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数学其实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说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很多领域都需要应用到数学公式。

在我国也有许多出色的数学家,古有祖冲之,刘徽,近有华罗庚,陈景润,而现在也有许多热爱数学的年轻人投身到数学界去深入研究破解难题。其中的一个年轻人叫刘路,他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经常购买数学一类的书籍研究。刘路在他读大三的时候还破解了数学界的西塔潘难题,并获得100万奖金,才22岁便成为正教授级别的研究员。

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中华少年当自强

刘路1989年出生,父亲在国营企业上班,母亲是一个工程师,家庭条件还可以。刘路的父母亲很重视他的家庭教育,成绩不好的时候也没有打压,而是积极鼓励他去好好学习,成绩好的时候也没有捧着刘路,而是让他有颗平常心,因此刘路对之后自己的成就也看得很淡。

数学在普通人的眼里是既枯燥又乏味的一个个公式,而在数学家的眼里数学是一个个可爱跳动的字符。他们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去打破前人的思维限制,去创新突破而乐此不彼。在刘路的眼里,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在上初中时,刘路的同学还在为那些数学题烦恼时,他已经自学难度更高的数学了。

2008年他考进中南大学,在一些同学将时间花费在玩游戏或者追星或者别的兴趣爱好时,刘路却愿意将时间花在他感兴趣的数学上,他每天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翻阅英文版的数学书籍,常常待到深夜才回宿舍。泡在图书馆里的时间看的书并不是无用功,刘路的数学水平越来越高

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西塔潘猜想被破译

西塔潘猜想是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提出的,主要是一个数理逻辑方面的问题,在之后的十来年里海内外有很多学者都想要解决这个西塔潘猜想,只可惜都没有破译。

2010年8月的一天,大三的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接触到西塔潘猜想,他翻阅大量书籍后发现这个猜想许多人都研究过只是一直没被人破译。两个月后的一天,刘路突然灵感一现,想到他以前用过一个方法,只要修改下就可以破译西塔潘猜想。刘路打铁趁热,连夜赶稿将自己对这个猜想破译的证明写了出来并投稿给《符号逻辑杂志》。

第二年五月份,北大、南大以及浙江师范大学三个院校举办逻辑学术会议。刘路接受邀请去参加会议,在会议上他将自己写过关于破译西塔潘猜想的证明做了一个详细报告。还在读大三的刘路轻松解决了数学界难题,让中国人都为之自豪,他的大学也十分关注刘路,还让他提前大学毕业并让他继续攻读硕博连读。

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100万的奖金

命运女神开始垂青这个数学奇才,学校的老师领导都在为刘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能够接触更多的优秀数学家。22岁的刘路本科毕业后还被中南大学聘请为正教授级别的研究员,这对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刘路也成为了我国最年轻的教授。除此之外刘路还得到了中南大学的一百万奖金,一半作为刘路的科研方面的启动资金,一半用于改善刘路的生活条件。

随后刘路又得到了“影响世界华人奖”,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到刘路身上,想要窥探他内心一二,这个别人家的优秀孩子是怎么养成的。刘路并没有别人的关注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年轻破解数学界难题而自觉高人一等,更没有因为一百万的奖金而欣喜若狂。

他依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像眼前的功成名就跟他无关,百万奖金也只是一的后面几个数字零而已,他依旧在研究室里做着他认为该做的事情,研究数学。刘路觉得自己在需要努力的年龄就该拼命奋斗,而不是躺在之前的成就上睡大觉,他必须对得起国家和学校对他的栽培,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而刘路的爱好兴趣也与普通人的不大相同,他曾公开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数学还有物理,但物理需要做大量实验成本太高,他没那么多资金去做那些物理实验所以只能先暂时搁置。除此之外,刘路还喜欢心理学,设计过一些对于认知的心理实验,不过他目前还是最喜欢数理逻辑,并会把重心放到数理研究。


继续在数学的路上前进

刘路在2014年又继续在《美国数学学会会刊》上发表他的论文《避免计算——闭集上的所有成员》。刘路的论文还获得了威士康星大学教授很高的评价,很有希望公开发表。刘路又马不停蹄准备下一步学习模型论。他说模型论是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形式语言跟模型之间的关系,因此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他一直在数学这条路上前进,就像一个骑士拿着刀剑一路上砍断荆棘直到营救出心爱的公主。破解西塔潘猜想已成为过去,不能一辈子都将这个大饼挂在脖子上,他不能就止步于此,而是要继续去研究破解更多数学难题才有意义。刘路年纪轻轻就非常有主见有计划去安排自己所需要去做的事情,并且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朝着梦想前进,看来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数学奇才的养成

刘路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对他的鼓励非常有帮助。他的成功更是靠着自己对数学的喜爱和日积月累才最终达到这样的成就。要想培养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就必须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培养,让他多涉及各方面的内容,确定自己兴趣所在,然后就是坚持。只有真正喜欢的事情才会一直去坚持,如果没有兴趣被逼着去做的事情只会让孩子适得其反。

数学奇才:大三破解数学界难题获100万奖,22岁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就像刘路,是真的喜欢数学,才会将时间都花费在图书馆里看英文版的数学书籍,才会废寝忘食去研究数理逻辑。如果一个不喜欢数学的人,每天被关在图书馆里看着天书一般的数学书一定会崩溃。只有兴趣爱好,才会让人一直愿意深入了解愿意坚持,而这样的少年也会有所成就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