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金智英,是韓國八十年代最常見的女性名字。

前段時間《82年生的金智英》大火。


01.像我這樣平凡地長大


小說的主人公金智英,出生於1982年的首爾市。

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有一個大兩歲的姐姐,和一個小五歲的弟弟,還遇到一個好丈夫就結婚生子了。

金智英沒有遇到婆家逼迫趕緊要生個男孩兒,不生出男孩兒就不領證,也沒有跟婆婆住在一起。沒有遭遇丈夫孕期出軌,更沒有家暴,丈夫更是要自己來休假讓妻子去上班。沒有直接的壓迫,從任何維度上看,都是一副平淡而順理成章的模樣,甚至還有點“幸福”。

實際上,這樣的生活讓她好像被抽取了生氣,頹廢地活著。在平靜的湖面之下,金智英的內心早就如同地震一般的產生了天崩地裂的動搖,在她的身上揹負著無比沉重的枷鎖。

在婆婆面前,她要扮演逆來順受的好兒媳。丈夫面前,她又是無條件支持他的賢妻。面對女兒,金智英必須隱藏起脆弱,做她無堅不摧的母親。

那麼,真正的金智英究竟在哪兒呢?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像80年代任何一位平凡的女性一樣,智英不被期待地長大,習慣了犧牲,也習慣了失望。

小學男同桌總是欺負智英,用手臂撞她,拿她東西,讓她在課堂上出糗。

智英哭著為自己抗爭,只換來老師的一句敷衍:


”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男孩子都會欺負喜歡的女生。”

為了不變成過於敏感的麻煩精,她選擇了調離位置後息事寧人。

同樣地,幾年過後,在前往中學補習班的路上,智英被陌生人尾隨,還遭到了父親斥責 :


”為什麼裙子那麼短?”

那一刻,她依然沒有為自己辯護。

進入大學,智英也總因為女生身份而在社團活動中被剝奪話語權。

儘管這樣,她仍不自覺默認,女生當社長太辛苦了,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為男生加油就好。雖然有點委屈,但當她看著周圍的人,一切變得理所當然 。

因為,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她一直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

危險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最後,重於在長輩的催生壓力下,面對一臉輕鬆的丈夫,智英忍不住質問:

“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社會人脈,還有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智英的母親,也非生來就是母親。

母親名叫吳美淑。

雖然她成績很好,但美淑自十五歲起便輟學,獨自北上首爾打工,把沒日沒夜工作賺到的薪水用作哥哥弟弟的學費。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在城市化啟蒙的年代,農村人口如潮水般湧進大都市,家裡的男丁被賦予了搶佔先機的使命。

“只有兒子出人頭地,全家才有希望。”

直到三個兄弟在美淑的幫助下陸續從大學畢業,家人對前途光明的兒子滿口稱讚,無人提及女兒的犧牲。

美淑這才意識到,原來在以家人為名的範圍內,機會和讚美永遠輪不到她。

於是她選擇了婚姻,收起自己的名字,成為一名默默付出的母親。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02.女人真正的需求:是變瘦變漂亮,讓拒絕自己的男人後悔,讓身邊女孩子羨慕;是變有錢 ,變成自己口中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化妝品和男朋友,這些都是表象。


記得檢票時,阿姨說的是:

“金智英可以入場了”。

沒錯,我們都是金智英。金智英不僅僅是電影裡的一個人物、一個故事。就像電影宣傳的slogan:

這是"你和我的故事"。

金智英為什麼有的時候不像她自己,因為她身體裡困住了千千萬母親,姐姐,妹妹。金智英每一次變成媽媽,外婆的時候,都會讓人足夠心塞。我喜歡的是奶油麵包,不是紅豆包,遲到幾十年的鋼筆,只能是這個世界給我的補償答案。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看這部電影時,我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出生活中遇到的女性的形象,環顧身邊的女性,大多數讓步,擱置對自我的追求也確實都是源於要扮演社會主流認知中要求女性扮演的角色,以及基於對於女性形象的普遍認知繼而提出的對女性形象的要求。

是不想做自己嗎?

不是的,是現實在時間和空間上壓縮了為妻為母的絕大多數女性幾乎所有追求自己獨立存在價值的可能性。

金智英的人生是虛構的,同時也真實得讓人毛骨悚然。然而小說和影視化作品有的選擇,可以選擇最理想主義的解決方案,迎合觀眾心理給出最漂亮最完美的結局。現實裡,大多數的女性依舊在努力扮演著社會主流認知的角色,為兒女、為丈夫而活著。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記得曾經跟朋友聊天,她問過我一個問題:知道女人的需求是什麼嗎?

問得我一臉懵...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是變瘦變漂亮,讓拒絕自己的男人後悔,讓身邊女孩子羨慕

是變有錢 ,變成自己口中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什麼化妝品,什麼男朋友,那些都是表象

好剛的一段話...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神書...


03.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自己


看到朋友的話後,我腦海中忽然閃現了一個名字:張幼儀

提到張幼儀,很多人往往都會給她貼標籤——“徐志摩的‘棄婦’”。因為她沒有林徽因的才華,沒有陸小曼的風情,就連徐志摩都嫌棄她是“土包子”。

她出生在人人羨慕的富裕家庭,雖家境闊綽卻極為重男輕女。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張幼儀


要被裹小腳,因為“只有裹了小腳才能嫁得好。”

多麼諷刺和悲哀,婚姻幸福與否竟然被一雙小腳決定。張幼儀當然不肯屈服,最後還是心疼她的二哥說服母親並予以承諾:如果妹妹一輩子嫁不出去,他會養妹妹一輩子。

不能接受教育,因為女孩子讀書太奢侈。

她的的二哥和四哥都能接受教育,早早出國留學,父親卻唯獨不讓張幼儀讀書,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只因覺得女孩兒讀書太奢侈。

最後還是十二歲的張幼儀在報紙上看到一所收費低廉學校的招生啟事,收費低到竟然讓父親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張幼儀努力備考,最終如願以償,進入學校接受教育。

擺脫了小腳和不能讀書的厄運,卻依舊無法擺脫不幸的婚姻。

結婚後,丈夫徐志摩也從不待見她。

1.對她冷落冰霜,為逃離婚姻不惜出國留學。

2.雖未離婚,卻瘋狂地愛上林徽因,還向張幼儀提出離婚

3.張幼儀懷孕,卻不顧其安危絕情地說:“打掉孩子!”

4.最後徐志摩甚至還直接將語言不通、沒有錢財的張幼儀扔在波士頓。

張幼儀也終於認識到:決定自己命運的,不是那一雙小腳,更不是男人,而是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張幼儀和徐志摩


她不再靠徐志摩,她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求學,她已經無所畏懼了。

1.她開了服裝公司


2.張幼儀憑藉聰明智慧和商業頭腦,成為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3.最後她還遇到了溫柔的蘇醫生,並不顧封建的三綱五常,勇敢地和蘇醫生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回想張幼儀的一生,走得雖然艱辛,卻也甘之如飴。

82年生的金智英:不妥協不討好,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時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忽然想起賀涵對子君說的一句話:

沒有人會成為你以為的 今生今世的避風港

只有你自己 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再破敗 再簡陋 也好過寄人籬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