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最多能掛多少枚導彈?

周志群


掛架設置不合理、掛載能力偏弱是殲10系列的最大缺點,即便發展到殲10C都沒有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這張照片清晰的指出了殲10系列最大的缺點:武器掛載能力太弱,帶來多用途潛力發展受限。與F-16相比,由於沒有設置翼尖掛架,導致殲10系列少了兩個可用的掛點。掛載三個副油箱之後(實戰標準配置),只有四個掛點可以使用。

當然,為了提高掛載能力,目前殲10也使用雙聯裝複合掛架,通過符合掛架的使用,在典型的空空任務模式中,殲10可以4中2近的方案執行制空任務。但是複合掛架將明顯的提高飛行阻力,對於採用單發本來動力就不充裕的殲10來說不是上策之選。

實際上殲10在規劃初期的掛點設計還是挺合理,主要是機腹進氣口兩側均設置了可以掛載空空導彈的掛點。下面這招照片說明了這一點。但是不知為何,在正式的設計方案裡進氣口兩側的掛點放棄了掛載空空導彈的能力,只能掛載電子吊艙。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殲10C的掛載能力很弱,應該說這是殲10全系列的毛病,當然,也不是說人家載重差,也不說沒有掛點,其實殲10系列飛機掛載差的最大問題在於飛機的儲油量。


殲10C有11個外掛點,說起來也不少了,重載掛點少說有7個,也不少,而且飛機的載重也不差,在5-6噸左右,算下來也能拉不少導彈了。但是問題是為什麼從來都是2中2近或者最多用了複合掛架能夠變成4中2近呢?殲10掛載怎麼就這麼少?原來,殲10航程短,因此在實戰和訓練中,殲10都要攜帶副油箱起飛。


世界上和殲10相似的例子還有法國的陣風戰鬥機,這也許是所有中型戰鬥機的通病,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掛載能力也挺強,但是實戰中必須要攜帶2-3個副油箱升空,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作戰能力的發揮。但是法國人為了宣傳還是讓陣風在不拉副油箱的情況下攜帶大量的彈藥起飛作秀拍照,不過這時候飛機的作戰半徑就會很短了。


殲10C在正常的掛載中,是3個大型的副油箱,兩個機翼各一個,機腹一個,然後就是兩個機翼各1中1近的配置,一共4枚對空導彈,使用複合掛架可以多帶一枚中距離空空導彈,變成了4枚中距離導彈和2枚格鬥導彈,實在是不行。而且,在部分情況下,殲10C還需要攜帶一些電子戰吊艙或者是EOST探測吊艙,因此掛載還會下降。


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首先就是擴大飛機的內油嘛,但是這就涉及到改變飛機優秀的氣動佈局的問題,殲10剛剛誕生的時候,我國空軍還是以國土防空為主,近距離志願作戰就可以,遠程作戰靠殲11系列,但是現在不同了,空軍已經轉型,變成了攻守兼備和空天一體的大空軍,因此強調起飛機的航程,殲10就不能滿足於現狀了。


加裝一些保形油箱是非常好的辦法,也是美國一直在做的,F16就是榜樣,F16本來也是受限於單發中型飛機的體量,沒有大的航程,總是掛著一大堆副油箱起飛,但是自從有了飛機背脊上的保形油箱,F16也開始了雙座型大航程攻擊型的改進之路,非常成功,值得我們借鑑,一旦能夠有效擴大殲10的航程,可以少掛副油箱,那殲10的大掛載時代就來了。


比如如果只在機腹掛一個副油箱的話,那麼殲10就能省出來兩個重掛點,可以掛複合掛架,那麼飛機可以多拉4枚中距離空空導彈,成為8中2近的對空作戰導彈格局,這就非常的強大了,也才能真正發揮出殲10的戰鬥力。


海事先鋒


殲-10作為單發中型戰鬥機,其掛載能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對殲-10戰機來說經常被調侃“發動機推力不夠,鴨翼來湊”,不過殲-10C再換裝渦扇-10A“太行”發動機和後續改進後動力等性能有所提升!

目前,殲-10C戰機擁有11個外掛點,與國際主流三代機類似,其中6個在兩側機翼下,1個在機腹中軸線上,剩餘4個在機腹下兩側串聯掛架,不過其中能承載重掛載的也就是前7個,總的來說殲-10C的掛載能力約為7噸(媒體報道如此,可能有些誇張)。

在標準掛載模式下,殲-10C需要掛載3個副油箱和兩側機翼下2近2中共4枚空空導彈(執行壓制任務時兩枚中距空空導彈可以換成鷹擊-91反輻射導彈);另外,殲-10C早已經應用符合掛架技術,機翼下中間掛架採用複合掛架後可以同時掛載兩枚霹靂-12中程空空導彈,其他類似於上面那樣掛載就可以掛載4中2近共6枚空空導彈。

但是如果要說最多可以掛載多少枚導彈的話,如下圖所示這樣,殲-10C戰機可以掛載3個副油箱,2枚近距格鬥彈和8枚水泥配重彈,這種掛法也就是說不管導彈大小殲-10可以掛載10枚導彈,但這種掛載模式在實際情況下很難看到。

如同上面所講的那樣幾種掛載方式,殲-10戰機不管哪種掛法都要帶2-3個副油箱,這主要是因為殲-10系列戰機內部儲油量較小(典型西方設計方法),在滿掛載甚至標準掛載模式下,必須要外掛足夠的燃油才能保證殲-10戰機的航程,要不然就是腿太短妥妥的“機場保衛者”!

對此,有不少軍迷希望殲-10C能繼續升級改進,像F-16戰機那樣在機背兩側增設兩個“保形油箱”,這樣殲-10C戰機就不需要每次都攜帶2-3個副油箱來提升航程了,但是殲-10系列戰機似乎已經停止了升級改進,增設保形郵箱開發殲-10D戰機的可能性似乎沒有了!

殲-10D戰機加裝保形油箱CG圖,標準模式可掛10枚各型導彈,圖片來自上山下鄉!


天下布武


殲-10C做為一款中型單發戰鬥機,其掛載能力算不上強勁,以整個殲10系列的戰鬥機來說,發動機的推力依然是整個殲10系列戰鬥機的短板,長期被廣大軍迷網友所“吐槽”。不過自從搭載了矢量發動機的殲10C戰鬥機試飛以來,發動機推力的弱點已得到非常大的改觀。

那麼殲10c戰鬥機最多可以搭載多少枚導彈呢?

到目前為止,殲10c戰鬥機與世界各國其他主流戰機類似,擁有11個外掛點,分別位於兩側機翼的共10個掛彈點、以及位於機腹中間的一個外掛點。不過在11個外掛點之中,只有靠近機腹兩側的7個重載外掛點。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殲10C戰鬥機最大掛載量為7噸左右。
在正常情況下,殲10C戰鬥機
需要搭載三個副油箱,以此來增加作戰半徑航程。在這樣的情況下靠近機腹兩側的4個外掛點,各搭載兩枚近程與中程空空導彈。剩餘的機翼末端4個外掛點,視作戰情況而定搭載特定需求的空戰武器。


以上列舉的是殲10C在正常情況下作戰的標準載彈,當然,這絕對不是殲10c戰鬥機唯一的載彈能力需求。在不同的作戰環境與面對不同的作戰對手下,殲10c的11個外掛點如果考慮到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視特定情況搭載符合需求的副油箱數量與各種空戰武器!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殲10C的掛載能力還是很強的,在同級別裡也不錯。殲10C是殲10系列的最新改進行,2018年4月16日服役。使用了我國最新國產太行發動機,該機配裝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航電系統,可以掛載多型先進機載武器,具備中近距制空和對地面、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


殲-10C可攜帶4噸以上的彈藥,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時極限掛載:3個副油箱、2枚鷹擊91導彈或者兩枚500千克激光制導炸彈、2枚自衛用空空導彈,機腹掛載干擾吊艙、偵察瞄準吊艙、地形跟蹤雷達。而執行對地近距支援時,則可以攜帶3個副油箱、2枚自衛用空空導彈、2個90毫米火箭彈發射巢、4枚250千克級低阻炸彈/爆破彈/燃燒彈,具備很強的對地支援能力。

對空任務時,殲10C可掛載兩枚霹靂10和兩枚霹靂15空空導彈,殲10C戰機另外還可掛載三個副油箱,提升滯空時間,充分體現掛載能力。 霹靂15是中國一款“超遠程”空空導彈,中國607所空空導彈研究院研製的,長度超過6米是一種巨型導彈,具備抗干擾能力,射程可以達到150到200公里,具備獵殺敵預警機的能力,大幅度提升殲10C的空戰能力。



名小明


雖然殲-10有11個掛點,但並不是所有的掛點都可以同時使用,所以討論殲-10C可以掛多少枚導彈有點無厘頭。首先殲-10C是殲-10系列的多用途戰機,作為一個單發的中型機,想作為多用途機使用,最大的尷尬就是體格小、載荷小、航程短。而作為多用途戰機,沒有大航程是不合格的,而殲-10C一旦攜帶副油箱,則勢必會影響外掛點的使用和載彈量,從這個角度看,殲-10C可以掛多少導彈完全根據任務性質決定。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殲-10C具有攜帶8枚導彈的能力,不過我們尚未看到明確的圖片顯示殲-10C攜帶了8枚導彈。從目前情況看,殲-10C可以攜帶PL-10、PL-8、PL-12、PL-13和PL-15空空彈;以及KD-88空地彈、YJ-8K反艦彈、YJ-91反輻射彈和其他導彈。由於載彈量只有4噸,所以最終還是要根據任務需要進行選擇,並不是這些導彈全部可以都帶上,並且不同掛載位置能夠攜帶的導彈也不一樣,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現在看,限制殲-10C的主要是自身平臺的大小和發動機的能力,由於雙發重型的殲-16已結服役,有超過10噸的最大載荷,所以殲-10C必定不會被軍方當做主力多功能戰機使用。配合殲-20的主要還是殲-16,對於殲-20而言,無疑殲-16是最為合適的多功能平臺。

不過殲-10C而言,未必就是鎖定國內空軍的訂單,外貿出口也是殲-10C很好的選擇,畢竟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完全沒有必要使用昂貴的雙發重型多功能戰機的平臺,殲-10C價格便宜、性能優異,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國家的需求,至於搭載導彈數量就完全按照戰術需求決定。


霹靂火防務


殲-10C成為當然的“炸彈卡車”,兩枚鷹擊91反輻射導彈,可壓制兩個地面雷達目標;兩枚激光制導炸彈,可摧毀兩輛輛坦克,要使用小直徑制導炸彈和火箭彈的話,可為陸軍清理出大片安全區域。換了強勁的發動機,掛載能力更強,對地近距支援能力更強了,除了可加掛瞄準吊艙,還可掛載射程180公里的空地88導彈,性能有近美製AGM-84“斯拉姆”,在敵空防區域外執行外科手術式打擊,它使俄製Kh-59T導彈不再受寵愛。如圖,妥妥的7噸彈,11個掛架或掛點,沒有問題,機腹中軸1個,腹部兩側各2個,再加上兩側機翼下的6個,人說有點太誇張,是的,改進後的殲-10C正將多用途能力進一步擴大,打空戰,實施精確對擊,對海實施攻擊,沒有問題,常見它掛上3個副油箱出動,遠程能力也得以大幅提高。

▲奪取空優是把好手。加掛霹靂15和霹靂10出擊,與殲-16一道,成為殲-20真正的左膀右臂,俄媒算過帳一筆,與F-22近距空戰,殲-10C依其導彈之能,至少有50%的機會。當然做為航空強國,俄羅斯不可能大幅渲染中國戰機的優勢,俄媒正是平心而論,中國空空導彈之能,不得不說,殲-10C正是一把好手。這一點,連美軍也是承認的,面對F-35,不論是A還是B,殲-10C的空戰能力得以大幅躍升,中國空空彈的能力,絲毫不遜色於美軍。如今中國戰機零碎多,什麼干擾吊艙,光電吊艙等等,幾可隨心所欲地搭配,更加使殲-10C如虎添翼。本來嘛,就是一個好平臺,何況經過了多年改進呢。

▲無所不用。對地攻擊,小直徑炸彈已不亞於導彈,這要拜我們出口的無人機所賜,發動機不成,掛載量小,弄出無數小玩意來,隨意搭配使用,這要掛在戰鬥機複合掛架上,乖乖,了不得。比如我們的殲-16,弄個14個複合掛架的話,妥妥的46枚彈,真要這麼算,殲-10C沒有什麼不可以,這次改進,是大改,機載雷達和光電,都進入了一流水平;火控也好啊,以及電子戰系統,都是升級重點。在機載武器選擇上,夠精心,把這些年琢磨出來的玩意,都可掛上,使遠程打擊威力大增,精確打擊沒得說。以前總見各國炸彈卡車,我們的也請看一看。

▲4+還是4++?4就4唄,俄媒講,殲-10C成為4+沒問題,魂舞大漠笑呀,再加上我們的導彈和炸彈呢?大概進入4++,沒什麼疑義。眼睛賊亮,人在航展上見過我們出口型的KLJ-7A,以為“梟龍”的標配,自用型號大概齊要強些。全空域練習也多年,外媒披媒早在2016年即有殲-10C的存在,它駐訓高原,掛彈夜襲,實戰實訓了也多年,怎麼打就怎麼掛,因為它所憑藉者,平臺性能優異,何況這些積累下口碑的導彈和零碎呢。莫看輕了它,它要威風起來,還要使用多年。


魂舞大漠


J10C的掛載能力受整體佈局和彈藥體積的影響。應該承認我國氣動佈局設計技術依然與先進國家有差距,就是先進的J10C也不能例外。J10C的小展旋比的三角翼設計不利於掛架的佈置,另外蜂腰機身設計帶來優秀的氣動性能,卻也不利於掛載佈置,因此,中央掛點空間顯得很侷促,同時這種佈局設計也導致機內載油量偏小。當然,當年採用這種佈局設計也是出於需要,J10承擔高空截擊任務,強調高空高速,因此沒有理由指責這種設計的合理性。

採用大面積鴨翼,主翼面採用了較小的三角翼,展弦比小,掛架佈置空間小,缺少翼端掛架

陣風的主翼面大,另外雙發佈局,翼身融合設計,掛載點多,加上導彈小巧,因此載彈能力強悍

採用翼身融合氣動佈局的J10C,其載重能力還是不錯的,最大可攜帶7.8噸的外掛。由於掛架佈置空間狹小,J10C在掛載PL12空空導彈後,總感覺比例不協調,沒有西方武器那種輕盈感。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導彈、掛載系統、與飛機外型未能做系統性一體化氣動設計,另外,我國空空導彈普遍彈徑粗大,掛載在像J10C這種中輕型戰鬥機上顯得格外突兀,且會帶來更大的飛行阻力。

幻影2000的掛載能力強大

F16的經典掛載方案

再者,J10C依然偏重於制空,兼職對地攻擊。因此採用複合掛架掛載4中2近也足夠應對任何周邊空中對手了。



未來J10改型可以調整機翼佈局,如採用推力矢量後縮小鴨翼面積,同時擴大主翼面的面積,優化翼身融合設計,可以增加機內載油量,同時,增加翼尖掛架,那麼J10一定會變得更加強悍。


鶇飛天


殲10C的掛載能力很弱,應該說這是殲10全系列的毛病,當然,也不是說人家載重差,也不說沒有掛點,其實殲10系列飛機掛載差的最大問題在於飛機的儲油量。

殲10C有11個外掛點,說起來也不少了,重載掛點少說有7個,也不少,而且飛機的載重也不差,在5-6噸左右,算下來也能拉不少導彈了。但是問題是為什麼從來都是2中2近或者最多用了複合掛架能夠變成4中2近呢?殲10掛載怎麼就這麼少?原來,殲10航程短,因此在實戰和訓練中,殲10都要攜帶副油箱起飛。

世界上和殲10相似的例子還有法國的陣風戰鬥機,這也許是所有中型戰鬥機的通病,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掛載能力也挺強,但是實戰中必須要攜帶2-3個副油箱升空,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作戰能力的發揮。但是法國人為了宣傳還是讓陣風在不拉副油箱的情況下攜帶大量的彈藥起飛作秀拍照,不過這時候飛機的作戰半徑就會很短了。

殲10C在正常的掛載中,是3個大型的副油箱,兩個機翼各一個,機腹一個,然後就是兩個機翼各1中1近的配置,一共4枚對空導彈,使用複合掛架可以多帶一枚中距離空空導彈,變成了4枚中距離導彈和2枚格鬥導彈,實在是不行。而且,在部分情況下,殲10C還需要攜帶一些電子戰吊艙或者是EOST探測吊艙,因此掛載還會下降。

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首先就是擴大飛機的內油嘛,但是這就涉及到改變飛機優秀的氣動佈局的問題,殲10剛剛誕生的時候,我國空軍還是以國土防空為主,近距離志願作戰就可以,遠程作戰靠殲11系列,但是現在不同了,空軍已經轉型,變成了攻守兼備和空天一體的大空軍,因此強調起飛機的航程,殲10就不能滿足於現狀了。

加裝一些保形油箱是非常好的辦法,也是美國一直在做的,F16就是榜樣,F16本來也是受限於單發中型飛機的體量,沒有大的航程,總是掛著一大堆副油箱起飛,但是自從有了飛機背脊上的保形油箱,F16也開始了雙座型大航程攻擊型的改進之路,非常成功,值得我們借鑑,一旦能夠有效擴大殲10的航程,可以少掛副油箱,那殲10的大掛載時代就來了。

比如如果只在機腹掛一個副油箱的話,那麼殲10就能省出來兩個重掛點,可以掛複合掛架,那麼飛機可以多拉4枚中距離空空導彈,成為8中2近的對空作戰導彈格局,這就非常的強大了,也才能真正發揮出殲10的戰鬥力。











遊戲人超超


殲十作為多用途戰鬥機,主要執行遠程截擊、空中格鬥制空、對地火力支援、縱深遮斷。遠程任務需要掛載兩個以上副油箱。

對地遮斷攜帶兩枚近距空空彈,8枚炸彈。

遠程截擊、制空攜帶兩枚近距彈、最多四枚中距彈,需要外掛副油箱

近距對地火力支援,炸彈、火箭彈打擊地面目標,可以加掛兩枚近距彈。


一般來說可以掛六枚空地空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