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芒康縣是西藏的東南大門,也是“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芒康藏語意為“善妙地域”,地處川、滇、藏三省區交匯處,川藏、滇藏公路交匯於此。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縣城平均海拔4317米,橫斷山脈由北向南縱貫縣境。主要山峰有達拉涅峰、達馬壓山、卡孜西卡衝山、達拉涅峰、旺秋佔堆山等,金沙江、瀾滄江穿境而過。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鹽井古鹽田

芒康鹽井古鹽田位於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距縣城 107 公里,214國道瀾滄江東西兩岸,海拔 2300米左右。“鹽井”是由於產鹽而得名,鹽井藏名為“擦卡洛”,“擦”即意為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時期鹽井就有曬鹽的歷史 ,距今已有 1200 多年曆史。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鹽田之爭

“羌”是現在的納西族。當時羌巴人把留下的很厚的石牆土牆叫羌宗,至今還可見古建築物的遺蹟。鹽是當地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西藏吐蕃王朝之前,鹽比金子還要昂貴,所以鹽井就成了兵家的必爭之地,所以鹽井曾經發生過多次爭奪鹽田的戰爭。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維色寺

維色寺位於芒康縣城駐地嘎託鎮城北200米 ,是藏區十八呼圖克圖之一(“呼圖克圖”為清朝授予蒙藏地區上層大活佛的封號),昌都地區三大呼圖克圖之一,活佛轉世現已有十五世。維色寺是是全縣黃教寺廟中較大的一座,是歷史上的母寺,下轄二十座子寺,分別在芒康和左貢縣境內。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芒康弦子舞

弦子舞,藏語稱之為“諧”,譯為“圓圈舞”。芒康弦子是昌都地區著名的民間舞蹈之一,舞蹈的人圍成一圈,足踏節拍,激情高歌,邊唱邊舞。先是輕歌曼舞,其後逐漸加快節奏,最後推向快節奏的高潮便結束一曲弦子。芒康弦子於2006年被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三絃舞

古樸、典雅的三絃舞是“茶馬古道”上的一顆名珠,深受當地群眾喜愛。芒康縣達許村三絃舞歷史悠久,古老神奇,形式獨特,民族氣格強烈,高原特色濃郁,歌舞內容豐富,其歌舞傳統彌足珍貴。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現在,三絃舞有面臨失傳的局面,據說原舞蹈有13個節目,現流傳下來的只有7個。現今約有近200名藝人會跳流傳至今的7個舞蹈。

納帕節

“納帕”是一種祭天儀式。納西村群眾按照傳統的風俗,全村每戶家庭輪流舉行。“帕”在藏語裡意為豬,每年的主辦戶要選一頭純黑色的公豬用來作為“納帕節”的祭品供全村人過節。 “納帕節”在每年的藏曆新年舉行。

走進川藏線之——川滇藏交匯處芒康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