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用的農藥配方大全!

最實用的農藥配方大全!趕緊收藏!

最實用的農藥配方大全!

1、番茄病毒病,說治不是那麼容易。

番茄病毒病一般都較重,防治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小配方是用氯溴異氰尿酸或寧南黴素+鋅肥,效果會好些。還是提醒要注重前期蚜蟲、粉蝨的防治。要特別注意授粉的2,4-D操作要細心,不要噴到葉片、莖稈上,不然葉片畸形,誤診為病毒病。

2、番茄葉黴病,藥劑與葉面肥配合使用同等重要。

番茄葉黴病是番茄中後期常發生的病害。從下部葉片開始。由下而上,易造成番茄早衰。小配方是40%氟硅唑8000倍加含鎂的促長葉面肥葉背噴霧。控病保綠防衰。

3、青椒白粉病,診斷與藥方十分必要。

青椒白粉病與霜黴病田間診斷容易混淆,田間發生是從下部葉片開始,在青椒葉片背面有似霜黴病的黴層,它不是霜黴病,是青椒白粉病。藥方是2%春雷黴素200倍最有效,記住加促長的葉面肥,不然,病是控制了,但因病青椒早衰,不是我們防病的目的呀。

4、茶黃蟎防治,想防治徹底不是那麼容易。

近來,茶黃蟎在部分地區、部分闊葉作物上發生危害嚴重,發生重的有芝麻、青椒、茄子、甜葉菊等。防治關鍵不能誤診,要與病毒病加以區別。防治小配方是阿維菌素+唑蟎脂。一定要葉背噴霧,噴霧周到,只要有一片葉子打不到藥,它的繁殖速度出乎我們的預料。

5、茄子黃萎病,到底能不能防治。

茄子黃萎病的控制,預防與治療非常重要,我的小配方是移栽澆根預防與見病灌根澆根見機行事。對於老病區,移栽就要預防,小苗用多菌靈膠懸劑+甲環唑作為活棵水澆根,注意有的藥有抑制作用。苗大了見病用氯溴+氟硅唑效果好。

6、黃瓜主要病害,一種藥就可控制。

黃瓜主要病害是低等真菌霜黴病、細菌病害角斑病。有的農資人,也不知道是自己心裡沒底,還是為了多賣藥,都是一個方子一串藥。成本太大,回頭客多嗎,不一定。我的小配方就是一種藥搞定,氯溴異氰尿酸500倍,最多加一種促長的葉面肥。提示農戶要早防早治,防治遲了,病即使打住了,也要拉秧了。

7、甜葉菊斑枯病,藥方比安全還重要。

甜葉菊斑枯病是常發性病害,小配方是多菌靈加甲環唑防治。特別提醒,代森錳鋅對有的品種有藥害呀。

1、玉米鏽病要麼不發生,發生就很快,你的藥劑小配方是什麼。

2016年沿海玉米鏽病大發生,用什麼藥能快速有效。我們進行了十多種藥劑試驗。結果用丙環唑+氟硅唑效果最好。同時對夏玉米的大小斑病效果也較好。

2、花菜葉部、球部病害你到底能不能治。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花菜、西蘭花種植面積擴大。其中,有兩個病害不怎麼好治。一個是生長中期葉片有大黃斑(乾枯,不像霜黴),打了好多藥,效果並不好。小配方是吡唑+克菌丹+葉面肥效果很好。一個是球部病害,球上生黴點,小配方是大生(代森錳鋅)+氟硅唑。

3、青椒換枝花葉,你到底是個什麼鬼。

青椒生長中期,有些田塊成整體上部葉片黃化,黃綠相間。是病毒嗎?不是,是缺素嗎?一定是,但問題是到底缺什麼?鋅、鐵、硫、錳?我都試了,無果。但有些意外不得不讓你驚喜。有一次我在做殺菌劑試驗時,下面我們一起見證奇蹟,用杜邦易保的地段,當天用藥,青椒症狀次日消失。由此我找到了對付這種情況的小配方。

4、花生黃葉,有一種小秘方一用就好。

花生生產區,在生長中期,往往會在雨後出現新葉黃白的現象。缺鐵無可非議。問題是哪一種最有效。小配方自信葉聖(2%鐵、10%硫、40%氮)300倍非常管用。

5、控制青椒疫病有一種小秘方叫“會用”。

小秘方不一定就是指藥方,使用方法有時比藥還管用。你查遍所有科技書籍,防治疫病都是用什麼什麼藥、多少多少倍噴霧,能控制嗎?效果還是不怎麼樣。我對付青椒疫病是用疫病藥劑噴淋根部,特別是發病中心地表都要噴藥。

6、我有一種常用的小配方叫“好搭檔真管用”。

這個真管用的小秘方有兩種藥劑組成。就是氯溴異氰脲酸+甲環唑。到底有多管用。真菌、細菌、病毒都有好的效果。能治哪些病?病毒病、枯萎病、葉斑病、霜黴病、斑枯病、軟腐病、作物根病等。

用得好,乙蒜素也可以發揮奇效!

乙蒜素是60年代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廣譜高效殺菌劑。價格低,速效性好,用藥後能迅速殺滅病菌。不但能抑制真菌細菌,還能刺激作物的生長,雖然是老藥,但是用好了,會出奇效。

1、防治土傳性病害

3%甲霜惡黴靈水劑+80%乙蒜素灌根,成本低,效果好。

50%烯酰嗎啉水分散顆粒+80%乙蒜素,發病初期能夠迅速控制霜黴病。最明顯的效果就是黴層快速變幹。

霜黴威鹽酸鹽+80%乙蒜素,灌根,效果比用單劑好很多。

4、防治葉斑類

三唑類+80%乙蒜素,混用後防治效果能提升40%以上。

乙酸素殺菌機理獨特,與其它殺菌劑無交互抗性。科學合理的復配能明顯擴大殺菌譜,提高速效性,減少使用量。與殺蟲劑復配,抑制害蟲活性酶,增加滲透性能,提高殺蟲活性,延緩抗性產生。

注意:和乙蒜素復配的時候,一定要先把乙蒜素倒入水中,攪拌均勻後,再復配其它藥劑。因為乙蒜素的酸性比較大,必須先中和一下,再復配。

這幾個草甘膦小配方能提高你的用藥效果!

200克草甘膦+30克二甲四氯鈉對闊葉雜草、闊葉雜灌等效果快而好,尤其對田旋花、打碗花。並不影響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

200克草甘膦+10克乙羧氟草醚對馬齒莧等特效,對一般闊葉也有增效,不影響對禾本科的防效。適用於菜地等。

200克草甘膦+20克的精喹禾靈對禾本科增效,尤其對宿根多年生的惡性雜草,不影響對闊葉的防效。

復配後每桶水再加點有機硅細霧噴施經濟有效。注意二甲的擴散性和殘留等藥害!

可以當買草甘膦的贈品!一些小配方如果使用得當的話則能提高你的知名度和銷量。

你有好的小配方也可拿出來互相學習交流一下!

能與噻菌銅混配的田間防治技術配方

客戶已經驗證過能與噻菌銅混配的田間防治技術配方方案

1、紅棗鏽病、炭疽病、縮果病及軟腐病:

始花期用20%噻菌銅30g+25%苯醚甲環唑(或25%丙環唑)10ml,兌水15公斤噴霧;後期用20%噻菌銅30g+25%三唑酮30g+25%溴菌清30g或(25%咪鮮胺30g),兌水15kg噴霧。上述藥劑每療程用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遇到裂果時,可加磷酸二氫鉀混用。

2、桃樹細菌性穿孔病及褐斑病:

在發病初期或新梢3釐米~新枝條10釐米長度時:用20%噻菌銅30g+70%甲託18g(或25%甲環唑10ml)兌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發病後期要慎用。

3、芋頭軟腐病、疫病:

前期預防:用20%噻菌銅500倍+75%百菌清或25%甲霜靈500倍噴霧,每療程2次,間隔期7~10天。莖塊膨大期:用20%噻菌銅50g+72.2%霜黴威20g或50%霜脲清20g,兌水15公斤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使用時加有機硅5ml/噴霧器。

4、芹菜軟腐病、角斑病、黑腐病:

在苗床或大田的秧苗長到基本覆蓋壟背時,開始用藥.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30g或25%甲霜靈30g兌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在低溫下出現灰黴病的,可加50%戊唑醇5g混用。

5、桑樹細菌性黑枯病、褐斑病:

新梢展葉期預防:用20%噻菌銅50g+70%甲基硫菌靈20g,兌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分別在4月份、7月份防治較好。

6、姜腐爛病、細菌性葉枯病:

苗出齊或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50g+98%惡黴靈7.5g+75%百菌清40g,兌水15kg噴淋或灌根,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5月下旬~6月下旬為重點防治。5月下旬兼治生薑細菌性葉枯病。

7、荔枝樹、龍眼樹細菌性疫病、霜黴病:

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50g+72.2%霜黴威20g或25%甲霜靈(75%百菌清)30g,兌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

8、西紅柿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潰瘍病、葉斑病:

苗期株高15-18公分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25%甲霜靈)30g噴霧.座果期用20%噻菌銅50g+72.2%霜黴威或50%霜脲清或25%烯酰嗎啉20g,兌水15kg噴霧;上述藥劑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

9、馬蹄枯萎病、莖枯病:

20%噻菌銅60克+25%丙環唑10克,兌水15kg噴霧。移栽到大田15天后,第一次用藥,連續使用3次。主要發病時間在7、8、9月等三個月份。不要添加井岡黴素。

10、月柿、柿子樹:細菌性角斑病、褐斑病:

20%噻菌銅20克+5%烯唑醇30克,兌水15kg噴霧。連用2次,間隔期7~10天。用藥時間在6、7月份,雨水多時,需要多用藥。夏天時,請注意在早晚低溫時用藥,避開中午高溫天氣。

11、冬棗細菌性潰瘍病、炭疽病:

20%噻菌銅30g+25%嘧菌酯10g,兌水15kg噴霧,6月份開始使用,7-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藥3次。

12、生薑姜瘟病、脛腐病:

苗出齊時,用20%噻菌銅30g+50%烯酰嗎啉10g+68%精甲霜靈20g,兌水15kg噴霧。10天左右一次,連續使用3次。病情嚴重時,請灌根或潑澆。

13、大蒜葉枯病、紫斑病:

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10%苯醚甲環唑10g,兌水15kg噴霧,7-10天一次,連續噴3次。

14、大蒜葉枯病、紫斑病:

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10%苯醚甲環唑10g,兌水15kg噴霧,7-10天一次,連續噴3次。

15、櫻桃細菌性角斑病、褐斑病:

在7~8月份用20%噻菌銅30g+25%戊唑醇4g,兌水15kg噴霧,15天一次,連續噴2次。

16、草莓白粉病、角斑病:

發病初期綜合防治,用20%噻菌銅500倍+25%乙嘧酚800倍噴霧,7—10天噴霧一次,連續噴3次。

17、鐵皮石斛軟腐病、疫病:

發病初期,把發病枝條要先剪掉,再用20%噻菌銅50g+72.2%霜黴威30g噴霧。每隔7天噴霧一次,連續2-3次。

18、茄科青枯病、枯萎病、潰瘍病:

秧苗基本覆蓋苗床時,用噻菌銅30g+98%惡黴靈7.5g,兌水15公斤灑淋,防止苗期死苗、爛葉情況的出現。在苗床移栽前及苗期受害,用20%噻菌銅100g+98%惡黴靈25g兌水15kg,噴淋或澆根,連用2次,間隔期7~10天。

19、茄科瘡痂病:

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20g,兌水15公斤噴淋,連用2~3次,間隔期7~10天。

20、茄科炭疽病:

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45%咪鮮胺13g或20%噻菌銅30g+25%溴菌清20g,兌水15公斤噴霧,連用2-3次,間隔期7-10天。

21、瓜類角斑病、炭疽病:

在5月份(氣溫22度以上,高溼多雨易得病)。用20%噻菌銅600倍+25%咪鮮胺800倍或20%噻菌銅600倍+25%溴菌腈800倍噴霧,連用2次,間隔期為7-10天。

22、瓜類枯萎病:

在苗期到起藤期發病,遇到高溼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70%甲基硫菌靈20g+98%惡黴靈7.5g,兌水15kg噴霧或灌根,間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2-3次。

23、瓜類蔓枯病:

在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70%代森錳鋅18g噴霧,或灌根,每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2~3次。

24、葉菜類軟腐病、黑腐病、霜黴病:

在苗期及蓮座期易發病,遇到高溼多雨發病重,苗期用20%噻菌銅300倍+75%百菌清30克,兌水15kg噴霧,間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用藥2~3次。或用20%噻菌銅30g+2%春雷黴素10g兌水15kg噴霧。連用2-3次,間隔期7-10天為一次。

25、葉菜類青枯病:

在苗期遇到高溼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600倍+20%精品葉枯唑120克,灌根,每間隔7天灌根一次,連續灌根3次。

26、瓜類角斑病、靶斑病:

始花後易發病,遇到高溼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20g兌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為一次。

27、瓜類角斑病、黑星病:

座果期易發病,遇到高溼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50%異菌脲(撲海因)10g兌水15kg噴霧,連續用2~3次,間隔期7~10天。

28、瓜類根腐病:

苗期易發病,遇到高溼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90g+70%甲基硫菌靈60g,兌水50kg澆根或噴淋,每株澆150ml,連用2次、間隔10天為一次。

29、瓜類細菌性角斑病、霜黴病:

始花期開始發病,遇到高溼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72.2%霜黴威20g兌水15Kg噴霧,連續用2~3次,間隔期7~10天為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