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我不可不鑑於有夏,亦不可不鑑於有殷”。

這個是《尚書·召誥》裡一段關於夏朝的記載。根據《尚書》記載,可以明確看出夏朝的存在。其次在《詩經·大雅·蕩》中有記載:“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因此對於夏朝的定論,中國是認可其存在。中國教科書中記載約公元前2200年左右,夏朝建立。是第一個世襲制朝代,由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

對於夏朝是否存在?國內外很多都予以否認。

國外對於夏朝的存在

在國外的一些關於中國歷史的記載中,紛紛否定了“夏朝”的存在。主要依據是缺少存在的文物(相應夏的文字與青銅器工藝實物)來佐證,靠幾篇文章的隻言片語不能讓人信服。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美國哈佛大學關係夏的記載

美國在中學教材Glencoe World History(世界歷史),還是哈弗大學的教材中最多的把夏朝看作一個部落,而不是一個國家。其中一個介紹夏朝:“中國的歷史學家傳統上將中華文明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對於這個王朝瞭解的非常少,第二個王朝進入了商朝”。

英國在《世界史百科》,同樣把夏朝看作和仰韶、龍山等新石器文化並列,作為中國文明的起源。

日本國內也多不承認中國夏朝,其歷史教材多以商代講起。

韓國更加離譜,在介紹夏朝和商朝時,將夏乃至商都作為其古朝鮮疆域的一部分,否認其作為一個國家存在。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韓國關於夏的介紹

國內對於夏朝的存在

在國內傳統史學體系中,夏朝的第一個具有明確的列王世系和興亡的有緒的歷史朝代。古人不僅未懷疑過,而且還給予商、周、秦、漢等王朝一樣的歷史地位。但是晚晴以來,外學的進入,當時中國的內憂外患,一些知識份子開始對傳統文化的懷疑,開始滋生疑古思潮,“對古史材料重新估價的口號高唱入雲”,開始對夏朝信史地位的動搖。當時連康有為,也發出“上古茫昧無稽”的說法。

近年來,中國開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只是確定了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也沒有拿出實質性的東西,因此不能徹底地解決人們對夏朝的懷疑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難道夏朝真的不存在?

否定夏朝存在的依據

1記載文獻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史記-夏本紀》插圖

關於夏朝的資料都不是本朝而寫,留存在世的都是後人編寫的。按照一般制史法則,肯定當世人記錄當世事比較客觀和可信。號稱西周初期的文獻《尚書》,雖然裡面記錄夏朝情形,後經證實其實是春秋時期的人書寫的,距離夏朝年代也晚了1000多年。系統記載夏史的《史記·夏本紀》,也只是晚於夏朝一千四五百年時間。主要記載大禹治水、少康失國、夏桀亡國等重大事件。

晚了上千年的記載,嚴謹性肯定不夠。在如此長久的時間裡,歷史肯定會變質,失去其可信度。

2考古發掘

如果文獻記載不可信,那就通過考古來驗證也不是辦法。專家在殷墟找了商朝使用的青銅器,也找到了大量的“甲骨文”,這些記載商朝的政府文檔,連商王出門打獵淋雨都記得一清二楚,因此可以肯定商朝的真實存在,但沒有找到可以肯定夏朝存在的實物。

2002年購回來一尊西周中期的青銅器“遂公盨(xǔ)”(又稱“豳公盨”)。能和夏朝扯上關係的一件青銅器,上面銘文記載:“天命禹敷土,隨山濬(jùn)川”,只不過是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隻字未提夏朝。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二里頭”夏都遺址

1959年在河南洛陽平原上找到一個古代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在4000年前,這裡出現過大型的宮殿建築,宮殿四周有整齊寬闊的大道。按照時間、地點和史書上記載的夏王朝接近。可是考古家挖遍遺址沒有找到可以證明夏朝存在的有利器物,也找不到任何與夏王朝有關的文字。

3商朝人不知道夏朝

夏朝的繼任者是商朝,商朝人推翻前王朝肯定要歌頌一番,從考古發掘上感覺商朝人似乎不知道夏朝存在的一樣。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甲骨文

發現的甲骨文中,卜辭有680條,淨是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沒有一句是關於如何推翻夏王朝的豐功偉業。甲骨文雖然是卜辭,但涉及面很廣,可以看做是商代“百科全書”,包含商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後來發掘的上萬件甲骨文中連個“”字都沒有出現過。

商王朝一個喜歡鑄造青銅器的王朝,肯定會把推翻夏朝重要的事鑄在青銅上,至今也沒有發現有關前一代王朝重要的銘文

夏朝是否存在

夏朝簡介

在古時,首領繼承人的選擇採用舉薦方式,讓賢能之人來接班,史稱“禪讓”,所以有堯舉舜、舜舉禹的故事。但後來私有制的興起,禹死後,禹的兒子啟打敗了公推的繼承人,讓這種傳統的“禪讓”制度沒有繼續下去。禹的兒子啟做了大王之後,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拉開了“

家國天下”的序幕。“人人世及以為禮”,也就是說父子、兄弟相傳便成了制度。這種制度一直到晚晴時期結束,在中國持續了4000多年。

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朝共傳14代,歷時471年,最後夏王桀暴虐無道,商族部落首領商湯乘機而人,推翻夏王朝使其滅亡,商王朝誕生。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夏朝版圖

《史記》》對其疆域的描述是“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關於夏朝存在的依據

1文字的使用

文字使用的重要性:國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與推行,經濟政策的實施與考計,宗教文化的崇尚與倡揚,都使國家事務變得日益繁多而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文字的發明與使用是很難適應國家政治生活的需要的。對於建立強大的文明國家,文字的使用是極其重要的統治工具。文字使用因此鑑定“夏”是不是朝代而不是部落的重要依據。

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是一個傳統農耕的民族,並且是以文化傳承為標誌的民族。“黃帝令倉頡造字”,傳說漢文化是黃帝“發明”的,而夏朝繼承了黃帝的文化,因此夏朝被認為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正源。不管這個傳說是否真實,但商朝“

甲骨文”的發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證實夏朝使用了文字。

考古發掘的“甲骨文”是一套完備的文字,傳統文學所謂的“六書”在甲骨文中大多具備,說明其文字發展進入成熟的階段。而文字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商代的文字不會從天而降,在之前肯定有發生演變的過程。因此可以推定在商代之前,夏朝已經在使用文字。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二里頭遺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劃符號

在“龍山時代”的一些陶瓷上發現了一些陶器符號,具有明顯的文字特徵,有的被釋讀。“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片上發現很多“刻畫符號”,很多專家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早期文字。二里頭遺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劃符號,有些已可以釋讀為文字,但尚未形成連貫文句。

2晚出文獻不可否定

雖然《尚書》、《史記》都是晚出文獻,主要因為夏朝當時沒有成熟的文字記載其歷史,或者有記載,方式不同,未被人類發現。其歷史軌跡只能用採用口耳相傳的方式才進行文化傳承。雖然事情有所偏差,但主體意思不會偏離太多。比如中國民間的家譜,很多沒有條件記錄,都是靠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很多十幾代之後也能自報家門。

新文獻的增多,記錄內容越來越豐富,也在加大肯定夏朝的存在。如《呂氏春秋·先識覽》說:“

夏桀迷惑.....,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淮南子·氾論訓》亦云:“夫夏之將亡,太史令終古先奔於商,三年而桀乃亡。”這些文獻的發現,都不能全部否定其真實性。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二里頭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如果說夏朝根本不存在,那我們叫了那麼多年的5000年文明史是不是有點水分。

進入20世紀初,人們用現代考古學重新檢驗中國古史,其次整個民族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否認本族文化的先進性,夏朝存在的真實性開始動搖了。

國外的一些專家咄咄逼人:你說有夏朝,你就必須拿出證據來,這個證據不是你那一大堆古書,而是考古實物。最極端的說法就是:除非你發見了某塊陶片或銅片,那上面寫著“我們是夏人”,否則你就不能證明有夏朝存在。所以很多國外關於中國歷史,不多介紹夏朝,或者直接省略。大韓國直接納入其“優秀”的歷史當中,真是可笑至極。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肯定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文明史是真實存在的,中華的文明史沒有水分。

夏朝存不存在|國外很多國家否定中國夏朝的存在,認為其是部落

大禹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