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我们经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江湖是什么呢?

江湖无非是对人对事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有人嚣张、有人隐忍,有人重情、有人重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信奉的江湖规矩,彬哥的规矩是拳头和义气,是关二爷,巧巧的规矩是善始善终有情有义,而贾樟柯的规矩则是知道大千世界中自己的渺小。

江湖儿女,即便灿烂如许,最后也只能被拖进时光的黑洞,有的成了传奇,有的成为传奇的边角料,有的却永远成了沉渣。而江湖,一直都在,从旧时代到新秩序,它永远矗立在那里,望着尘世中匆匆而过的儿女,如过眼云烟,不悲不喜。

山河依旧,故人已远。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贾樟柯:属于他的江湖梦结束了

在贾樟柯的电影作品里,虽然聚焦的都是小人物悲欢和琐碎,但始终都闪烁着江湖的影子,从《小武》开始,他就在不断尝试,力图全面彻底的表达自己的江湖梦,但每一次似乎都意犹未尽,而且他也尝试过多种情绪的表达,像《天注定》的纯粹与直接,《山河故人》的内敛与克制,不过他依然没有尽兴,依然在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从2001年开始,贾樟柯脑海里就有了创作《江湖儿女》的想法,其间一直都没有断过这根弦,他把影片放在17年之后投拍,就是想做一个关于江湖梦的完结,他要用《江湖儿女》把最好的江湖解读给观众。人在江湖,拼的不是肌肉块和狠劲,更不是意气用事,而是道义和情义。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从类型片的角度来看,《江湖儿女》的主线似乎是彬哥,但从巧巧帮助彬哥举枪解围那一刻开始,我知道她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彬哥所谓的江湖在她面前,云泥之别高下立见,巧巧就是贾樟柯要寻找的那个江湖代言人。

在《江湖儿女》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的克制和写实,以及那些永远抹不去的执拗情节,比如时兴的流行歌曲,穿越三峡的轮船,以及标配的山西乡音,每一部影片都是他写给自己的散文诗,记录乡愁,望向远方。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有人说,贾樟柯喜欢长镜头,每当看到他的长镜头时,我甚至会想,那不是他在拍长镜头,而是他在镜头面前凝固了走神了,他可能早已跳出了拍摄场景,陷入了新的沉思。

关于江湖梦的故事,我想贾樟柯在短时间内不会再讲述了,《江湖儿女》已经做到了满意的表达。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彬哥:江湖大哥的末路挽歌

影片从麻将馆开始,那里就是彬哥的小江湖,麻将馆浓浓的江湖气,都在为彬哥这个带头大哥气场做铺垫,人人尊崇,一口一个彬哥的叫着,俨然就是小城江湖大佬的做派。

江湖中人彬哥,他的出场从替人摆事开始。

两个因为债务发生纠纷的道上兄弟,到麻将馆找彬哥说理,彬哥把关二爷的铜像搬了出来,圆满的解决了彼此的争端,其实并非关二爷吓人,而是他们慑于彬哥的威力。彬哥通过关二爷,向兄弟们传递着一种信息,彬哥是讲义气的大哥,像关二爷一样义薄云天。彬哥还和弟兄们一起拿脸盆喝酒,用 “绿林好汉”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彰显着自己作为大哥的权威。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在舞厅里,曾经一起道上混的二勇哥,现在已经成为事业有成的大老板,为了工地的事儿,请彬哥出面摆平。但是还没等彬哥发力,就传来二勇哥被害的消息,彬哥和巧巧一起到二勇哥家奔丧,还不忘给二勇哥家嫂子扔下两沓钱,虽然嫂子死活不要,但彬哥坚持要给。彬哥想让人知道,虽然二勇哥不在了,但作为江湖兄弟的情义还在。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二勇哥在片中着墨不多,但意义不同寻常。他成功洗白了自己的身份,但却没有真正离开江湖,他的被杀,以及后来彬哥的被追杀,都有着同样的隐喻,那就是道上的后来者,需要拿他们这些江湖前辈祭旗,建立属于自己的江湖地位。

有了钱的二勇哥,随时随地带着两名拉丁舞者,其实不是他真心喜欢拉丁舞,而是他需要利用这种所谓的“雅兴”,提升自己的身份,他知道自己骨子里仍然是个江湖人。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湖从来如此。

还没等彬哥为二勇哥报仇,对方就先动了手,敲了他的腿,彬哥和兄弟们找到这几个晚辈时,并没有伤害他们,而是教训一顿把人放了。他想让晚辈们看看自己的胸怀,以此来体现自己的道义。但对方可不管那么多,他们信奉的是“有你无我”的江湖,一山不容二虎,江湖同样如此,小混混们要想建立新江湖,就必须把彬哥这个前辈死死拍在沙滩上。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彼时的彬哥,属于他的江湖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直到街头被追杀,当巧巧举起枪的那一刻起,彬哥的江湖末路走到了尽头,属于他的江湖挽歌按下了休止符。

如果说入狱前的彬哥还算一个江湖人物的话,那么出狱之后他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狗熊,为了生存他抛弃了所有的江湖道义,他不敢承认枪是自己的,他不敢面对出狱后的巧巧,要不是巧巧自己主动到派出所自守招来他,他可能会永远躲避下去。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后来,没有了生存能力的彬哥,最终还是投奔了巧巧,他就像一条苟延残喘的老狗,每天承受着周遭怜弃的冷眼和嘲笑,以及听闻到以前小弟个个混的有模有样,简直就是被摁在地上不停的摩擦。

但即便是如此落魄,他还要摆自己的江湖架子,嫌弃为什么先上饭后上菜。都这个时候了,还摆什么谱,讲什么江湖规矩呢,能活着就不错了。

其实,最让他感到悲哀的是,曾经深爱自己的巧巧,把他当成了亲人,义还在,情没了。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巧巧:忍辱负重的爱情挽歌

在彬哥最为风光的时候,巧巧只是一个江湖的围观者,他喜欢一身江湖气的彬哥,喜欢当“大哥的女人”。她一直试图说服彬哥,放下江湖,到遥远的新疆过普通人的生活。因为巧巧始终坚信彬哥是爱自己的,就像自己深爱彬哥一样,巧巧突然想吃呼和浩特的小吃了,彬哥二话不说立马调转车头。

彬哥一直把巧巧看成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什么都不懂的“江湖小白”,所以他想把巧巧培养成“江湖中人”,于是教会了她用枪,告诉她什么是江湖规矩。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不过,一场街头追杀瞬间把彬哥所谓的江湖道义打回原形。

患难之前,什么称兄道弟,统统都是假象,那些浸泡在野蛮和暴力中的江湖道义都成了浮云。从巧巧举枪救了彬哥、并在监狱替他把锅背下之后,巧巧就在告诉我们,什么叫江湖规矩,谁才是真正的江湖儿女。

巧巧蹲了五年的大狱,期间早她四年出狱的彬哥连个信儿都没有。巧巧想彬哥可能有难言之隐,谁曾想人家早就南下投奔了曾经的小弟,还顺带发展了新的爱情。出狱后得知彬哥另有新欢的巧巧,不哭不闹,就是想当面听彬哥把话说明白,可见了面之后的彬哥,早已没了当初在麻将馆时那股子豪气,怂的连个“结束”都不敢讲,还得巧巧自己说出来。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在追寻彬哥的路上,巧巧的钱包被人偷了,她到婚宴流水席上蹭饭吃。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冒充人家姐姐骗钱,打个摩的还差点被猥亵,这一切的屈辱她都憋在心里。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什么是江湖规矩?就是落难了也要有情有义,做人的底线不能丢。

影片中还有一个让人心酸的小插曲,巧巧在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了徐峥扮演的“大忽悠”,其实巧巧知道徐峥说的一点都不靠谱,但她还是选择了相信,她跟着徐峥到新疆,因为那里寄存着自己的爱情梦,巧巧之所以愿意跟着徐峥,是因为要祭奠那彻底死去的爱情。所以当徐峥告诉他自己只有一个小卖部时,巧巧并不在意。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喝酒喝残了的彬哥,最终成了一个废人,他回到小城,没有找曾经的跟班小弟,而是选择投奔巧巧,他知道,他的江湖是世故的江湖,充满了世态炎凉。此时的巧巧,虽已心如死灰,但还是个念旧情的人,她的江湖是情义的江湖,充满了真情与宽容。

当彬彬问巧巧恨不恨自己时,巧巧说“江湖不就是讲一个义字嘛”。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出走,成为彬哥作为江湖人的最后尊严。

老派的江湖人,混的就是个面子,没了面子,心气儿也就没了。光鲜亮丽的时候,可以称兄道弟,一身的侠肝义胆,但在落魄时,往往自顾不瑕,只有自我,其它都是假的。

真正的江湖人,行的是个情义,是念旧情的,哪怕是摔落到谷底,也会想着托人一把,而不是找个人垫底。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影片最后,彬哥给巧巧了留了点钱,然后发了两个字的信息“走了”,我认为这是彬哥最后的江湖气,做的还蛮像个爷们,当然,他现在能够做的也只有这样了。看到留言的巧巧没有去追彬哥,就是为了给他保留最后的尊严。


《江湖儿女》:一曲挽歌,别样江湖

相忘于江湖,才是对各自最好的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