懂他在说啥,我比较喜欢给别人指路,如果说我听不懂,他多尴尬,

普通话,官话明朝就有,你想象一下,明朝皇帝在朝堂上,下面官员有北地官员,东林党江南官员,浙党官员,滁党官员,齐党官员,晋党官员,分别说山西话,山东话,安徽湖广话,江南众多方言,你觉得皇帝会不会头疼,如果我是嘉靖万历,我也不上朝。那么多方言我听不懂,我也天天通过小纸条和内阁六部交流,

方言后天跟着环境学就行,生长环境会让孩子学会方言,普通话要学,先学,我深有体会,我父亲是南方人,说白话,爷爷奶奶分别说白话客家话,父亲当兵到了天津,母亲说天津话,奶奶和我妈分别用两种方言教我,邻居说我看着听聪明为啥说话晚,后来我母亲意识到了,两种学有点分不清楚,而且两种方言差别太大,就直接教普通话了,而且说普通话,大部分地区都通用,到哪都能听得懂,而且有些地方,尤其北方,很多地方都说普通话,说的很好,就算到别的地方旅游或是工作,如果不会当地方言,那就说普通话,因为很多北方地方,也用普通话,也不会觉得像是外地人被欺负,说地方话,天津话,也是小时候上学后大家有很多人会天津话,自然而然就会了,虽然平时普通话居多,但也会天津话,


御印公子


农村女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低,自己普通话都说不好,怎么教孩子?

我老婆韶关翁源农村女人,28岁,小学没毕业,只会说客家话,孩子去幼儿园要说普通话一点都不会,老师很不高兴,说孩子不好沟通。

我们都没文化,后悔晚矣


839146365


现在的孩子3岁就上幼儿园,在家又是手机、电脑的,自然而然就喜欢说普通话,根本都不用家长教,我儿子7岁了,一样喜欢说普通话,不过我经常也会和他说家乡话,他会听,但是有些家乡话还是说不好,顺其自然,我也不会逼着他说家乡话,长大一点他自然会说家乡话的。


屏风岩涌泉蜜橘


首先声明一下,我们农村女人没有教小孩说普通话,我们不会教他们说普通话的,我们说普通话的发音跟他小孩说普通话的发言是不同的,小孩说的普通话比较纯正一点我们绕舌头绕不回来,不是有句话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我们的普通话跟小孩的普通话真的没法比,是小孩自己学说的,就拿我小孩来说,今年五周岁,教他说方言,爸爸妈妈,他非要普通话叫


梦169021516


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我普通话二甲,我个人觉得要先教会儿子方言,等他上学了再开始普通话教育。语言的本质是沟通,孩子能家乡话,普通话自由切换,自由的沟通就可以了。还有一点就是,一个人在外地,听到一句家乡话的感觉真的很好。


恩泽互联


九十年代初,我们村里一家回来泰国华侨亲人,个个吃得肥头大耳,村里人都叫她们是番婆、番仔,那时我还很小,但听到她们说的话和我一个样,(我是客家人)感到十分奇怪,就问大人们她们国家也说客家话?大人们解释不是,因为她们父母是客家人,回到家里必须学说客家话,不能忘了初心忘了祖和根,有一天会回到中国,那时才能和祖国的亲人们亲切沟通交流。真是为她们点赞!



旺旺景色


我们在广东,湖北人,我家娃6岁,从二岁起就方言和普通话切换自如[捂脸],跟我们家里人从不说普通话,但跟外人都讲普通话,可以前一句跟我讲家乡话,后一句跟别人就变成普通话[捂脸],回到老家一口家乡话,连村里人都说怎么在广东长大家乡话还说得这么地道


茶茶的茶凉


我们没因为语言讨论过,反正孩子从小就讲普通话,不看这个问题还没发现,为什么那时候没跟她讲方言?我是真真的忘记了,说着方言,一转眼看孩子普通话就冒出来了,我现在也是奇怪了,那时候为什么从头到尾选择普通话?全家对着孩子都讲普通话,没一个人跟她讲过方言(全家真默契)快七岁了,一年级小学生,发音特别标准,还经常纠正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