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竹筍要過水煮嗎?

老秘寫作


其實不一定的,我記得很早以前我的外公在處理竹筍的時候都是把筍切好後用淡鹽水泡大約三天左右,中途要換幾次水。當然這個一次要處理大量筍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但如果是買一次吃一頓的情況下確實要煮個十分鐘左右。

原因很簡單:新鮮的竹筍除了有蛋白質、糖、脂肪、纖維、鈣鐵磷和維生素B和C外,還含有大量的草酸,所以要通過汆煮後稀釋掉大量的草酸,以免食用後容易形成尿路結石,還影響鈣的吸收。

汆煮後可以去除竹筍的絕大部分苦澀味,從而提高筍的口感。我們知道竹筍含有粗纖維,如果直接炒後食用,不但影響口感,對一些腸胃不好,特別是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其他胃病的朋友非常不利。

在購買竹筍的時候一定要選嫩的,這樣儘量避免買到老的竹筍而影響口感。以下介紹幾款竹筍美食供大家參考:

冬筍排骨湯

需要食材:冬筍 一個 排骨500克 鹽 姜 胡椒粉 料酒

一、冬筍去外衣,切滾刀塊,排骨洗淨備用,薑切片備用。

二、煮鍋下水和冬筍煮開十分鐘後撈起,用清水沖洗乾淨備用。

三、排骨下煮鍋,加薑片和料酒一起煮開後再煮五分鐘,撈起清洗乾淨。

四、把冬筍、排骨、薑片、料酒一起下燉鍋,加沒過食材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一個小時。

五、一個小時後,加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涼拌春筍

需要食材:春筍一個 辣椒粉 花椒油 八角粉 桂皮粉 鹽 雞精 蔥 蒜 食用油

一、春筍去外衣後切絲。

二、筍絲下煮鍋煮約十分鐘,撈起過涼水。

三、碗裡放辣椒粉 、八角粉、桂皮粉、鹽、雞精、蒜末攪拌均勻。

四、鍋裡放些油燒8成熱後淋到裝有辣椒粉的碗裡,然後用勺子攪拌均勻。

五、筍絲撈起後擠掉多餘水分放到盤裡。淋上做好的辣椒油和蔥末,拌均勻後放冰箱裡冷藏一個小時後即可食用。


百香的廚房


要焯水煮下再炒的,第一次吃筍還鬧了個笑話、那是去同事家玩,她家在永嘉一個山裡,房前屋後都是竹林,當時正值初春,春筍破土而出,同事父母熱情招待我們玩幾天,臨走時還送我一些鮮筍、回到暫住地迫不及待想嚐嚐鮮,把筍衣剝掉,只剩最嫩的筍肉,切片和酸菜一起炒熟,啊吃的時候怎麼又苦又澀



蘇北阿姐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關於炒竹筍要過水煮嗎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如下:

我是杭州人,我們這裡有很多的竹子,一年四季都出筍,但是我們這做筍除了毛筍(春筍)炒一下水,其他的筍都是煮之前用鹽醃製一下。由於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 這樣能減少筍對腸胃造成的負擔。

筍品種不一樣做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下面是我們這每種筍的做法,給您參考:

1.春筍(毛筍):1.根部比較甜比較脆,一般會切薄片炒梅乾菜。

2.醃篤鮮:特別好吃,也非常簡單春筍和醃肉一起燉,春筍吸入了醃肉的鹹香,好吃的停不下來。

3.春天還有許多其他的筍,像雷筍做油燜筍、梅乾菜蒸雷筍。先把筍滾刀切好,用少許鹽醃製一下,放上梅乾菜和適量水蒸,蒸好加入雞精和豬油,味道也很好。

4.還有到了5月份山上有一種野筍我們叫槍頭筍,愛吃的人會去山上採來,用鹽在大鍋裡煮,煮到筍水分蒸發光,表面出現一層鹽霜,就做好了。就是做筍乾老鴨煲的筍乾。

5. 鞭筍:夏天出鞭筍的時節,用鞭筍炒雪菜毛豆、做鞭筍湯:用我們這的梅乾菜根做湯再加上些河蝦,味道非常鮮美。

6.冬筍:我們會拿來炒鹹白菜、做豆腐羹和三鮮等等。冬筍做的三鮮在我們這非常有名,農村喜宴必備,飯店酒店是做不出這個味的。

總之用筍做的美食都是非常好吃,而且有很多很多的做法。但是因為竹筍性寒味甘,而且含有很多纖維素,對於兒童、年老體弱者、消化系統不好的人、脾虛腸滑者要注意慎重食用消化不宜多食筍。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夏夏的食光日記


我們知道竹筍的種類比較多,可食用的竹筍也有很多種,另外竹筍也有鮮筍和幹筍的區別。


大部分鮮竹筍在食用前都是需要焯水的,至於焯水的原因大體總結以下幾點:

1、鮮竹筍中含有一種有害微量元素叫做草酸,長期食用可影響鈣質的吸收,經過焯水後大部分草酸會被分解掉,殘留的草酸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新鮮的竹筍有種苦澀的味道,焯水後這種味道會消失,口感變得更香甜;

3、新鮮竹筍焯水後更加清脆爽口,防止長時間燉煮讓筍變爛。


竹筍焯水的方法步驟:

1、把鮮竹筍去除老皮並處理乾淨;

2、可以把竹筍從中間豎切,一分為二;

3、鍋中放適量水,儘量可浸沒竹筍,水熱後加鹽和薑片;

5、水開後把竹筍放入鍋中,蓋上鍋蓋,根據竹筍大小來判定焯水時間,2-5分鐘為宜。

在這裡不僅為大家講解了竹筍焯水的原因,也講了焯水的方法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春筍和冬筍味道最棒了,想嚐鮮要趁早哦!

最後請大家給幫忙點個贊吧,送我進優質回答,謝謝!


美食檔案


前些年,老家響應國家號召,在靠河邊的土裡全部種上了一種麻竹,這種麻竹的竹筍特別好吃,且竹筍十分肥大。

沒到初夏時節,一場大雨之後,竹筍噴湧而出,長得十分好。

媽媽把筍挖回來後,有的會做成筍乾,有的會做成酸筍,有的會做好放冰箱裡隨時都可以吃。

媽媽說,筍本身帶有一定的清苦味,如果是爆炒五花肉肉,那麼最好是不焯水,這樣炒出來的筍清脆爽口,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清苦味,再搭配著五花肉的油膩感,十分清香可口。

如果是炒瘦肉或者是清炒,則建議要焯水,且如果要很好的去苦味,最好是冷水下鍋,煮開後再煮2-3分鐘即可撈出。瀝乾水後,大火爆炒2-3分鐘,這樣的筍沒有了那股苦味,只剩下淡淡的清爽,夏天時候吃非常下飯,還不油膩。


小杜與老趙的一日三餐


炒竹筍之前要過水煮嗎?以前也有朋友這樣問過,靜好都告訴他們:新鮮去殼的竹筍,在烹飪之前都需要過水煮一下,5~10分鐘都可以。

新鮮竹筍為什麼要水煮?這是祖輩流傳下來的習慣,但也是有原因的。

1、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鈣,會對胃粘膜產生刺激,食用對身體不好,通過水煮(焯水)可以去除。

2、新鮮去殼的竹筍有一股澀味,在開水中煮幾分鐘會去除這種味道,使得竹筍的味道更嫩更鮮美。

3、新鮮剝殼的竹筍如果比較多,放時間長一點根部就會每天變老,以至於吃的時候切除浪費。水煮後可以更好的存放,不會變老。


在靜好的家鄉陝西省漢中市,每年四五月份正是吃野山筍的季節。老家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上山找竹筍,或賣或自己吃或者送親友。不管是哪一種,新鮮去殼的竹筍必定要水煮後,再漂涼水才撈出。

野山筍是大自然的饋贈,難得的大眾美食!市場是消耗量特別大,深受消費者喜愛。並且還具有清熱消痰、利隔爽胃、消渴益氣等功效。含有大量纖維素,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去積食、防便秘,也是肥胖者減肥的好食品。

不過咱們吃竹筍時還需注意,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肝硬化、腸炎者、尿路結石者、低鈣、骨質疏鬆、佝僂病人不宜多吃。

友友們喜歡怎麼吃竹筍?在適當的季節吃適當的菜,靜好要跟大家一起做一個愛吃會吃的吃貨😋😍


ABC一世靜好


其實不一定的,我記得很早以前我的外公在處理竹筍的時候都是把筍切好後用淡鹽水泡大約三天左右,中途要換幾次水。當然這個一次要處理大量筍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但如果是買一次吃一頓的情況下確實要煮個十分鐘左右。

  原因很簡單:新鮮的竹筍除了有蛋白質、糖、脂肪、纖維、鈣鐵磷和維生素B和C外,還含有大量的草酸,所以要通過汆煮後稀釋掉大量的草酸,以免食用後容易形成尿路結石,還影響鈣的吸收。

  汆煮後可以去除竹筍的絕大部分苦澀味,從而提高筍的口感。我們知道竹筍含有粗纖維,如果直接炒後食用,不但影響口感,對一些腸胃不好,特別是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其他胃病的朋友非常不利。

  冬筍排骨湯

  需要食材:冬筍 一個 排骨500克 鹽 姜 胡椒粉 料酒

  一、冬筍去外衣,切滾刀塊,排骨洗淨備用,薑切片備用。

  二、煮鍋下水和冬筍煮開十分鐘後撈起,用清水沖洗乾淨備用。

  三、排骨下煮鍋,加薑片和料酒一起煮開後再煮五分鐘,撈起清洗乾淨。

  四、把冬筍、排骨、薑片、料酒一起下燉鍋,加沒過食材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一個小時。

  五、一個小時後,加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涼拌春筍

  需要食材:春筍一個 辣椒粉 花椒油 八角粉 桂皮粉 鹽 雞精 蔥 蒜 食用油

  一、春筍去外衣後切絲。

  二、筍絲下煮鍋煮約十分鐘,撈起過涼水。

  三、碗裡放辣椒粉 、八角粉、桂皮粉、鹽、雞精、蒜末攪拌均勻。

  四、鍋裡放些油燒8成熱後淋到裝有辣椒粉的碗裡,然後用勺子攪拌均勻。

  五、筍絲撈起後擠掉多餘水分放到盤裡。淋上做好的辣椒油和蔥末,拌均勻後放冰箱裡冷藏一個小時後即可食用。


木牛哥


我是吃貨小築,一枚專注於烘焙、也愛下廚的美食博主,這是我在悟空問答的第1013個原創回答,很高興與大家一起聊聊美食,共享美好生活!

竹筍是竹子的幼芽,一年四季都有,但最為鮮美的要數是冬筍和春筍。鮮筍含水量高,鮮嫩可口,無論是涼拌、煎炒、燉湯都自然鮮美。竹筍中含天冬醯胺,配合各種肉類烹飪,簡直是“鮮掉眉毛”。

竹筍不僅質嫩味鮮,清脆爽口,營養價值也很高。它富含蛋白質、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能加快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促進食慾,開胃健脾;有清熱解毒、益氣排毒等輔助效果。

炒竹筍要過水煮嗎?

其實小時候在家看到媽媽烹飪竹筍時,總有一套“流程”。她會先清洗竹筍表面,就開始給竹筍“脫衣裳”,將筍衣一層一層剝下,切掉老根,只取裡面嫩的部分。然後將竹筍切片,燒開一鍋水將竹筍焯水,然後再與其他食材來翻炒。

小時候只是看媽媽這樣做,並不知道為什麼?長大以後,查看有關資料,竹筍這樣過水煮,做“焯水”處理是有道理的,原因如下:

1、可以去除竹筍的澀味,避免炒出來的冬筍苦澀難吃。而這種澀味來源於冬筍所含的草酸。

2、冬筍中的草酸對於腸胃有刺激,同時會降低礦質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在人體中容易與鈣離子形成草酸鈣,增加腎結石的風險。而草酸在100度就開始昇華,所以經過焯水處理,能去除部分草酸,實用更安全。

3、經過焯水的食材,與其他食材一起翻炒更容易成熟,縮短烹飪時間,更快手。


分析了冬筍要“焯水”的原因,最後分享一款“臘肉炒冬筍”的做法,希望夥伴們喜歡喲!

臘肉炒冬筍

食材:臘肉 一小塊,冬筍:四根;輔料:大蒜葉、大蒜頭、調料等 適量。

製作步驟:

1、臘肉蒸至筷子能輕鬆穿過,切片備用。

2、冬筍去殼切片,燒開一鍋熱水,放入冬筍和少許鹽,煮5分鐘,然後用水沖洗,可去除筍的澀味(去除部分草酸。)

3、平底鍋內放入油,將蒜頭爆香,放入臘肉炒出油。

4、放入冬筍繼續炒至斷生,加入大蒜葉、料酒、生抽等調味。

一款簡單快手,自然鮮香的“臘肉炒冬筍”就做好了,喜歡的夥伴歡迎拔草製作喲!


相信經過我的分享,夥伴們對於竹筍的營養價值、吃法和“炒竹筍要過水煮嗎?”這個問題,有了自己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美食心得,曬出你的美食作品!

更多美味食譜和美食技巧都在我的頭條號分享,歡迎關注拔草,一起共享美食的樂趣!

喜歡我的美食分享,就點贊、轉發分享和關注來支持我吧!你的一讚一評都是對我的最大支持喲!期待下次相約!


吃貨小築Vivi


在家自己做飯,做最懂自己的人!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膳。

其實這個說法也都不一定的,我記得很早以前我的外公在處理竹筍的時候都是把筍切好後用淡鹽水泡大約三天左右,中途要換好幾次水。當然這個一次要處理大量筍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但如果是買一次吃一頓的情況下確實要得煮個十分鐘左右才完全可以吃。

原因很簡單:新鮮的竹筍除了有蛋白質、糖、脂肪、纖維、鈣鐵磷和維生素B和C外,還含有大量的草酸,所以要通過汆煮後稀釋掉大量的草酸,以免食用後容易形成尿路結石,還影響鈣的吸收。

汆煮後可以去除竹筍的絕大部分苦澀味,從而提高筍的口感。我們知道竹筍含有粗纖維,如果直接炒後食用,不但影響口感,對一些腸胃不好,特別是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其他胃病的朋友非常不利。

冬筍排骨湯

需要食材:冬筍 一個 排骨500克 鹽 姜 胡椒粉 料酒

一、冬筍去外衣,切滾刀塊,排骨洗淨備用,薑切片備用。

二、煮鍋下水和冬筍煮開十分鐘後撈起,用清水沖洗乾淨備用。

三、排骨下煮鍋,加薑片和料酒一起煮開後再煮五分鐘,撈起清洗乾淨。

四、把冬筍、排骨、薑片、料酒一起下燉鍋,加沒過食材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一個小時。

五、一個小時後,加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涼拌春筍

需要的食材:春筍一個 辣椒粉 花椒油 八角粉 桂皮粉 鹽 雞精 蔥 蒜 食用油

一、春筍去外衣後切絲。

二、筍絲下煮鍋煮約十分鐘,撈起過涼水。

三、碗裡放辣椒粉 、八角粉、桂皮粉、鹽、雞精、蒜末攪拌均勻。

四、鍋裡放些油燒8成熱後淋到裝有辣椒粉的碗裡,然後用勺子攪拌均勻。

五、筍絲撈起後擠掉多餘水分放到盤裡。淋上做好的辣椒油和蔥末,拌均勻後放冰箱裡冷藏一個小時後即可食用。


最佳食譜小膳


炒竹筍過不過水都行,但我一般都會過水,竹筍用水煮一下,可以去除澀味,口感更好,不介意澀味的,不過水直接炒也行。

竹筍我喜歡用來炒肉,做法很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食材配料:鮮竹筍,瘦肉,紅辣椒,姜,蒜,香蔥,料酒,鹽,澱粉,生抽,老抽

1.瘦肉切片或切絲,用料酒,鹽,澱粉醃製十五分鐘

2.竹筍去皮,去掉根部老的部分,切成絲,焯下水,放在涼水中浸泡一下,撈出備用

3.姜蒜切末,香蔥切段,紅辣椒切碎或切絲備用4.鍋中放油,油溫稍熱時,放入姜蒜爆香,再倒入瘦肉翻炒,變色後加入生抽,老抽調色調味,盛出。

5.刷洗一下鍋,因為肉上有澱粉,會粘在鍋裡面,鍋洗淨燒乾,放油,油溫稍熱時,放入紅辣椒翻炒


6.炒至紅辣椒斷生後,倒入竹筍一起翻炒,加鹽調味

7.快熟的時候倒入炒好的肉,翻炒均勻,加入香蔥段炒勻即可出鍋

(修媽美食,分享日常美食的做法,感謝您的點贊,轉發,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