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西蒙·海耶狙杀了多少苏联人?

O马大哈O


西蒙·海耶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狙击手的偶像。在世界十大狙击手排名中,西蒙·海耶以击杀500多名敌人的成绩,高居第一位。

事实上,在十大狙击手榜单中,并不缺乏杀敌数量超过500的狙击手。比如前苏联的伊万西德·萨连科,就同样击杀了500多人。但萨连科的击杀数据是在整个苏德战争中统计的,而西蒙·海耶击杀500人却只用了一个冬天。

(西蒙·海耶旧照)

1939年11月,苏联和芬兰谈判破裂。苏联撕毁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开始派兵向只有400多万人口的芬兰发动袭击。虽然双方有着非常大的实力差距,但芬兰军队在面对苏联40多个师的猛烈进攻时,却表现得毫无惧意。他们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对苏军展开了有效的反击战和阵地战。尤其是一种名叫“柴堆”的战术,对苏联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柴堆”战术需要狙击手四处埋伏,并不时发动突然袭击。整个敌军部队往往会被切割开,芬兰军队再群起而围之。尽管此战术效果不错,但双方的实力差距,终究不是战术可以弥补的。苏芬战争从11月底打响,在次年3月便正式结束。这场在冬天进行的战争也被称作是“冬战”。

虽然输掉了“冬战”,但芬兰却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狙击手。其中最为突出的西蒙·海耶,更是被苏军士兵称为“白色死神”。

1905年,西蒙·海耶出生在芬兰一个小镇上。作为猎户家庭的孩子,西蒙从小就擅长打猎。自1925年加入军队后,西蒙并没有得到什么立功的机会。到1939年苏芬战争打响为止,他也只是一名一等兵。战争开始后,西蒙凭借精准的射术,被征召进入了实行“柴堆”战术的芬兰陆军滑雪部队,正式成为了一名狙击手。

由于是专业猎户出身,西蒙对山林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他穿着雪白的迷彩服,滑着雪橇,在山林中完成了无数狙击任务。在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中,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而身穿棕褐色迷彩服的苏联军人,无疑就成为了最显眼的靶子。

(西蒙·海耶旧照)

根据官方统计,西蒙在这场战争中总共击毙了505人。但在非官方的统计中,西蒙击杀的敌人数量应该是542人。并且有数据显示,西蒙还用冲锋枪击杀了200多人。

西蒙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狙杀500人任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5个敌人倒在他的狙击枪下。

另有统计称,在苏芬战争中,西蒙只需要消耗1.3发子弹,就可以击杀一名苏联人。而且颇为讽刺的是,西蒙击杀苏联人使用的武器,正是由俄国研发的莫辛纳干步枪。这种步枪于1891年被俄国军队采用,弹夹容纳5发子弹,其口径为7.62mm。

二战爆发后,莫辛纳干步枪逐渐被SKS步枪替代。但正是这种过时的步枪,却成为了苏芬战争时期苏联人的噩梦。

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苏联军人对“白色死神”也越来越恐惧。毕竟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倒下。尤其是在看到战友倒在身边,自己却无处可躲的时候,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

为了解决士兵们的忧虑,苏联专门派出了一支小队寻找西蒙,但却全都被干掉了。在这之后,苏联又派出了一支由精英狙击手组成的反狙击小队,但依然是有去无回。

无奈之下,苏联方面只能派出大部队,在西蒙经常出没的地方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不过却依然没能取得进展。

(西蒙·海耶旧照)

由于苏联军队频频出动寻找西蒙,西蒙暂时停止了狙击任务,回到部队中。在后来一次近距离的遭遇战中,西蒙下颚不幸被子弹命中,他的左脑被整个贯穿。

有士兵回忆说:“他的半个头部都不见了。”

随即,西蒙被战友们送进了医院。西蒙入院后不久,这场残酷的“冬战”也很快结束了。

事实证明,哪怕是头部中弹,依然无法杀死这位“白色死神”。并且更神奇的是,在战后数月的修养中,西蒙竟然奇迹般地完全复原了。

为了表彰西蒙在苏芬战争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芬兰把西蒙从一名一等兵,晋升为少尉,这在整个芬兰军队中,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并且芬兰人们也都称呼西蒙为“民族英雄”,这也是对他英勇表现的一种高度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西蒙几乎没有受到头部中弹的影响,他一直活到了2002年才去世,享年96岁。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西蒙·海耶于2002年去世,享年97岁,他是世界著名狙击手中活得岁数最大的人。当然,活的长不是他牛逼的地方。

这张脸是在1940年3月6日与苏军一次战斗中,他自己被对面一名狙击手用达姆弹所击中,但幸好,他活了下来,并成功地退出了战斗,后来虽说进行了面部再造手术,但被达姆弹击中,右边的脸好了,也近乎变形。



据说西蒙·海耶在零下20-40摄氏度的环境下,他通常身穿全白迷彩装,在冰天雪地里,他共狙杀了542名苏军。这还不包括他用冲锋枪杀死的近200人。

杀敌705人。这是西蒙·海耶在他受伤前100天内所缔造出来的惊人数目,平均一天杀敌超过5人。由于芬兰的冬天早上时间较短,因此也有人认为,他在有日光时,每小时可狙杀一名敌军。


鉴史品古今


西蒙·海耶(席姆·海赫)一个最接近死神的名字,一个结束了众多生命的名字。西蒙·海耶是一名芬兰军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狙击手,世界狙击之王,绰号“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至今也位居世界狙击榜排名第一。第十名:德国科宁斯——狙击之王,第九名美国卡罗斯·海斯科克——白羽毛,第八名:中国张桃芳,第七名:德国马蒂亚斯·海岑诺尔,第六名:美国查克·马威尼——冷血杀手,第五名:德国马蒂亚斯·海岑诺尔,第四名:苏联瓦西里·扎伊采夫——德军狙击王克星,第三名:苏联尼古拉·雅克里维奇·伊林,第二名:苏联伊万西德·萨连科,第一名:芬兰西蒙·海耶——白色死神。西蒙·海耶成名要“感谢”苏联入侵芬兰,“白色死神”的称呼也来自于苏联。

芬兰重新建国之后,苏芬边境线一直都存在一定争议,为了解决彼此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苏芬签订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现有边境,避免任何指向对方的侵略行动。虽然双方签订了条约,但是芬兰并不信任苏联。芬兰一直和西方国家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并且接受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比如英国曾经向芬兰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德国帮助芬兰修建飞机场,西方国家帮助芬兰加强训练军官。西方国家把芬兰看成牵制苏联的重要棋子和最前沿阵地。芬兰和西方国家的紧密联系,引起了苏联的警惕,苏联开始重新考虑苏芬关系。1939年,苏联与芬兰进行秘密谈判。苏联向芬兰提出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而且希望在芬兰获得在某些芬兰岛屿上设防的权利。苏联提出这些要求在芬兰看来明显是不合理而且无理,芬兰代表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在条约中划定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芬兰被划归苏联。二战爆发之后,苏联和德国瓜分了波兰。苏联开始着手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恢复已经割让的领土。此后,苏联和芬兰再一次举行谈判。苏联再一次提出了苏芬共同保卫芬兰湾,同时要求芬兰割让领土和调整苏芬领土的要求。苏联的要求不仅无理,而且特别霸道,芬兰自然再一次拒绝苏联的要求。

政治讹诈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之后,苏联决定以武力方式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苏联制造了“曼尼拉事件”,撕毁《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派23个师攻入芬兰边界,迅速抵达曼纳海姆防线。芬兰在苏联面前就像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芬兰当时的国土面积也就是40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只有440万,常规军队只有3万多人。苏联第一批入侵芬兰军队就达到了45万人,苏芬战争期间苏联军队达到了120万人。苏联领导人看来,只要苏联红军开进芬兰,来一次象征性的武装游行,芬兰政府就会屈服。谁知芬兰政府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做出一副和苏联拼命的姿态。当时的苏联就像一只貌似强大的北极熊,芬兰这只平头哥自知不是对手却没有犯怂,准备用尽全力抗击苏联入侵。

苏联集中了45万大军、2500辆战车、2000门大炮、700架飞机,发动冬季战争。苏联领导认为苏联将会轻而易举取得战争胜利,甚至是不需要两个星期就可以打败芬兰。所以苏联高层只给炮兵准备12天的弹药,连军队开进赫尔辛基的乐队都准备好了,甚至还下令苏军不准进入瑞典领土。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苏联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苏联的武装游行变成军事大血崩。芬兰军队扩充之后,也就是不到20万正规军,其余都是民兵和预备役。苏联动用了120万军队,最终用人数优势取得了惨胜。苏联阵亡人数至少在20万以上,有的资料显示苏联阵亡375491人。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在冬季战争中损失军队在百万以上。

芬兰在冬季战争中处于劣势,以弱敌强。芬兰在战争中采用各种方式打击苏联红军,柴堆战术和狙击战法就是芬兰的主要手段。狙击战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狙击手也开始被人们所重视。芬兰人利用地形和有利的气候,将苏军纵队进行分割形成小范围内包围圈,切断包围圈内敌人和其他部队的联系,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毁灭性打击。芬兰军队采用这种方式将苏联红军一口一口吃掉。配合这样的柴堆战术,芬兰的狙击战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狙击战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法为世人所熟知。西蒙·海耶为首的芬兰狙击手在柴堆战术中给予苏联红军致命打击。这些狙击手大多是猎户出身,对于山林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习惯于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作战。为了伪装自己,西蒙·海耶和其他队员身穿白色雪山服、划着雪橇在冰天雪地的树林里面悄无声息地打击苏军。苏联对环境不熟悉加上机械化部队需要在泥泞的环境下行军,这些苏军则成了西蒙·海耶的活靶子。西蒙·海耶等狙击小组三五成群利用雪橇和地形优势出其不意打击苏联红军。有时候,三五个芬兰狙击手就可以消灭一整队苏联士兵。

西蒙·海耶所使用的的狙击枪其实并不是专门的狙击步枪,而是非常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西蒙·海耶的狙击枪上没有任何瞄准望远镜。瞄准望远镜固然能够提高狙击的准确性,但是望远镜上的玻璃镜则有可能会反光,极有可能会暴露自己。西蒙·海耶的瞄准器具就是步枪本身所携带的机械瞄准器。西蒙·海耶曾说步枪上瞄准器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的瞄准器具。西蒙·海耶依靠一支简单的步枪和精准的射击技术最终成为最优秀的狙击手。西蒙·海耶也成为苏联红军的噩梦,成为他们心中的“白色死神”。当苏军得知对方是西蒙·海耶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放弃反抗。冬季战争期间,一个小队苏军围在篝火旁烤火。这时候西蒙·海耶发现了他们,于是他扣动了手中的扳机。苏军士兵没有因此慌乱,也没有寻找掩体掩护自己。他们继续烤着火,直到西蒙·海耶等人将他们一个个全部点名。这群苏军士兵知道西蒙·海耶和芬兰狙击手的厉害,与其慌乱而死还不如有尊严的死去。

整个冬季战争期间,西蒙·海耶使用自己手中的莫辛纳甘步枪狙杀了542名苏联士兵。创造了世界狙击手狙杀人数纪录,至今仍然保持世界头号狙击手的称号。除此之外,西蒙·海耶还利用其他枪支消灭一百多名苏军士兵,最终他射杀的敌人人数定格在705人。既可惜又幸运的是,冬季战争开打100天后,西蒙·海耶就是被达姆弹击中头部,脑袋被削掉了一半。可惜的是芬兰英雄离开了战场,如果他还能活跃于战场上,估计最终的狙杀数字还会继续攀升。幸运是对苏联而言,“白色死神”离开了战场,他们的伤亡数字会相应减少。西蒙·海耶仅用100天的时间,狙杀了542名士兵,平均每天狙杀5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西蒙·海耶狙杀一名士兵仅需要1.3发子弹。二战期间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期间需要20万发,海湾战争需要25万发左右,阿富汗战争需要30万发子弹,由此可见西蒙·海耶枪法之准。

西蒙·海耶虽然被削掉了半个脑袋,却躲过一劫。西蒙·海耶只是身负重伤,后来得以恢复。西蒙·海耶一直活到了2002年,享年97岁。


依稀说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西蒙·海耶是有史以来最强的狙击手,他打死了505名至542名苏军。

一般认为,这个记录未来也不可能有人超过。

早在苏芬战争爆发前多年,芬兰军队就开始重视狙击手的作用。

由于苏芬战争的性质,芬兰军队太弱,必须利用地形地物,用各种手段迟滞、消耗苏军,迫使他们放弃入侵。

自然,芬兰人不相信自己能够打退芬兰人,比如苏军的数量比芬兰人口还多。

这种作战模式下,狙击手就非常有用。

实战表明,一二个狙击手以丛林作为掩护,往往可以支持苏军1个排甚至1个连数个小时之久。

明知道狙击手的枪内只有几发子弹,没有人愿意去先送死。

而芬兰编组狙击手部队,也不困难。

芬兰很多男人有打猎的传统,还有一些职业猎人。他们的枪法非常精湛,会利用野外的一切东西隐藏自己,打了就跑,长时间埋伏等等。

狙击苏军和打猎没有什么不同,唯一区别是苏军会还击。

西蒙·海耶是一个普通芬兰农民家的第七个儿子。

他1905年出生后,就在家里帮助父亲务农和打猎。

他的父亲是个优秀的猎人,从小就带着儿子们去冰雪覆盖的野外狩猎。

西蒙·海耶的枪法非常好,也善于把握时机,更非常适应野外的环境。

在1922年,17岁的西蒙·海耶曾经加入芬兰民兵部队,成为一名普通士兵。

在民兵部队中,西蒙·海耶开始使用军用枪械射击,枪法更有所提高。

到了1925年,西蒙·海耶又加入芬兰正规军,成为团里的神射手,获得了很多射击方面的奖杯。

苏芬战争爆发的时候,西蒙·海耶25岁。同所有的神枪手一样,他成为了狙击手,为了保卫祖国而奋战。

西蒙·海耶下士被编入芬兰陆军第34团第6连,担任狙击手,参加了柯拉战役。

军官们没有限制西蒙·海耶他们如何作战,由此他们最大的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自然,苏军拙劣的表现也帮助了他们。

芬兰冬季的野外,温度可以达到零下40度。苏军由于准备不足,出现大量冻伤的情况。

而且,他们过于轻敌,采用人海战术冲锋,行军时候也不注意警戒。

他们的后勤物资不足,一旦被包围后往往只能坚持一到二天,就会被冻死饿死。

更夸张的是,苏联军队都没有分发白色迷彩服,使得芬兰方的狙击手能轻易发现他们。

此时的西蒙·海耶携带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

同其他狙击手不同的是,西蒙·海耶超一流的枪法,让他根本不适用瞄准镜。

这样一来,西蒙·海耶的狙击距离不会很远,一说通常只在400米左右。

然而,西蒙·海耶是极为擅长隐藏自己的。

他身穿白色迷彩服,以雪地作为做好的隐藏物。

他的步枪没有瞄准镜,就不会在阳光下反光暴露自己。他隐藏在一个个雪堆后面,一颗颗大树后面,根本没有人能够发现他。

他在狙击时还会将雪含在口中,避免呼出的热气暴露行踪。

有意思的是,西蒙·海耶还佩戴一支苏米冲锋枪,以对付极端的情况。

一旦被苏军发现,苏军士兵试图靠近,他就用冲锋枪对付他们。

苏米冲锋枪的精度非常高,可以做到单发近距离精确击中敌人头部。

这都是西蒙·海耶的杀手锏。

同时,苏军进攻和行军的在杂乱,无秩序,以及大清洗后军官的无能,也成就了西蒙·海耶。

在不到100天内,西蒙·海耶平均每天都击毙5个苏军士兵。

1939年12月21日,他创下他的单日最高击杀数,共杀了25人。

由于苏军的拙劣表现,尤其一旦遭遇狙击甚至出现溃散的现象,让西蒙·海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冲锋枪扫射。

西蒙·海耶用狙击枪射死了259名苏军士兵,而冲锋枪击毙的也很多。

为此,他被苏军成为白色死神。

西蒙·海耶毫无骄傲的心理。在被采访为什么枪法这么好,西蒙·海耶只说了几个字:多练习呗!

然而,大家会发现西蒙·海耶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的狙击距离太近了,只有400米。

这个狙击,敌人优秀的普通步枪射手也可以可以集中目标,机枪也可以进行火力封锁。

西蒙·海耶之所以能够活100天击毙500多人,更多是他有着不错的运气。

只是,运气终究有用光的一天。

在西蒙·海耶出名后,苏军多次试图猎杀他,使用迫击炮和狙击手对付他。

西蒙·海耶遭到过几次密集炮击,一次还受了轻伤。

最终,在1940年3月6日,西蒙·海耶中了一个陷阱。他在击毙1名苏军后,突然被侧面射来的一枚子弹击中左边下颚,将脸骨击碎。

西蒙·海耶中弹后,摔倒在地。

就在这个苏军狙击手欢呼的时候,西蒙·海耶挣扎着捡起步枪开了一枪,将他当场打死。

由此,西蒙·海耶才保住了性命。

几小时后,他才被战友发现,已经陷入重度昏迷。

他的脸部已经碎脸,战友们认为他已经死了,但还是将他送到医院。

医生为他动了大手术,下颚的骨头已经没有,无法恢复,甚至左边脸颊也没了。

然而,西蒙·海耶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死。

战役结束后不久,芬兰陆军元帅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元帅将他从下士直接晋升为少尉,是芬兰军事史中晋升最快的军人。

他还获得自由十字勋章、自由勋章和柯拉战役十字勋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蒙·海耶回到老家默默无闻的务农,成为驼鹿猎人与育犬专家,直到96岁去世。

战后,芬兰也受到苏联的控制。

一些亲苏的记者采访他,故意问“你杀了这么多人,有没有内疚?”

西蒙·海耶果断回答:“我不过只是在履行我的责任”“打仗不是一次愉快的经验,但我们不上战场的话,那谁来保护祖国的土地?”

时至今日,西蒙·海耶仍然是芬兰的民族英雄。

话说回来,俄国能够做到被每一个邻居都痛恨,也是不容易了。


萨沙


绰号“白色死神”,拜苏军所赐,可谓西蒙·海耶的至高荣誉,在苏芬战争期间,凭借一把芬兰版的并未装上观瞄镜的莫辛·纳甘M-28步枪,竟然射杀了542名苏军官兵,成为军史上有记录的杀敌最多的狙击手。

那次苏军率先发动的军事进攻,芬兰军队在敌众我寡的背景下,利用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以及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阵地战、反击战和消耗性围歼战,给予了进攻的苏军以极大的杀伤。

战争中,芬兰军队以两人为主的狙击组,一人为观察员,另外一人为射手,给了苏军以致命的机动灵活的打击,苏军指挥官、通讯员、侦察兵,包括前线的散兵游勇,都遭遇了芬兰狙击手的精准射杀。

西蒙·海耶,就是芬兰军队众多狙击手中的杰出代表,参军前就是专业猎手,具备枪法精准,心理素质硬朗的特点;此外,滑雪橇的技术也炉火纯青,因此对丛林战和狩猎战轻车熟路,在芬兰森林以及荒郊野外可谓来去自由,是西蒙·海耶杀敌数量之多的有力保障。

穿着全白的迷彩伪装服,西蒙·海耶趴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雪地里,手中的莫辛·纳甘M-28步枪长度比原版要短一些,对于身高只有1.6米的西蒙·海耶来说非常合适,且并未装备观瞄器械,所以不会反光,因此极难被对方士兵发现,许多次在700米外成功狙杀苏军,在雪地中慢速跋涉的苏军,就成了西蒙·海耶莫辛·纳甘M-28步枪下的鬼魂。

为了防身自卫,西蒙·海耶随身携带一把70发弹鼓供弹的索米冲锋枪,西蒙·海耶曾多次被苏军围追堵截,最终凭借索米冲锋枪强大的输出火力逃出生天,用索米冲锋枪先后击杀了200余名苏军,在苏军士兵中造成极大的恐惧。

因此,加上用索米冲锋枪击杀的目标,西蒙·海耶一人就击杀了740余名苏军官兵,这个战场杀敌记录也令人不禁瞠目结舌。

当然,西蒙·海耶本人也遭遇了苏军一次致命打击,苏军动用火炮轰炸了可能隐藏狙击手的丛林,然后出动包括狙击手在内的兵力进行击杀,撤退时西蒙·海耶被苏军狙击手发射的一颗达姆弹击中左边下颚,将脸骨彻底击碎。

俗称“开花弹”、“榴霰弹”的达姆弹,是一种入身变形子弹,导致西蒙·海耶的半个脑袋都没有了,有芬兰士兵将其带回基地,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脸骨被击碎,导致样貌变形,非常吓人,这就是战争的代价。

国外曾经搞过一个狙击手杀敌排行榜,西蒙·海耶以狙杀542名敌人,包括用索米冲锋枪总共杀死742人,而名列狙击手榜首。


国平军史


西蒙·海耶(1905~2002)是芬兰人,号称世界狙击之王,也就是说在单人狙击对手数量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西蒙·海耶成名于二战时期的“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发生在1939年,当时德国入侵奥地利后,苏联以维护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土地和租借军事基地,但被芬兰拒绝了。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向只有400多万人口的小国芬兰发动突然袭击,苏芬战争爆发了。

(西蒙·海耶)

海耶出生在一个驯兽鹿牧民家庭,从小在茫茫雪原中摸爬滚打,练就了神枪手。

20岁时参军入伍,由于枪法出众,经过专业培训,一年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狙击手,服役期满后转业到地方工作。

苏芬战争爆发后,34岁的海耶响应号召毅然归队。奉命两人一组,即上级为他配备一位观察员,组成狙击小分队。主要执行射杀苏军指挥官的任务,捎带射杀敌人的通讯员、观察员和侦查员。

芬兰为何实行这种游击战呢?

原来芬兰军队的数量不及苏军数量的三分之一,芬兰只好实行“柴垛战术”。即用少量的士兵把苏军分别包围切割歼灭。

大家都看过电影《林海雪原》吧?海耶他们就像少剑波的剿匪小分队一样,踩着滑雪板悄无声息包围苏军,然后利用熟悉地形点杀苏军军官。

海耶神出鬼没的射杀令苏军官兵心惊胆战,不知道死神哪会降临自己头上,因此苏军为他起了个绰号叫“白色死神”。

有一天晚上,十几个苏军士兵围着篝火取暖,身边的战友被海耶一个个点杀,其他苏军士兵却无动于衷。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被海耶盯上,自己不会逃过天亮,早死和晚死没多大区别。

据统计,二战时期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而海耶是一颗子弹一枪命中,这是多么大的悬殊啊!

(问题来了)西蒙·海耶到底猎杀了多少苏联人呢?

苏芬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爆发,到1940年3月13日以芬兰签订条约而结束。

苏芬战争进行了4个月,经过确认,海耶击毙苏联官兵共505人,非官方统计说他击毙了542人,另外他还用冲锋枪击毙了近200人。

保守计算,海耶共击毙苏联官兵705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击毙5个多苏联人,因此成为二战期间击毙敌人最多的狙击手。迄今没有人超过这个记录。

海耶被芬兰人民视为民族英雄,他不仅创造了狙击神话,而且还创造了生命奇迹。

1940年,海耶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被苏军射来的一颗“开花弹”(达姆弹)击中下颚,子弹向上贯穿他的左脑炸开,当时救护兵发现他近一半左脸不见了。

经过紧急抢救,数月后他竟迹般的康复,战后,他从一个一等兵直接晋升为少尉,这在芬兰军史上是不多见的事情,可见他创造的战绩无人能及。


秉烛读春秋


说起西蒙海耶,恐怕当今世界上的狙击手没有几个会不认识吧!

西蒙海耶是芬兰的一位狙击手,在芬兰与苏联的战争中,他仅用一个冬季的时间,大约一百天左右,就消灭了苏军500多人(官方统计是505名,可他自己却坚持认为自己消灭了542名苏军),尽管同期有和他同样出名的狙击手,就比如苏联的伊万西德·萨连科,死在他枪口下的人数同样也是五百左右。可是这是整个苏德战争他射杀的总人数,远没有西蒙一百天的限时击杀来的刺激。

西蒙出生于一个芬兰的农民家庭,是这个家庭的第七个孩子,从他出生以来就开始帮着父亲打猎,因为父亲是猎户出身,本身的技术特别过硬。小西蒙在耳濡目染之下长大,枪法自然非常好,而且他特别善于把握时机,伪装特别到位,每次对猎物都是一击必杀,这就为以后参加军队抵抗苏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他17岁那年,也就是1922年,西蒙加入了当地的民兵组织,成为了一个普通士兵。因为军队中使用的都是军用枪械,并且这里也聚集着一批优秀的民兵狙击手。西蒙的技术在这里再次得到提升。

到了1925年,西蒙因为优秀的表现,又加入了芬兰正规军。成为团里的神射手,获得了多项射击方面的奖杯。到苏芬战争爆发的时候,西蒙和所有狙击手一样,开始为国出战。尽管苏军派出了四十多个师对人口仅四百万左右的芬兰发动攻击,可是芬兰军队却毫不畏惧。利用严寒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对苏军发起反击战和阵地战。其中有一种名为“柴堆”的战术,更是对苏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此战术需要狙击手四处埋伏,时不时对苏军发起突然袭击,将苏军部队打散开来。之后再群起而攻之。因为芬兰男人大部分都以打猎为生,因此枪法都很准。在面临数倍于已方的苏军,一两个狙击手往往可以拖住苏军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兵力。虽然此项战术不错,可是技术上的优势还是无法弥补人数上带来的差距。

西蒙海耶就是在此脱颖而出,精湛的枪法,加上神出鬼没的身影。被苏军称为“白色死神”。

西蒙海耶能在三个月内击杀苏军500多人(平均一点三发子弹就可消灭一个苏军,每天至少有五个苏军倒在他的枪口之下)除了他自身的优秀枪法占大半因素,苏军的松散、天气的寒冷、地形的利用等因素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天气寒冷,苏军缺乏厚重的大衣,出现了大量的冻伤。更让人惊讶的是,苏军在茫茫雪地行军没有配备白色雪地服,使的芬兰狙击手十分轻易就发现了目标,再加上苏军管理层的缺失(斯大林内部的大清洗),使得苏军内部十分混乱。这就给西蒙提供了良好的射击条件。

西蒙时常划着雪橇在山林里到处穿梭,因为缺乏地图,他经常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找出最适合藏身的位置,甚至有的夜晚不睡觉,满山腰的找第二天的伏击点。

就连他用的枪也和别的狙击手稍有不同,虽然同是使用莫辛甘纳步枪,可是西蒙的这个并没有安装反光镜,完全靠目测,虽然缺点是损失了距离,大约只有四百米的射程,可是优点却是提高了他的隐蔽性。因为没有使用倍镜,在太阳的照射下也不会产生反光,敌人很难找出他的位置。甚至为了避免子弹出膛激起大片雪花,他还会把面前的雪给压实,为了尽可能得减少口中呼出的蒸汽,他还会在嘴中塞下一大把雪。就连枪声他都会利用手雷,轰炸声进行掩盖。

西蒙除了配置一把莫辛甘纳步枪,还配备了一把苏米冲锋枪,一旦有苏军试图靠近他,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掏出冲锋枪进行扫射。由于枪械本身精准度高,西蒙可以做到单发近距离击中苏军头部。甚至有时候,在用狙击枪造成了苏军混乱后,他会直接掏出冲锋枪进行扫射。

因为其名气太盛,“白色死神”的名号太过响亮,苏军专门派出了一支小队对西蒙进行围攻,但是全都被其消灭,后来苏军又派出了一支全部由狙击手组成的队伍狙杀西蒙。

要说谁了解狙击手?那肯定非狙击手莫属。可是,这支小队也惨遭团灭。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对西蒙可能藏身的地方进行炮击,幸运的是,这么多次炮击中,只有一次炮击给西蒙造成轻伤。

然而好运迟早会有用光的那一天,1940年3月6日,西蒙中了苏军狙击手的一个陷阱,左边下颚直接被一枚子弹击碎,左边脸直接没了。就在这个苏联狙击手忙着高兴时,西蒙靠着意志,向这个狙击手射出了最后一发子弹后便陷入了昏迷。

战友发现他时,一度觉得他已经死亡,但是还是将他送往了医院,历经一番大手术后,西蒙除了损失了左边脸颊外,和以前并没有什么差别。西蒙住院后不久,这场“冬战”便结束了,“白色死神”随即成为过去式。

因为其在苏芬战争中的杰出表现,芬兰陆军元帅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元帅将他从下士直接晋升为少尉,他也因此成为芬兰军事晋升史上晋升最快的军人。

回到家后的西蒙开始默默务农,因为左边脸颊的缺失,他很少与人沟通。成为了驼鹿猎人和育犬专家,直到96岁在芬兰残疾军人疗养院去世才结束了他的传奇一生。


历来现实


死亡的箭头尽然指向敌军铩羽而归的地方,一发穿破寒风的子弹将会成为苏联红军们最大的致命伤,身穿白色军服的狙击手像“死神”一样,隐藏在风雪中打一场以柔克刚的仗。

世界狙杀之神——西蒙海耶(芬兰)

狙击手是战争中的“特种杀手”,优秀的狙击手更是战场上的“人头收割机”,他们如同九层地狱中的幽魂恶鬼,将子弹打入敌人身体的同时,也将恐惧传播至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

二战前夕,苏联组织45万作战部队,投入2000辆陆战坦克,1000余驾空天战机,以毁天灭地之势入侵人口少地盘小的芬兰。


芬兰自知军事实力在苏联之下,不敢与苏军硬碰硬,芬兰利用地形复杂的雪林、易守难攻的山脉和陷阱重重的沼泽作为掩护,采取持久战、消耗战的战略方针,企图在边境地区拖住苏军入侵首都的脚步,恐怖的苏联巨熊在灵活的芬兰雪狼面前一筹莫展。西蒙·海耶在这场卫国战胜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绝色——狙击手。

西蒙·海耶必须通过一杆狙击枪,对苏联红军进行远距离射杀,迫使苏联红军不能以小队为单位,渗入芬兰部队的山林掩体内,探查重要的地形情报。

在零下40℃的恶劣环境中,西蒙·海亚身披白色军装,匍匐在雪中,安静的等待“猎物”闯进他的狙杀范围。 四面寒冬,苏军杀气如风。狙击之王西蒙·海耶以静制动稳如松,隐匿于千里之外,视敌军如空。

日沉月转的轨迹是他手掌的脉纹,山林迷雾的起伏在他手中稳稳的掌控...

瞄准镜中,突然出现敌军可憎的脸孔,瞬间蔓延的仇恨在心头如火,保卫国家的灵魂信仰的如锁, 气定神闲礼貌的酝酿,手指放松,悍色如凶,一发子弹如怒吼的火龙刺穿冬风,眨眼间,敌军魂断,犹如在梦中。(当然,这哥们儿,一般不用瞄准镜儿)

白色死神——西蒙·海耶,狙杀苏联红军505人,机枪射杀200人,共计705人,被芬兰政府誉为“民族英雄”,亦是世界战争史第一狙杀王。

(在战争中被子弹击中左脑)

白雪被阳光融化… 水滴中浮现着战友们战死前露出的笑容,温暖了西蒙·海亚冰冷的杀戮之眸。 他放下枪,望着边境上方被战火染红的天空,静静发呆……


杀人的滋味,光荣中夹杂着苦涩,人民虽奉他为英雄,但他的心,却从来没有人懂……


白话历史君


西蒙•海耶是谁?这可能是很多人看到题目后的第一反应。此人出生于芬兰一个猎人家庭,也正是得益于常年跟随父辈们外出狩猎,使得西蒙很小就练就了一身出色的射击本领。▲图为西蒙•海耶

1925年,刚满二十岁的西蒙应征入伍。这里顺便提一下苏芬关系的演变:从十七世纪开始,芬兰一直都是瑞典王国的领土,但在十八世纪的大北方战争中,俄罗斯一举击败瑞典确立了地区强权;又过了一个世纪,俄罗斯再度发兵瑞典并获得大片土地,继而创立了附属于俄罗斯帝国的芬兰大公国。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爆发,芬兰迎来了绝佳的独立机会。按照苏俄布尔什维克政府的意思,原则上同意芬兰独立,但实质上由工人政府当权并以加盟国的方式成为苏联的一份子。▲图为西蒙•海耶

不过,由于后来包括苏俄内战、外部势力介入以及苏波战争等在内的因素的干扰,苏芬最终还是签署了《塔尔图条约》并划定了国界;但在整个二十年代里,苏联和芬兰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正是基于这种大背景,西蒙才有机会参加1939年爆发的苏芬冬季战争。

苏芬冬季战争开始于1939年11月30号,结束于1940年3月12号,持续时间不到四个月;根据官方统计显示,西蒙在这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一共狙毙苏军士兵505人(另有说是542人)。此外,他还持苏米M-31冲锋枪近距离击杀约200人,效率之高十分惊人!▲图为我军著名神枪手张桃芳

由于苏芬战争时双方交战的自然环境多是白雪覆盖的林海雪原,为了提高隐蔽性,西蒙等芬兰士兵均身穿纯白作战服,再加之其几乎百发百中的射击术,所以西蒙也获得了“白色死神”的威名。

最后想问问各位读者:单纯讨论实战中的狙击技术,您觉得西蒙•海耶和张桃芳谁更胜一筹?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西蒙·海耶是有史以来最强的狙击手,他打死了505名至542名苏军。

一般认为,这个记录未来也不可能有人超过。

早在苏芬战争爆发前多年,芬兰军队就开始重视狙击手的作用。

由于苏芬战争的性质,芬兰军队太弱,必须利用地形地物,用各种手段迟滞、消耗苏军,迫使他们放弃入侵。

自然,芬兰人不相信自己能够打退芬兰人,比如苏军的数量比芬兰人口还多。

这种作战模式下,狙击手就非常有用。

实战表明,一二个狙击手以丛林作为掩护,往往可以支持苏军1个排甚至1个连数个小时之久。

明知道狙击手的枪内只有几发子弹,没有人愿意去先送死。

而芬兰编组狙击手部队,也不困难。

芬兰很多男人有打猎的传统,还有一些职业猎人。他们的枪法非常精湛,会利用野外的一切东西隐藏自己,打了就跑,长时间埋伏等等。

狙击苏军和打猎没有什么不同,唯一区别是苏军会还击。

西蒙·海耶是一个普通芬兰农民家的第七个儿子。

他1905年出生后,就在家里帮助父亲务农和打猎。

他的父亲是个优秀的猎人,从小就带着儿子们去冰雪覆盖的野外狩猎。

西蒙·海耶的枪法非常好,也善于把握时机,更非常适应野外的环境。

在1922年,17岁的西蒙·海耶曾经加入芬兰民兵部队,成为一名普通士兵。

在民兵部队中,西蒙·海耶开始使用军用枪械射击,枪法更有所提高。

到了1925年,西蒙·海耶又加入芬兰正规军,成为团里的神射手,获得了很多射击方面的奖杯。

苏芬战争爆发的时候,西蒙·海耶25岁。同所有的神枪手一样,他成为了狙击手,为了保卫祖国而奋战。

西蒙·海耶下士被编入芬兰陆军第34团第6连,担任狙击手,参加了柯拉战役。

军官们没有限制西蒙·海耶他们如何作战,由此他们最大的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自然,苏军拙劣的表现也帮助了他们。

芬兰冬季的野外,温度可以达到零下40度。苏军由于准备不足,出现大量冻伤的情况。

而且,他们过于轻敌,采用人海战术冲锋,行军时候也不注意警戒。

他们的后勤物资不足,一旦被包围后往往只能坚持一到二天,就会被冻死饿死。

更夸张的是,苏联军队都没有分发白色迷彩服,使得芬兰方的狙击手能轻易发现他们。

此时的西蒙·海耶携带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

同其他狙击手不同的是,西蒙·海耶超一流的枪法,让他根本不适用瞄准镜。

这样一来,西蒙·海耶的狙击距离不会很远,一说通常只在400米左右。

然而,西蒙·海耶是极为擅长隐藏自己的。

他身穿白色迷彩服,以雪地作为做好的隐藏物。

他的步枪没有瞄准镜,就不会在阳光下反光暴露自己。他隐藏在一个个雪堆后面,一颗颗大树后面,根本没有人能够发现他。

他在狙击时还会将雪含在口中,避免呼出的热气暴露行踪。

有意思的是,西蒙·海耶还佩戴一支苏米冲锋枪,以对付极端的情况。

一旦被苏军发现,苏军士兵试图靠近,他就用冲锋枪对付他们。

苏米冲锋枪的精度非常高,可以做到单发近距离精确击中敌人头部。

这都是西蒙·海耶的杀手锏。

同时,苏军进攻和行军的在杂乱,无秩序,以及大清洗后军官的无能,也成就了西蒙·海耶。

在不到100天内,西蒙·海耶平均每天都击毙5个苏军士兵。

1939年12月21日,他创下他的单日最高击杀数,共杀了25人。

由于苏军的拙劣表现,尤其一旦遭遇狙击甚至出现溃散的现象,让西蒙·海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冲锋枪扫射。

西蒙·海耶用狙击枪射死了259名苏军士兵,而冲锋枪击毙的也很多。

为此,他被苏军成为白色死神。

西蒙·海耶毫无骄傲的心理。在被采访为什么枪法这么好,西蒙·海耶只说了几个字:多练习呗!

然而,大家会发现西蒙·海耶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的狙击距离太近了,只有400米。

这个狙击,敌人优秀的普通步枪射手也可以可以集中目标,机枪也可以进行火力封锁。

西蒙·海耶之所以能够活100天击毙500多人,更多是他有着不错的运气。

只是,运气终究有用光的一天。

在西蒙·海耶出名后,苏军多次试图猎杀他,使用迫击炮和狙击手对付他。

西蒙·海耶遭到过几次密集炮击,一次还受了轻伤。

最终,在1940年3月6日,西蒙·海耶中了一个陷阱。他在击毙1名苏军后,突然被侧面射来的一枚子弹击中左边下颚,将脸骨击碎。

西蒙·海耶中弹后,摔倒在地。

就在这个苏军狙击手欢呼的时候,西蒙·海耶挣扎着捡起步枪开了一枪,将他当场打死。

由此,西蒙·海耶才保住了性命。

几小时后,他才被战友发现,已经陷入重度昏迷。

他的脸部已经碎脸,战友们认为他已经死了,但还是将他送到医院。

医生为他动了大手术,下颚的骨头已经没有,无法恢复,甚至左边脸颊也没了。

然而,西蒙·海耶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死。

战役结束后不久,芬兰陆军元帅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元帅将他从下士直接晋升为少尉,是芬兰军事史中晋升最快的军人。

他还获得自由十字勋章、自由勋章和柯拉战役十字勋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蒙·海耶回到老家默默无闻的务农,成为驼鹿猎人与育犬专家,直到96岁去世。

战后,芬兰也受到苏联的控制。

一些亲苏的记者采访他,故意问“你杀了这么多人,有没有内疚?”

西蒙·海耶果断回答:“我不过只是在履行我的责任”“打仗不是一次愉快的经验,但我们不上战场的话,那谁来保护祖国的土地?”

时至今日,西蒙·海耶仍然是芬兰的民族英雄。

话说回来,俄国能够做到被每一个邻居都痛恨,也是不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