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張愛玲傳》: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有靈魂


張愛玲:“他們的離婚,雖然沒有徵求我的意見,我是表示贊成的,心裡自然也惆悵……”

張愛玲對父母離婚,雖內心惆悵,但表示贊成,可以看出母親黃逸梵與父親張志沂的婚姻是不合適的。

那張愛玲父母的婚姻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讀過《張愛玲傳》以後,我明白了。

《張愛玲傳》: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有靈魂

01、沒有愛,婚姻就沒有根基

母親黃逸梵與父親張志沂都出身於名門望族,在講究門當戶對的舊社會,這是婚姻必不可少的因素。

他們是因娃娃親而結合,在家人親友看來,女方美麗自信,男方學士淵博,真的是郎才女貌,羨煞旁人。

在舊中國,祖祖輩輩的婚姻都是這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為了家族的榮耀,把一個女人幸福完全維繫在一個陌生人的身上,之後是微笑,還是流淚?完全靠女人的造化。

《張愛玲傳》: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有靈魂

圖片與內容無關

後來證明,“世間再美好的愛情,都不能抵擋細水長流的平淡”,何況對於沒有深愛過的愛情,很難經歷水滴石穿的考驗

雖然父親對母親情有獨鍾,但母親並不愛父親,只是初為人母的喜悅與責任,還有穩定的生活,暫時讓這個家有了些許安穩。

02、沒有思想上的交融,婚姻沒有靈魂

張愛玲的父母雖然都是沒落貴族出身,但成長環境不同,父母性格依然迥異。

黃逸梵的母親也就是張愛玲的外祖母,是姨太太的出身,內心要強,從不服輸,黃逸梵也是踏著五四運動的新思想,一步步長大,她遺傳了母親的性格,聰明、獨立、自信、勇敢、堅強。

而張志沂在年少時,父親去世,母親心灰意懶,對張志沂進行封閉式教育,缺少在外鍛鍊,就像養在閨中的花,所以他性格溫順,柔弱,依賴性強,女子氣重,由於精通四書五經,渾身透著舊學的習氣,喜歡閒適、與世無爭的生活。

母親最恨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從小總是提醒張愛玲女人要自強,而父親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滿腹舊文人的思想。

《張愛玲傳》: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有靈魂

圖片與內容無關

都說性格互補,是夫妻之間最好的結合方式,但對他們來說,永遠是“新”與“舊”,“強”與“弱”,像兩條平行線,很難產生思想上的交集,無法圓滿地拼成一個圓。

性格差異倒也對婚姻產生不是太大的衝擊,只要丈夫不做出格的事,也許張愛玲母親是一個相夫教子的傳統女人。

03、惡習與不上進,是對婚姻致命的打擊

父親雖然出身名門望族,也不過是個沒落貴族,家族早已日落西沉。一個清朝遺少,保守且跟不上時代步伐,他將不得志的種種憂鬱與苦悶全部拋灑在吃喝嫖賭這些惡習上,還屢教不改。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正混,是最令人討厭的男人。男人的惡習與不上勁是她這個要強女人決不能容忍的,她先是規勸,後是責罵,最後只有失望。

但張志沂認為這是男人的寄託與尊嚴所在,“夫為妻綱”,他的吃喝嫖賭是男人的特權,怎麼到了妻子那裡成了忍無可忍的事情?女人就怎麼不能理解呢?

《張愛玲傳》: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有靈魂

所以,他們的裂痕越來越深,爭吵的聲音越來越大,次數越來越多,爭吵聲伴著器皿的破碎聲,這個家再無昔日的寧靜。

母親終於對婚姻的失望,使婚姻走到盡頭,她不會把自己的青春浪費在一個毫無前途的男人身上,他從不是傳統型的母親,不會守著不幸福從一而終,所以她要逃走:“出國留學”。

張愛玲說,她佩服母親的勇氣,沒有什麼技能,也沒有正式上過學堂以及英語也不會,也沒有錢,憑著一些古董,卻想到了出國留學--離家出走。

04、留學歸來,婚姻走向結局

“出國留學”夫妻分居,對夫妻關係來說,是一個冷靜思考的好時機,張愛玲父親也確實做到了,他畢竟是深愛他的妻子,他趕走了姨太太,惡習稍有收斂。

母親終於答應從國外回來,在國外生活過的黃逸梵,再也不是幾年前出走時候的女人,她是見過外面世界的,在張愛玲看來,母親一切都是新鮮的,而父親的思想像陳年的老日曆一樣,不願做出改變,他與母親更加的格格不入。

母親這樣一個小腳女人,會彈鋼琴,會畫油畫,在國外還學會游泳和滑雪,往來的朋友也不一般,而張志沂依然顯得那樣迂腐,母親帶來的西方氣息,與父親鴉片的陳腐氣味,又一次產生了不和諧撞擊。

他們首先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發生矛盾,父親主張孩子在家裡學習,母親要張愛玲接受西式教育,要上學。

黃逸梵花錢闊綽,喜歡享受,喜歡買漂亮的衣服,她是不喜歡過節儉日子。但父親卻說,你又不是衣架子買那麼多衣服幹什麼?

《張愛玲傳》: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有靈魂

夫妻在經濟問題上,父親要求母親往家裡“貼錢”,她想以這樣的方式,榨乾母親的錢,避免她再次出走,當一個女人傷了心或變了心,哪還能捆住?

更忍無可忍的是,父親張志沂又故伎重演,抽大煙,逛窯子,不出去掙錢,只會念幾句唐詩,靠祖上留下的家產生活,生活有出無進,怪不得她不喜歡母親買漂亮的衣服。

母親的心已經像一根木頭了,對父親沒有一絲留戀,父親對婚姻不甘心失敗,但確實認為婚姻也沒有救了,他終於同意離婚。

“一對互相捆綁,互相傷害的婚姻終於解脫了,沒有輸贏和對錯,只有合適與不合適,對於他們來講,這段姻緣不是月老的多情,而是長輩的無情”

不幸的婚姻是一場災難,無一人能夠倖免於難,張志沂心永遠只能守望著黃逸梵,卻再也無法靠近她,黃逸梵卻因此一次又一次出走,尋找她的自由與愛情。

門當戶對的婚姻,不一定有靈魂沒有共同追求的婚姻,終究沒有結局,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張愛玲父母的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