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思想啟蒙家旗手,極其鍾愛中國文化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他也是一位富有才華的哲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將非基督教的哲學思想作為攻擊教會上帝萬能神學觀點的有力武器。

法國思想啟蒙家旗手,極其鍾愛中國文化

而這位思想啟蒙家,極其鍾愛中國文化。他在著作和書信中多次提到中國的孔子,他認為,“孔子是真正的聖人,他自視清高,是人類的立法者,絕不會欺騙人類。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佈了更有用的真理。”

法國思想啟蒙家旗手,極其鍾愛中國文化

孔子是伏爾泰最推崇的聖人

1756年伏爾泰歷時16年完成《論各民族的精神與風俗》(簡稱《風俗論》。書中表現出對中國文明的強烈興趣,伏爾泰指出,在遙遠的古代,中國人便已相當先進,在別的國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國,則用以褒獎善行。同時,他也提出了一系列疑問:為什麼中國總是止步不前?為什麼中國的天文學成就如此有限?為什麼中國的樂譜沒有半音?等等。在他看來,東、西方人迥然不同,東方人輕而易舉地發現了他們所需的一切,卻無法前進;西方人雖然獲得知識很晚,卻能迅速地使一切臻於完善。他推測其中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人對祖先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崇敬,認為一切古老的東西都盡善盡美,另一原因則在於漢語的性質。
1778年5月30日,伏爾泰離開人世。長眠在巴黎先賢祠中,永遠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憑弔和瞻仰,而他對中國文化的痴迷與鑽研也成為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法國思想啟蒙家旗手,極其鍾愛中國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