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奇才:大三破解數學界難題獲100萬獎,22歲成正教授級研究員

數學其實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可以說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在很多領域都需要應用到數學公式。

在我國也有許多出色的數學家,古有祖沖之,劉徽,近有華羅庚,陳景潤,而現在也有許多熱愛數學的年輕人投身到數學界去深入研究破解難題。其中的一個年輕人叫劉路,他從小就對數學很感興趣,經常購買數學一類的書籍研究。劉路在他讀大三的時候還破解了數學界的西塔潘難題,並獲得100萬獎金,才22歲便成為正教授級別的研究員。

數學奇才:大三破解數學界難題獲100萬獎,22歲成正教授級研究員


中華少年當自強

劉路1989年出生,父親在國營企業上班,母親是一個工程師,家庭條件還可以。劉路的父母親很重視他的家庭教育,成績不好的時候也沒有打壓,而是積極鼓勵他去好好學習,成績好的時候也沒有捧著劉路,而是讓他有顆平常心,因此劉路對之後自己的成就也看得很淡。

數學在普通人的眼裡是既枯燥又乏味的一個個公式,而在數學家的眼裡數學是一個個可愛跳動的字符。他們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裡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去打破前人的思維限制,去創新突破而樂此不彼。在劉路的眼裡,數學是非常有趣的。在上初中時,劉路的同學還在為那些數學題煩惱時,他已經自學難度更高的數學了。

2008年他考進中南大學,在一些同學將時間花費在玩遊戲或者追星或者別的興趣愛好時,劉路卻願意將時間花在他感興趣的數學上,他每天業餘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裡翻閱英文版的數學書籍,常常待到深夜才回宿舍。泡在圖書館裡的時間看的書並不是無用功,劉路的數學水平越來越高

數學奇才:大三破解數學界難題獲100萬獎,22歲成正教授級研究員


西塔潘猜想被破譯

西塔潘猜想是數理邏輯學家西塔潘提出的,主要是一個數理邏輯方面的問題,在之後的十來年裡海內外有很多學者都想要解決這個西塔潘猜想,只可惜都沒有破譯。

2010年8月的一天,大三的劉路在自學反推數學,接觸到西塔潘猜想,他翻閱大量書籍後發現這個猜想許多人都研究過只是一直沒被人破譯。兩個月後的一天,劉路突然靈感一現,想到他以前用過一個方法,只要修改下就可以破譯西塔潘猜想。劉路打鐵趁熱,連夜趕稿將自己對這個猜想破譯的證明寫了出來並投稿給《符號邏輯雜誌》。

第二年五月份,北大、南大以及浙江師範大學三個院校舉辦邏輯學術會議。劉路接受邀請去參加會議,在會議上他將自己寫過關於破譯西塔潘猜想的證明做了一個詳細報告。還在讀大三的劉路輕鬆解決了數學界難題,讓中國人都為之自豪,他的大學也十分關注劉路,還讓他提前大學畢業並讓他繼續攻讀碩博連讀。

數學奇才:大三破解數學界難題獲100萬獎,22歲成正教授級研究員


100萬的獎金

命運女神開始垂青這個數學奇才,學校的老師領導都在為劉路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他能夠接觸更多的優秀數學家。22歲的劉路本科畢業後還被中南大學聘請為正教授級別的研究員,這對於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學生是一種極大的肯定,劉路也成為了我國最年輕的教授。除此之外劉路還得到了中南大學的一百萬獎金,一半作為劉路的科研方面的啟動資金,一半用於改善劉路的生活條件。

隨後劉路又得到了“影響世界華人獎”,全世界都將目光聚焦到劉路身上,想要窺探他內心一二,這個別人家的優秀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劉路並沒有別人的關注而沾沾自喜,也沒有因為年輕破解數學界難題而自覺高人一等,更沒有因為一百萬的獎金而欣喜若狂。

他依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像眼前的功成名就跟他無關,百萬獎金也只是一的後面幾個數字零而已,他依舊在研究室裡做著他認為該做的事情,研究數學。劉路覺得自己在需要努力的年齡就該拼命奮鬥,而不是躺在之前的成就上睡大覺,他必須對得起國家和學校對他的栽培,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

數學奇才:大三破解數學界難題獲100萬獎,22歲成正教授級研究員

而劉路的愛好興趣也與普通人的不大相同,他曾公開表示自己的興趣愛好除了數學還有物理,但物理需要做大量實驗成本太高,他沒那麼多資金去做那些物理實驗所以只能先暫時擱置。除此之外,劉路還喜歡心理學,設計過一些對於認知的心理實驗,不過他目前還是最喜歡數理邏輯,並會把重心放到數理研究。


繼續在數學的路上前進

劉路在2014年又繼續在《美國數學學會會刊》上發表他的論文《避免計算——閉集上的所有成員》。劉路的論文還獲得了威士康星大學教授很高的評價,很有希望公開發表。劉路又馬不停蹄準備下一步學習模型論。他說模型論是數理邏輯的主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形式語言跟模型之間的關係,因此也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數學奇才:大三破解數學界難題獲100萬獎,22歲成正教授級研究員

他一直在數學這條路上前進,就像一個騎士拿著刀劍一路上砍斷荊棘直到營救出心愛的公主。破解西塔潘猜想已成為過去,不能一輩子都將這個大餅掛在脖子上,他不能就止步於此,而是要繼續去研究破解更多數學難題才有意義。劉路年紀輕輕就非常有主見有計劃去安排自己所需要去做的事情,並且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朝著夢想前進,看來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數學奇才的養成

劉路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分不開,父母平時的言傳身教,對他的鼓勵非常有幫助。他的成功更是靠著自己對數學的喜愛和日積月累才最終達到這樣的成就。要想培養孩子成為某一方面的人才,就必須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去培養,讓他多涉及各方面的內容,確定自己興趣所在,然後就是堅持。只有真正喜歡的事情才會一直去堅持,如果沒有興趣被逼著去做的事情只會讓孩子適得其反。

數學奇才:大三破解數學界難題獲100萬獎,22歲成正教授級研究員

就像劉路,是真的喜歡數學,才會將時間都花費在圖書館裡看英文版的數學書籍,才會廢寢忘食去研究數理邏輯。如果一個不喜歡數學的人,每天被關在圖書館裡看著天書一般的數學書一定會崩潰。只有興趣愛好,才會讓人一直願意深入瞭解願意堅持,而這樣的少年也會有所成就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