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道德經》:大象無形,如何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無用之用」?

五年前,我非常幸運地遇到了《道德經》,從此踏上了求「道」取經之途。文章中是作者在閱讀前輩著作,傾聽學者講座之後的一些感悟。希望通過分享與交流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能與你一同走進《道德經》的世界。

今天這篇文章談一下我對《道德經》第十一章,「無用之用」的一些理解。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邂逅《道德經》:大象無形,如何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無用之用」?

我們從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就能知道語言的表達是有侷限的,所以跟讀者講道不能只依靠語言,所以老子就提供一個形象讓大家自己來悟“道”。『輻』是指輪子。輪子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發明,一直到當今,比如機器的齒輪,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跟轉動有很大的聯繫。所以老子就用輪子的形象引導我們去思考。『三十輻』就是是輪子裡面有很多輻條。可是我們可以發現,再多的輻條,如果沒有中間那個空洞的軸,整個車都無法活動。就是因為有空洞的軸心,才能『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邂逅《道德經》:大象無形,如何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無用之用」?

『埏』是揉合;『埴』是泥土。工匠要做陶器的時候,要揉合陶土,用來製造器物,如果器物沒有中間空洞的空間,那這個器物就沒有用了。空虛的部分,才產生了裝在東西的用途。白巖松講《道德經》的時候就曾經舉過一個自己的例子,他在中央電視臺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年少成名,取得了很多成績,獲得了很多獎項,此時他突然意識到杯子滿了就再也裝不進去水了,於是毅然決定暫時退下來,回家閒居一年,將自己清空,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成長。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邂逅《道德經》:大象無形,如何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無用之用」?

工匠把門窗開鑿出來,就是因為裡面有可以住人,放物品的室內空間,這個室才有作用,如果塞滿了東西,人都進不來,那就毫無作用。房間的作用就是那個“無”的部分。可是一般人只重視“有”的作用,忽略了“無”的價值。生活中,我們用的烤火器,看似是裡面的發熱管在產生作用,是有用的部分。可是如果沒有外面的架子及電線,它又如何能獨自發揮作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邂逅《道德經》:大象無形,如何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無用之用」?

老子提醒我們,『有』只是給我們提供便利而已,真正給我們用途的是『無』。《道德經》在第一章就講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就是說明『有』『無』是相生的,而且是同出的,他們本身就是是同一個東西,『有』和『無』相互配合才產生了功用。

邂逅《道德經》:大象無形,如何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無用之用」?

所以對於我們見到的事物,應該思考看得更加深入,要時常去想“無”

的部分,才能知道“用”的根本。所謂“有物不通神”有了物以後就通不了神,因為每天看到的都是物,就會被物所困。正如伏羲氏“一畫開天”,從此世間有了“象”,自此以後人們便開始執迷於“象”。生活中,無心對人好,才是真心對人好;如若有心對人好,那就是有所圖,就是有心機,多半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