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如果你是一位女性,我相信你一定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你自己的影子!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01 原來,生女兒是件觸黴頭的事情

金智英,1982年生,家中次女,有個姐姐,有個弟弟。

原本,金智英會有個妹妹的,但是……原因我相信你猜到了!

金智英的奶奶像所有的婆婆一樣,對兒媳最基本的期望是:要生個兒子,一定要有個兒子才行!雖然她自己生的四個兒子只有一個善盡兒子的本分,但並不妨礙她用一套荒謬的理論安慰晚景淒涼的自己。

“幸好我生了四個兒子,所以才能像現在這樣吃兒子煮的飯,睡兒子燒的炕,真的至少要有四個兒子才行。”

雖然,真正煮飯、燒炕、鋪棉被的並不是她的兒子,而是她的兒媳婦。但,這不重要!

金智英姐姐出生的時候,母親一邊抱著姐姐,一邊哭著跟奶奶鞠躬道歉:“媽,對不起……”金智英出生的時候,母親依舊一邊抱著孩子不停哭泣,一邊道歉。奶奶很“善解人意”,沒有責備母親,只是安慰她道“第二(三)胎再拼個男孩就好了”。

母親懷的第三胎又是個女兒,B超結果出來後,母親小心翼翼的試探性問父親:“如果第三胎還是個女兒怎麼辦?”父親沒有安慰,只面朝牆壁回了母親一句“少烏鴉嘴了,別淨說些觸黴頭的話。

原來,生女兒是觸黴頭的事情。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02 在以家人為名的範圍內,機會永遠輪不到女兒

又過了幾年,終於,金智英有了一個弟弟。

弟弟出生後,因為生為兒子,天然享有特殊待遇,而金智英和姐姐,則因為生為女兒,天然應該為弟弟讓道。

剛蒸好的一鍋米飯,以爸爸、弟弟、奶奶的順序先盛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形狀完整的煎豆腐、餃子、豬肉圓煎餅,也都會理所當然地送進弟弟嘴裡,姐姐和金智英只能撿旁邊的小碎屑來吃;

弟弟的筷子、襪子、衛生衣褲、書包和鞋提袋,永遠都是成雙成對的,但姐姐和金智英的這些物品總是湊不成一對。

要是有兩把雨傘,一定是弟弟自己撐一把,姐姐和金智英兩人合撐一把;

要是有兩條棉被,也一定是弟弟自己蓋一條,姐姐和金智英兩人合蓋一條;

要是有兩份零食,同樣也一定是弟弟自己吃一份,姐姐和金智英兩人合吃一份。

和金智英姐妹倆的遭遇類似,母親吳美淑姐妹倆的前半生也是為了哥哥弟弟的美好人生不停讓道。區別是,金智英的母親當初是心甘情願的犧牲,而金智英姐妹倆討厭這種差別待遇。

她們每天吞下一顆又一顆提神丸,臉色發黃,沒日沒夜地工作所賺來的微薄薪水,大部分都用來給家中的哥哥或弟弟交學費,因為那個年代的人認為“兒子要擔負起整個家,男丁有出息才能為全家增光”,家中的女兒也很樂意犧牲自己資助兄弟。

最後,上完小學就放棄上學機會的母親和阿姨,供養的三個兄弟分別成了醫生,警察和老師。然而,功勞簿上被誇讚一肩扛起整個家族的卻並不是她們,而是身為長子的哥哥。

直到這時她們才醒悟“原來在以家人為名的範圍內,機會永遠輪不到她們”。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03 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金智英上小學時被男同學霸凌,找老師換座位,老師對她說男同學是因為喜歡她才欺負她。

“男孩子都是這樣的,越是喜歡的女生就越會欺負她,老師會再好好地勸勸他,希望你們可以趁這次機會和好,不要在有誤會的情況下換去和別的同學坐。”

金智英上高中時,在公交車上被陌生男子跟蹤,幸得公交車上一個女子幫助才躲過一劫。但是金智英那天回到家以後,反而被父親嚴厲地斥責了一頓。

為什麼偏要去那麼遠的補習班補習,為什麼要跟陌生人說話,為什麼裙子那麼短……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金智英工作的公司廁所被保安偷裝了針孔攝像頭,全公司的男性都在傳播那些照片。面對女同事的合理維權,男同事們居然說她們太過分。

“他們認為針孔又不是他們裝的,拍攝者也不是他們,只不過是在一個任何人都可以瀏覽的網站上看照片,就被當成性犯罪者。”

生為男性的他們,絲毫不覺得傳播這些偷拍的隱私照片是在助長犯罪。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

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金智英們就這樣被教育著長大。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小說的最後,金智英在被迫辭職、全職育兒、喝一杯9塊錢的奶茶都被指責為“媽蟲”的壓力下,終於抑鬱了。

她常常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說著那些她曾經想說卻又不敢說的話。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我很抱歉!

04 金智英的悲劇是整個女性群體的悲劇

金智英的悲劇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女性群體的悲劇。

與其說這是一部小說,不如說是女性群體的人生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真實的記錄著社會各個角落裡隱藏著的不平等。

更可怕的是,在讀這本小說之前,許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她們的生活裡竟有那麼多不合理、不公平、性別歧視。因為她們打從出生就受到這樣的對待,早已習以為常。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中國婆婆自己吃了生兒子的苦,卻依舊要求兒媳婦一定生個兒子。因為她們從小就被灌輸“應該要生個兒子”這個觀念,以至於她們習以為常,到最後深信不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