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娃咬人或動手時,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要知道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家中有娃的家長一定都知道,在他們的成長中,有一段時間會有一些“暴力傾向”。

他們可能會因為一些很小的問題,就動手打人或者是咬人。家長感到很生氣,會選擇訓斥孩子,但要知道,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當娃咬人或動手時,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要知道

當娃咬人或動手時,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要知道

小慧是一位二胎媽媽,大寶今年4歲,二寶今年2歲。傍晚,她正在廚房為兩個孩子準備晚餐,突然聽到了老大的哭聲。

嚇得她立刻就衝了出來,只見老大臉上有一個小小的牙印。小慧頓時明白,大寶是被二寶“欺負“了。

果然,兩兄弟是因為玩具小汽車起了衝突,老二搶不過老大就上去咬了他。

小慧先是安撫了一下大寶,又去看二寶,只見二寶低著頭,似乎知道自己犯了錯。不過小慧並沒有斥責二寶,反而是與二寶展開了溝通,很快二寶就去找哥哥抱抱了。

有時家長們不必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感到憤怒,小慧的做法就很值得提倡,她並沒有急於去批評二寶。

其實這只是孩子正常的生長過程,這種行為也是可以理解。但是

家長對此的反應,卻能決定孩子今後的發展。而只有真正瞭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能從根源去解決。

當娃咬人或動手時,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要知道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打人,咬人?

孩子在一歲後就會出現咬人的症狀,這是一種無意的行為,比如說喝奶的時候會咬媽媽。

而當孩子兩歲後,就開始出現打人的行為,這是因為孩子此時有了自我意識,有了攻擊性

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在一歲多時之所以去咬人,那是因為他們這時是在通過嘴巴來探索,來了解,去認識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會把東西放到嘴裡的原因。

另外孩子咬人,與他們正處於萌牙期有關,這個時候他們會感覺嘴中很不舒服,會有磨牙的衝動。

而孩子之所以打人,這就與他們的性格有關。

在孩子很小時打人,是他們受到了刺激之後下意識的反應。

但兩歲後的孩子打人,是因為他們有了自我意識,有了佔有慾。另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他這是在表達內心的訴求

當娃咬人或動手時,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要知道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打人的行為,那麼首先家長要嚴肅的告訴他們,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也可以給孩子一些小小的懲罰,比如輕輕的拍一下孩子,讓他們知道被打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另外家長也要去理解孩子,當孩子打人的時候,詢問他們是為什麼要打人

是不是別人的某種做法讓他感到不愉快?在瞭解原因之後,直截了當的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知道。

孩子打人後,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當娃咬人或動手時,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要知道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對孩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孩子犯錯時,家長的反應越是平淡,那麼孩子越能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

但家長若是過於憤怒,生氣,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長們在孩子咬人或打人時,一定要平穩住自己的態度,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自己可以理解他。

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因為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瞭解自己,理解自己的。

從某些方面說,孩子會咬人會動手,也是在吸取爸爸媽媽的注意力。這樣的孩子往往更加渴望爸爸媽媽的溫暖,所以家長們切記不要用憤怒去對待寶寶的行為,要用愛去包容他們,關心他們,照顧他們。

——END——

我是@糰子媽育兒,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關注我,帶大家學習最實用的育兒、孕產知識。如果您在帶娃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有趣的、困難的、難忘的事,都可以發私信分享給我。

希望我會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帶娃路上給您最貼心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