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導語

一提起宋朝,你或許會想起許多謎團:歷史書上說宋朝積貧積弱,可它的人口數量卻比盛唐之時還要多,唐朝最盛之時,人口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過10萬人上的城市竟有52座。但若是說它昌盛,它在與周邊國家的戰役中卻屢戰屢退,跟契丹簽下了賠款的《澶淵之盟》,被金朝的騎兵趕到長江以南偏安一隅,就連面積只有大宋四分之一的西夏都敢對其不斷挑釁,最後又滅亡於蒙古的鐵騎之下。雖然宋朝名人輩出,我們熟悉的王安石、司馬光、晏殊、范仲淹,不僅僅在文學上流芳千古,他們在朝堂上也身居高位,甚至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之位,還有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岳飛,但即便有他們,也無法扭轉宋朝的衰敗命運。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若說宋朝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良”,那為何良相輩出卻無力迴天,為何明明有岳飛等力挽狂瀾的武將,最終卻還是一敗塗地?下面就讓筆者帶領大家一起來揭開宋朝的謎團,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一、趙匡胤三個改變國運的決定。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歷史上我們熟悉的開國皇帝有很多,有的是像朱元璋、劉邦這類從貧農一路逆襲的草根精英,有的是如同忽必烈、皇太極這種從小就身經百戰的鐵馬英雄。還有一種,就像我們今天要講的宋太祖趙匡胤這樣,是個普通的官宦子弟,出生在一箇中層幹部世家,曾祖父是唐朝的御史中丞,祖父在唐末出任刺史,他的父親更是後唐禁軍中的指揮使。在這樣的家庭之中,趙匡胤的起步之路卻比較晚,他離開家獨自闖蕩的那一年,已經21歲了。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趙匡胤的求職之路並不順利,離家之後,他先是投奔了父親的好友董宗本,但因為被董宗本的兒子排擠,只待了半年就捲鋪蓋走人了。在父親的老部下王彥超那裡,也碰了個軟釘子,沒謀到一官半職。直到第三次求職時,才在後漢樞密使郭威那裡謀得了一個普通的士兵崗,後來,郭威推翻了後漢政權成立了後周,趙匡胤也才被提升成為禁衛部隊裡的一個小班長。

這份工作雖也不起眼,但至少能遠離戰場,平安度日。可是不安分的趙匡胤卻做出了另一種選擇,他主動申請放棄禁軍班長的職位,去邊遠的澶州依附郭威的侄子柴榮,即後來大名鼎鼎的周世宗。事實證明,趙匡胤看人的眼光很準,郭威沒有親生兒子,作為侄兒的柴榮是最有潛質的皇位繼承人。郭威此時大事已成,身邊不缺資深的文臣武將,而柴榮卻正需要羽翼,比起在郭威身邊當個無名小卒,不如去投奔柴榮,才有機會出人頭地。

在跟隨柴榮作戰的過程中,趙匡胤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在高平之戰中,他所表現出的勇氣和戰略眼光,給柴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他開始嶄露頭角。柴榮將趙匡胤視為心腹,又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後來柴榮因病去世,繼位的小皇帝柴宗訓只有七歲。當時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打後周,趙匡胤受命北上迎敵。後來就發生了著名的陳橋兵變。大軍行至陳橋驛時,趙匡胤的親信在軍中散佈議論,以小皇帝年幼為由,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眾將將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這就是“黃袍加身”的典故。隨後他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也是他的親信,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逼迫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兵不血刃就得到了皇位,這就是陳橋兵變的始末。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這也是趙匡胤人生中第一個最重要的決定,他登基之後,因為曾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便以宋州的“宋”字為國號,拉開了宋朝319年的序幕。

登基之後的趙匡胤,其實一點也不輕鬆,他還有一大堆的麻煩事要處理。首先,就是如何穩固當時的朝局,趙匡胤的天下並不是靠一槍一炮打下來的,而是從後周的孤兒寡母手中搶過來的,朝堂中大多還是後周的臣子,出於趙匡胤在軍中的威信,他們敢怒而不敢言,但這並不意味著趙匡胤就能高枕無憂。他登基剛一百多天,李筠就在潞州舉起了造反的大旗,同時柴榮在位之時連年征戰,雖然戰無不勝,國家經濟卻不堪重負,如何恢復經濟,也是趙匡胤必須要解決的內政問題。內憂加身,而外患則更為緊迫,想象一下後周當時的地圖,往上是死敵北漢和契丹,往左是後蜀,往下是南唐,三面受敵,一面臨海。因此,登基後的趙匡胤還顧不上開心,就立刻投入了戰爭。

但是,趙匡胤並不是一個只會蠻幹的戰爭狂人,在發兵之前,他先與宰相趙普擬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又盡力提升弟弟趙光義在朝堂和軍隊中的威望,當趙匡胤外出作戰時,趙光義負責保持後方的穩定。就這樣,趙匡胤南征北討,先後滅後蜀、南漢及南唐,將宋朝的疆域擴大了三倍不止,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除了北邊的契丹和西邊的党項仍是巨大的威脅,在東南一方,他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在調兵遣將的同時,趙匡胤還想通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自唐末以來,戰爭紛亂,國家四分五裂,原因主要是因為藩鎮的權力太大,各地的節度使都有兵權、財權,甚至還有自己的司法機關,以至於皇帝的實權越來越小,最終成了一個一吹就倒的空殼子。要想終結這樣的亂象,只靠擴張領土是不夠的,必須先改變國內四分五裂的局面,才能穩定宋朝的統治。

而這就是趙匡胤做出的第二個重要決定:收束地方兵權和財權。

自古將領擁兵自重,常常成為統治者的一大隱患。那趙匡胤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先是整頓禁軍,選出一部分強壯的士兵,作為兵樣送到全國各地,令地方照樣召募。兵樣對身高,體格都有很高的要求,選出來的兵,都由趙匡胤親自教閱,不僅保證了全國最精銳的部隊都聚集在了京城,而且他們還跟趙匡胤直接建立了感情。趙匡胤規定,禁軍每一年或兩年必須換防一次,但禁軍統帥並不更換,這就保證了禁軍只認皇命,不認將領,消除了權臣擁兵自重的可能。

另一方面,趙匡胤也在逐步分解武將的權力。建隆二年七月,趙匡胤宴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等人。這些將領都是趙匡胤的心腹,從後周時就跟著他南征北討。宴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趙匡胤忽然嘆氣,說自己當了皇帝后日日很難睡個好覺,因為擔心士兵會效仿陳橋兵變,擁戴自己的將領做皇帝,發動造反。石守信等將領聽懂了趙匡胤的言外之意,嚇得主動稱病,請求辭職上交兵權,趙匡胤就坡下驢全部批准,並給了這些將領優厚的賞賜,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短期來看,趙匡胤的這些舉動的確有效穩固了宋朝的政局,一改五代十國時處處兵變的局面。但從長期來看,對地方權力的過度削弱會極大的抑制地方的活力,禁軍久在京城,無法獲得實戰經驗,而“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局面也讓精銳的禁軍淪為一盤缺乏戰鬥力的散沙。國家的軍事能力會每況愈下。留在邊關的戍邊軍戰鬥實力不足,因此在與契丹、党項作戰時也常常遭遇敗局。

趙匡胤自己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於是,在公元976年,他巡遊洛陽時,提出了遷都的計劃,打算把國都從開封遷到洛陽,然後再遷到長安。

可惜的是,這一打算遭到了弟弟趙光義及大臣們的強烈反對,趙匡胤也就並沒有堅持下去,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三個重要決定:放棄遷都的計劃。

趙匡胤為什麼忽然想要遷都呢?要了解他的想法,我們就需要先來看看開封,洛陽,長安三地的狀況。開封主要的優勢是運河發達,汴水河渠連接江淮等地,經濟富庶。但缺點是它四面曠野,一馬平川,沒有任何的天然屏障,只要敵人渡過黃河,它就會直接暴露在刀槍之下。相比洛陽有函谷關和虎牢關兩大關卡,長安更是有黃河和秦嶺的天險作為屏障,開封可以說是無險可守。因此,保障首都安全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兵力補足,北宋開封一帶經常駐軍數十萬,大量冗兵聚集京師,加劇了兵變的風險,也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趙匡胤的眼光是長遠的,在冗兵問題凸顯之前,他就已經意識到了可能的風險,但面對趙光義等人的反對,他並沒有堅持遷都,只是感慨,如果不遷都,不出百年宋朝就會有亡國的危機。他不幸地言中了結果,到哲宗年間,民力幾乎耗盡,富庶的長江下游地區經濟發展停滯,天下大部分財富集中在開封,其他地方卻越來越窮困,北宋政府經常入不敷出,龐大的軍費開支使政府和人民都喘不過氣來,為財政上的“積貧”和軍事上的“積弱”埋下了不可挽回的禍根。

二、宋太宗趙光義的帝王之路。

趙光義,原名趙匡義,是趙匡胤的親弟弟,為避皇帝名諱而改名為趙光義,趙匡胤死後傳位於他,就是歷史上的宋太宗。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至於趙匡胤為何傳位給了弟弟而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歷史上有很多說法。《宋史》中記載,趙匡胤的生母杜太后去世時留下臨終遺言,要趙匡胤先傳位於二弟趙光義,然後是三弟光美,最後才輪到他的親生兒子德昭,史稱“金匱之盟”。但《資治通鑑》中又提出了“燭影斧聲”一說,說趙光義是趁著夜宴飲酒時殺死了哥哥趙匡胤,搶在德昭之前自立為帝。但其實這兩種說法各有各的問題,首先,金匱之盟是在趙光義登基三年之後才拋出的說法,難免讓人懷疑是他為了給自己正名而編造的說辭。但燭影斧聲一說又沒有任何證據,事發皇家內院,趙匡胤去世時並沒有目擊者,又何來這樣栩栩如生的描繪呢。

要想解開這個謎團,不妨站在趙匡胤的角度來思考,從他登基開始,趙光義一直都是最好的繼承者,當時正是亂世,朝局動盪戰亂四起,在這種環境下,維穩才是第一需要。而趙匡胤的兒子德昭、德芳都太過年輕,既沒有軍功,德行上也難以服眾,趙匡胤又常常東征西討,需要有經驗有實力的人留守開封,因此,趙光義是儲君的不二人選。而到了後期,趙光義的羽翼已經逐漸豐滿,如果在這時強行扶德昭上位,必然引發內亂,而這正是趙匡胤最怕看到的結果。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由趙光義繼位其實是最好的選擇。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趙光義繼位後,繼續發揚趙匡胤的戰爭理念,他不費一兵一卒就收復了吳越錢氏,還征服了柴榮和趙匡胤一生都沒能攻克的太原城,將北漢也納入了宋朝的版圖之中。除過武功之外,他還是開創“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第一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太祖趙匡胤時,朝堂上多為後周舊官,因此,趙匡胤雖然尊重文臣,卻沒有給他們很高的地位。而趙光義先是大開科舉,在即位之後的三個月內,就宣佈第一次開科取士,那一年僅僅是進士,就錄取了一百零九人,這個數字接近於宋太祖趙匡胤在位十七年,開科十五次的總和。在第三次科考中,又錄用了李沆、寇準、王旦、張詠等名臣。這些人迅速的進入了朝堂,成為支撐宋朝政局的重要力量,一改之前後周腐敗的官場環境。

此外,趙光義還進一步收歸了各州縣的行政權,將之前許多戰時的規範制度統一起來,重新統一了貨幣的度量和質地。另一方面,他進一步收束武將的權力,對之前連趙匡胤都尊重有加的邊關將士和節度使,趙光義卻要求他們把子弟名單全部上交,限期入京,把這些高官子弟都補充到殿前司,幹一些傳旨之類的文職,這其實就是變相的把他們變成了人質。於是,北宋的武將地位進一步淪落,不僅失去了兵權,就連在朝堂中再也無法與文官執掌的中書省平起平坐了。

三、宋朝建國初期的兩大重要戰役。

當宋朝的皇帝並不容易,不僅得盯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還要時刻對周圍的鄰居保持警惕,沒辦法,誰讓北方的契丹太兇殘,而西邊的党項又太狡猾呢。如果說党項族只是牛皮癬之流的小麻煩,時不時的跑到宋朝境內,搶點東西就跑,讓人不勝其擾。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契丹則是宋朝人的心腹大患,它在宋朝的正北方,像是一頂帽子壓在宋朝的頭上,兩國以今天的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帶為界限。從唐末開始,契丹就是中原王朝的死敵,契丹的兵力以騎兵為主,戰鬥力強盛,在野戰中常常將中原王朝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公元947年,契丹改國號為遼,但為了敘述方便,本文中我們依然使用契丹的國號。

趙光義一生中最重要的戰爭,就是在雍熙三年出兵討伐契丹,正是這場戰爭的結局,影響了宋朝之後六十多年的國運。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公元982年,契丹國王耶律賢病逝,契丹太后蕭燕燕把持朝政,趁契丹內亂,趙光義於公元986年發動北伐,分兵三路,總兵力三十萬討伐契丹。這場北伐之戰幾乎集中了北宋全部的軍事精英,“天下第一良將” 曹彬率領東路軍向雄州、霸州方面推進,開國名將潘美、楊業率西路軍出雁門,禁軍都指揮使田重進為中路軍出飛狐口。三十萬人的軍隊,僅僅是糧草和器械的需求就足以消耗宋朝多年休養生息的家底,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宋朝幾乎已經全民備戰。

趙光義制定的策略,是以曹彬的東路軍為主力攻取涿州,以牽制契丹名將耶律休哥所率遼軍主力,而西路的潘美與東路的田重進則負責進攻太行山西北的九州,等攻下九州之後再轉戰太行山東南與東路軍匯合,最後與契丹在幽州城下進行主力決戰。

北伐初期,宋軍可謂勢如破竹,曹彬一路攻克固安南城,田重進于飛狐口大破契丹,潘美在西攻下契丹寰州。可是三十萬人的軍隊,難免會有補給線過長的問題,耶律休哥率兵斷了東路軍的糧道,短短十幾天內,東路十萬大軍就吃盡了軍糧,趙光義聞訊立即下令,讓曹彬不要再向前進軍,率軍沿白溝河與中路軍會兵,一旦東路軍發生了意外,則無人可牽制耶律休哥,西路軍就會陷入危局。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但是,曹彬統下諸將聽說西路軍連戰連捷,也迫切的想要出陣立功,曹彬為人一貫寬厚,無法約束麾下諸將,只好順從他們,冒著違抗皇命的風險,帶了夠吃五十天的軍糧,再次向涿州進攻。這一次,宋軍的運氣就沒有那麼好了,他們一面急行軍,一面還要應付契丹騎兵的阻擊,足足用了四天時間,才得以進達至涿州。但因糧草不繼,雖得城不能堅守,又棄之而去。耶律休哥率契丹騎兵一路尾隨,一直追到歧溝關才發動總進攻,宋軍大敗,數萬宋軍或被契丹所殺,或掉入巨馬河淹死。由於東路主力大敗,趙光義合圍幽州的戰略計劃成了一張廢紙。契丹方面開始瘋狂反撲,耶律斜軫統十萬大軍趕至安定西,與宋軍大戰,宋軍又敗,被殺一萬多人。西路軍孤軍深入,在雁門關與契丹惡戰,副將楊業戰死,至此,宋三路大軍全敗,之前打下的州縣,又都被契丹奪回。

而此時西北地區的党項也不得安寧,985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誘殺宋將曹光實,並佔據銀州,與宋朝鬧翻,同時,又與契丹交好,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996年,李繼遷奪下宋軍糧草四十萬,又出大軍包圍靈武城。趙光義大怒,派十州兵馬共十餘萬,分五路軍征伐党項,一路將党項軍隊趕進了沙漠,但卻因無險可守,被党項騎兵偷襲,五路兵全敗。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這兩場戰役,不僅僅是趙光義個人的失敗,也是對整個宋朝巨大的打擊。宋朝損失了近三十萬的精銳騎兵,把趙匡胤留下的豐厚家底賠了個精光,與契丹、党項的屢戰屢敗大傷了宋軍的元氣,以至於宋朝失去了攻取幽雲十六州和平定党項最好的機會,不得不轉向戰略防禦。更可怕的是,雍熙北伐的軍費開銷,佔了國民總值的七八成,期間有無數百姓因戰爭犧牲,加上被契丹搶走的糧草物資,宋朝的損失非常慘重,民生凋敝,西南地區甚至爆發了起義運動。宋朝在一夕間就回到了開國時期四面受敵,無糧無兵的狀況,經濟的發展倒退了整整六十年。

總結

首先,我們說了趙匡胤三個改變國運的決定,一是在陳橋兵變後確立了宋朝的政權。二是收束地方軍權和財權,有效防止了地方兵變,但卻極大削弱了軍隊的戰鬥能力。三是他放棄了遷都的計劃,導致宋朝終身無法擺脫多線作戰的困局,財政開銷巨大,埋下了“先天不良”的隱患。

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之路和宋太宗的政權鞏固

其次,我們說了宋太宗趙光義的帝王之路,他並不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趙光義的繼位對宋朝是最好的選擇。趙光義在位期間,通過大開科舉為朝廷引入了一大批新鮮的血液,一掃之前後周朝堂的腐朽之氣,同時,他進一步約束武將的權力,鞏固了宋朝的政局。

最後,我們說了左右宋朝國運的兩場戰爭,趙光義的“雍熙北伐”賠光了宋朝多年積累的精銳兵力,使得宋朝的外交策略不得不由主動進攻變成被動防守,而與黨項爭奪靈武城的失敗,也導致了宋朝必須連年應對雙線作戰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